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药市场“新玩家”登场

而今,减肥药市场步入了新的阶段,并呈现出两大看点。

回望减肥药市场的“上半程”:礼来、诺和诺德两大巨头展开了激烈较量,从拼疗效到拼产能,再到礼来率先打响价格战,双方战况愈演愈烈。

而今,减肥药市场步入了新的阶段,并呈现出两大看点。

一方面,两大巨头将在中国市场与众多本土药企展开激烈厮杀;另一方面,“新玩家”将为“下半程”注入更多活力,比如有望解决司美格鲁肽停药反弹问题的GLP-1基因疗法、减脂不减肌的新一代减肥疗法。

不难预见,减肥药市场将上演一场前所未有的角逐,新技术、新疗法的涌现,或将搅动减肥药市场格局。

 

01

国内市场“变天了”

 

减肥药市场的“硝烟”正弥漫至中国市场。

2023年7月4日,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获批,成为国内首个GLP-1减重适应症药物;当年7月底,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也同样获批,成为首款国产减重适应症原创新药。

但新药上市只是开始,商业化成功才是关键。今年6月,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的减肥适应症在国内获批上市,给国产减肥药带来了挑战。作为GLP-1减肥药市场的“王者”,2023年减重版司美格鲁肽(Wegovy)实现销售额约45.6亿美元,同比增长407%,今年一季度实现翻倍增长至13.6亿美元。

以上三款药物各有特色,但对比来看,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为每日注射1次,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注射液需要每日给药3次,而司美格鲁肽仅需每周1次,依从性更佳。

值得注意的是,减重效果优于司美格鲁肽的替尔泊肽已在7月19日于国内获批上市。同时,国内GLP-1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在减重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截至目前,国内已有22款具有减重适应症的GLP-1创新类药物进入临床II期试验及以上阶段。同时,众多针对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和度拉糖肽的生物类似药,也已步入III期临床及上市申请阶段,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这也难怪市场上会有此感叹,国产减肥药的苦日子来了。

图片1.png

截图来自:Insight数据库整理

 

在此背景下,唯有加速研发、与时间赛道,才能抢占一席之地。

今年2月,信达生物GLP-1R/GCGR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IBI362)上市申请已获NMPA受理。6月,信达公布了玛仕度肽Ⅲ期研究GLORY-1结果:治疗32周,4 mg和6 mg组较基线平均减重10.97%、13.38%;治疗48周,4 mg和6 mg组较基线平均减重12.05%、14.84%。

恒瑞医药同样在6月公布了GLP-1R/GIPR激动剂HRS9531II期结果:6 mg剂量组24周可减重16.8%。目前,HRS9531已处于III期临床,预计2025年8月完成研究。

甘李药业不甘落后,也在6月公布了GLP-1受体激动剂GZR18的临床数据:经35周治疗,一周一次给药组减重16.5%,两周一次给药组减重11.3%;博瑞医药GLP-1/GIP双重激动剂BGM0504也在近日启动了Ⅲ期研究,根据已完成的Ⅰa期结果显示:在2.5-15 mg剂量下,经过1至2次给药,健康志愿者平均减重3.24%-8.3%。

国产减肥药在短时间内频繁“亮剑”,从侧面证明了市场竞争的压力。

 

02

“新玩家”成焦点

 

正如开篇所言,减肥药市场的“下半程”竞赛具备两大看点,除中国市场的激烈厮杀外,GLP-1基因疗法、减脂不减肌的新一代减肥疗法等“新玩家”的入局,备受药企和资本的关注。

这是因为,有多项临床研究和回顾研究的结果表明,GLP-1药物主要存在两大不足之处:一是停药后会导致体重反弹,意味着患者需要长期用药;二是减重的同时会伴随脂肪和肌肉的流失。据研究结果显示,GLP-1RA受试者减掉的体重中近40%为主要由肌肉质量构成的瘦体重。而肌肉流失会增加患心血管、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风险。

今年6月20日,Allurion公司在宣布其研发的可消化胃球囊既能减脂又能增肌的惊艳研究结果后,股价大涨145%。

可消化胃球囊的优势在于可吞咽,避免了手术、内窥镜检查或麻醉的需要,能够充满胃部并停留约四个月,最终随粪便排出,原理是通过诱导饱腹感来减轻体重。

根据Allurion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3个肥胖中心的571名患者接受可消化胃球囊治疗4个月后,体重平均减少了13.9公斤,体脂率从32.7%下降到了27.9%,而且瘦体重(包括肌肉质量)平均增加了2.8公斤。

