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新质生产力 | 迅蚁科技:用无人机打造天空之城

用无人机解决配送领域最后一公里。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有人说,2024年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元年,但在这之前,就已经有企业在低空经济领域深耕数年,迅蚁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迅蚁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致力于构建城市空中无人机运行网络的科技公司。其设计开发的无人机、无人站以及云端UTM和调度系统能够做到无缝协同运行,并为城市提供安全快速的自动化无人机运行服务。

自2015年以来,迅蚁致力于为偏远地区提供无人机配送整体解决方案,且已发展到商用阶段,同时,也开启了为中国邮政打通第一条无人机邮路,与电商巨头苏宁、菜鸟、中通、韵达等都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

通过融中采访得知,迅蚁创业的初心便是用新的技术开拓人类新的边界,进而创造新的业态。而随着低空经济的舞台越来越大,迅蚁离这一初心的距离越来越近。

拿下0001号牌照

迅蚁从农村走向城市

自1914年开始,无人机的概念开始在军用背景中正式诞生,到1966年中国第一架无人机“长空一号”首飞成功,再到千年后消费级无人机正式走入民间。至此,拥有百年发展史的无人机,今天已经在娱乐、农业、军工和气象等多个方向得到了成熟应用。

据统计,2021年,无人机产业继续领跑中国通用航空发展。数据显示,全国无人机运营企业已达1.27万家,实名登记无人机83万架,飞行时间已至千万小时量级,行业总产值达870亿元。

而随着产业的整体景气、相关技术的持续进步和需求的不断落地,无人机的应用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大。其中,迅蚁科技主打的物流成为国内无人机领域的知名赛道。

2015年,从北航博士毕业的章磊创立迅蚁,并迅速切入民用无人机物流领域。而彼时的杭州未来科技城荒芜一片,成为迅蚁初期的试炼场。

回看迅蚁初期的发展,迅猛二字是最合适的评价。成立一年后,迅蚁携手中国邮政在浙江安吉开启了中国首条无人机邮路,实现了在偏远地区物流无人机的首次商业化运行。而这条无人机邮路采用的正是迅蚁第一代站到站式物流系统“捷雁TM”。2018年9月6日,第一代物流无人机捷雁TR7113号,完成了第16199架次里程碑式飞行,捷雁TR7飞行里程总数达到了40076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圈。

在这之后,迅蚁在安吉和中国邮政合作建立了3个乡镇、8个乡村、11个起降点的无人机邮路网络,共飞行了1900多架次、14000多公里、运输邮件重量2700多公斤。在2017年与2018年还与中国邮政合作相继在贵州省、四川省等地开通了数条常态化运营的无人机邮路。迅蚁的无人机成为边远乡村天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通过迅蚁的无人机产品,“无论多远,使命必达”这个物流崇高的信念在乡村得到了更好地体现。

到2019年10月,中国民航局副局长吕尔学向迅蚁所属的杭州送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CEO章磊颁发了《特定类无人机试运行批准函》和《无人机物流配送经营许可》。

仅是两张纸,却分量十足,这是全球首个获得城市场景无人机物流试运行批准的项目。这也是中国民航局《特定类无人机试运行管理规程(暂行)》和经营许可“放管服”新政发布以来,国内首个完成运行风险评估和验证工作的特定类无人机试运行项目。

从这开始,迅蚁多了一个重量头衔——0001号无人机。顶着这份头衔,迅蚁成为多项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与其他物流无人机相比具有行业开创者的品牌优势。也是从这之后,杭州的天空上多了迅蚁无人机的身影。

“农村的探索是考虑安全因素,先从低风险,再到高风险。当农村低风险区域的能力打造完成后,就要开始进入到高风险的城市场景,毕竟商业在城市。”提到这条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发展路线时,迅蚁科技创始人章磊回答道。

根据章磊的介绍,迅蚁的核心是飞行能力,在不断扩展的飞行版图上,积累产品和服务安全,成本,时效上的不断提升,从产品力上具有优势来获取更多客户的青睐.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章磊透露,在拿到0001号牌照后的第二年,迅蚁就实现了大规模化的运营,开始逐步向全国扩展。成立近9年,迅蚁飞过乡村、飞过城市,并开始在更多场景下探索无人机配送的商业化道路。

在医疗生命线上高飞

到今天,迅蚁已经利用空中机器人实现90万公里的商业飞行里程。基于8年的空中物流研发积累,实现了空中自动驾驶系统,类似空中鸿蒙的uamOS悦翼OS,系统适配的机型已经超过十余种,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安全性。另外积累的空中数据所形成的数据平台天图Skap,该天图平台已经实现对城市空中的通信,导航,气象等要素的实时发布,赋能低空安全飞行。

这些只是迅蚁科技推出的产品大军中的缩影,这些产品目前已经在空中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

在进入城市大展拳脚时,迅蚁盯上的第一个赛道就是接地气的“外卖配送”这个面对消费者的高频应用场景,并且开通了外卖配送航线。

迅蚁的无人机采用了自动化运行方式,对于操作者而言,送餐员只需负责装载和卸载物品,并在手机上进行确认操作。飞机将自动飞往目的地,并在到达后通过电话、短信或微信等方式通知收件人取件。据悉,在仅一年的时间里,迅蚁就通过无人机将超过两万杯咖啡送到了顾客手中。

