中国药企PK美股药企「股价市值TOP榜」

2024年上半年,中国药企与美股药企的股价和市值呈现出怎样的走势?是谁在领跑?谁又在悄悄崛起?

2024年上半年,中国药企与美股药企的股价和市值呈现出怎样的走势?是谁在领跑?谁又在悄悄崛起?

 

01

3家总市值破千亿

 

今年上半年(截至5月31日收盘),中国药企(A股和港股)总市值排名前十的中国药企榜单发生变化,其中恒瑞医药、片仔癀、百济神州位列前三,总市值均突破千亿大关;另一家中药龙头云南白药,上半年股价涨幅为12.34%,总市值达到943.5亿元,“半只脚”踏入了千亿市值俱乐部的大门。

图片1.png

数据来源:根据同花顺i问财数据整理

 

2023年,云南白药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总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391.11亿元、40.94亿元,同比增长7.19%、36.4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7.64亿元,同比增长16.45%,创同期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51%。

另外,两家疫苗龙头万泰生物智飞生物,分别以863.9亿元、785.16亿元的总市值占据六七名;港股市场的两家BigPharma——石药集团翰森制药,分别排名第5、第8。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翰森制药总营收突破百亿元,创新药与合作产品收入约68.65亿元,同比增长37.1%,占总收入比例近68%,创新转型成果显著;石药集团则通过将核心资产整合至创新药平台新诺威,从而提升其在创新药市场的地位。

尤其是百利天恒,在收到BMS就双抗ADC产品BL-B01D1对外授权支付的8亿美元首付款后,今年一季度实现总营收54.62亿元,同比增长4325.45%,归母净利润50.0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股价随之水涨船高,总市值一举突破700亿大关。

中国药企(A股和港股)涨幅榜单方面,今年上半年(截至5月31日收盘),前十名药企的涨幅均超过了30%,其中有一家涨幅高达100%以上。

具体来看,涨幅排名前十的中国药企分别为:中生联合、川宁生物、兴齐眼药、佐力药业、白花油、羚锐制药、艾力斯、康臣药业、东阿阿胶、海思科。

图片2.png

数据来源:根据同花顺i问财数据整理

 

夺得涨幅榜第一的中生联合,主要从事自主研制开发膳食营养补充剂,及进口营养食品。股价实现暴涨,得益于2023年业绩实现扭亏为盈,加之公司总市值不高,低于5亿港元。

川宁生物是科伦药业分拆上市的国内抗生素中间体龙头,经过多年发展,如今不仅业绩靓丽、实现“自我造血”,还站上了合成生物风口,成为业内为数不多的完成了合成生物学从选品-研发-大生产的企业。

兴齐眼药以超60%的涨幅位列前三,得益于“近视神药”低浓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于今年3月获批上市。凭借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阿托品滴眼液,市场预期公司业绩将“起飞”。

值得一提的是,涨幅前十的榜单里有3家中药公司,分别为佐力药业羚锐制药东阿阿胶。其中,东阿阿胶今年一季度业绩延续良好态势,总市值达到436亿元。

 

 

02

美股Biotech告别寒冬

 

相比于A股和港股药企,美股药企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更为精彩。

今年上半年(截至5月31日收盘),榜单前十名美股药企的涨幅均超过200%,其中前两名的涨幅更是分别高达608.61%、454.95%。

图片3.png

数据来源:根据同花顺i问财数据整理

 

整体来看,涨幅前10名的美股药企总市值均不足百亿美元,其中有7家低于10亿美元,2家超过60亿美元。随着二级市场情绪逐渐回暖,美股Biotech开始告别寒冬。

值得注意的是,榜单前十的美股药企,有几家与中国药企牵手合作。

例如,夺下“涨幅王”的Corbus,于2023年2月斥资交易总额近7亿美元引进了石药集团旗下巨石生物Nectin-4 ADC药物SYS6002(CRB-701)的部分海外权益。

