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赢家——英伟达

英伟达充分展示了乘风~

01

阿島

人工智能的狂欢,苹果+微软+英伟达总市值超9.5万亿美元

截至周四收盘,苹果市值达3.285万亿美元,而微软的市值为3.282万亿美元。 这是苹果自今年1月以来首次以高于微软的市值收盘,也代表了华尔街市值最大股票排行榜的最新洗牌。 

本周早些时候,苹果市值收盘时还排在第三,仅次于英伟达 。今年英伟达股价甚至飙升超过160%,周四美股收盘总市值3.19万亿。 因此苹果+微软+英伟达总总市值超9.5万亿美股。苹果第二财季营收下降了4.3%,这是过去六个季度以来的第五次出现萎缩。 

不过本周一,苹果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表了以人工智能为重点的演讲,这点燃了人们对下一代iPhone升级周期的希望,从而刺激了人们期待已久的增长反弹。可以预计的是,人工智能功能可能会推动一个多年的升级周期,从更快的替代、更多的更换和ASP的提高。尤其是Apple Intelligence可以推动一个重大的升级周期。 

此次人工智能事件也发生在苹果5月初发布了一份积极的季度报告之后,当时该公司还宣布了1100亿美元的回购计划,这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回购计划。 然而,即使最近表现强劲,对增长的担忧也限制了苹果相对于其他大型科技公司的涨幅。 

周四的反弹将苹果2024年的涨幅推高至11%,低于纳斯达克100指数16%的涨幅。包括微软、亚马逊、谷歌和Meta Platforms 的具体涉及人工智能的股票今年的表现都超过了苹果。 毫无疑问的是,现在人们高度相信他们将成为人工智能的赢家,而在这个市场上,如果你是人工智能的赢家,你的股价就会被炒得很高。 因此,在未来微软和苹果将在某种程度上展开竞争,英伟达也将参与其中。

02

走在桥水的猫

利空落地,说个好消息

千呼万唤的数据在周五总算出来了,时间一拖再拖的原因其实大家心里也清楚...这次最大的问题是,M1增速下滑的特别快,从-1.4%到-4.2%,这个数据印象里是没有见过的。 不过说句实话,各方面数据增速下滑,一方面是结构转型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之前的余波影响。一定要形容的话,那就是中规中矩的“不太好”,大家早有预期,6月以来市场的弱势也和这部分有关。 那

么为什么这次M1和M2影响这么大,可能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端的弱需求+提前还贷的后周期效应的进一步体现。 我通俗的解释下,M1的组成是银行体系外的流通资金+居民/企业在银行里可以随时取用的存款,更直接点讲就是整个市场当中具有潜在消费和投资意愿的钱,所以M1增速的提高意味着大家消费、投资意愿的上升。 在经济学里,M1同样也是很重要的先行指标。 M2则是指流通中的所有的现金货币供应,一般M2增加意味着市场资金流动性充足,相当于是一个很大的资金蓄水池。所以当M2增加,社融数据减少的时候,就有很多人会吐槽,钱没有流到实体,一直在空转。 

回到M1和M2增速下滑的原因,因为居民提前还贷,多多少少会影响大家的实际购买力,这里头就对应到M1的承压。而提前还贷本身又会减少居民存款,同时导致商业银行缩表,所以M2也会承压。

 讲完这些,情况大家也都知道了,企业和居民今年需求弱,上杠杆的意愿也弱,再高的货币供应,也无法转化成有效的投资和消费,剩下的就是地方、银行、国企城投之间左脚踩右脚。 都算是预期以内的历史遗留问题。

 ...... 

该如何解决?其实上周五的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 

1)继续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让居民购买力修复,从而拉动内需(房地产板块在连续调整n天之后,再次大幅反弹); 

2)汇率退守,打开降息空间(包括证券在内的金融板块,也出现反弹)。 当然市场能够从摇摇欲坠的粪围感被抢救回来,估摸着生产队也出了不小的力气,沪深300盘中几次突兀的放量拉升。上周咱们简单讲过几嘴,市场短期想要企稳可能还得多磨一磨,但是到下周大概率会出现,也该出现短期反弹窗口了,不同的是再跌新低一次反弹,还是直接反弹。 我更愿意是先跌再反,这样的反弹,对大多数人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就酱~

03

价值盐选~猫毛

AI手机:受益端侧智能体落地,驱动人机交互新范式!

