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基金刘旭:连续8年跑赢市场,年化收益13.34%的“投资小将”

年化收益超13%的投资“小学生”。

出品|公司研究室基金组

文|曲奇

巴菲特曾有一个著名的赌注,以十年为期,用50万美元下注华尔街的对冲基金经理跑不赢标普500指数。

这场赌注的结果,最终是标普500战胜了华尔街的精英,也成为被动投资战胜主动投资的经典案例。

近几年,A股市场持续震荡,相比2020年和2021年,基金市场的行情整体低迷。其中,主动权益基金遭遇寒冬,被动指数基金逆袭。

不过,主动权益基金中坚守价值投资或红利策略的基金经理,近两年多数都有不俗的业绩表现,比如景顺长城的鲍无可、中欧基金的曹名长、蓝小康等人。

我们也发现,在价值派当中,有一位连续8年跑赢沪深300,却仍称自己是投资路上小学生的基金经理,他就是大成基金的刘旭。

刘旭称自己是“投资路上的小学生”,是真谦虚还是假谦虚,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1、如何走上价值投资之路?

作为一名价值派基金经理,引领刘旭走上这条路的人是大成基金的徐彦。

刘旭曾在采访中说到,“我早期是大成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徐彦老师的助理,他比较古道热肠,愿意带我们,给了很多指导;他的言传身教也给我打了个样,让我知道长期坚持价值投资是正确选择。”

根据公开资料,2013年5月,刘旭加入大成基金,任家电、汽车方向研究员。在此之前,刘旭曾在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任审计师,以及在广发证券研究所任商贸零售方向研究员。

2015年3月至7月,刘旭担任大成策略回报混合型基金、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助理。这两只基金当时的基金经理正是徐彦。

除了有徐彦这样一位市场上有名的价值派老师,刘旭走上价值投资这条路还与其自身性格和入场时的经历有关。

刘旭曾表示,自己平时是一个外向、积极乐观的人,但在职业当中,算是比较麻木和迟钝的人。“在(职业)性格上,我是一个钝感的人,对外界的事物不太敏感,所以我可能赚不到追热点的钱。”

2015年7月29日,刘旭与徐彦搭档,成为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股票A的基金经理,正式开启投资生涯。

那时的A股正处于从牛转熊的杀跌阶段,2015年6月15日,上证指数触及5178.19高点,此后便开始不断下行。刘旭正式成为基金经理时,上证指数已跌破3700点。

回首这段经历,刘旭曾表示,在这样一个群体博弈的行业中,如何定位自己很重要,包括短期定位、长期职业生涯的定位等等。这段经历帮他认清了自己,坚定了价值投资之路。

刘旭曾说一个人不可能既练长跑又练短跑。

实际上,任何一位公募基金经理的身上都有双重压力,一方面是追求相对收益的排名压力,另一方面是来自客户要求绝对收益的压力。

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考验基金经理的能力。

多数价值派基金经理都会以绝对收益为主,不追市场热点、控制基金组合回撤,希望给客户带来较为平稳的净值曲线。

那么,刘旭的业绩表现究竟如何呢?

2、连续8年跑赢沪深300的“投资小将”?

自成为基金经理以来,截至6月25日,刘旭的投资生涯已有8年335天,差不多接近9年。

截至目前,刘旭在管基金8只(A/C类合并),总管理规模为149.49亿元。其中,规模最大的产品便是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股票A,规模为69.32亿元。

然而,在2024年基金一季报中,这位投资时长超过八年、管理规模超百亿的基金经理却表示自己在投资路上还是小学生。

此前,刘旭也曾在采访中表示,“我在内部经常说,我才做七八年投资,时间还太短,只能算投资小将。”

那么,刘旭这名“投资小将”的业绩究竟如何?

以其代表作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股票A为例,截至6月25日,这只基金在刘旭任期内投资收益率为307.81%,年化收益率超16%。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6年到2023年的连续8个完整年度,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股票A均跑赢了沪深300指数。

截至6月25日,该基金2024年收益率为17.23%,沪深300指数涨幅为0.78%。若无意外,2024年上半年,刘旭将再次跑赢沪深300。图片1.png

2016年到2023年,沪深300指数仅3年上涨、5年下跌,而大成高新技术产业A有6年净值是增长的,仅有两年净值下跌。

两者之间的差别对投资回报带来的影响十分之大。

一个较为直观的例子,假如投资人在2016年初分别用1万块买入大成高新技术产业A和沪深300,不考虑管理费等其他因素,到2024年6月25日,这两笔一万块钱将分别变成3.42万元和0.93万元。

与过山车式的收益曲线相比,价值派基金经理“熊市少亏牛市跟上”的理念,在时间的复利下或许会给投资者更好的回报。

此外,刘旭目前在管的8只产品全部实现正收益,管理时间最长的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股票A,其业绩不必再进行重复,管理时间最短的是刚超200天的大成至信回报三年定开放混合,于2023年12月成立,累计回报为7.98%。

作为价值派基金经理中的一员,刘旭觉得价值投资就是在职业生涯内能把指数跑赢,跑赢一个标准宽基指数,给持有人创造价值,这也是他的职业目标。

从刘旭管理产品的历年收益率来看,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3、刘旭的能力圈在哪里?

