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铭资本:做中国工业强国路上的“新引擎”

坚定投资先进制造,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前行的力量。

坚定投资先进制造,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前行的力量。

成立五年,京铭资本体系管理各类投资基金总规模超过80亿元,体系内基金投资项目数量近百家,其中有十多家企业实现A股IPO上市。这些数字放在一起,不仅业绩亮眼,更是京铭资本在国内创投圈影响力与日俱增和广受认可的最好佐证。

细数京铭资本体系的投资案例,德尔科技、天科合达、天岳先进、积塔半导体、奕斯伟材料、华大半导体、晶湛半导体、泰科天润、欣奕华新材料、巨风半导体、天域半导体、国林科技、瑞浦兰钧、青翼工软、佰维存储、欣旺达动力、星际荣耀、高翔通航、硅基仿生、爱博泰克、求臻医学、至本医疗、英盛生物、希望组生物、同心医疗、北芯生命等......超过7成属于专精特新以及小巨人,不仅科技含金量十足,大多数还是VC/PE追着、抢着要份额的明星企业。

从成绩来看,更令人骄傲的是,这些企业中除了已经实现科创板、创业板、主板及港股上市的十几家企业,另有十几家企业正处在IPO进程或在筹备上市,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攀升。

“稳”“准”“狠”,这是业内对京铭资本投资风格的深刻印象。当然,仅凭这几个词很难全面的体现京铭的特质,因为年轻、极富创新力,以及具备深厚的制造业投研能力是京铭资本团队取得高效投资回报的内生价值。

京铭资本是国内最早提出要坚定投资先进制造的投资机构之一。这一果断选择正是源于京铭团队多年服务实体企业的经验以及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信心,准确判断并紧紧抓住行业发展的机遇。

京铭资本董事长刘翔告诉记者,“我们认为,未来的中国先进制造机会有很多,我们坚定看好中国制造,要助力实现中国工业强国战略。同时,作为创投机构,我们也要时刻保持最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和前瞻性,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如火如荼的当下,不仅密切关注并深度研究人工智能,也在接触和谋划下一步‘AI+先进制造’的投资布局。”

“两个刚需”+“投行标准”

眼下,我国制造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中央和各地普遍加大政策投入,加速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近两年不少地方更是陆续出台了稳定和扩大制造业投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制造业强市”之间的竞逐愈加激烈。

但其实,早在五年前,京铭就率先提出坚定投资先进制造,坚持以资本的力量推动中国迈向“工业强国”之路,并投出了一大批具有硬科技属性的先进制造企业。比如,在半导体上游核心材料领域,投出的国内少数能量产12英寸大硅片的企业奕斯伟材料,这家公司的12英寸晶圆让中国整个芯片产业链“国产化”布局迈出了关键性一步。再比如,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同心医疗,自主研发的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填补了我国人工心脏领域研发、生产和应用的空白,引领了中国乃至全球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技术的突破与发展。

“我们的底层逻辑就是深耕先进制造,投资并赋能那些可以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或者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优质企业,一以贯之。”刘翔告诉记者,“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先进制造业凭借技术、业态、模式的先进性更是未来国之竞争的关键点。而山东是中国制造业强省,青岛亦属于制造业大市,拥有数千家专精特新企业,在制造业、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方面有着极强竞争优势,京铭会有很多投资机会。”

2019年前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商业模式创新投资红利走向尾声,在存量市场中谋求再分配的商业逻辑,被技术创新谋取增量市场的逻辑所取代。加之,科创板注册制的资本市场改革的大命题下,硬科技投资黄金时代呼之欲出。彼时虽身在某国资体系投资机构任职,已拥有多年深耕一线国内制造业企业投资及上市服务经验的刘翔,敏锐捕获到这一市场机遇,毅然选择“创业”。

