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募资1353亿!IPO国家级最强“军团”来了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新上市企业主力军。近期,资本市场持续健全服务科技创新的相关机制,尤其是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方面成效显著。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新上市企业主力军。近期,资本市场持续健全服务科技创新的相关机制,尤其是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方面成效显著。

据大象君统计,2023年至今,首发上市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170家,累计募资1353亿元。

其中,2024年截至7月16日,共有24家专精特新企业首发上市,占年内A股IPO数量的51%,合计募集资金达132.57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专精特新“小巨人”有区别。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要从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能力四类十三个指标进行评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想要成为小巨人必须先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专精新“小巨人:指的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突出者,认定时候需要同时满足专、精、特、新、链、品六方面的指标,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核心关键技术、质量效益都处于领头的优秀企业。

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

2023年以来,截至目前,有360家企业在A股首发上市,IPO募资额合计3912亿元。其中,170家属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47%;IPO募资额合计1353亿元,占比35%。

1、从上市板来看

从所属板块来看,2023年以来,创业板的专精特新企业新股数量最多,有58家,其次是北交所,有48家。科创板、沪主板、深主板,分别为43家、16家、5家。

1.png

从各板块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来看,科创板占比最高,达58.11%;其次是北交所,占比55.17%,创业板占比46.03%。

2.png

2、从行业来看

从所属行业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最多,共计36家,占比21.18%,其次是专用设备制造业,有26家;通用设备制造业,有21家;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有13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13家。

专精特新企业在制造业领域占比较大,这些行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和市场需求。

3.png

IPO中介机构情况

1、从保荐机构来看

2023年以来,A股上市的17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IPO中介机构包括42家保荐机构、25家审计机构和51家律所。

其中, 中信建投,上市项目量最多,有16家;

其次是海通证券、中信证券,上市项目量各有14

此外,民生证券,有11家;国泰君安证券,有10家

4.png

2、从审计机构上看

排在第一的是,天健,上市项目量为31家;

排在第二的是,立信,上市项目量为29家

排在第三的是,容诚,上市项目量为26家

5.png

3、从律所上看

排在第一的是,锦天城,上市项目量有21家;

并列第二的是,中伦、德恒,上市项目量各15家。

6.png

政策支持

从政策面来看,近年来,各省市陆续出台政策大力支持国家级、省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涉及信贷优惠、税费减免、奖金奖励、办事绿色通道等多个方面。

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其中提出,“依法依规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统筹发挥各板块功能定位。出台主板板块定位规则,突出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大盘蓝筹’特色。科创板坚持‘硬科技’定位,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和全国股转公司共同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6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在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的同时,优化科创公司股债融资制度,更大力度地支持科技企业的并购重组。

当前资本市场赋能专精特新迎来“关键期”,不仅体现在数量占比上,更体现在政策、板块选择等多方位的综合支持上,这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版权信息 | 本文来自大象IPO”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