但毋庸置疑的是,无人机外卖配送的消费场景项目仍在小范围试运行,同时该赛道仍然面临一些问题。最直接的,消费者们往往不愿意为5到10元的配送费支付额外的费用。在章磊看来,无人机物流并不能颠覆地面物流,而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企业想要走得更远,需要寻找一个长期且愿意为服务付费的场景。

除了无人机外卖配送的领域,智慧医疗是迅蚁科技最突出的领域。根据数据统计,2018年国内医药市场规模超2万亿元,其中医药物流配送成本占医药销售额约10%。也就是说,医药配送领域的市场规模在2000亿元左右。在2019年,迅蚁获得0001号牌照之后,公司就将业务重点放在医疗物资配送领域。彼时,国外已经有一些公司在该领域进行了尝试,在国内这方面还较为空白,可以说迅蚁是国内无人机医药配送领域的先行者。

据了解,目前迅蚁无人机运输主要应用场景在医疗,约90%都是医疗的航线,全国一天的飞行架次在几百或者上千。

迅蚁从2018年开始在医疗领域开展探索,2021年3月24日,由浙江省血液中心和浙大二院共同建立的医用无人机血液运输航线投入试用,这也是全国首个无人机急救送血专用航线。当有紧急用血需求时,无人机携带血液从浙江省血液中心飞至浙大二院滨江院区仅需5分钟。

同时,章磊还在采访中提到,基层的医疗服务是一个重要板块。目前迅蚁正积极探索将上级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开通基层检验服务,以方便基层患者就医。具体表现为,2020年至2022年间在以杭州市余杭区为典型的仓前街道、余杭街道、中泰街道、径山镇等地开展了医共体样本医疗运输服务。通过无人机快捷高效、无需人力的配送模式,极大地简化样本送检流程,将各类检验项目开进基层卫生院,为当地居民提供更为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据悉,在2022年底时,迅蚁就实现了杭州市余杭区全区的核酸配送任务。另外2023年,迅蚁又与杭州余杭区良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合作。作为余杭区医共体运输服务的又一突破,至今已运行近千架次。航线连接杜城村、大陆村、石桥村、纤石村、运河村卫生站至良渚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以上区域内的居民可就近在家门口的卫生站进行检验,无人机负责将这些样本迅速、安全地运输至目的地,区域内约三万基层居民因此受益。

多年的努力下,迅蚁在医疗配送领域获得实质成就不胜枚举。

谈到未来的低空经济将发展成什么样子,章磊回答道:“未来会是我们曾经幻想的立体交通都会逐步实现,让商品飞过来,让人坐上空中出租车……。”在他口中所描绘的场景,又怎能不让人期待呢?

乘政策东风

迅蚁无人机在各城加速起飞

毫无疑问,今年就是低空经济的发展元年,而对此章磊也是表示十分认同。

政策的春风正加速吹进无人机物流领域。2023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要发展低空经济。更是在今年的1月1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为无人机产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迅蚁等其他无人机企业都将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但仍有很多消费者对无人机物流配送持怀疑态度,最大原因在于成本。无人机的配送是否会比人力配送更高?基于此问题,章磊回答道:在一定距离内,比如3km,肯定是地面更加有成本优势;但大于5km,无人机的成本和时效都会具有优势。从单次配送中对比人力成本的飞行成本,随着距离增加,人力所消耗的时间增加,空跑距离增加,而无人机飞行距离增加的边际成本很低,两者会有一个交汇点,但也不是绝对意义的5km,只是说明无人机飞行距离的甜区在大于5km的范围,但另外一方面,电动无人机的航程限制,也会在25km以内,也就是说,在5—25km的配送范围区间里,无人机较人力相比更具成本优势,这也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基于自身情况的消费选择。

在5km以上,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无人机物流未来的应用场景可想而知。

事实上,最初在杭州进行练兵的迅蚁目前已经走向了全国多个城市开展新的应用,其中包括自贡、合肥、宁波、青岛等。主要应用包括与政府一同推进空中医疗网络建设,加速实现网络化运营,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为整个医疗系统赋能。另外,还有无人机外卖的配送等。

比如2023年10月,迅蚁科技在合肥骆岗公园设置了6个索降无人机起降点。在公园露营的游客可以通过扫描靶标上的二维码下单外卖,无人机不必降落,而是在靶标附近空降绳索,供点餐者取餐,试运营以来,已累积一千多单的配送量。还有今年的4月,迅蚁科技在合肥的首航医疗航线开通,为合肥医疗物资运输开辟了新路径。此次航线的开通标志着合肥医疗救援服务将迎来全新的转变。安徽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西院区、本部、东院区与市中心血站分别设置无人机起降站点,共设置6条航线连通以上站点,构建合肥低空医疗运输网络,用于急救用血、急救药品与样本的调度运输。

还有2023年6月,迅蚁科技与宁波李惠利医院携手合作,共同开辟了宁波乃至浙东地区首个无人机医疗空中运输网络,为宁波地区的医疗服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这一创新应用将为宁波李惠利医院的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更加高效、快速和安全的医疗服务……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目前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无人机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而如今,迅蚁科技利用无人机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正为我们带来无限的可能性。相信未来的迅蚁科技将乘东风起,继续扶摇直上,迟早一天让天空更加“繁忙”。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