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20家茉酸奶北京门店被检出食安问题,公开配方能否挽救口碑?

近年来,新茶饮赛道越发受消费者喜爱,新茶饮行业的门店也应势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

近年来,新茶饮赛道越发受消费者喜爱,新茶饮行业的门店也应势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

 

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奶茶饮品赛道门店总数达427306家,近一年新开门店165388家。

 

但值得一提的是,净增长仅有45825家,意味着新茶饮行业一年闭店近12万家,闭店原因或是由于新茶饮赛道竞争过于激烈,有些可能也与食安问题脱不开关系。

 

多家门店因食安问题被停业整顿

 

近期,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微信公众号公布的食品安全大检查结果,在通报名单中就有多家“网红”茶饮连锁品牌,而刚刚公开产品配方,宣布原料升级的茉酸奶也赫然在列。

 

据了解,北京市、区市场监管局在今年继续对全市范围内连锁餐厅、“网红”餐厅、美食城等餐饮企业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

 

7月3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微信公众号公布了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的食品安全大检查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据通报结果显示,这家已经开了10年、门店已突破1000家的品牌——茉酸奶竟有高达20家的门店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图片4.png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2月至5月上旬,就有新京报报道称有茉酸奶门店使用过期40余天的原料;更换效期标签,不按时报废原料,或根本不使用效期标签;

 

甚至还有常温存放应冷藏的水果,水果变色仍继续使用;偷工减料,不严格按照配料表足量放料;以及用工不需要工作人员提供国家强制要求的餐饮人员健康证明等问题。

 

虽然5月27日,茉酸奶官博对此发布致歉声明称,已安排涉事门店即刻闭店,并永久解约,但此事仍是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图片7.png此外,在其发布致歉声明的当晚,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海淀区市场监管局针对茉酸奶四家北京门店存在使用过期食材等舆情先后发布通告。

 

通告称涉事门店均涉嫌存在的相关违法行为立案调查,已停业整顿,并对辖区茉酸奶门店进行全面排查。

 

5月28日,北京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已针对27日媒体曝出的茉酸奶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立即开展现场执法检查,目前多家涉事茉酸奶门店已被立案调查并停业整顿。

 

这一系列被检查出来的食安问题无疑会对茉酸奶造成不小的影响,除了门店食安问题以外,茉酸奶还曾被消保委点名其产品成分问题。

 

曾被消保委质疑成分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茉酸奶是上海伯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现制酸奶饮品品牌,第一家门店于2014年5月27日成立在临港,截至2023年,全国展店数量已突破1000家。

 

茉酸奶的产品体系聚焦“酸奶”这一品类,形态主要是“酸奶+鲜果+坚果小料”,共有25个SKU,主流价格带在20~35元,代表性产品包括原创牛油果酸奶奶昔、真•苏丹王榴莲酸奶奶昔等,其中“原创牛油果酸奶奶昔”为招牌产品,年销量超1500万杯。

 

今年3月13日,上海消保委点名茉酸奶的“芒果酸奶奶昔”的成分问题,质疑其是否有其他添加,称该产品用的酸奶量并不多,但脂肪含量却高得很奇怪。

 

消保委检测数据显示,配料表简单的预包装酸奶每百克脂肪含量在5g左右,蛋白质含量约为4g,乳糖含量3g;

 

而茉酸奶加入酸奶量并不多的“芒果酸奶奶昔”中,100g的脂肪含量为2.44g,是蛋白质含量(0.75g)的3.25倍,是乳糖含量(0.88g)的2.77倍。

 

对此,消保委产生指出这些多出来的脂肪一定不是酸奶里的,也不会是芒果里的,并要求茉酸奶与消费者说明其在芒果酸奶奶昔加了什么。

 

对此,茉酸奶表示:“产品中的脂肪主要来源于酸奶和基底,糖分主要来源于芒果,酸奶和基底不含有任何人造反式脂肪酸,也未添加植脂末,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5月8日,或是为了挽救其因食安问题频发而日益下滑的口碑,或是为回应消费者诉求,茉酸奶表示宣布原料升级并首度公开产品配方与检测报告,成为现制酸奶行业首个实现“配方透明”的品牌。

 

据悉,茉酸奶此次升级的“醇臻厚乳”,为了保留“茉友”喜爱的风味,并增加奶昔的浓醇,将生牛乳含量提升至42%,并于2024年5月起陆续应用于茉酸奶全国门店。

 

而茉酸奶升级“醇臻厚乳”并公开产品配方与检测的行为,能否挽回其食安问题频发带来的影响,还有待市场观察。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