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医药研发企业撤了!存在未弥补亏损,业绩持续增长性被问询

海纳医药撤回IPO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公司还存在1.42亿元的未弥补亏损,未来公司业绩还能否持续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并且,公司前五大客户存在大量关联方,销售费用率几乎是同行业可比公司的两倍。此外,公司补流金额总募资金额高达29.41%。

797982220.jpg

图片来源:Pixabay

6月24日,南京海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纳医药)终止了创业板上市申请。公司保荐机构为国金证券。公司拟募集8.5017亿元资金。

《摩斯IPO》认为,海纳医药撤回IPO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公司还存在1.42亿元的未弥补亏损,未来公司业绩还能否持续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并且,公司前五大客户存在大量关联方,报告期公司销售费用激增,销售费用率几乎是同行业可比公司的两倍。此外,公司补流金额总募资金额高达29.41%。

招股书显示,海纳医药是一家专注于改良型创新药和高端仿制药的全流程医药研发公司,采用“CXO+MAH”的业务模式,主要分为医药研发服务和自持品种销售两大类。医药研发服务又包括受托研发服务和自主研发成果转化。

海纳医药的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到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681.8万元、1.68亿元、2.71亿元和2.26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039.27万元、984.91万元、6603.00万元和7292.00万元。

可以看出,虽然海纳医药发展很快,但业绩并不稳定,还存在未弥补亏损的问题。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1.42亿元。如果未来行业增速放缓、公司后续技术成果产出减少或者受行业竞争激烈的影响公司客户与订单增加未达预期,则会对公司弥补累计亏损造成不利影响。

交易所问询,结合收入构成情况、已完成待转让项目、在研项目情况,说明集采对发行人业务的影响,风险揭示的充分性;发行人自持产品收入增长的持续性。

在股东结构上,邹巧根直接持有海纳医药34.31%的股权,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同时,他还通过其他持股平台控制了额外5.75%的股权,总共控制了40.06%的股权,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从客户情况看,海纳医药的前五大客户中有些是关联方。比如,福州泰达药业有限公司的监事和原股东周阳璇曾是公司前员工,上海亿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邬宣东是海纳医药股东盘谷林的有限合伙人,间接持有公司0.24%的股份。福州泰达药业是公司2022年的第二大客户。

公司的销售费用率是行业均值的两倍,尤其是2022年,市场推广费占据了近一半的销售费用。2020年,公司的销售费用是394.36万元,而到了2022年,这一费用攀升至2187.3万元。

2020至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2.95%、3.81%、3.88%、3.79%,而海纳医药的对应销售费用率分别为6.94%、8.63%、8.07%、6.82%。

深交所在首轮问询中,要求海纳医药说明市场推广费的主要供应商情况,推广商与经销商是否重叠、绑定关系,市场推广费定价是否公允、费用是否真实。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原计划募资8.5亿元,其中2.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占总募资金额的29.41%。

作者 | 摩斯姐

来源 | 摩斯IPO(MorseIPO)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