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挖”诺华战将掌舵肿瘤商业化,决战肿瘤“五霸”,还差啥?

销售额占比接近1/2的产品专利将到期、增速已疲软,430亿美元世纪并购后核心产品陷增长困境,三天前官宣的辉瑞肿瘤商业化新负责人如何收拾这笔“烂摊子”?


撰文| 润屿 Erin

编辑| 顿河 润屿

2023年,116亿美元抗肿瘤业务收入,一款专利将到期、增速已疲软的产品就占到一半。增长压力下,辉瑞豪掷430亿美元将ADC先驱Seagen收入麾下,力图换来多款重磅炸弹“希望之星”。

这笔收购的完成在2023年短暂拯救了辉瑞持续下滑的股价。然而此后,辉瑞的股价至今仍在27~29美元之间徘徊,Seagen带来的市值高点似乎也在1700亿美元止步不前。

于是,辉瑞在2024年重振旗鼓,成立肿瘤事业部,提出2030年拥有至少8种重磅抗肿瘤药物,新产品占肿瘤业务总收2/3的目标。

有Seagen的加持,数量不在话下。但在质量上,前有罗氏、BMS、默沙东等公认的肿瘤“五霸”封路,后有诺华、第一三共等源源不断的新品上市,狼环伺虎下,辉瑞又将如何突出重围?

这或许也是三天前辉瑞从诺华挖来商业化负责人Tina Deignan的原因,这位曾经的“O”药灵魂人物,率领诺华两大核药在美商业化的“老将”,如何重领辉瑞“硬刚”肿瘤五霸,直面新品冲击?

O药战将如何“盘活”辉瑞肿瘤销售?

2023年12月,伴随Seagen的加入,辉瑞进行了一次组织架构调整,成立“the Pfizer Oncology Division”(辉瑞肿瘤事业部),并任命辉瑞肿瘤业务研发主管Chris Boshoff担任该事业部的负责人、执行副总裁。

同时,辉瑞肿瘤事业部的调整还“以人才为中心”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根据肿瘤药物的早期研发、临床开发、商业化等环节分别任命了相应的主管。本次Tina Deignan的加入就是接替原来商业化负责人Suneet Varma的职位。Suneet Varma即将在2025年初从该职位退休。

值得一提的是,辉瑞肿瘤事业部于今年1月1日启用后,Chris Boshoff还在今年2月的投资者活动上宣布了辉瑞的野心,“公司的目标是到2030年拥有至少八种重磅抗肿瘤药物,重点发力乳腺癌、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血液肿瘤和胸腔癌症,并且来自新产品/新适应证的收入将占到肿瘤药物总收入的三分之二。”

其实从产品数量上来看,在提出这一目标时,辉瑞已经手握Ibrance(哌柏西利),Inlyta(阿昔替尼)和Xtandi(恩扎卢胺)三款重磅药物,再加上Seagen的ADC产品Padcev、Adcetris、Tivdak,以及目前辉瑞/Seagen正在高速增长的诸多抗肿瘤药物,2030年8款重磅药物的目标对于辉瑞来说简直轻而易举。

不过,尽管对于数量目标十拿九稳,辉瑞最大的挑战其实是新产品/新适应证占据抗肿瘤总收入的三分之二——这是一个质量上的目标。

要知道,如今在哌柏西利之后,辉瑞的重磅炸弹产品其实已经出现了断层。2023年抗肿瘤业务总收入才116亿美元,哌柏西利收入就几乎占据了一半。如何在六年时间内使创新产品销售快速放量,并成为业绩发展的新动能,辉瑞缺的不仅是爆款产品,更是为实现产品商业价值更精密的布局。

其中,人才无疑是关键要素之一。

从Tina Deignan的履历上来看,其实是业内少有曾经兼具肿瘤免疫疗法、放射疗法商业化经验的商业化负责人。

Tina Deignan拥有柏林圣三一学院免疫学博士学位和柏林商学院商业研究硕士学位。

2007年,Tina Deignan加入BMS,在此后的15年间,一路从产品经理做到美国免疫学负责人。自2014年O药首次在FDA获批后,Tina Deignan也是O药美国商业化团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几乎伴随O药最重要的市场准入阶段。

而在2022年,Tina Deignan加入诺华后,也是诺华核药疗法的美国商业化团队的“灵魂人物”之一,两大核心重磅产品Lutathera和Pluvicto在美国的商业化都少不了Tina Deignan的身影。

据悉,Pluvicto已经是全球销售额最高的核药产品,在2023年已经实现了9.8亿美元销售额,增速高达260%,美国市场贡献了主要收入。

而辉瑞与安斯泰来合作的产品雄激素受体信号转导抑制剂恩扎卢胺(Xtandi),已经于2023年11月获批新适应证早期前列腺癌,是诺华Pluvicto的直接竞争对手。

此外,辉瑞在2023年10月推出的Braftovi-Mektovi组合疗法,用于治疗携带BRAF V600E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也直击阻击诺华Tafinlar-Mekinist组合疗法的市场。

“新东家”和“老东家”的“正面刚”是一方面,对于Tina Deignan的挑战还有如何盘活辉瑞的成熟产品。

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是,辉瑞CEO曾将公司在抗肿瘤业务的发展定为公司的头等大事,接下来,在这位抗肿瘤药物商业化拥有20年丰富经验的“老将”的加盟下后,辉瑞又将如何与BMS、罗氏等老牌选手“硬刚”?

