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繁华,扬州是个好地方

穿越千年繁华,扬州是个好地方

c4ed81e09dcf452fbdd5f379713b4d5f_noop.webp.jpg

来源|中访网

作者|一杭工作室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八百多年前,词人姜夔在《杨州慢》中用这句诗表达了淮左名都扬州的古今变化。开头以“名都”“佳处”,点出扬州昔日的地位,“春风十里”尽显扬州昔日盛景,“尽荠麦青青则”一笔收尽,以强烈对比的画面写出盛衰之变,也道出了词人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恋之情。

几百年过去,岁月变迁,扬州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一座古今辉映的千年名城,正在现代化新征程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扬州是个好地方”

扬州,这颗大运河上的明珠,沉淀着大运河延绵千载的文韵,如今正焕发出全新的魅力。

2020年11月13日,领导人亲临扬州考察,指出“扬州是个好地方”,让人们注意到了这座穿越千载、生生不息的历史名城。作为世界运河之都、东亚文化之都,扬州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瘦西湖因运河而兴,而运河连接着古今和未来。在传承千载文化的涵养下,扬州正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2023年,扬州全市上下聚焦“发力奋进年”决策部署,锚定目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23.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0%。全市经济总体呈现“生产平稳、内需改善、质效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实现良好开局。

今年上半年,扬州市的表现更加亮眼。据江苏省统计局数据,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扬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0.89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位列全省第一。实现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8.93亿元,同比增长17.1%。全市23类限上主要零售商品类别中,有19类商品限上零售额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82.6%。彰显了扬州市经济的强劲势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全省第一的背后是,扬州市推进“三个名城”建设、冲刺“两个万亿”目标的决心。今年以来,扬州市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向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体系迈进,提升城市的经济竞争力。

8月13日,2024扬州(上海)高质量发展产业推介会在沪举办。会上发布江苏省航空航天(扬州)产业专项母基金,2个基金项目、36个产业项目现场签约,112个项目场外签约,计划总投资439亿元。

同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近年来在旅游、服务业等方面持续发力,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算而今、重到须惊”

虽然不是三月,扬州的风景区内还是挤满了游客。瘦西湖、个园、何园、宋夹城、唐子城、大明寺、茱萸湾、花都汇、三湾、八怪纪念馆...游客们在这里,尽情感受这座城市沉淀千年的魅力。

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诠释了扬州城市文化的繁荣;而如今,“十里长街市井连”的扬州,正加快构建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积极探索人文经济学的扬州实践。全力打造既有古城古韵、又有新貌新颜的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

杜甫的“商胡离别下扬州”、王建的“夜市千灯照碧云”,表现了扬州工商文明的繁荣;而如今的扬州,正在深入推动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2023年,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52.9%,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770家。

黄慎的“人生只爱扬州住”、郑板桥的“十里栽花算种田”,反映了扬州百姓生活的繁庶。如今的扬州,则在系统推进生态宜居名城建设,塑造高品质空间格局,积极推动重点片区开发和重要区域改造,打造一批展示城市形象、展现发展活力的新窗口,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杜牧笔下的杭州是“青山隐隐水迢迢”、王士祯则用“绿杨城郭是扬州”描绘了扬州水绿相依的美丽风光。如今的杭州不仅有饱览“中国湖上园林的代表”瘦西湖,还有新晋“网红”皮市街、散落古城的小剧场。

在扬州,不仅能穿越千年时光,领略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也能驻足当下,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穿越千年繁华,“重到须惊”。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