“当时华为事件后更是坚定了我对中国制造业升级未来趋势的选择。高端制造业是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本源与初心。我们当时沿着‘两个刚需’,梳理出了重点关注的四大产业(半导体、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前沿医疗),一个是国家的刚需,另一个是人民的刚需。以股权投资作为企业的重要金融支撑,让科技创新成为制造业升级的重要角色。”

今年以来,IPO审核趋严,许多机构都开始慎重、再慎重。相比前两年,京铭的整体投资节奏也略有调整,但始终不变的是对项目的基本判断——着眼于企业产品和技术服务的核心竞争力,看是否能够实现商业闭环,能不能盈利。刘翔强调,“我们是以投行的思维看项目,第一标准就是未来企业能不能上市。在一个成长性行业里,企业必须具备自我造血能力才能走的更远。换句话说,我们不追求绝对的投资数量,但会在看准的项目上,加大投资力度,以高质量提升高投资回报。”

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刘翔也对创新企业的融资给出诚恳建议:必须苦练内功、做好产品,并不断创新,以确保不被市场迭代所淘汰。“创始人要果断放弃一些无效投入,尤其是在产品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把核心竞争力发展壮大。前提是要做好务实的经营规划,包括成本的控制,资金的合理使用,以及保持合理的融资进度,确保公司经营稳健。”

曾经在外资企业负责海外并购和供应链管理,又有头部投行专业背景,以及国资系机构从0到1的运营管理经验,这些都是刘翔和团队在项目选择上具备精准眼光的基础,也是造就今天京铭资本“独一无二”的重要因素。

以服务和赋能,扩大产业生态半径

2021年,京铭投资德尔科技,当时正值国内疫情最严峻的时刻,给尽调、决策等工作都带来了极大困扰。刘翔对记者回忆,“团队对半导体行业一直都在做深度研判,我们对电子特气湿电子化学品(主要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新型显示面板蚀刻和清洗工艺等)赛道很是看好,只是苦于没有遇见特别合适的标的。直到德尔,项目的未来价值我们是确定的,最终在团队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难,按期完成了整个项目的投资工作。”

德尔科技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水下独角兽级别项目。诸如这样的投资,在京铭实属常态。

现阶段,产业资本和国资愈发受企业青睐,市场对早期项目抢夺也越来越激烈。但早期就是投人的共识,在刘翔看来,反过来讲,其实是企业选择机构的一个过程,特别是优秀的明星企业,他们最看中的是与投资人的理念是否契合。

刘翔告诉记者,“股权融资,对绝大多数科技公司的成长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企业,对资本的需求不一样。好的投资机构,是可以成为创业企业很好的合作伙伴的。”

截至目前,仅在半导体领域,京铭资本就已经出手了奕斯伟材料、华大半导体、长鑫存储、德尔科技、天岳先进、天科合达、积塔半导体等一批坚持自主创新技术国际领先的企业,特别是像积塔半导体、奕斯伟材料、天科合达等,几乎都是创投圈投资人想要摘的行业“明珠”。

如果投到一家这样的企业是偶然或幸运,那么能获得一批明星企业的青睐,京铭这样的年轻机构必然有着独特魅力。

“作为投资人,我们除了与被投项目一起进行行业信息的共享交流,加深双方在产业方面的资源整合,更多的是陪伴企业成长,做好项目后续成长跟进,尤其是会发挥专业的资本优势给予企业在战略谋划、资源导入等多方面支持。而且除了我们自己布局核心赛道的重点项目,京铭还与很多产业资本进行战略合作,以服务和赋能的形式,建立了更长期和更坚实的良好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了产业链生态半径。”

秉承这样的投资理念和打法,京铭过去几年投资体系愈加完善,既覆盖了核心赛道的优秀项目,又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围绕重点项目更多的覆盖了产业链上下游的细分领域,在投资的不同阶段获得了产业圈、资本圈的极大认可。

立足青岛,面向全国

创投风投,青岛最新的一个亮眼名片。

从市场经济规律来看,每个行业都存在聚集效应,每个地区的区位优势也不尽相同。青岛这几年全力推进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建设,创投风投十条政策不断优化,对创投资本的扶持力度更大、覆盖范围更广、配套措施更全、支持领域更精准。

