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半导体激光企业终止!业绩规模太小且出现下滑趋势,研发投入不足

华光光电所处的半导体激光行业受宏观经济环境波动的影响,公司下游消费电子和外贸出口需求下降,导致公司2022年开始净利润大幅下滑。并且,华光光电的研发投入相对同行较低,海外专利数量不足,这可能会被交易所质疑其科创属性。

微信图片_20240627225236.jpg

图片来源:Pixabay

6月27日,山东华光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光光电)决定撤回在科创板的IPO申请。公司保荐机构为信达证券。华光光电拟募集5.73亿元资金。

《摩斯IPO》认为,华光光电撤回IPO申请的原因可能是,公司所处的半导体激光行业受宏观经济环境波动的影响,公司下游消费电子和外贸出口需求下降,导致公司2022年开始净利润大幅下滑。同时下游细分领域需求波动引发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使得华光光电的综合毛利率以及主要产品单芯片器件的毛利率持续下滑。并且,华光光电的研发投入相对同行较低,海外专利数量不足,这可能会被交易所质疑其科创属性。

其实,早在2023年6月29日,华光光电就提交了招股说明书,计划冲刺科创板,并在2023年7月15日收到了第一轮问询。然而,11个月过去了,公司一直没有回复这些问询,最后还是选择终止。

值得一提的是,华光光电早在2017年2月就曾进行新三板上市辅导,但在2018年9月终止了辅导。

招股书显示,华光光电主要自主生产半导体激光器的外延片和芯片,产品包括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巴条、器件和模组等。

2023年3月2日,华光光电的间接控股股东浪潮集团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

从2020年到2022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5亿元、2.85亿元和3.1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1671.47万元、4245.92万元和2191.16万元。

2020年到2022年,华光光电每年分红都是1252.93万元。

可以看到,2022年华光光电的净利润大幅下降。公司解释说,这主要是由于宏观环境波动等因素导致下游消费电子和外贸出口需求下降,进而影响公司产品销量。此外,下游细分领域的需求波动导致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也因此下降。

具体来看,华光光电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在这三年分别为42.34%、43.67%和33.65%,呈持续下滑趋势。

其中,收入占比最高的产品单芯片器件的毛利率分别为48.17%、47.11%和32.86%,逐年下滑。公司解释称,这一方面是由于宏观环境波动和部分下游客户技术路径改变导致需求下降,竞争加剧,价格下滑;另一方面是因为市场需求下降和国内公共卫生事件导致的停工停产,单芯片器件的产量下降,产品单位成本上升。

在报告期内,华光光电单芯片器件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36亿元、1.80亿元和1.3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3.99%、63.75%和42.52%。叠阵模组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525.11万元、3208.35万元和7675.83万元;光纤耦合模组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098.72万元、4457.25万元和6387.52万元。

半导体激光器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才能持续通过研发和设备投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线,以满足客户需求。

在全球范围内,半导体激光器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包括相干公司、恩耐和朗美通等国际巨头。这些企业技术工艺成熟,资金和研发实力雄厚,不仅从事半导体激光器外延片、芯片和器件的研发和生产,还涉及半导体激光器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业务,在国际市场上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

相比这些国际巨头,华光光电的经营规模较小,研发投入也不足,这可能会在监管审查时被提问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

从2020年到2022年,华光光电的研发费用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7.25%、13.68%和14.05%,而同行可比公司长光华芯的研发费用占收入比重分别为24.41%、20.03%和30.65%。


作者 | 摩斯姐

来源 | 摩斯IPO(MorseIPO)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