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决定一切》:中国企业家精神的一次总结|巨潮

奋斗经验

文 | 谢泽锋

编辑 | 杨旭然

管仲拜相、范蠡经商,中国商业走过了浩浩荡荡的千年历史。

鸦片战争以降,当最成熟的农业文明与新兴的工业时代相冲击,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家群体,开始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萌芽、生长。

民国时期的张謇、卢作孚等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以自己的方式和力量书写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序章。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现代商业时代真正启幕,中国企业家群体规模迅猛扩大。随着改革进程与经济发展的深化,民营经济展现出了蓬勃的前进动力,一批批搅动时代风云的企业家在时代的催生中脱颖而出。

而今改革开放过去45年,中国企业历经了由弱到强,由本土到全球的发展过程,现代中国企业家群体的优秀思想,已经经过了残酷的实战检验。

对宝贵经验的忽视,会是一种浪费和损失。我们不能像费正清先生曾说过的那样,“在中国的黄河上逆流行舟,你往往看到的是曲弯前行的船,而没有注意到那些在岸边拉纤的人们。”

近期,陈东升新书《战略决定一切》正式出版,成为中国商界一个值得关注的事件。

这本书是作者创业三十多年的智慧结晶,也是泰康集团经营思想和方法论的提炼,更是一份来自中国保险业健康发展、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线经验总结。


01 被历史所铭记

企业家思想是历史长河中的明珠。

近百年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企业家群体的奋斗贯穿始终。

清朝末期,外敌入侵、生灵涂炭,一批批爱国志士下海经商,扛起实业救国的大旗。张謇以一介书生从官场“跨界”到商海,经历诸多磨难,促进了近代中国实业的发展。

资料记载,他在目睹了《马关条约》的签署后悲愤异常:“割地赔款如同身受重伤,但通商却是饮鸩止渴,毒在腹中。当今世界经济之潮流喷涌而至,不能视而不见,因此,非商战不可以救国。”

“教育救国”的宏图大志被迫中断后,卢作孚并没有甘心,他遵循孙中山先生“兴大利,以厚民生”的人生信条,创办民生公司、统一川江航运,迫使外国航运势力退出长江上游,成为中国航运业先驱。

近代企业家中的爱国商人霍英东、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荣毅仁等,都是为国为民的典范。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人1984年视察南方,诞生了诸如张瑞敏、王石、任正非等一批企业家,这一年也被称作“中国企业家元年”;

1992年第二次视察南方,陈东升、俞敏洪、郭广昌、冯仑、张文中、毛振华、田源等一批社会精英集体下海,这批企业家也被看做“92派”;

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刘强东、雷军等互联网创业者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被称作“互联网新贵”;

2010年之后,王兴、张一鸣、黄峥等年轻一代企业家彰显出独特的创新力和国际化视野。

如王孝通在《中国商业史》中所说:“商业盛者其国罔不兴,商业衰者其国罔不亡。”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商业文明逐步走向成熟,都离不开企业家的贡献。而企业家群体的经验教训、智慧结晶、思想方法也开始被更多的总结归纳。

企业家之所以有幸被历史铭记,更深刻的原因并非财富的累积,而是他们的精神与思想。商人注重眼前的利益得失,而企业家关注的是未来长期的稳定经营与发展,更能将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国家民族利益绑定。

从商人到企业家的不同,根本在于企业领导人的思想境界不同。

就像陈东升在《战略决定一切》书中所写的:企业家的思想深度决定认知的深度,认知的深度决定战略的高度。对企业家来说,解决战略的问题,根本上是解决认知的问题。


02 中国的商业理论

从经济输出到思想升华。

商业思想的迸发,商业思想的辉煌,一定是与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休戚相关。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从一穷二白积贫积弱到发愤图强奋起直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度,当时社会上甚至没有“企业家“一说,更何谈企业家思想。