作为一家扎根青岛的本土机构,京铭资本始终不忘初心。截至目前,京铭资本体系基金参与投资了十余家青岛本土优秀公司,累计为青岛市乃至山东省内的多个城市落地及引入产业基金认缴规模达270亿,实缴规模已达 180 亿。

刘翔告诉记者,“创投基金在服务实体经济,赋能战略新兴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在资本招商越来越火热的当下,创投基金在促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青岛在探索创投方面建立了风险共担机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进一步优化了引导基金的让利措施,为创投机构和创新企业来青岛发展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环境。我们作为本土机构,也是充分认识到了山东和青岛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巨大潜力,不断与省内外多个地市建立合作。立足青岛,面向全国。”

从京铭的投资布局其实也能窥见一二,多数项目都是集中在产业生态较发达的地方或具有明确资源禀赋的区域。一方面,京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突破地域限制,最大程度的发掘出行业内的优质项目,另一方面,也让不同地区的企业和机构通过京铭了解山东及青岛的创投生态和营商政策。

当下,如此内卷的投资时代,京铭团队也是敏锐观察到招商引资所带来的行业变化。“我们始终坚持投资的基本逻辑,不只是片面的配合地方做招商引资。项目本身的投资价值是第一位的。在这个前提下,找到能够满足投资机构的回报需求、地方政府的招引需求,以及项目方落地需求的三方契合点,才能实现资源与产业的共赢。”

自成立起,京铭始终坚持以“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前行的力量”为使命,“不要一个投资经验用一辈子”这都是贴在京铭资本青岛总部文化墙上的标语。

今天,中国创投行业进入了发展范式的转换期,处于关键的重塑阶段。作为京铭领航人的刘翔,谈到对京铭未来的设想和期待,考虑最多的就是两个字——创新,如何结合出资人的需求,来优化京铭所有的投资动作,坚持做好最擅长的半导体制造、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前沿医疗领域投资,并不断延展新兴产业。

以半导体产业为例,这是京铭资本一直以来重点深度布局的行业之一。刘翔告诉记者,“近几年在政策和资本的助力下,中国半导体行业蓬勃发展,绝大部分企业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国产替代比例已经很高。换句话说,技术成熟的领域,市场格局已经基本确定。而在某些细分领域,机构的投资确定性增加,资本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特别是一些国产技术仍待提高的领域,如薄膜沉积设备、离子注入机、第三代半导体外延设备等,需要投资人积累深厚的行业经验才能对一家企业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

事实上,早在前几年,京铭就已经开始重点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比如其先从卡脖子的碳化硅材料入手,投资了当时国内半绝缘型碳化硅材料领域的Top1山东本土企业天岳先进,后又投资了国内导电型碳化硅衬底材料市占率第一的天科合达,以及目前国际上唯一可供应300mm硅基氮化镓外延产品的晶湛半导体。在下游应用,还投资了国内首家专注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功率芯片研发制造的泰科天润。今天,伴随新能源汽车行业大爆发,京铭也在加快对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汽车半导体领域的投资布局。

刘翔表示,未来五年,半导体行业仍是国内上升趋势确定性最高的投资赛道之一。随着国际产业竞争态势加剧,材料和设备等底层关键“卡脖子”领域国产化重要性意义凸显。国产替代的逻辑已经步入“深水区”,包括半导体在内,先进制造业投资的热点逐渐向上游材料、设备、新一代材料体系、核心零部件及设计与制造软件系统等底层技术创新的领域延伸。

如今,中国创投生态不断变化,京铭也在不断自我更新和策略迭代,去深度挖掘符合出资人需求以及国家战略支持的新兴产业。不过,服务于出资人,服务于国家战略,始终是京铭成长过程中所坚守的原则。“不管风浪多大,保持初心。把我们的专业服务带给合作伙伴,这样京铭才能穿越周期,走得更远。”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