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芯微终止IPO,海信系关联方大力采购,后期补助近二成净利

信芯微终止IPO,海信系关联方大力采购,后期补助近二成净利

xin.jpg

文:权衡财经iqhcj研究员 朱莉

编:许辉

6月14日,因保荐机构中信证券撤回保荐,青岛信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信芯微)拟冲科上市的计划不得不终止,信芯微于2023年6月12日IPO被受理,受理近一整年差2天选择了退堂。

信芯微本次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1081.7万股,不低于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25%,不涉及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本次发行可以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15%。公司此次拟投入募集资金15亿元,用于IT及车载显示芯片研发升级及产业化项目、大家电、工业控制及车规级MCU芯片研发升级及产业化项目和发展与科技储备基金。

海信视像系信芯微控股股东,公司无实际控制人,期权激励费用较大;营收增幅大降,税补占比不断走高,毛利率超同行均值12个点;供应商、客户集中度双高,关联交易金额大;主要经营场所来自关联租赁,报告期理财总额近募资额。

海信视像系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期权激励费用较大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海信视像直接持有公司178,290,425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4.95%,系公司的控股股东。公司直接控股股东为上市公司海信视像,间接控股股东为海信集团控股公司。海信系全球知名的家电产业集团,主营业务涵盖多媒体、家电、IT智能信息系统和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公司的控股股东为海信视像,海信视像的控股股东为海信集团控股公司。自海信集团控股公司作为青岛市国资委要求按照企业改革改制工作进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体,2020年12月28日完成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海信集团控股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导致海信视像实际控制人由青岛市国资委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除控股股东外,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其他股东为姜建德和青岛微电子,分别持有公司12.27%和11.39%的股份。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及其配偶、父母、配偶的父母、子女、子女的配偶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截至2023年3月17日,信芯微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存在通过海信集团控股公司及海信视像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其合计持股比例不超过0.3%。

信芯微及控股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使用“H!view”“Hisense”“信芯”系列商标,该等商标的使用均来自于间接控股股东海信集团控股公司转授权,商标权利人系海信集团公司。海信集团公司、海信集团控股公司、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已签署相关协议,允许公司获授权使用上述商标。如商标有效期续展,许可使用期限自动延长。

信芯微于2022年11月制定了期权激励计划并于2022年12月完成授予,需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确认股份支付费用并计入当期经常性损益,2023年至2026年,期权激励计划计提股份支付金额预计分别为2,514.23万元、1,685.74万元、785.28万元和180.72万元。

营收增幅大降,税补占比不断走高,毛利率超同行均值12个点

信芯微主营业务为显示芯片及AIoT智能控制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TCON芯片、画质芯片及AIoT智能控制芯片等。2020年-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563亿元、4.676亿元以及5.352亿元,2021年和2022年营业收入增幅分别为82.44%和14.46%,2020-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约44%。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336.59万元、7,472.76万元和8,397.40万元,2022年相比2021年度增长12.37%。

权衡财经iqhcj注意到,报告期内,公司计入当期收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1,399.08万元、273.69万元、1,574.65万元,占各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02.77%、3.64%、18.86%。报告期内,公司未缴纳企业所得税,暂未享受15%的税收优惠;因增值税退税对净利润的影响额分别为499.19万元、523.95万元、266.36万元;因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对净利润的影响额分别为1,250.90万元、1,938.34万元、2,385.84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芯片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4.44%、95.43%和90.61%,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显示芯片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1.20%、91.70%和85.84%,主要包括TCON芯片和画质芯片;AIoT智能控制芯片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3.23%、3.73%和4.77%,占比较低。

信芯微的电视TCON芯片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高,受下游面板行业需求周期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电视TCON芯片市场规模在短期内呈波动趋势,进而可能对公司的业绩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根据CINNOResearch数据,以出货量计,2022年公司在全球TCON芯片市场中占有13%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二名,并位居中国大陆第一名;在电视TCON芯片细分市场,2022年公司占有全球46%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名;在显示器TCON芯片细分市场,2022年公司占有全球2%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八名,并位居中国大陆第一名。