任何一名基金经理,都有其自己擅长的行业,也可以称其为能力圈。那么,刘旭的能力圈在哪里?

根据卖方报告,刘旭的产品持仓以机械设备、通信、家电制造业板块为主。除2018年到2020年,在食品饮料有一定仓位外,2020年以来,该产品长期重点配置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环保等行业。

在成为基金经理前,刘旭在大成基金担任研究员时主要覆盖家电行业。

在2023年的采访中,刘旭曾提到,“自己10年前就看过两家家电公司,直到今天对它们的理解还是在不断前进。”

可以说,家电行业是刘旭最核心的能力圈。在大成高新技术产业A这只基金中,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尔智家、苏泊尔均成为过其前十大重仓股。

2024年一季度,大成高新技术产业A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美的集团、中国移动、格力电器、豪迈科技、中国海洋石油、三一重工、凌霄泵业、中兴通讯、福耀玻璃、浙江龙盛。其中,美的集团、格力电器可以称得上是刘旭的“老朋友”。

2018年到2021年,刘旭也曾买入过贵州茅台、伊利股份、中炬高新等消费类公司。

以贵州茅台为例,2018年二季度,贵州茅台进入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股票A前十大重仓股,并持有至2021年第三季度,前后长达14个季度。

从时间上来判断,刘旭买入贵州茅台的价位大约在600元到700元,卖出价位大约在1600元到1900元之间,吃到了贵州茅台在2018年熊市之后的主升浪,是其跨出家电汽车在食品饮料领域的一次成功实践。

退出茅台后,2022年一季度,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股票A开始买入中国移动(A、H都有),并在2022年四季度买入中国海洋石油,均持有至今。

刘旭在2023年的采访中解释过买入通讯股的理由,他表示“它的估值已经体现出来很便宜的一个状态,这家公司账上的钱很多,盈利能力又很强,同时产业地位也很高。尤其,通信类的公司比较有防御性,不存在太大的波动,而且其是一类To C的模式。”

在2023年以来的市场行情中,这两只高股息个股给组合提供了较好的保护,也成为其去年和今年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

从持仓来看,制造业是刘旭最熟悉、研究最多的行业,但他也并非一味地固守制造业圈子,当消费、通讯等其他行业有明显低估的股票出现时,也会将其纳入组合之中。

4、刘旭是什么样的投资风格?

投资策略上,作为一位非赛道型选手,刘旭采用自下而上的选股方式,较少在意市场涨跌和风格轮换。

从产品组合特征上看,刘旭是一个持仓集中度较高、换手率较低的基金经理。

以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股票A为例,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占比长期在60%左右。其中,2021年二季度更是达到了78.83%。2024年一季度,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股票A前十大重仓股占比为56.26%。图片3.png

与之对比,2024年一季度,鲍无可管理的景顺长城基建混合A持仓集中度为54.77%,丘栋荣管理的中庚价值领航混合集中度为51.67%,曹名长管理的中欧价值发现混合A集中度为41.72%。

与其他几位知名的价值派基金经理相比,刘旭的个股集中度确实偏高一些。对此,刘旭曾表示,“持股集中不是风险,持有你没有真正理解的公司才是风险。”

换手率方面,刘旭的换手率偏低,年换手仅一倍多。

根据天天基金数据,2020年到2023年,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股票A年换手率分别为117.34%、83.06%、103.21%、75.44%。

而2023年,景顺长城基建混合A、中庚价值领航混合、中欧价值发现混合A的换手率分别为118.22%、85.83%、80.21%。

在同为价值派的基金经理中,刘旭的换手率是相对偏低的。

关于集中度、换手率和基金规模,刘旭曾表示,持仓集中度和规模相关,如果规模更小一点,集中度会更高。他根据换手率认为自己的管理规模再翻1-2倍应该问题不大。

目前,刘旭的管理规模约为150亿。不过,他也坦言,规模小更容易做出超额收益,管理规模越大越不利于长期收益率的提升。

因为越少人定价的公司不公允定价的可能性越大,而对大公司的定价超越社会共识的可能性则会小很多。

5、总结:

从大成高新技术产业A历年的年报和季报来看,刘旭是一个比较注重与投资者交流且不讳言自己不足的基金经理。

比如2022年,沪深300下跌21.63%,大成高新技术产业A净值回撤17.92%。刘旭依旧跑赢了沪深300,但他在年报中对基金成立以来最大的年度回撤进行了反思。

刘旭称,“回撤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本人对部分制造业的商业模式和竞争力的理解有待加深。”

在2024年一季报中,刘旭写道,“2024年的第一个季度,是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理解的试金石。而我,在投资路上还是小学生,默默的拿出错题小本本,记录下这个季度发生的事情。”

作为一位投资时长约9年、管理规模超百亿、年化收益率达到13.36%的基金经理,刘旭对自己的评价可谓谦虚。

刘旭曾表示,希望能将职业生涯的年化收益做到15%。在投资的这场长跑比赛中,刘旭能否实现其职业目标,让我们拭目以待。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