智能手机是最适合承载端侧AI的载体,AI手机可提供差异化的用户价值与品牌价值。智能手机具有保有量大、使用便携、使用场景多、使用时长久、应用生态系统强大等优势,可创造众多的AI使用场景,并加速第三方AI应用成熟,智能手机将是生成式AI最佳的应用载体之一。 

AI手机的定义具有三个典型特征:①能够在手机端侧运行大模型;②SoC中包含NPU算力;③达到一定参数要求的性能指标。

AI手机可提供差异化的用户价值与品牌价值。对用户而言,AI手机将是自在交互、智能随心、专属陪伴、安全可信的个人化助理,使用体验较目前阶段智能手机大幅提升。对于手机厂商而言,可提供品牌形象与用户粘性。

AI手机的发展将呈三阶段,目前处于从AI功能化向AI原生化的中途。

第一阶段是AIAPP阶段。特征为各类大模型做成APP产品,搭载在手机上,典型如文心一言APP、豆包APP等;

第二阶段为AI功能化阶段。特征为大模型初步融入手机应用,实现以手机预装应用为主的调用,典型如GalaxyS24、OPPOFindX7等,可实现如照片编辑、通话翻译、文档总结等功能;

第三阶段为AI原生化阶段。以语音交互的智能体将成下一阶段AI手机的交互中枢,多元的、自然的交互体验成为主流,AI智能体成为链接数字生态的入口。 端云结合、多模态是AI手机功能实现的关键。 

端云结合可解决手机端算力、功耗不足的特性,并且具有成本、能耗、性能、隐私和个性化五大优势。端侧AI可学习手机上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数据沉淀,结合用户社交媒体、电子邮件、消息、日历等数据,端侧AI将能更懂用户,并根据用户实际情况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同时,端侧AI能够设置防护栏,以防止“AI幻觉”等风险。大模型的多模态趋势将是实现AI智能体愿景的关键,可提升各应用场景下语音交互的效率、可制作图片/短视频等促进内容生态繁荣、可通过不同类型的数据迭代AI手机性能。 AI手机有望复制“安迪-比尔定律”,驱动用户持续的换机动力。

 AI手机将推动产业链围绕端侧大模型做生态重塑:SoC方面,旗舰款将以NPU算力为核心提升性能;大模型方面,端侧模型以厂商自研为主,2024年将升级为130亿参数规模,云端模型将以千亿级参数规模的大模型为主;智能体方面,将为大模型赋予计划、记忆、执行等能力,以满足更强大的智能助理的工作需求。 

预计AI手机有望复制PC产业的“安迪-比尔定律”,用户体验、端侧大模型(智能体)能力、手机SoC算力三者将形成正向循环,缩短消费者的换机周期,推动智能手机产业进入良性增长阶段。

04

正好的理财笔记

我对红利策略的几点困惑?

我在2022年底买入了红利基金,到目前仍然持有,总的来说是有不错的盈利,但是中间也是涨涨跌跌的。最近这段时间,红利指数达到一轮高峰之后,出现高位震荡,作为入局玩家,其实我自己有些高位恐慌。 理

性来看,红利策略和宏观利率呈负相关关系:一方面是由于利率下行时高股息率的股票收益率相对偏高,另一方面是由于红利策略的收益来源于股息,这使得红利指数产品具有“类固收”的性质,机构投资者在低利率环境下倾向于利用这类产品替代固收产品以提高收益。 

从历史数据看,从2006年1月开始截至2024年1月的中国国债10年期收益率与中证红利指数净值,正是呈现上述所谓“负相关”。我对红利策略的第一个疑问是,在宏观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当前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处于低位水平),红利策略是否能够长期持续受益?

作为投资者,是否应该相信红利策略的长期价值,避免陷入高净值恐慌呢? 我对红利策略的第二个疑问来自于对基金净值震荡的恐慌,最近这段时间A股的表现,确实让基民们胆寒。市面上都说,在震荡行情和下行行情中,红利指数一般能跑赢对应的基准指数,获取较高的超额收益,再次验证红利策略的防守性和逆周期性的特征。 

这个结论也有数据支撑,比如2011年8月至2014年1月、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这几个市场震荡期,中证红利指数的走势优于中证全指、深证成指和沪深300指数。此外,2022年至今,A股市场处于震荡的行情中,而红利指数,尤其是中证红利指数在这段时间内获得了39%的超额收益,业绩表现突出。 那么我们能否认为,基民配置红利策略基金,能否降低基金组合的波动,提升持仓的防守性呢?

