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Biotech2024年H1超50家融资过亿美元,有的靠中国药企助力

某种意义上,美国的行业复苏,背后其实也有中国的助力。


撰文| 石若萧

编辑| 顿河

早在今年初的JPM大会上,就有行业大牛预言,由于中国市场短期受到“疫情泡沫”影响,2024年增长还无法恢复;但全球市场从上半年开始,将会逐渐从底部回升。

今年已经过去了一半,事态的发展,印证了当初的预言。大洋彼岸的美国,生物医药产业无论一级市场融资事件还是IPO数量,都大有复苏之势。

一级市场方面,据行业媒体Endpoints News统计,今年上半年,至少有50家Biotech宣布了1亿美元或以上融资。

IPO方面,回顾2024年上半年全球新股市场,据德勤统计,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保持前二,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以大量新股上市排名第三,马德里证券交易所则以上半年最大的新股位列第四,上交所、港交所和深交所分别位列第五、第九和第十。

有外媒评论,若是按照这种速度持续下去,行业的火热程度没准能超越2020年和2021年的鼎盛时期。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会对产业格局带来怎样的长久影响?东西方的差距,会越拉越大吗?

大洋彼岸,早期融资“多点开花”

纵览今年以来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融资情况,最大一笔发生在今年4月,主角是成立仅一年左右的AI制药公司Xaira Therapeutics。超10亿美元的单轮融资,让这家初创企业完全可以说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Xaira Therapeutics成立于去年5月,由ARCH Venture Partners和Foresite Labs联合孵化,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湾区。公司创始团队极为华丽。斯坦福大学前任校长领衔,诺奖得主加盟,团队里更有一众高管来自基因测序巨头Illumina和基因泰克。

AI制药最受热捧的时候在2022年。据统计,当年全球AI+药物研发相关融资总事件达144起,总金额为62.02亿美元;到了2023年势头有所减缓,相关融资事件104起,融资总金额36.01亿美元,同比下降42%。

到了今年,热潮进一步转凉。Xaira Therapeutics获得大额融资的同时,上市公司BenevolentAI却宣布再度裁员30%,并停止了对人工智能软件产品的开发,将资金集中到其溃疡性结肠炎药物研发管线上。

除Xaira Therapeutics外,今年AI制药领域最新一轮融资发生在6月下旬,Formation Bio宣布完成3.72 亿美元D轮融资。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曾于2021年获得了“ChatGPT之父”Sam Altman个人名义1.5亿美元C轮领投,彼时其估值约10亿美元,D轮估值较上一轮有了实质性提升。

有分析师认为,AI制药行业出现了整合明显的整合竞争趋势,逐步从前两年的“概念先行”,过渡到“产品说话”上。而那些还没有产品,却依然能融到资的公司,团队阵容则是一个比一个豪华。

融资金额紧随其后的两笔都在4亿美元左右。其中之一是Hercules,与恒瑞有关。后者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LP-1产品组合有偿许可给了Hercules公司,获得该公司19.9%股权、最高超60亿美元的相关付款,及一定比例的销售提成。而贝恩资本生命科学基金等4家投资方以共计4亿美元认购了公司股份,对应本次交易后共计70.1%的股权。

另一个是Mirador Therapeutics。它的融资创下了一连串“纪录”:刚成立不久、无产品进临床、靠平台技术支持、打造“精准医学”概念……据悉,该公司将集中于非肿瘤领域,致力于开发新型免疫疾病的精准药物。

不过亮点在于,Mirador的创始团队是一群连续创业者,先前打造的另一家公司Prometheus于去年被默沙东以108亿美元溢价收购。这一成功的退出经验,或许是本次大额融资的基础逻辑所在。

接下来,5月15日,黑石集团推出了Uniquity Bio,这是一家专注于免疫学和炎症的临床阶段药物开发公司,A轮融资额超3亿美元,据悉其针对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单克隆抗体solrikitug的2期临床试验的IND申请已获得美国FDA许可。

5月21日,AltruBio宣布成功完成了2.25亿美元B轮超额认购,其主要管线致力于治疗生物制品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

6月刚过,进入下半年,但融资势头仍未衰减。本周三,眼科基因治疗公司Beacon Therapeutics 宣布完成了1.7亿美元的B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治疗X连锁视网膜色素变性(XLRP)的在研基因疗法AGTC-501的持续临床开发,并支持该公司的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dAMD)项目的1/2期临床试验。

