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光股份(SH605333)
--
--
(--%)
今开 : --
最高 : --
成交量 : --
市盈率 : --
52周最高 : --
昨收 : --
最低 : --
成交额 : --
市值 : --
52周最低 : --
分时 日K 周K 月K
价格: 0 均价: 0 涨跌额: 0 涨跌幅: 0% 成交量: 0 成交额: 0
  • 20250317 布局与接盘

    #期权日记# 周一上海春暖。周末管理层发布促销费14条政策。大家终于明白了上周五市场强势上攻,站上3400点的理由。在大A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后,有经验的人都会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蓝筹股是不会莫名其妙发力的,一定是因为有政策来了。只是我们看到会晚些,就是这点时间差,就是布局和接盘的区别。其实细看复盘上周五的行情,关键是白酒和金融在发力,当前白酒加上消费股,都是大权重,市值合计占到沪深两市总市值的40%,若它们持续发力,4000点不就很快到了,也就是以此推理,它们短期也仅会来一波而已,所以,今日行情早早预判就是平静的。

    今日行情如预期一波,虽下午有管理层发布会,但内容已明牌了,剩下就是解读了。预期与朦胧没多少了,上攻的冲动也没多少了。全天行情较为平淡,大票10点后全线转为整理消化浮盈为主,唯有部分小票题材还在折腾,因对指数影响很小,全天三大指数均横盘震荡为主,全天呈现沪强深弱,成交量小幅萎缩至1.5万亿。另外,上周五收盘后发布的2月社融数据,就差强人意了。这也压制住蓝筹股的继续上行。从短期盘面看,预计明后两天还会整理,同时也是在缩小剪刀差。就是大小票区间波动的剪刀差。给个数据,春节后,大小票涨幅差一度达到15%左右,这是大A历史上的结构性行情的高水位剪刀差,肯定会修复的。按这个逻辑,3月剩余时间和整个4月,宽基指数方面,大票宽基胜率是偏高些的。对于后市,本周还有个时间很关键,就是周**股的腾讯发布年报,因为今年行情都是恒科引领的,上次阿里年报发布后,起了第二波,这种腾讯会带来什么?不确定,关键不是看它业绩多少,而是看它未来1年资本投向哪儿?投入多少?这才是科技股的原动力方向。从期权衍生品角度看,今日全市场都是降波中,也说明短期行情看平看淡的较有共识,因此,对于操作,既然上周五盘中没能跟进,短期可适度克制,应该还有低点可以拿货,同时,也安静等待后续3400点的支撑力度的测试。最后,今年中长期行情依然充分乐观。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深证成长(SZ399346)$  $深证成指(SZ399001)$  $宁德时代(SZ300750)$  $中信证券(SH600030)$  $贵州茅台(SH600519)$  $五粮液(SZ000858)$  $宗申动力(SZ001696)$  $隆鑫通用(SH603766)$  $长海股份(SZ300196)$  $三峰环境(SH601827)$  $宁德时代(SZ300750)$  $万科A(SZ000002)$  $杭钢股份(SH600126)$  $沪光股份(SH605333)$ 
    ... 展开
    7 0
  • 1、公司基本面与业绩情况
    公司地位与客户资源:沪光是优质的汽车线束领域国产龙头,研发与管理能力强。在新能源领域全面覆盖头部主机厂,如蔚来、赛力斯、理想、小米等。2024 年受益于大客户赛力斯放量,业绩实现良好增长。2025 年有新客户的新车型落地,百亿收入能见度高,规模再上台阶后净利率有望高于 2024 年,当前估值仅 17 倍左右,较为便宜。
    新客户拓展与核心逻辑:沪光在新客户拓展上紧密对接,包括特斯拉、上汽、奇瑞等新客户的新项目。其核心长逻辑是国产替代、干掉外资,通过提升头部主机厂客户份额来提高行业市占率,客户拓展是研发和管理能力持续变现的结果。除线束外,2025 年新的产品连接器可能在客户端取得较大突破。

    2、车端业务亮点
    赛力斯新车机遇:赛力斯新车 M8 即将上市,其单车配套价值量较高,若 M8 热销,沪光有望充分受益。这体现了沪光与重要客户的紧密合作关系以及在客户新车型上的业务参与度,为公司短期业绩增长提供了潜在动力。

