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长眼中的3000点,跟大家眼中的3000似乎不一致诶

大家长眼中的3000点,跟大家眼中的3000似乎不一致诶

对于二级市场投资来说,具体到每一个行业的所处状态,细致到每一家上市公司的整体情况,这些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可能无法做到实时跟踪,特别是面对标的不知几家的情况。但是对于整体的盘面态势,所处的位置、风险及向上或者向下的大方向,应该要有一个大概的清晰认知,如果连目前的基本状况都搞不清,就好比开车一样,你最起码要知道座标的大致方位,不能说东南西北都不知道,这样乱来操作,结果也只能是天晓得。

 

咱们目前市场的情况就是,遇到了断水流大师兄,神乎其技的使用百般技巧对我们进行围剿,而同时确实在应对上不利,有不少自己留下的纰漏被对方精准攻击。老话常谈,不要讲太细节,也不要拿什么技术分析,就用最基本的常识来判断。

 

在动物界上,不要指望没奶的雌性能够养育出一大片旺盛的子孙后代,对于人类,没有两河流域,就没有人类的繁衍生息。股票市场也是一个逻辑,要想要草木生存,是要必须给够维持生存的水,要想长出参天大树,那就需要更多的大量足够的水。而我们现在所遇到的关键问题就是。自身的水量被不断减少。注入的水量确实有限,而想一直引流进来的渠道却又无法打通,紧靠存量的水很难维系现在不断增加的树木,要么引进水源,要么砍伐不良草木、枝蔓,不然到最后,连最优秀的树种也会枯萎。

 

先说国内资金,对于国内来说,因为之前13年出现的大量房地产中资美元债的形成,导致了后期结果非常可怕,这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之前没有意识到,杠杆增加量如此迅速。累积的数量如此庞大。打个比方来说,比如某房地产集团从境外发布1,000亿美元债。引进国内以后通过杠杆可以达到万亿。其通过不断的拿地,再通过将地抵押给信托跟银行,通过不断的往复操作,可以继续增加杠杆。这里面我们不去过多的讨论灰色的操作。而是单说这些无形中增加了巨量债务。倘若是在房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银行、信托、大家长、房地产公司皆大欢喜,然而事实上,这套游戏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当房价被推高到无以复加形成的巨大泡沫,会产生出无穷的危害。于是我们提前进行自爆,以保证软着落。开始对房地产进行调控,然而由于没有意识到增加的杠杆如此之大,导致了现在出现了较大的问题。

 

这里都不涉及到土地财政税收带来的影响。单单是因为房地产价格的下跌,导致人们预期的下降,同时经济上的一些不稳定导致了悲观预期的发酵,几方合力下来,房地产公司资金首先被打断,涉及的银行、信托方面极易引起连锁反映,最终会导致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这是我们的大忌。过多的内容不用细谈,仅仅说这方面,就需要大家长拿出资金来维稳,保交房。

 

同时因为以前涉及到各项考核,导致地方在财政方面大量负债,高举高打,在现如今形势下,化债也成为了主要的经济头等任务,各方面的资金都在为其解决筹措方法。

 

随着超长期债券的发布,现在解决房地产问题、涉及的银行问题、各地方大量化债的问题,都分流了大量的资金,且这些方向是大家长更为关注的。作为以融资为主要作用的股票市场,只要不发生重大金融风险,没有质押的风险,不涉及自家企业的重大安全问题,基本上只能拿出一部分少量资金用来承托市场罢了。

 

而随着金融战的不断深入,保汇率已经是明牌了,香港市场一定要死守,对于离岸人民币肯定会储备相当量的资金作为战时而用,因为只要保住了这根底线,再随着对方降息后,才有可能吸引到足够的国际市场资金流入,有了足够的水源,优秀的企业标的才可能重新发芽向上茁壮发育。

 

本身美方通过不断的加息制造美元荒,将本来超发的美元货币市场,硬生生的搞成了美元稀缺,然而这高利息,也使得美方自己压力也不断增大,当这场镰刀还没有真正收割的时候,对方是不可能突然降息,让水直接过来灌溉我方,这样就会使得其这几年的努力付之东流,当然也并不代表其计划一定成功,在高压无法维系的时候,其只能收割其他标的,毕竟同归于尽并不是其本意。