05

爱玩股财哥

新一周A股前瞻:维稳行情有望继续!重点在局部热点!深挖科特估

转眼明日A股又开盘了!新一周行情何去何从?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相信很多人对于周五的放量反击动作,依然感觉信心满满!甚至期待大A随时爆发新一轮反弹行情,一扫这大半个月来探底的阴霾!但是就当前的大A,除了恨铁不成钢又还能如何?别想着行情一蹴而就!这里最好的预期,也就是维稳行情有望继续!想直接上演新一轮反弹行情,时机未到,条件不足!

重点还是局部的炒作热点,其中核心是“科特股”!为什么呢? 首先看大盘,想上演反弹行情,你需要具备最具备的就是增量资金信号,持续放量反击动作!而这背后需要持续护盘主力和可持续性炒作主线,目前的盘面,A股具备吗?刚刚过去的一周,还是上蹿下跳,热点轮番切换,目前根本没有所谓真正护盘主力军和炒作主线。

或许很多朋友会说科技出现了持续性,可是科技也是每天一个变化,科技三剑客轮番来,并没有真正走出可持续性,依然还是伴随政策利好驱动的轮番上阵,这种节奏,凸显的还是维稳行情特征,局部炒作热点还在,那么维稳行情继续,所以新一周行情依然以维稳行情看待,不要轻易看反弹,更不要盲目的看涨做多。 

其次,外围局势动荡不断,尽管有谈判停战预期,但目前似乎还没有真正进入谈判桌!所以这里必然还有分歧,甚至不知道何时又一个突发事件!让人防不胜防!人心惶惶!这里局势不稳,那么金融市场必然也难于一个稳定投资情绪!甚至随时还会受到影响!所以这种情绪化的影响我们不得不防!同时欧洲杯来了,后面又有奥运会!这些体育赛事对股市的影响,我们也不能忽略!想想每一次重要赛事,老股民应该都很清楚,特别是2008年绿色奥运!包括最近的2020年的奥运会,这也是为什么对于当前大A,我依然保持谨慎态度!

今年依然是一个过渡期!这些都还需要时间去消化! 甚至美联储的变脸,似乎一直还在阴晴不定!没有确定真正的降息动作,市场也依然还有很多顾虑!当前大A是过了最坏时刻,但是这个过渡期也需要一定时间,唯有满足条件后,才能真正上演属于A股的独立反弹行情!任何一场属于A股的反弹行情都是否极泰来!甚至是绝地逢生!你看看2019年初,再回头看看那些所谓“国九条”或者新一轮制度改革带来的反弹,几乎都是有一个充分过渡期!如今这也是如此,新制度的落实,新格局的重建!新一轮博弈拉锯,都需要一个时间窗口爆发!所以大家短期内依然需要多一份耐心!

 其次,局部炒作热点有哪些?

 1、最核心的炒作热点,当然还是科技,科特估的出现,无疑给低迷弱势格局带来新的方向,而最近的资金也是不断深入其中!特别伴随外围微软、苹果、英伟达跻身3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 一场科技炒作风暴又将上演,前期英伟达概念造就了一批科技股的火热,如今苹果再创新高,必然也会带动相关产业链再次爆发!如此,对于这方面的影响,周末我已经反复多次梳理相关产业链,甚至相关炒作逻辑,都已经清清楚楚,还不明白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昨天梳理的产业链! 

2、今天一个消息,也再次给了科技领域新利好刺激!数千亿产业迎重磅利好!赌王之子也入局 冲刺“中国第一股”! 网游产业链大利好!我们都非常清楚,网游产业链在科技领域占据一定位置,也属于人工智能范畴,甚至涉及面广,如传媒娱乐、虚拟现实、大数据、大模型、算力、AI等都涉及!所以一旦科技大爆发,依然可以以科技为核心的一轮结构性行情也会上演,科技在A股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和大家强调赛道为王,未来A股,最佳炒作空间和牛股集训营,那必然是赛道!大家务必明白其中科技、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这三者相互发展,才是中国经济的未来!

