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司估值里定量和定性的结合

我们估值用的是两阶段模型,即: 一家公司未来能够产生的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是预测期和永续期两个阶段的现金流的和。 即企业内在价值,等于预测期企业未来5年(或其他年份)能够产生的现金流,加上5年后的永续期企业能产生的现金流。 并且通过应

640.gif

我们估值用的是两阶段模型,即:
一家公司未来能够产生的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是预测期和永续期两个阶段的现金流的和。

即企业内在价值,等于预测期企业未来5年(或其他年份)能够产生的现金流,加上5年后的永续期企业能产生的现金流。

并且通过应用计算我们得知,永续期的现金流占终值的比重非常大;可是永续期的增长是非常不确定的。因此:


不考虑永续期的现金流,只考虑详细预测期内的现金流,是一种虽然保守但是相对可靠的办法。那么: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上述估值公式里的定量分析,可以跟企业的定性估值分析结合起来。

如下图所示,我们只考虑红框里的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价值,对应着前面折现公式里详细预测期现金流的测算。

我们不考虑第三部分绿框里的成长价值,实际上不考虑折现公式里永续期的价值,不考虑成长的价值。


此外,我们在详细预测期的计算,会不断调整企业的自由现金流,实际上我们是在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对应着上图第二部分的价值。

盈利能力的计算,需要评估企业稳定可持续的自由现金流。

企业不能自由分配给股东的现金流需要扣除,这包括资本开支所需资金、营运资金等。评估盈利能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折现公式里、测算自由现金的过程。比如折旧摊销要加回到盈利能力当中,因为它当期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出。

如下图所示,我们之前测算洋河股份自由现金流的过程,从定性估值的角度看,就是在评估洋河股份盈利能力。

关于成长,很多人不将其考虑在内。

我们在用折现公式估值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永续期自由现金流的不确定性。

永续增长率取值2%或者3%,一个百分点的变动,终值就会相差很大。也就是常说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因此,如开头所说,很多人不考虑成长,折现公式里不考虑永续期的企业价值。

如果据此得出的价值仍旧表明当前股价过高,企业被低估了,那么,这个人的安全边际是足够大的。

遗憾的是,现在选择价格合适的成长股就像大海捞针。

在当前环境下,很多成长性好的公司股价炒到了天上去,毕竟可炒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而且那些高成长的股票,究竟是真成长还是假成长?
与其盲目追求增长,还不如直接把钱分给股东呢。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