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码数智化,居然之家再向华为取经

携手华为,表面上看似是双方欲在数智化层面的进一步协作探索,侧面或也反应出,居然之家着急摸着华为“过河”。

作者 | 谢春生

数智化正成为家居卖场突围的新风口。

6月28日消息,居然之家(000785.SZ)董事长兼CEO汪林朋携一众高管团队造访华为深圳总部,与华为公司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以及华为终端BG大中华区执行副总裁李斌等管理团队展开战略合作会谈,并签署了2024年战略合作协议。

从消息面上来看,双方此次见面并没有透露出具体的合作事项。源媒汇就该消息向居然之家某区域招商负责人进行询问,该人士称“并不清楚”,但随即又表示,集团一直在推行智能化,并透露其所在区域均有智能家居品牌陆续入驻。

源媒汇梳理发现,居然之家与华为的合作并非首次。早在2018年,由居然之家打造的“居然智慧家”便率先携手华为共同探索全屋智能新模式。截至2023年一季度,居然智慧家华为全屋智能门店已开业2家,其中北京金源店作为全国首店,月均销售额达到100万元;华为全屋智能进驻的居然之家商场,也达到38家。

而此番居然之家继续深入携手华为,或重在两个层面:第一,卖场层面绑定并加大与华为全屋智能门店的开拓合作;第二,借助华为在数智化层面的经验和技术,进一步探索推动居然之家在家居商场层面的数智化进程。

对此,有业内资深专家向源媒汇表示:“居然之家与华为的合作属于强强联合”。不过,从家居卖场当下所面临的低空置率和客流稀少的维度来看,该人士认为,数智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家居卖场长短期的流量问题。

纵然如此,居然之家仍坚定不移地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战略。

其实,早在十年前居然之家便对数字化、智能化展开布局。

图片来源于居然之家官网

彼时,居然之家掌舵人汪林朋认为数字化将会成为主宰家居行业未来,于是决定自我革新。尤其是经历疫情三年后,汪林朋对于布局数字化和智能化,显得更为坚定,并喊出:“不做数字化转型,肯定是死亡。”

为了加快数智化发展,2021年6月1日,居然之家官宣推出“洞窝”APP,旨在打造本地化家居零售平台。并围绕洞窝,居然之家将“洞心”、“洞车”进行全方位链接,打造出覆盖线上线下的“天网”(线上商流网)“地网”(线下物流网)组合。

这一系列漂亮的连环拳打下来,曾长期被红星美凯龙(601828.SH  01528.HK)力压一头的居然之家,得以扬眉吐气。

天眼查及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居然之家实现营业收入135.12亿元,同比增长4.08%;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减少21.1%。反观长期霸榜国内家居卖场榜首的红星美凯龙,则要落寞许多。财报显示,2023年红星美凯龙实现营业收入115.15亿元,同比下滑18.55%;归母净利润-22.16亿元,同比下滑496.78%。

此消彼长的背后,数智化业务被业界视为居然之家逆袭的关键。

在过去的2023年里,居然之家以洞窝、居然设计家和居然智慧家为数智化转型的三大抓手,均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财报显示,2023年洞窝累计上线卖场已达934家,同比增长 173.1%。入驻商户超过10万家,同比增长101.33%。全年实现平台交易(GMV)974亿元,同比增长173%。

而专注AI设计平台的居然设计家,2023年的全球注册用户数量超1477万,同比增长19%;居然智慧家2023年新开门店57家,全年实现销售额超44亿元,同比增长58.4%。

不过数智化上的狂欢,并没有传导到卖场层面。经营数据显示,2023年居然之家全国直营和加盟家居卖场分别为86家和328家,而上年同期则分别为91家和337家,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减少。

在楼市持续下行、家居企业艰难求存的境遇下,未来家居卖场的高空置率、闭店潮,势必还会进一步加剧。

或许也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在追求数智化转型的基础上,居然之家也在经营上主动求变。从推出乐屋整装企图寻找全新的线下流量入口,再到面向商户推行“零租金”的销售分成模式,居然之家正在多维度寻找家居卖场的可能性突围方向。

而携手华为,表面上看似是双方欲在数智化层面的进一步协作探索,侧面或也反应出,居然之家着急摸着华为“过河”。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