图片2.png

Allurion胃球囊干预期间体脂率及BMI变化

截图来自:Clinics and Practice

另一边,Fractyl Health公司基于Rejuva平台研发了一次性AAV基因疗法GLP-1 PGTx,旨在通过胰腺内持久生产GLP-1来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

今年6月,Fractyl Health公布了GLP-1 PGTx的最新临床前数据:单次GLP-1 PGTx治疗在小鼠模型中减少脂肪重量并改善血糖控制;GLP-1 PGTx可同时预防在司美格鲁肽停药后的血糖和体重反弹。

基因疗法GLP-1 PGTx的优势在于给药方式的革新,即通过一次性注入胰腺,实现长效治疗的效果,避免了传统GLP-1药物需要频繁注射的不便,而且在啮齿类动物模型中,显示出了优于司美格鲁肽的减重效果。

尽管GLP-1 PGTx仍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最终能否成功研发还存在不确定性,但已为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03

减脂增肌药物成新宠

 

GLP-1药物的不足,同样让减脂增肌药物成为了减肥药市场的新焦点。

目前,全球在研的减脂增肌药物主要靶向调节骨骼肌生长信号的激活素受体通路,包括ActRII受体、配体蛋白肌肉生长抑制素(MTSN)及激活素A。

例如,减肥药巨头之一的礼来,于2023年7月斥资19.25亿美元收购Versanis,拿下其核心产品ActRIIA/B单抗Bimagrumab

Bimagrumab最初是由诺华研发,用于治疗病理性肌肉缺失和无力,但由于临床失败被诺华砍掉。之后Versanis从诺华引进该药,用于开发减重适应症。

根据临床II期研究结果显示,接受Bimagrumab治疗48周后,患者的全身脂肪含量平均下降了20.5%,同时肌肉质量增加了3.6%。另外,Bimagrumab单药或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48周后超重或肥胖成年人的临床IIb期BELIEVE研究还在进行当中,预计明年6月完成试验。

除此以外,来凯医药也自研了多款靶向ActRII受体信号通路的药物,包括用于肥胖的ActRIIA单抗LAE102、ActRIIB单抗LAE103和ActRIIA/B单抗LAE123。其中,LAE102已经在今年6月在国内开展针对超重/肥胖的Ⅰ期临床试验。

目前,也有一些药企选择布局靶向配体蛋白MSTN的药物,例如百时美施贵宝(BMS)/Biohaven的Taldefgrobep alfa/BHV-2000、再生元/赛诺菲的Trevogrumab、Scholar Rock的Apitegromab和Chugai的RG-70240等。

Taldefgrobep是BMS开发的新型融合蛋白,与MSTN的结合亲和力最高。2022年2月,Biohaven公司从BMS引进Taldefgrobep的开发与商业化权益,而就在这项合作的3个月后,辉瑞以116亿美元收购了Biohaven。目前,Biohaven公司正在开展Taldefgrobep的I期临床研究,令人期待。

再生元则布局了一款靶向激活素A的药物Garetosmab,这也是目前进度最快的抗激活素A单抗。再生元正在开展一项临床II期研究,旨在探索在使用或不使用Garetosmab的情况下,司美格鲁肽联合trevogrumab能否改善减肥质量,并评估停用司美格鲁肽后体重下降的维持情况,不知能否公布出亮眼的临床数据。

对比来看,当前中国药企更多的是在加速研发GLP-1药物,较少布局减脂增肌药物这种全新的方向,意味着后者仍是蓝海市场。

 

04

结语

 

综上所述,减肥药市场正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一边是中国市场竞争加剧,一边是“新玩家”如GLP-1基因疗法和减脂不减肌新疗法开始崭露锋芒,成为市场一大看点。

尽管市场预期这些新疗法有望解决现有疗法的不足,但仍需更多临床数据的验证。最终能否搅动减肥药市场的格局,尚需时间的检验。

 

 

 

参考资料:

1.各家公司的财报、公告、官微

2.《20240703-医药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创新药系列研究,首款减脂增肌药物即将PoC,关注GLP_1RA后新蓝海市场》,华创证券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话题

#医药行业牛股辈出!你看好医药创新行业的投资机会吗?#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