    3、新领域布局与转型
    迈向平台型公司转折:2025 年是公司从产品型迈向平台型的转折元年,线束和连接器产品具备平台化延伸潜力,不局限于汽车领域。公司在智能驾驶和低空经济领域有相关储备和研发布局,凭借自身强大的客户卡位资源和产业口碑,内部重视新领域前瞻布局和卡位,已有初步相关客户开始接触,有望在新领域取得超市场预期的客户进展和突破。
    $沪光股份(SH605333)$ 
    ... 展开
    11 0
  • 沪光股份(605333.SH):现阶段公司尚未开展人形机器人的生产业务

    格隆汇2月20日丨沪光股份(605333.SH)在互动平台表示,现阶段公司尚未开展人形机器人的生产业务,未来如涉及应披露的相关业务情况,公司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0
  • 预告净利润增长超过10倍的个股仅21只:



    正丹股份(300641)预告2024年净利润增长13064%;

    思特威-W(688213)预告2024年净利润增长2830%;

    华北制药(600812)预告2024年净利润增长2456%;

    中国高科(600730)预告2024年净利润增长2209%;

    安迪苏(600299)预告2024年净利润增长2208%;

    国机汽车(600335)预告2024年净利润增长2016%;

    佩蒂股份(300673)预告2024年净利润增长1948%;

    生益电子(688183)预告2024年净利润增长1532%;

    德明利(001309)预告2024年净利润增长1500%;

    ST升达(002259)预告2024年净利润增长1327%;

    华林证券(002945)预告2024年净利润增长1288%;

    沪光股份(605333)预告2024年净利润增长1212%;

    国航远洋(833171)预告2024年净利润增长1210%;

    宋城演艺(300144)预告2024年净利润增长1191%;

    七彩化学(300758)预告2024年净利润增长1172%;

    扬电科技(301012)预告2024年净利润增长1171%;

    宝莫股份(002476)预告2024年净利润增长1163%;

    浙江永强(002489)预告2024年净利润增长1079%;

    翔港科技(603499)预告2024年净利润增长1071%;

    江苏索普(600746)预告2024年净利润增长1066%;

    长川科技(300604)预告2024年净利润增长1007%。

    (本文为个人统计数据,不作买卖推荐建议) $长川科技(SZ300604)$  $江苏索普(SH600746)$  $翔港科技(SH603499)$  $浙江永强(SZ002489)$  $宝莫股份(SZ002476)$  $扬电科技(SZ301012)$  $七彩化学(SZ300758)$  $正丹股份(SZ300641)$  $思特威(SH688213)$  $华北制药(SH600812)$  $中国高科(SH600730)$  $安迪苏(SH600299)$  $国机汽车(SH600335)$  $佩蒂股份(SZ300673)$  $生益电子(SH688183)$  $德明利(SZ001309)$  $华林证券(SZ002945)$  $沪光股份(SH605333)$ 
    ... 展开
    9 0
  • 沪光股份(605333):4Q24预告业绩创历史新高 新势力客户持续放量

      2024 年预测盈利同比大幅增长  公司发布2024 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 亿元到7.1 亿元,同比增加5.5 亿元到6.6 亿元,对应中枢6.55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5.84 亿
    0 0
  • 沪光股份(605333):核心客户持续放量 业绩表现亮眼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4 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6.0 亿元~7.1 亿元,同比约+1009.12%~+1212.46%;预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5.84 亿元~6
    0 0
  • 沪光股份(605333):净利润大幅增长 2024年业绩超预期

      本报告导读:  沪光股份发布2024 年年度业绩预告,净利润大幅增长。公司配套L 汽车、赛力斯等客户,实现市场份额提升和业绩增长,未来连接器和特种线束等产品有望贡献增量。  投资要点:  上调目标
    0 0
  • 沪光股份(605333):单四季度归母净利润高增长 新能源客户线束产品持续放量

    2024Q4 沪光股份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62-2.72 亿元,同比增长110%-253%。 沪光股份发布2024 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0~7.1亿元,同
    0 0
  • 沪光股份(605333):24Q4业绩超预期 新客户拓展顺利

      事件:公司披露2024 年度业绩预告:公司2024 年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00-7.10 亿元,同比+1,009.12%-1,212.46%;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84-6.94 亿元,
    0 0
  • 沪光股份(605333.SH):预计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加1009.12%到1212.46%

    格隆汇1月21日丨沪光股份(605333.SH)公布,1、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000万元到71,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54,590
    9 0
  • 沪光股份:预计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加1009.12%到1212.46%