报告期内,信芯微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1.15%、49.86%和47.84%,存在一定的波动,主要系显示芯片缺货周期影响下产品单价、成本错位变动导致毛利率先升后降。尽管如此,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平均值为30.73%、46.90%和35.17%。2021年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较2020年有较大的提升,与公司毛利率变化趋势一致。到了2022年,信芯微的综合毛利率已经高出可比同行均值达12个点之多,毛利率的变动,亦与公司的客户形态和关联交易存在较大的关系。

供应商、客户集中度双高,关联交易金额大

信芯微采取集成电路行业内典型的Fabless经营模式,专注于芯片产品研发及前沿技术探索,将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委托给专业的晶圆代工厂和封装测试厂等第三方供应商。目前公司的晶圆制造服务供应商主要为联华电子、上海华力等,封装测试服务供应商主要为通富微电、矽品科技等。报告期各期,公司前五大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分别为1.408亿元、2.174亿元和2.431亿元,占当期原材料采购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88.63%、79.23%和82.34%,占比较高。

报告期内,信芯微重大经常性关联采购的交易金额分别为2,842.71万元、1,402.31万元和1,273.86万元,主要系向TVSREGZA株式会社采购技术开发服务。

在销售模式方面,公司采取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总体上以经销模式为主。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亚讯科技及其关联方、海创半导体及其关联方、海信集团控股公司及其关联方、美鑫电子、奕斯伟等。报告期各期,公司前五大客户的合计销售金额分别为2.186亿元、4.272亿元、4.69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5.61%、91.59%、87.94%,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

报告期内,信芯微主营业务收入主要发生在中国大陆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收入占比较低。境外地区收入中,中国香港地区收入主要系公司向经销商亚讯科技及其关联方、海创半导体及其关联方以及直销客户新木犀及其关联方销售芯片产品产生,中国台湾地区收入主要系向经销商美鑫电子销售芯片产品产生。中国香港系全球半导体产品贸易集散地,具有外汇结算便利、资金成本较低、自由港进出口便利、物流较为发达等多方面优势。半导体行业普遍存在于中国香港设立销售或采购平台的情况。

前五大客户中,海信集团控股公司及其关联方系信芯微关联方。报告期内,公司向关联方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金额分别为6,529.88万元、8,490.11万元和1.044亿元,占报告期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5.48%、18.16%和19.51%。

报告期内,公司向关联方销售的显示芯片金额分别为5,534.58万元、6,280.38万元和7,521.71万元,占各期同类型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3.77%、14.68%和16.40%。

报告期内,信芯微向关联方销售的AIoT智能控制芯片金额分别为705.30万元、1,643.99万元和2,499.30万元,占各期同类型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5.46%、94.57%和98.04%。2020年和2021年,关联交易毛利率和非关联交易毛利率差异较大主要系公司向关联方销售产品提供了软硬件结合的整体解决方案,毛利率相对较高,2022年非关联方交易毛利率较高,主要系公司蓝牙芯片新品开始量产出货,毛利率显著提升。

主要经营场所来自关联租赁,报告期理财总额近募资额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信芯微共承租5处用于经营办公的主要房产,租赁总面积7,256.40平方米,其中2处面积合计3,035.92平方米的租赁场所系向公司相关关联方租赁,关联租赁面积占前述租赁总面积的比例为41.84%。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IT及车载显示芯片研发升级及产业化项目、大家电、工业控制及车规级MCU芯片研发升级及产业化项目和发展与科技储备基金。前者项目研发费用合计7.507亿元,占投资额比例为93.84%,项目铺底流动资金3,368.36万元,占投资额比例为4.21%。

大家电、工业控制及车规级MCU芯片研发升级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3亿元,其中项目装修费用为150.00万元,项目设备费用为925.00万元,项目研发费用合计2.809亿元,占投资额比例为93.62%;项目铺底流动资金839.15万元,占投资额比例为2.80%。拟使用4.5亿元用于发展与科技储备资金。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分别为2.705亿元、3.941亿元及5.728亿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69.50%、72.18%及80.08%,报告期合计使用12.374亿元用于投资理财产品,接近公司此次募资总额。

注册制下,IPO企业更应该注重信披质量,其经营指标能否满足上市要求,后续的可持续经营状况,行文有限,权衡财经iqhcj无法一一指明,本文行文均来自信源,也仅为权衡财经iqhcj提醒利益相关方投资者更应关注的企业风险所在,不作全面的参照。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