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回锅肉”专场的《歌手2024》,是不是高开低走了?

《歌手2024》播出已经过半,似乎出现了高开低走的不妙趋势。

《歌手2024》播出已经过半,似乎出现了高开低走的不妙趋势。

6月26日,《歌手》节目组官宣第八期节目的补位歌手为谭维维,曾主动“请战”的她再次回到了《歌手》舞台,实力歌手加入节目按理说是件好事,却意外并未受到观众的欢迎。

自从谭维维宣布加入《歌手》之后,有关“回锅肉”的言论甚嚣尘上,邀请嘉宾虽然是节目组一直以来的难题,但歌手频繁“回锅”也很难让观众看到诚意。

《歌手2024》变回锅肉专场

事实上,观众的不满并是针对谭维维本人,更多的是对《歌手》节目组。

“回锅肉”的定义是已经上过《歌手》系列节目,今年再次登上《歌手2024》舞台的歌手,谭维维并不是第一个。

从首位补位歌手孙楠开始,到冲榜赛的袁娅维、尚雯婕、黄霄雲,再到最新一期的补位歌手谭维维,目前已经有五位曾经参加过《歌手》的嘉宾回归舞台,几乎要沦为“回锅肉”专场

其实客观来说,五位“回锅肉”歌手都是大众公认的实力派唱将,非常符合节目调性,但问题在于,一方面他们已经参加过《歌手》系列节目,另一方面这几位歌手也频繁在其他音综上露脸,对于观众而言存在新鲜感严重不足的问题。

节目组也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开播之初还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请已经上过节目的歌手,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或许真的如导演洪啸所说实在是请不到人了。

作为一档已经坚持到第九季的老牌音综,节目本身已经很难再给观众带来新鲜感了,《歌手2024》能够成为暑期档爆款综艺,要归功于真实新颖的直播形式,新鲜感是综N代的终极解法。但嘉宾的频繁“回锅”又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直播形式带来的新鲜感,再次落入了俗套。

相比于实力派“回锅肉”,观众更想看到的是在实力之外有更多新意的歌手,比如前期的袭榜歌手亚当·兰伯特、揭榜歌手黄宣和张钰琪,新鲜的面孔和高水平的竞演让观众耳目一新,带来了相当高的话题度。

退一步说,如果一定要请“回锅肉”,一些参加过节目但并未过多展现出自身实力的歌手观感会更好一些,目前观众提名的陈洁仪、苏运莹、李佳薇等,虽然都是“回锅肉”,但实力和神秘感兼有。

另外,《歌手》系列节目主打专业实力歌手之间的同台比拼,嘉宾的选择以Live演唱实力为主,但无论是首发的汪苏泷,还是后期加入的Fine乐团、张远,都是非常优秀的创作型歌手,距离大众认知中的“实力唱将”存在一定的差距。

歌手选择上的争议除了“回锅肉”之外,就是实力和咖位的问题,导致节目被网友调侃“从格莱美现场变成了草莓音乐节”,这实际上也代表着《歌手》这档音综的核心定位已经逐渐跑偏了。

高开低走已现端倪

关于嘉宾选择上的困难,观众早就有了心理预期,真正让外界猝不及防、产生高开低走争议的是随着节目的推进,暴露出了更多赛制和内容上的问题。

竞技类音综的最重要的标签是“竞技”“音综”,这两大关键词决定着节目是否好看,《歌手2024》的问题就在于此。

一方面,《歌手2024》竞演赛制逐渐混乱,补位、袭榜、揭榜、张榜、冲榜这些不同的说法、玩法让观众一头雾水。

补位歌手基本都是大牌实力派唱将,可以直接参与节目表演排位;袭榜歌手更像是国际歌手的solo秀,只挑战歌手不参与排名;揭榜、冲榜更多的是新生代歌手,对已有的排位发起冲击......相对来说,前几季节目中的踢馆、补位、突围这些直白的表达方式更便于观众理解。

各种“X榜”只能说是表达方式不同,节目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对竞演赛制的规则进行明确,揭榜赛、冲榜赛、张榜赛随意交叉进行,导致节目的竞演体系复杂且混乱。

而随着谭维维的加入,竞演赛制又出现了新bug。谭维维是以补位歌手的名义加入节目,但问题在于,由于第七期节目的冲榜歌手张远和黄霄雲都未挑战成功,这也意味着没有歌手淘汰,目前节目本身就有七位歌手,那么谭维维要来补谁的位?

一系列丰富而混乱的赛制造成了《歌手2024》似“流水席”,歌手嘉宾来来去去,音乐竞技的魅力并没有被完全体现出来

另一方面,节目已经播出了七期,依旧存在“爆梗不爆曲”的问题。

毋庸置疑,《歌手2024》的话题度和讨论度都是现象级的,但作为一档音综,在音乐内容方面却是欠缺的,七期节目、数十首歌曲,却依旧没有一首出圈的大热单曲诞生。

根据QQ音乐数据,《歌手2024》播出至今没有一首百万单曲,收藏量最高的两首歌是来自汪苏泷的《雨天雨天》和《你在,不在》,且收藏量均未破50万。对比隔壁汪苏泷参加的另一档音综《天赐的声音5》,虽然在话题度上被《歌手》碾压,却诞生了《在加纳共和国离婚》《若月亮没来》等多首百万收藏单曲。

直播live确实为《歌手2024》带来了炒作话题的有效方式,但也导致观众和市场的注意力局限在了节目形式上,对于音乐本身的关注度是不够的。从话题层面来看,《歌手2024》是当之无愧的爆款综艺,但从音乐内容来看,并没有达到爆曲的程度。

《歌手2024》作为一档竞技音乐综艺,在竞技性和音乐性上存在一定的欠缺,虽然不妨碍《歌手2024》依旧是当下音综市场最火热的节目,但难以延续开播时的热度也是显而易见的。

音综需要回归音乐本质

在综艺市场持续遇冷的当下,《歌手2024》其实给观众和市场带来了非常大的惊喜。

从节目官宣以来,微博双榜热搜超过2000个,微博爆词多达40个,全网传播量破千亿,一度吸走了全部的市场注意力,已经可以提前预定2024年度爆款综艺

具有开创性和话题性的全程直播Live确实是盘活综N代《歌手2024》的最优解,但音综想要经久不衰,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行业辐射出更大的影响力,还是要回归到音乐本身。

目前为止,《歌手2024》依旧处在爆梗阶段,通过爆梗吸引看乐子的网友来维持节目热度,但热梗存在一定的时效性,随着热度的消退必然会带走一部分观众,导致节目出现了高开低走的趋势。9.jpg

事实上,回归音乐的本质、传递音乐的价值和意义,才是音综积累核心受众、维持市场关注度的有效方式,《我是歌手》前三季之所以能够成为内娱综艺史上的经典,与一个又一个“神仙打架”的舞台密不可分。

《歌手2024》行至半程,受市场环境和节目本身影响,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无爆曲导致节目沦陷于“有热度无热单”的困境、请人难导致节目成了“回锅肉”专场、“断眉”意外无法参赛导致节目续不上热度......但也并非“无药可救”。

对竞演赛制进行明确、对歌手选曲进一步把控,在注重话题度的同时兼顾音乐性,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节目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也期待《歌手2024》后续能够通过赛制和内容的调整,重回“高开”阶段。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