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特朗普不可能当选总统!

Z时代决定……

最近的市场上,很流行“特朗普交易”。

也就是说,市场在假定特朗普能竞选成功,成为继拜登之后的第47任美国总统。

与此同时,特朗普遇刺之后,自己也自信天命在手,很把自己当一回事儿,动不动以未来总统的姿态,和他国政治家以及美国的各种社会群体接触……

然而,根据我个人的判断,在2024年的美国总统竞选中,特朗普几乎不可能当选总统,哪怕是,相比2016年的时候,他更成熟、更理智、更懂得团结更多的人,但失败是他必然的命运。

特朗普面临什么重罪指控、现任副总统哈里斯攻击精准之类的原因,其实我并不怎么当回事,真正要命而太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参与美国总统大选的选民,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所以,分析特朗普或哈里斯的政治观点,然后进行民调调查,以此判断谁最有可能当选,这是自上而下的预测。

反过来,如果从选民数量、特点、政治倾向和对候选人的好恶来分析谁有可能当选总统,这应该算是自下而上的预测。  

现在,不管认为特朗普当选或是民主党获胜,全网基本上都是自上而下的预测,而本人的这篇文章,恰恰想着自下而上的做一次预估和分析。

根据美国大选的一般投票资格,就是凡年满18岁和18岁以上的美国公民,都有选举权,但因各州在法律上规定不同,存在一定限制:

有12个州法律规定乞丐、流浪者、受济贫院抚养的人不能成为选民;

有19个州法律规定选民必须有一定的文化程度;

除个别州外,都有居住期限制,要求在本州居住一定年限,才能登记为选民。

简单说,除极少数人之外,只要是美国公民,年满18岁就具有了选举权,就可以对总统选举指手画脚并投出表达自身观点的一票。

美国总统是4年选举一次,因为年轻人的成长和老年人的去世,再加上新加入选民队伍的移民人数,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其实每隔4年,美国的选民都会经历一轮洗牌,这个洗牌,事实上决定着美国总统竞选的结果。

举例来说,2020年总统大选中,25%的选民在2016年总统大选中没有投票,拜登和特朗普都极力争取这些新选民,但很显然,拜登吸引了更多的新选民,由此才战胜特朗普。

先贴一张美国历年人口变化数据,以此为基础,来分析美国的选民和他们的政治倾向。    

1.png

对于出生在不同年代的人,美国有这么一个大致区分:

沉默一代(Silent):1945年以前出生人群;

婴儿潮代(Boomers):1946-1964年出生人群;

X世代(Generation X):1965-1980年出生人群;

千禧一代(Millennials):1980-1995年出生人群;

Z世代(Generation Z):1996-2010年出生人群;

α世代(Generation Alpha):2011年迄今出生人群。

202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参加选举并投出自身选票的选民人数据统计是1.555亿人,相比当年估计的选民总人数2.36亿人,投票率达到66%,是1908年以来美国总统大选投票率最高的一次。

正是在2020年大选中,千禧一代取代婴儿潮一代,成为美国最大的选民群体,Z世代选民则第一次大规模参加总统大选,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2020大选中,符合投票条件的Z世代选民已经多达2400万,超过美国基础选民人数的1/10还多……

根据上面表格,到2024年:

出生在美国的千禧一代人数超过5800万(X世代出生人口只有5700万),他们只要正常长到成年,基本都已经变成了选民,而婴儿潮一代和X世代的人正在老去退潮,而最重要的是新生力量——出生在美国的Z世代选民人数(出生年份截止到2006年),已经悄然超过4300万。

考虑到沉默一代、婴儿潮一代已经逐渐凋零,而且他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倾向也都已固化,而X世代和千禧一代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倾向也差不多稳定(千禧一代2024年最小年龄也近30岁了),真正决定大选的方向和天平倾向哪方的,就是Z世代选民。

不管民主党阵营还是共和党阵营,谁忽视Z世代选民的想法,选举几乎等于提前认输。

2.jpg

想想看,美国的Z世代选民成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下?

他们成长在最和平年代,这也是全球化突飞猛进的时代,他们生活在全世界最富裕的美国,他们基本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对于互联网、尤其是手机互联网无比熟悉,受益于全球化的红利,受益于美国的经济霸权,绝大多数的他们生活优渥衣食无忧,他们对于世界的理解,更加自由开放也更注重个性,互联网原住民思维也更多元化……

你看看这些年轻人的思维,与特朗普的主张更接近,还是与民主党的主张更接近呢?

这种情况,在2020年的大选中已经表现出来了,只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而已。

根据统计,在2020年投票但未参加前两次选举投票的30岁以下选民中,拜登以59%比33% 领先,而特朗普则在 30 岁及以上的新选民或非常规选民中以 55% 比 42% 获胜。

已经很显然了:

Z世代的选民,大部分都倾向于民主党!