梳理下来,今年上半年美国融到钱的Biotech中,大部分都没有局限在传统的肿瘤赛道。其他适应证领域,包括肥胖症、心血管、自免、眼科、神经科学、基因治疗等都有涉及,出现了明显的“多点开花”现象。

但马太效应也不可忽视。一名投资银行家在市场报告中写道:“风险投资市场近几个月来一直在回暖。尽管如此,风险投资资金越来越多地流向‘超级融资’,缺乏超级明星管理的新兴公司很难筹集到资金。”

退出通道打开

“募投管退”是一整个链条,一连串大额早期融资的成功,本质上离不开顺畅的IPO与并购退出通道。

纽约证券交易所中国区主管葛辰皓6月27日在演讲中表示,2024年,美股IPO市场持续复苏,IPO数量和融资规模逐步恢复到了往年平均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共有10家生物技术公司在纳斯达克成功IPO,涉及神经科学、肿瘤学、基因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

不过资本寒冬的影响还在隐约浮现:梳理这些公司,破发数量占了一大半。只有CG Oncology(发行价19美元,现价约30美元)、Rapport Therapeutics(发行价17美元,现价约23美元)两家公司的股价相比发行价有明显上涨,其余公司,如Arrivent Biopharma、Metagenomi、Fractyl Health、Boundless Bio、Kyverna Therapeutics、Alto Neuroscience等,现股价基本上都与发行价持平,或者破发。

最新的一个上市案例是Alumis,这是一家位于美国加州的Biotech,刚在今年3月宣布完成2.59亿美元C轮融资后,又在美国时间6月28日成功于纳斯达克敲钟。不过这家公司的IPO规模仅有2.1亿美元,并没有达到其最初拟定的3亿美元目标。

截至发稿,Alumis的股价为11.65美元,相比每股16美元发行价依然处于破发状态。

除了IPO之外,并购也是一条重要的退出渠道,比如ProfoundBio,这家ADC公司在于今年2月完成超额的1.12亿美元B轮融资后,很快于今年4月被丹麦药企Genmab宣布以18亿美元收购。

不过,令人有些“头疼”的是,上述两家公司的核心资产都来源于中国。

Alumis的核心管线ESK-001来自中国A股上市药企海思科。2021年3月8日,海思科宣布通过其控股三级子公司,以首付6000万美元以及潜在交易1.2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将旗下在研TYK2抑制剂所属专利和权益转让给FL2021-001公司,FL2021-001公司即为Alumis公司的前身,而这款TYK2抑制剂就是后来Alumis公司的核心管线ESK-001。

ProfoundBio的中文名为普方生物,2019年成立于苏州,由赵柏腾、韩泰熙、尚晓三位博士创立。其中赵柏腾博士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在美国攻读博士并完成博士后研究,在知名药企默沙东、Seagen任职多年,期间参与支持多个ADC候选药物的临床前和临床开发。

从这个意义上看,美国的行业复苏,背后其实也有中国的助力。

但国内的IPO依然没有放开的迹象,平均每周都有数个IPO撤回消息传来。6月26日,今年以来唯一一家医疗类企业,口腔医疗耗材类企业爱迪特创业板上市成功。或许是“久旱逢甘霖”,当日收盘价格为84.02元每股,相比于44.95元发行价几乎翻倍。

业内一位投资人曾向E药经理人透露,目前在IPO普遍收紧的情况下,悄然间流行着一个8000万盈利的隐形门槛。而2021年-2023年,爱迪特的净利润分别为0.55亿元、1.16亿元和1.47亿元,显然满足了这一要求。此外与Biotech相比,耗材类企业资产较重,确定性也更强。

然而真正前沿的高科技创业,在早期注定都充满风险,不可能有这么高的确定性。追求确定性,不敢于也不善于承担风险的代价,就只能是像Alumis和普方生物一样,被外国投资者“摘了桃子”。

回想当年,形势与现在恰好相反。彼时中国药企从美国随便BD几个管线资产,就可以包装成高科技公司融资上市。但如今,变成了美国企业拿中国资产回去融资上市。很明显,这些年国内公司技术上的确进步了,但唯有将金融这一块匹配上去,将国内的优秀企业和创新管线资产留在手里,实现“肥水不流外人田”,才能真正将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