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概念狂涨!英伟达将提供训练平台,预言这是AI下一波浪潮

潜在需求巨大

7月31日,A股人形机器人板块爆发涨停潮。个股上,截至发稿,斯菱股份涨超17%,天奇股份、博实股份、雷赛智能、鸣志电器、北自科技、柯力传感涨停,奥比中光、禾川科技、贝斯特、伟创电气等跟涨。


行业迎来密集利好


近期,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密集利好。

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加速仿人机器人的发展,在7月29日的SiGGRAPH大会上,英伟达宣布向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制造商、AI模型开发者和软件制造商提供一整套服务、模型及软件平台,以支持开发和训练机器人技术。

其中包括,用于机器人模拟和学习的新的NVIDIA NIM微服务和框架,用于运行多阶段机器人工作负载的NVIDIA OSMO编排服务,以及允许开发人员使用少量人类演示数据训练机器人的人工智能和仿真远程操作工作流。

首批加入早期访问计划的公司有1x、波士顿动力公司、字节跳动ByteDanceResearch、FieldAl、Figure、Fourier、Galbot、LimXDynamics、Mentee、Neura Robotics、RobotEra和Skild Al等。

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AI的下一波浪潮是机器人,而最令人兴奋的发展之一是仿人机器人。我们正在推进整个NVIDIA机器人堆栈,为全世界的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和公司开放访问,使用最适合他们需求的平台、加速库和AI模型。

另外,7月22日,马斯克在推特上发文透露,特斯拉机器人已经在公司的工厂中执行任务,公司预计2025年初开始限量生产第一代Optimus,供公司内部使用。2026年,特斯拉有望大规模生产人形机器人,供其他公司使用。

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对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

7月16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上海市促进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行动方案(2024-2027年)》,方案提出了五个方面的17项举措,包括创建国家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汽车和电气设备生产等领域打造人形机器人赋能制造应用场景等。

7月26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培育新支柱新赛道,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聚焦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生物制造、氢能、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领域精准发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和《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管理实施办法(2024版)》,进一步加强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管理。开源证券认为,《规范条件》和《办法》将促进工业机器人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加速行业规范化发展,推动企业更加注重研发投入、提质增效,摆脱无序价格战。国内头部厂商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加速产业各环节向中高端突破。


商业化落地可期


当前,机器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涵盖了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电子电气、物流仓储多个行业。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度,还能代替人类从事危险的生产活动,保障人员安全

由于其用途广泛,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的数据,2024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为458.5亿美元,并将在2029年达到959.3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5.91%。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也指出,到2024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60亿美元。

其细分领域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也呈现爆发增长态势此前,高盛上调了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的预期。将原先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2035年达60亿美元的预期上调到了380亿美元。同时,高盛还预测2035年人形机器人的出货量将达到140万台,比原先预期增加4倍。

展望后市,随着市场规模加速增长,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及技术持续创新,机器人有望在工业、商业服务、医疗、农业等领域应用,相关产业链也将迎来进一步增长。

上海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目前正处于“0-1”向“1”不断加速靠近阶段,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2024年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或将经历从B样到C样的产品定点和供应链确立,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建议关注受益的国内零部件厂商,后续建议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事件催化: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厂商的成果展示等。建议关注技术壁垒高、价值量高、国产化率低的环节。

海通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逐步完善,从核心零部件如丝杠、无框力矩/空心杯电机、减速器、各类传感器到控制系统,再到最终的集成和应用,各个环节都在逐步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人形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广泛,从生产制造到家庭服务,再到医疗和教育培训,都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