不仅如此,Z世代的选民本身,白人已经从绝对优势的地位滑落,拉丁裔、亚裔、非裔正在占据越来越高的比重。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到2050年,美国白人占比将低于美国总人口的50%。

3.png

相比于之前的美国人,Z世代最大的变化,就是少数族裔急剧增加,而白人则急剧减少,白人只占其中的52%,而拉丁裔一跃成为最大的少数族裔,占比高达25%,而黑人占14%,亚裔为6%,这表明拉丁裔将成为未来政坛的重要力量,而众所周知的事,拉丁裔、亚裔、非裔大部分都支持民主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亚裔。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截至2021年,生活在美国的亚裔(包括孩童与成年人)约2400万人,是美国人口数量成长最快的少数族裔之一。皮尤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2020年亚裔占全美投票人数的2.8%,2008年增至3.7%、2012年为4.4%、2016年为4.9%、2020年上升到5.5%,百分比稳步增加。   

根据美国驻华大使馆发布的数据,在过去4年当中,美国亚裔选民人数增长了15%,皮尤研究中心预计,202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亚裔合格选民人数将达到惊人的1500万人,占到美国全部合格选民人数的6.1%。

即便如此,我仍然低估了民主党的优势,因为——

我还没有考虑到2020-2023年新增的330万移民的政治倾向。

根据调查,移民到美国的人群年龄中位数为41岁,鉴于特朗普+万斯组合的共和党政策,对于新移民的极端不友好,可以想象着330万移民成为选民之后的政治倾向。

因为少数族裔的大幅度增加,Z世代普遍支持大政府,认为应该是政府而非企业发挥作用,即使是年轻的共和党人,也依然认为大政府有其合理性。新移民在美国的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大部分人更是支持大政府——他们都是民主党的天然大票仓。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特朗普团队对于女性的歧视和不尊重,在大多数Z世代年轻人眼里,绝对属于一个大大的原罪。

特朗普和他的搭档万斯,在各种场合发表了无数不尊重女性的言论和政策,而且期望通过立法来控制女性子宫、控制女性自主的堕胎权,这在大多数Z世代人群的眼里,几乎是等同于犯罪。

Z世代对于大政府的支持,并不仅仅是意识形态和政治倾向原因,更有经济和财富的原因。

2023年8月,VisualCapitalist网站做了一个关于美国代际财富的分配图表。

4.png

儿潮一代人群,占美国总人数的1/5都不到,在2023年,却占据了美国156万亿美元总财富的50%。

X世代与千禧一代加起来,人数几乎是婴儿潮一代的两倍,但其财富总和却远远少于婴儿潮一代。  

Z时代的年轻人,基本都是X一代与千禧一代人的孩子,在互联网并没有那么流行的时代,父母一辈也许可以心安理得接受这种财富安排,但Z世代的年轻人,作为知识爆炸时代的原住民、作为互联网上知道最多的一群人、作为最追求平等的一代人(调查显示,Z世代人群平均每天有10个小时都在互联网上),他们有的是平等思维,有的是大政府征收富人税的想法,绝不可能认可婴儿潮一代的巨富。

你觉得民主党的政策还是特朗普的政策,更符合Z世代选民的想法?

在Z世代的年轻人眼里,就看看特朗普的税收政策:

降低企业税(这是为资本家谋福利)、降低遗产税(这是给婴儿潮一代财富传承提供便利)、增加关税(这是阻止我们享受全球化的低价商品)、减少政府作用……

特朗普所宣扬的绝大多数政策,几乎刀刀砍在Z世代年轻人认知的大动脉上,你又怎么能指望Z世代的年轻人会在选举中把选票投给特朗普?

网上有句话说得很好:

年轻的时候你不左,说明你没有良心;

年老了你还这么左,说明你没有脑子! 

美国的Z世代,有着这么高的文化认知,有这么多追求平等的思维,又是2024年大选最热辣滚烫的新选民,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年轻人……所以,大部分的他们,一定是左派,也一定都倾向于民主党的政策主张。  

就在特朗普还在总统位置上的时候,我们很多人应该都看过一些视频,美国人在街头随机采访儿童,问到他们如何看待现任总统特朗普,绝大多数孩子对特朗普的形象认知,相当负面,说他是说谎者,说他装腔作势,还有儿童通过惟妙惟肖模仿他的表情、手势和话语,表达自己的鄙视。

孩子们会长大,会变成选民,孩子们的看法,距离现在的Z世代年轻人也更接近。

民主党只要替换掉老年痴呆的拜登,只要不是桑德斯这样的极端派,别说是什么哈里斯,哪怕随便换上一条狗,只要他能够执行民主党的政策,基本都能够战胜特朗普。

因为,Z世代年轻选民的崛起,注定了特朗普基本不可能在2024年的总统竞选中获胜!

至于像马斯克这样顶级科技富豪们,越是支持特朗普,特朗普越会遭到大多数Z世代年轻人人的嫉恨和唾弃,越是会造成特朗普的败北!

所以,过去几周的特朗普交易,不过是交易空气而已。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