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药物重大突破,阿里拉姆制药狂涨34%,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大涨2%创上市以来新高,基金经理发声!

隔夜美股创新药再度大涨,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收涨2.08%,领涨美股,突破今年2月份高点;标普500跌0.31%,纳斯达克指数跌1.09%,英伟达大跌6.68%,创两个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总市值跌破3万亿美元。

隔夜美股创新药再度大涨,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收涨2.08%,领涨美股,突破今年2月份高点;标普500跌0.31%,纳斯达克指数跌1.09%,英伟达大跌6.68%,创两个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总市值跌破3万亿美元。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6.24

纳指生物科技(NBI)成份股方面,RNAi龙头——阿里拉姆制药狂涨34%,总市值突破2000亿元,其研发的RNAi药物vutrisiran在Ⅲ期HELIOS-B研究中取得了积极的顶线结果,研究结果显示,vutrisiran让全因死亡率风险和复发性心血管事件综合发生率分别降低了28%和33%。其他成份股方面,此前因艾滋病药物获得重大突破而连续2日大涨的吉利德科学隔夜再微涨0.08%,Argenx大涨11.69%,1.2万亿市值生科巨头安进(Amgen)、8800亿市值的赛诺菲-安万特均大涨超3%,福泰制药(Vertex)、再生元制药、mRNA龙头莫德纳(Moderna)、因美纳(Illumina)、生物基因(Biogen)、阿斯利康均收红。

【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标的指数成份股6.24涨跌幅】

6月25日,跟踪NBI指数的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开盘大涨超2%,创上市以来新高,资金连续2日净流入超2700万元。

对于美股医药,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基金经理过蓓蓓最新观点认为:

1、利率水平是医药投资的宏观驱动因素,技术创新是医药投资的产业驱动因素。利率下行促使大型制药企业对中小型生物科技公司进行融资并购,推动医疗技术的转让变现

2、国内外医药板块整体同频共振,和利率形成较显著的负相关,但2024年以来,纳指生物科技(NBI)对利率的敏感性减弱,医药并购融资活动前景持续强势。今年1月制药企业在美股共募资62亿美元,创下2021年2月以来新高,是股价回升、降息预期、行业并购热情共同推动的结果。

3、生物科技行业持续创新。2008年至2023年,CDER每年平均批准39款新药上市,多款备受瞩目的药物,如,抗阿尔兹海默症药物、减肥药、镰状细胞基因疗法、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等,陆续获批。

【有史以来首个零感染的3期HIV预防试验】

消息面上,吉利德科学上周四(6.20)表示,其研发的“Lenacapavir”(来那卡帕韦)在艾滋病毒(HIV)暴露前预防(PrEP)方面显示出了100%的有效性,公司股价上周四和周五两个交易日涨幅合计超过11.9%。

不过,吉利德提到,尽管Lenacapavir在试验中的耐受性普遍良好,未发现重大或新的安全问题,但其声明也提到,使用Lenacapavir和Descovy预防顺性别女性的HIV感染尚在研究阶段,其安全性或有效性尚待最终确定。而且,由于此次受试者性别有限,药物要大规模商业化仍需时间。

【生物科技行业或通往复苏之路】

生物科技行业经历了三年的低迷期后,表现出显着的复苏迹象。2023年以来,生物科技行业的并购交易活动回升,而生物科技公司IPO自年初以来持续表现亮眼。

此外,制药巨头(Big Pharma)为应对持续至2030年的巨大“专利悬崖”作准备,正积极和生物科技公司建立更多合作伙伴关系。

第三,去年获FDA辖下CDER批准的新药数量达到过去30年来的次高水平,为业界带来另一喜讯,令生物科技公司有望获得更多投资。

信息来源: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此外,细胞及基因疗法在治疗癌症、遗传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方面拥有巨大潜力。去年第四季度,英美监管机构相继批准了首项商业可用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治疗。
2023年12月,FDA批准两款治疗镰状细胞病的基因疗法。由福泰制药Vertex Pharmaceuticals)和CRISPR Therapeutics合作开发的Casgevy,是全球首款获得FDA审批的CRISPR/Cas9基因疗法,CRISPR/Cas9是一种基因编辑技术,于2020年获得诺贝尔奖。

值得注意的是,福泰制药Vertex Pharmaceuticals)和CRISPR Therapeutics均为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标的指数(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的成份股。

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是纳斯达克代表性指数,发布于1993年,见证了全球生物科技创新的发展。它的选股范畴既囊括美股顶级的生物科技龙头,也囊括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非美国本土创新药龙头(包括英国、荷兰、法国等)。截至2024年3月底最新数据,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共有218只成份股,成为全球创新药的行情风向标。指数采用市值加权,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超50%,均为生物科技创新领域“领头羊”,享受大市值创新药龙头“强者恒强”优势,也兼顾中小市值创新药“黑马”的弹性。

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为投资者提供了布局全球前沿创新药的高效工具。习惯场外申赎或没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纳指生物科技ETF联接基金(A:017894;C:017895)。此外,如果资金体量大、在一级市场有申赎需求,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一级市场最小申赎单位已经从100万份降低到了50万份,门槛大大降低。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的成份股示例仅作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纳指生物科技ETF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境外投资产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等。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