今年1月26日,SYS6002的I期临床积极数据在ASCO-GU会议上公布,使得Corbus股价收盘暴涨约250%。数据显示,混合肿瘤人群的ORR为43%,且耐受性良好,迄今为止研究中没有停药或减少剂量。

Summit Therapeutics是此前斥资50亿美元交易总额引进康方生物PD-1/VEGF双抗依沃西的外资药企,近期股价暴涨是受依沃西单抗头对头研究击败默沙东K药的推动。

近日,康方生物宣布与Summit公司达成进一步合作,拓展依沃西单抗的许可市场范围(中美、南美、中东和非洲等相关市场),并将获得7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款,以及销售提成。

图片4.png

数据来源:根据同花顺i问财数据整理

 

不仅涨幅榜TOP 10的美股药企表现抢眼,市值榜TOP 10同样令人瞩目,这些全球制药巨头凭借强大的实力和庞大的市值,充分彰显了医药行业的蓬勃发展与巨大潜力。

礼来诺和诺德,在GLP-1减肥药强强对决的“光环效应”下,分别以7796.56亿美元、6000.97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两大药企。其中,诺和诺德的市值更是超过了母国丹麦的GDP总额。

如今,两家减肥药巨头的竞争,已经不局限于研发端、营销策略,产能大战也相当激烈。不久前,礼来宣布了史上最重大的扩产计划,将为其位于印第安纳州的生产基地追加53亿美元投资(总投资额增至90亿美元),以提高减肥药替尔泊肽的生产能力。

总市值超过3000亿美元的药企,还有强生、默沙东。

今年一季度,默沙东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实现总营收158亿美元,同比增长9%;净利润47.62亿美元,同比增长69%,得益于K药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20%至69亿美元,两款HPV疫苗同比增长14%至22.49亿美元,二者销售额合计贡献公司近六成收入。

尤其是阿斯利康,近期放出了“2030年实现800亿美元总收入”的豪言,这一目标相较2023年458亿美元的总营收,意味着7年要完成业绩翻倍,即“再造一个阿斯利康”。

 

03

创新为王

 

无论是中国药企还是美股药企,那些股价涨幅和市值领先的企业,往往都是在创新研发、市场拓展或合作交易方面有着出色表现的公司。

例如,兴齐眼药、艾力斯和海思科能挤进涨幅榜前十名单,都得益于通过创新研发打造了重磅产品;Corbus、Summit股价暴涨,与分别引进了石药集团、康方生物的创新药有关。

国产三代EGFR抑制剂伏美替尼,是艾力斯的首款商业化产品,于2021年3月获批上市,主要用于治疗EGFR敏感突变、EGFR T790M耐药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如今随着一线及二线适应症均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销售实现大幅放量。

2023年,得益于核心产品伏美替尼的持续增长,艾力斯分别实现总营收、归母净利润20.18亿元、6.06亿元,同比增长155.14%、663.7%。今年一季度业绩延续良好态势,实现归母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77.51%。

今年一季度,海思科也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实现总营收7.52亿元,同比增长20.6%,归母净利润为9195.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19.86%。

另外,海思科还储备了丰富的管线项目,目前共有46个在研的制剂项目,其中,创新药24个,改良型新药2个,仿制药20个(上市前16个,上市后4个),涉及众多治疗领域,包括消化道及代谢、神经系统、肿瘤系统、血液和造血器官、呼吸系统、皮肤病用药等。

“黄金大单品”环泊酚注射液,是海思科麻醉产品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目前仍在持续拓展新适应症;在研管线中,已有多款1类新药提交NDA上市申请。

对创新的持续追求,正是推动药企巨头市值增长的关键因素。

中美两国市场总市值位列前茅的恒瑞、百济,以及礼来、诺和诺德,均不惜斥巨资投入新药研发,打造过硬药物,充分阐释了医药行业“创新为王”的硬道理。

 

 

 

参考资料:

1.各家公司的财报、公告、官微

2.同花顺i问财数据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话题

#医药行业牛股辈出!你看好医药创新行业的投资机会吗?#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