 

那在目前的情况,我们的股票市场不能指望有外水流入,同时因为金融战,还不断被抽走,国内大部分投资者也不可能选择股票进行投资,则意味着国内没有持续水源流入,更不要指望大家长带来过多资金承托,这个时候就应该更加降低预期,对于反弹可以适当介入,但是不要轻易就喊出反转,这种噱头本身只是用来做标题吸引关注的,对于投资者本身要保持清醒,客观的看待市场,还是要谨慎的布局,而不是肆无忌惮的期待所谓牛市的开启,降低预期,谨慎加仓,对于优秀标的,这个位置也没用割肉的必要,放松心情,等待后面的机会。

在资金无法保证充足的情况下,出现目前东边亮完,西边亮,砸了上边砸下边,持续性的左右胡博也不足为奇,毕竟比的是谁比谁快,没有持续性,到最后互相踩踏还是回归原点。在这种情况下,拉犬种保住的是名义上的3000,而实际以及大家心中的个股3000早就稀稀拉拉碎了一地。

国内市场:市场上量能不能有效放大,然后只能去托举自家犬种来维持指数的稳定,或者站上3000,对于整个交易来说也是意义不大的,在经历了最近的持续杀跌后,出现的反弹都是正常的,没有持续性,没有正常的中小票的交易热度,没有能够以点带面的交易情况出来的话,整体还是会在这种不温不火中继续熬着。

现在的热点看到还是以电子科技、半导体似乎能作为一个潜在的板块来尝试是否向上反攻。之前其他的板块不管是医药、消费的超跌反弹。还是所谓房地产的利好刺激。又或者资源方面板块的反复,整体没有一波能够有持续性的落选向上的走势。继续观察,看是否能出现有持续性且逐步向上带动的板块,以此作为打开目前3000点的尴尬局面。

香港市场:作为本次的急先锋,也是因为红利及超低的估值,特别是相当优质企业已经展现出了复苏的迹象,但是本次的这波反弹,基本能看出是国内资金流入,而不是所传说的国外资金介入。

红利的不断拉涨,其作为港股的盾,对于期望于反转,从历史来看是没有过的,同时也不寄希望于依靠盾牌可以打出一个牛市,还是等待以科技、互联网方面为优势的港股板块什么时候可以调整到位,究竟是蛰伏一段时间,还是回归原来发动位置,只能观察,根据指标在判断。

通过之前的指标,判定本次反转基本上告一段落,现在只有等待,看其到何位置在进行积蓄力量,今年整体大方向来看,依旧认为香港市场比国内更具超值收益性价比。

美及其他市场:昨日美公布其一揽子经济数据,具体细节各媒体可查,整体意思就是经济比较具有韧性,但是通胀也确实有所缓解,总体来说预期可能年内会降息一次,但是其他一些美联储官员表示可能不排除还会加息。之前也反复说到了,现在的美联储就是通过把话术,来当做工具控制资本市场的反应。特别是股票市场,现在即使降息的预期被逐渐的降低,但是对股票市场也没有造成过大的压力,反而一旦降息预期增加,股市仍然会不时的向上脉冲。这不得不说,美联储方面对于资本市场的掌握的火候却是老练。从之前认定的一年四次,到可能两次,再到也许年底才开始,不断的通过拉扯,使得降息延后,但是资本市场算是比较平稳,且牢牢把控资金,让其留在美方市场,不过还是相信经济常识,过高的利息无法维持,特别是美债,只是我们要相当的要控制好布局的节奏,因为这是一场金融战,而不是所谓的简单经济调控政策。

昨日三大指数表现整体平稳,收红,有纳斯达克的可以继续持有,只不过性价比一般,对于布局的生物科技方面,继续等待,需要的是两点,要么有更合适的位置,要么有更确定的指标出现。

印度市场继续强势,对于之前利用莫迪大选上车的仓位,如果只做短时趋势,可以择调整时卸掉,对于长期布局来说,产生了一定的利润垫,更有利于持仓心态的稳定。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