回顾当时的商业理论、商业案例乃至商业偶像,基本都将国外或港台地区的企业家作为学习对象,甚至奉为圭臬。通用前CEO杰克·韦尔奇、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英特尔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等商业奇才是商业教材中的经典案例,也是当时中国企业群体学习的标杆。

作为后进者,中国企业家群体跟随中国市场经济一起,重新经历了启蒙和发展。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一批世界级规模的企业,甚至能在世界舞台扮演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阿里巴巴在中国击败eBay,腾讯挤走微软MSN,到当前宁德时代稳居全球动力电池第一名,中国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如今,中国电商、移动支付、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领先,TikTok、速卖通等跨境电商风靡海外,“车船电”等制造产品行销全球。

许多中国企业家白手起家,在少有资源可借的境地下快速崛起,如今发展路径已经复制到东南亚甚至一些欧美国家。从全球范围内来看,这四十多年的经验非常值得后来者学习。

就像陈东升在《战略决定一切》一书中判断的,“过去我基本不看中国企业家和管理学的书籍,因为我们自身的积累还不够。现在我觉得中国企业家是时候把自己的探索、思考和认识分享出来了,让新一代的创业者与企业家从中国自己的商业实践和商业理论中汲取养分。”

可以说,中国已经到了商业经验积累完成,和方法论输出的阶段,也到了需要对这几十年中国企业家的所见、所想、所观察、所积累进行总结的时候。

陈东升书中所展示的,正是身处这个历史阶段里中国企业家的所思、所想。

当前,中国经济稳居世界第二,经济总量已是美国的65%,有机构预测最快到2035年,中国GDP将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我国人均GDP已经成功跨越万美元的关口,正努力向着高收入国家之列进发。

中国企业向海外输出产能,输出资本,输出技术的同时,中国企业家的思想也必然会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成为全球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

而在这之前,系统性的总结思路必不可少。


03 价值观决定命运

价值观让企业家作出正确选择。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各行各业仍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金融市场,嗜血的资本在超高回报的诱惑下时常挑战监管红线,乱象频发。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2013 年到 2016 年之间,“资产驱动负债”模式在保险业风靡,安邦、恒大人寿、宝能在资本市场屡掀波澜,引发了市场震动。

这些举动不但违背了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要求,也不符合寿险行业发展规律,甚至已经让人们对于保险行业的作用和意义心生迷惑。

事情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监管层对这些行为做出严厉批评和处罚,上述企业也遭到了禁入保险业、暂停委托股票投资、叫停万能险等处罚。

这些参与“狂飙”企业的命运走向令人唏嘘。但在历时多年的行业乱象中泰康,却从来没有沾过边,没有湿过鞋。深入探究就会发现,这其实是由企业的价值观和战略所决定的,是一种由内而发散发出来的定力所决定的。

正如陈东升所写:战略决定企业能走多快,而价值观决定企业能走多远。

经营企业就像在大海中航行,船长的航向选择直接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命运。而那些铤而走险,打监管擦边球攫取巨额利益的决定,无异于是追逐眼前的空花,放任船只驶向茫茫深海。

当前,中国经济换挡降速,从规模化到注重效率和质量,从谋求利益到追求商业与社会的平衡。企业的价值观基础已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甚至直接决定企业命运。

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超2.9亿,占人口的比例为21.1%;65岁以上人口达2.1亿,占人口比例为14.9%。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4%,即为“深度老龄化社会“。

也就是说,我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社会,正在走向长寿时代。健康和养老将是未来中国最大的民生事业之一,也是规模最大的行业之一。

从商业的角度出发,这需要企业家站在万米高空去观察,作出最正确的战略决策,更需要在漫长的执行过程中,始终坚持自己在一开始的本真。

谋定康养,是泰康植根商业、超越商业的选择,也是成为中国民生工程一份子的努力。

“目标纯正,心无旁骛,做正确的事,时间就是答案。”笃信这样的理想,陈东升和泰康的故事还在继续。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