    格隆汇1月21日|沪光股份公告,公司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亿元到7.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5.46亿元到6.56亿元,同比增加1009.12%到1212.46%。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84亿元到6.94亿元。
    0
  • 行业增长动力:汽车线束行业受益于新能源增长,新能源汽车多了电池周边的高压线束。同时,电动化伴随着智能化,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等零部件的增加也带来电压线束量的提升,为线束行业带来增量。此外,线束行业在新能源领域存在国产替代的长期逻辑。
    公司客户优势:公司受益于新能源市场增长,下游客户表现优异。最大客户赛力斯今年多款车型爆发,带动公司营收提升。此外,公司还拥有上汽大众、理想等客户,量较为稳定。公司拓展了奇瑞、极氪等新客户,明年将陆续交付,为公司贡献新的增量。公司还布局海外市场,罗马尼亚厂房明年将带来新的增量。此外,公司产品有望应用于低空飞行领域,为公司贡献业绩。
    产品与业绩提升:公司除供应低压线束外,也开始供应高压线束和机械端子,增加了单车供应量,提升了公司盈利能力。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增长一倍以上,规模效应带动盈利能力快速提升。毛利率从2023年的13%提升到今年前三个月的17%,净利率从2023年一二季度的负增长提升到今年二三季度的8个百分点以上,并呈持续增长趋势。预计未来2025年、2026年公司仍能保持近30%的业绩增速。

    $沪光股份(SH605333)$ 
    ... 展开
    13 0
  • $沪光股份(SH605333)$ 2020到2023年,沪光股份营收从15.31亿增长到了40.03亿,看似增长还不错。但是净利润却平均维持在5000万附近,净利率更是仅仅只有1%,甚至没有宝钢股份、中信特钢、华菱钢铁等钢铁企业高,低端制造业的特征明显。
    44 0
  • 沪光股份(605333.SH):定增申请获得上交所审核通过

    格隆汇12月26日丨沪光股份(605333.SH)公布,公司于2024年12月25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关于昆山沪光汽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交易所审核意见》。上海证券交易所形成如
    8 0
  • 以旧换新政策助力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攀升:

    以旧换新政策在国内汽车市场中的应用逐渐显现出其强大的刺激作用,这一政策不仅促进了内需的增长,还推动了汽车市场的转型升级,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

    从今年7月25日开始,以旧换新补贴标准得到了显著提高,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提升至2万元,燃油乘用车补贴则为1.5万元。

    这一举措迅速激发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特别是在8月下旬各省市陆续推出置换补贴后,汽车市场需求得到了进一步释放。

    数据显示,2024年8月、9月和10月的乘用车上险销量分别达到了192.3万辆、211.3万辆和228.0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3.5%、11.1%和20.9%。

    这一系列数据充分证明了以旧换新政策对汽车市场的显著刺激效果。

    国家发改委发言人李超在11月19日的发言中透露,未来将继续加大“两新”政策的支持力度,并扩大支持范围。

    市场预计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将得到延续,但延续的时间和力度尚待观察。如果政策在2025年第一季度得以延续,那么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之间的汽车市场有望实现平稳过渡。预计2024年全年乘用车上险销量将达到2200万辆,同比增长5.7%,其中新能源汽车上险销量将达到1070万辆,同比增长46.0%。

    而如果政策不延续,那么2024年第四季度将可能出现明显的翘尾效应,带动全年销量提升。

    预计2024年全年乘用车上险销量将达到2250万辆,同比增长8.1%,新能源汽车上险销量将达到1100万辆,同比增长50.1%。

    从最新的月度新车销量数据来看,多家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企业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与华为合作的赛力斯和北汽蓝谷在11月的新能源车销量实现了显著增长,比亚迪更是突破了50万辆的销量大关,同比增长67.92%。

    此外,造车新势力如零跑汽车和小鹏汽车也创下了交付新高。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预计,2024年四季度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将达到355万辆,同比增长39%。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供应链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离不开“三电”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更离不开庞大产业链上每一个细分部件和环节的支撑。

    此前,部分车企曾因零部件供应滞后而导致交付困难,这一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因此,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在追求销量的同时,还必须特别重视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

    只有维护好供应链,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持续向上。

    此前,整车企业常常居于产业链的核心位置,链主身份突出。

    但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这一地位可能受到挑战,因为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更加复杂和庞大,需要更多的合作和协同。

    赛力斯 $赛力斯(SH601127)$ 、北汽蓝谷 $北汽蓝谷(SH600733)$ 、比亚迪 $比亚迪(SZ002594)$ 、零跑汽车 $零跑汽车(HK09863)$ 、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W(HK09868)$ 、拓普集团 $拓普集团(SH601689)$ 、新泉股份 $新泉股份(SH603179)$ 、沪光股份 $沪光股份(SH605333)$ 
    ... 展开
    11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