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赋能新能源汽车,看中国再保险(1508.HK)助力制造强国

以技术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不仅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培育重点产业链的关键着力点,对塑造全球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14年占据全球首位。

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代表。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31.6%。2024年延续了这一亮眼表现,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8.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3%和32.3%。

然而,作为一个过去十年才大规模进入市场的新事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面临不少难点,比如投保难、保险定价难等问题。而这正需要保险业的大力支持,也符合保险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方向。

作为再保险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再保持续提供切实有效保险解决方案,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以技术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


长期以来,车险都是财险公司的第一大险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车险保费收入为8673亿元,占财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比例高达54.5%。车险规模的持续增长,离不开新能源车险的推动,2023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突破千亿元,为车险行业贡献了84%的增量。

安信证券研报指出,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财险公司加快布局新能源车险业务有助于把握长期市场机遇。然而,尽管新能源车险规模快速提升,财险公司利润反而有所恶化。国信证券研报指出,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或高于整体行业水平10个百分点;申万宏源研报显示,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平均接近85%,这意味着,在如今的背景下,财险公司面临较大承保亏损压力。以车损险为例,新能源车中占比最高的家用车出险率高达30%,显著高于燃油车的19%,而且平均赔付金额也明显高于燃油车。

不仅是保险公司“赔本赚吆喝”,不少消费者也反映“新能源车险保费太贵”。“车主喊贵、险企喊亏”这一现象,让新能源车险市场在两难中发展。然而,在一个可持续的商业生态中,既不能让某一主体持续亏损输血维持,也不能让多方共同承担损失,而是需要各方主体都能从中获得合理效益。

造成这一窘境的核心痛点在于难以合理定价。对此,中国再保推出了再保险行业中首个新能源汽车定价风控模型——“再·途”新能源汽车定价模型。

该模型分为保险定价模型和风控报警模型,采用了GLM、GAM、随机森林、Yolo、ResNet、Transformer等多种前沿精算技术和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方法,具有可解释、高精度、可迭代等特点,可以有效匹配车辆电池热失控、车辆损失和危险驾驶行为所引发的相关风险的定价及风控需求。

此模型一方面可赋能保险公司,提高险企的数据分析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帮助险企更好为保险产品定价;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厂商可以借助模型和相关数据提升各项技术安全性,进而实现从单纯的风险补偿转向风险减量管理的跨越。与此同时,消费者也能获得更优质的保险保障和风险管理服务,有利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速提升。


二、不断拓宽对科技创新的支持范围


如果说“再·途”模型主要是从消费端出发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那么中国再保的芯片质量安全责任险更多是从产业视角实现“科技+产业+保险”的良性循环。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从电动化上半场进入了智能化的下半场,各家车厂未来比拼的核心是谁的智能化程度更高,而这离不开一个关键的环节——芯片。

在芯片领域,我国长期面临着“卡脖子”的困境。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国家科技竞争加剧,使这一情况愈发凸显,倒逼国产芯片自力更生、自主发展。

但芯片涉及到电子工程、材料科学、化学、纳米技术、机械工程、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综合,复杂程度堪称人类工业的明珠。其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实现国产芯片的广泛应用和长远发展,产业端与研发端之间的紧密协作不可或缺,双方需共同努力,持续优化产品性能,提升技术成熟度。

尽管国产芯片在性能上已取得显著进步,但在新能源车领域,厂商在采用国产芯片时仍可能面临质量与品控方面的顾虑。为有效缓解这些担忧,建立完善的风险保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能够为新能源车厂商提供必要的风险分散和保障,还能进一步增强企业国产芯片的信心和接受度。

为此,中国再保推出了国内首款新能源汽车国产芯片质量安全责任保险产品,并不断拓展保障范围,创新开发出了国内首款国产芯片应用于整车、供应商和芯片设计企业的全产业链保险保障产品,涵盖了产品质量、产品责任、科研费用、召回等汽车电子元器件系列风险保障方案,有效解决了新能源汽车企业使用国产芯片的后顾之忧,增强汽车产业链韧性和自主研发的信心。

这只是中国再保大力支持国产高端制造业、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一个缩影。截至2023年底,中国再保服务国家战略重点领域风险保额达到67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公司落地了国内首个“专精特新”再保险专属合约,为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国家重点卫星发射等项目提供再保险保障,并在中关村朝阳园等推广网络安全保险


三、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演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场见证了这一产业的蓬勃发展,也看到了其面临的挑战与痛点。也正是这些挑战,激发了相关产业链对创新和解决方案的不懈追求。

中国再保险的“再·途”模型和芯片质量安全责任险,不仅是对现有保险业务的创新,更是对整个产业链的一次深刻赋能。它们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思路——通过科技与保险的深度融合,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这种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无疑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乃至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更重要的是,制造业的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而科技创新本身又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保险业的角色尤为关键。它不仅是风险的分散者,更是创新的推动者和守护者。通过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保险业能够助力企业和科研机构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作为金融央企和唯一国有再保险集团,中国再保积极践行“保险+科技+服务”,不仅是为自身发展谋求新的发展动能,也顺应“科技金融、数字金融”政策号召,帮助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助力制造强国战略落地。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