 3、至于传统的行业,相信大家也看到了近期的分化,最火热的“茅子”跌落神坛,无数价投者心中也出现了波澜,这是时代的变迁,更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任何一个风口都有它最辉煌时刻,然后慢慢有新的替代!这也是自然法则!所以我们需要跟上市场的变化!而这背后率先瓦解的,自然还是房地产,因为房地产这些年的变化,对传统行业的冲击那是自上而下!这方面我们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否则即便后市A股上演一轮反弹,你如果还沉浸过去思维和策略,很可能是赚指数不赚钱! 

展望后市,新一周行情,我希望是冲上3050点,然后在3100点下方进行新一轮的震荡储蓄,而非继续3000点上方的徘徊,其实3000点上方会让人有错觉,也会让很多人选择观望,这里难于将做多热情激活!但是如果冲上3050点上方,一旦有利好政策刺激,做多热情随时可以爆发,这样行情才能随时启动,带来更多的机会!但是我们心中始终要明白,当前A股格局,依然还是一个新格局重建过程,更是一场板块热点切换过程,过去那些已经透支业绩甚至难于持续良性发展的行业必将淘汰!优胜劣汰下,去掉一批垃圾股,必然就会凸显一批优质股!而我们需要深挖的就是新一批优质潜力股!

06

趋势价投禾木客

全职炒股第六年,六月份第二周总结

这两年感觉市场好难啊,二选一必选择,买的不涨,卖的一直涨,总结下六月份交易。 

经济数据下滑真是抱团取暖,历来熊市跌的最熊的,这次变成了最扛的,周期股变成了成长股,成长股变成了周期股,又被市场上了一课,做股民真是太难了。

最近两三年大多数股民的日子都不好过,如果19年到21年没赚到钱,那真是太难过了,五六年的时候每天备受煎熬,把人折磨的死去活来,脱几层皮,最后还赚不到钱,你说能是啥心情。 楼市也就这两年跌个百分之二三十,以前跌不久都会涨,买房人觉得自己亏惨了,换成股民亏二三十个点可能都得笑着离场,买房相比炒股幸福多了。 

周五指数创了新低,之后快速上涨,3000点附近是本次调整的底部区域,调整还不能说已经结束,可以边走边看,以调整结束的心态来对应接下来的行情。现在的行情是短板效应,只有这些不断创新低的个股止跌了,行情才会彻底扭转,天天创新高的股票不用担心,跌了就会有人买,就像以前各种茅一样,涨到多高都有人接盘,直到最后头也不回的跌下去,套死一批人,所以,现在创新低的股票止跌了,行情才有盼头。 

周五券商异动能否持续是关键,券商要想走出来底部,先表个态,至少来一根5%以上的中阳线,这样信心才能起来,情绪才能修复。新的一周继续忍着,总能等个牛来。

07

米饭纵论大盘

央企布局科特估,引领创新创业AI智造新未来

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当下,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新质生产力以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为主要特征,正重塑着各个领域的发展格局。 国资委及中央企业既往有着一系列积极的部署安排。长期以来,国资委一直鼓励央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调配,推动央企在国家重大战略和关键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中央企业发力“科特估”有着深刻的原因。首先,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质生产力崛起的背景下,大科技领域的突破对于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央企有责任担当起这一使命。其次,是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再者,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为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动力。 在“科特估”中,中央企业明确了大力方向。在工业母机领域,某央企不断攻坚核心技术,提升制造精度和效率,助力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在算力网络方面,积极投入数据中心建设,为数字经济提供坚实支撑;在新能源领域,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在先进材料领域,研发出高性能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这些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技术实力,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中央企业进军“科特估”具有重大的实质、影响、意义和作用。对于中国的创新创业就业而言,创造了更多机会和空间,吸引了大量人才投身其中;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和创新;在科技智造方面,加速了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了我国整体的制造水平。 

同时,中央企业作为耐心资本,在布局“科特估”的过程中也带动了民企的创新创业。通过产业链的协同合作,为民企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市场机遇,促进了整个创新生态的繁荣发展。这种带动作用不仅有助于提升民企的创新能力,也有利于构建多元化的创新主体格局,共同推动中国科技创新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总之,央企的“科特估”布局是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为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以上是各位大v在格隆汇社区的精彩发言,想看更多港美A优质社区讨论,请下载格隆汇APP,欢迎加入格隆汇社区!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