对战肿瘤“五霸”,辉瑞到底差什么?

很明显,无论是制定花钱花在刀刃上的调整计划,还是肿瘤业务的组织架构迅速配合到位,辉瑞明显已经正式出击了。但是,他能在2030年实现8款重磅级肿瘤药的目标吗?他能单挑肿瘤五大“霸主”——默沙东、BMS、罗氏、强生和阿斯利康吗?悬念非常大。

肿瘤“五霸”内部混战本身就很激烈:争百亿元级重磅畅销药排位,比拼肿瘤业务总收入,争肿瘤领域新型技术产品布局,最关键的,是在争夺下一个大药大爆的机会。但从新冠一梦中苏醒过来的辉瑞,既缺早期研发能力,又缺成熟或潜在的重磅炸弹产品。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辉瑞肿瘤管线十分丰富,已获批抗肿瘤药不低于20款,但最大的问题是,始终缺乏爆款。

收购Seagen之前,辉瑞抗肿瘤药主要是上述三款小分子药——哌柏西利,阿昔替尼和恩扎卢胺。

成为肿瘤业务支柱的,只有哌柏西利。但可惜的是,这款产品的“花期”太短,由于后继竞争者强势进攻,以及临床试验数次失利,辉瑞没能坚守哌柏西利50亿美元重磅药物的地位。

作为内分泌治疗进入靶向时代后全球首款上市的CDK4/6抑制剂,哌柏西利的出现,具有划时代意义。2020年,哌柏西利突破50亿美元大关。2019至2021年,哌柏西利均在辉瑞销售额TOP3产品之列。但自竞品礼来阿贝西利上市后,由于阿贝西利打入各市场的策略和节奏把控得较好,很快就造成了较强劲的威胁。

近几年,哌柏西利销售额在全球市场增速放缓,2022年同比下降6%,2023年,延续下降趋势,降幅同样为6%。2023年,该产品营收额已跌出50亿美元开外。2027年,哌柏西利专利届满,留给辉瑞的时间,其实不多了。

在失守50亿美元大药的同时,辉瑞肿瘤业务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是,目前没有一个产品立马接续。

2023年,辉瑞的肿瘤业务部门表现不佳。在初级保健、专业护理和肿瘤三大业务板块中,肿瘤业务营收占比最低,为116.27亿美元,较上一年下滑了4%,比起其余两大业务表现相对较为弱势。

同时,这一收入情况,与肿瘤“五霸”比起来,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果仅按照主要产品收入来看,2023年,拥有K药、O药的默沙东与BMS肿瘤业务收入均在260亿美元以上水平,罗氏逾200亿美元,强生、AZ也在170亿美元之上。

关键是,尽管都遇到了专利悬崖等危机,但“五霸”中多数企业能够再坚守几年市场地位,抑或是产品销售额已无限趋近百亿美元水平,又或是已经找到了潜在重磅炸弹。

但于辉瑞而言,除了哌柏西利,目前能够支撑肿瘤业务收入的产品,似乎力量是受限的。

2023年,辉瑞销售额排名前20的产品中,肿瘤药仅贡献了3款,除了哌柏西利,剩下两款小分子药,销售额均限于10亿美元上下水平。

其中,恩扎卢胺(Xtandi,前列腺癌领域)销售额在2023年出现小幅下降,至11.91亿元,该药同样也将在2027年失去专利保护。

辉瑞有意识地将肿瘤业务KPI,放在了发展大分子药物上,他将Seagen的几款产品,视作扭转肿瘤业务的拐点。

不能忽略的是,今年Q1,辉瑞抗肿瘤领域的收入同比增长了19%,表现算很亮眼,辉瑞强调由收购Seagen而获得的4种产品,带来了重磅增长潜力。

但从长期来看,Seagen这几款产品竞争力如何?

Seagen四款产品分别是Adcetris、Padcev、Tivdak、Polivy,其中三款为“first-in-class”的ADC药物,一款为合作ADC药物。在2023年被辉瑞收购之前,四款药物能为Seagen带来了17亿美元的收入。

不过,Evaluate Pharma数据显示,2023年,辉瑞/Seagen的ADC销售额为19.52亿美元。这样来看,Seagen的ADC收入增速并不快。

值得注意的是,Evaluate Pharma预测,2028年,第一三共的ADC收入将由2023年的24.59亿美元增长至99.98亿美元,说明有DS-8201等明星产品加持,市场给到的预期非常高。但与此同时,Evaluate Pharma预计2028年辉瑞/Seagen的ADC收入达52.77亿美元,据此推算,按现有辉瑞的商业化产品实力,实现2030年的销售既定目标,是有一些难度的。

那么如何实现预期,一边要看焕新的肿瘤业务团队能不能打赢这场仗,另一边要看辉瑞能不能不能在剩下的6年时间里,诞生一款增速相当快的肿瘤产品。

今年Q1,辉瑞启动了三项关键的III期研究,包括选择性CDK4抑制剂atirmociclib的首次III期试验,以及Elrexfio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第四次III期临床试验。但系列后期产品何时上市,潜力如何,能否抵御同疾病领域市场竞争?这仍是悬在辉瑞头上的一个大问题。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