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全球化!中国Big Pharma的崛起之路

创新与全球化!中国Big Pharma的崛起之路

和辉瑞、强生等跨国药企一样,中国的药企们也有着自己的“出海梦”。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全球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纵观现今的全球医药巨头,几乎都是“创新+全球化”的受益者。

1

创新转型势不可挡

创新是医药行业转型升级的内驱力,也是支撑中国药企参与全球竞争的制胜法宝。

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对全球医药研发的贡献已跻身“第二梯队”前列。据Pharmaprojects公布的《2024年医药研发趋势年度回顾》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中国的药品研发管线6098条,位居全球第二,占全球研发管线的26.7%。

中国创新药研发实力快速提升,首次有四家中国药企进入全球研发管线数量TOP25之列。其中,复星医药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创新药的企业,坚持创新投入十余年后已有超10款创新产品获批上市,4款产品成功出海,覆盖中国、非洲、美国、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复星医药获批的这些创新药中,有多款产品具有行业开创性意义,包括中国第一款生物类似药汉利康®、中国第一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第一款中美欧三地获批的生物类似药汉曲优®、全球第一个获批用于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靶向PD-1 单抗药品汉斯状®。

在不断创新兑现的同时,复星医药还积极参与到生物类似药、细胞治疗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工作中,携手全球优秀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国内新药研发更加规范透明的监管环境。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也成为健全药品监管制度的受益者。

持之以恒的创新研发投入给复星医药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近年来,复星医药每年保持着高强度的药品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制药业务收入15%以上。2023年,复星医药制药业务收入超300亿元人民币,贡献公司超七成的营收,制药业务研发投入51.72亿元,创新高。

创新产品上市带来的产品结构优化和销售增长是驱动复星医药业绩增长的关键因素。自2019年首款生物类似药汉利康®获批以来,复星医药每年均有创新产品及适应症获批,2023年,复星医药制药业务销售额过亿的制剂或系列共50个,较2022 年净增加3个,创新产品收入突破百亿元人民币指日可待。据Pharmaprojects的数据显示,复星医药2023年研发组合同比增加了41%,至90个,排名跃升至第17位,直逼德国医药巨头拜耳。

2

自主创新和并购合作

全球化的必经之路

当然,成功开发上市一款新药不是Big Pharma们的终点目标,更好地把创新药品销售到患者手中、实现更好的销售业绩才是药企综合实力印证。当前,在创新药商业化巨大挑战面前,创业30年的复星医药看到了自己“全球化”的蓝海。

中国药企的国际化及创新实力的提升吸引着更多高质的合作伙伴。近年来,聚焦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复星医药在加大自主研发的同时,积极寻求外部合作,不断丰富其肿瘤及自体免疫领域的产品组合,包括苏可欣(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奥康泽(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胶囊)、欧泰乐(阿普米司特片)等合作产品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大大提高了相关疾病领域用药在中国的可及性。独家商业化产品一心坦(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则是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晶型的心衰和高血压治疗一线用药。

在持续深耕中国市场的同时,复星医药不断加强对美国市场的布局,同时,对于非洲、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则通过战略布局,实现快速突破。

近年来,复星医药的全球“朋友圈”不断扩容,一方面,旗下复宏汉霖自主研发的汉曲优、汉斯状、汉利康陆续通过BD和外部合作实现国际销售。其中,汉曲优自上市四年来,已于47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2023年的全球销售额超27亿元人民币。

汉斯状对外授权已覆盖美国、欧洲、东南亚、中东和北非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营收11.2亿元,同比增长230%。像Accord、Abbott、Eurofarma、Elea、KGbio和Organon等国际一流的生物制药企业纷纷与复宏汉霖建立合作,共同拓展全球市场,全面覆盖欧美主流生物药市场和众多新兴市场,建立品牌认知和渠道优势。

翻开复星医药的成长史,这家企业一直都有BD与外部合作的优良根基和传统,无论在仿制药、创新药、mRNA疫苗还是在创新器械赛道,都有很多成功案例。早在2002年,复星医药便是通过并购扩张奠定了制药产业的根基,并通过人才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输出,帮助子公司桂林南药、万邦医药及药友制药等地方企业成功转型并迈向国际化之路。

2012年在香港上市后,复星医药加快了国际化布局,在创新药械领域建树不断。

先看产业布局。2013年,复星医药以约2.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以色列医疗美容器械公司Alma Lasers Ltd. 95.2%的股权,布局海外医疗器械和医美市场

2017年,复星医药砸下10.9亿美元收购印度医药公司Gland Pharma74%的股权,创下了当时中国制药企业海外并购规模的纪录。Gland Pharma是印度第一家获得美国FDA批准的注射剂药品生产制造企业,同时在欧美等主要市场拥有注册申报以及销售能力。经此一役,复星医药扩大了国际市场占有率,并曲线进入美国市场,全球化的生产及研发能力得以进一步增强。

同年,复星医药还完成了对Tridem Pharma的收购。这家企业是深耕非洲市场的药品分销公司,其销售网络覆盖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复星医药进一步夯实了自己在非洲的营销网络,进一步巩固了在非洲抗疟药市场的领导地位。

正是通过自主创新与并购扩张的“双管齐下”,复星医药在短短10年间,逐步实现了研发、生产和营销三个重要方面的全球化布局,为后续创新产品的出海以及全球本土化打下扎实基础。

3

出海新阶段

全球化运营能力是关键

如果只是单纯把产品卖到国外,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

因为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监管体系下对公司的要求不尽相同,为防止陷入“水土不服”的困境,很多跨国企业都会进行“本土化”。例如1985年便进入中国市场的强生,目前在中国已拥有超1万名员工,包括创新研发、供应链及人才体系等多个维度推进本土化。辉瑞、阿斯利康、罗氏等跨国药企也纷纷将中国作为欧美主流市场之外最重要的增长引擎。

而国内的药企则以中国为原点,不断向欧美纵深推进。作为国内药企中较早进入到全球市场竞争的复星医药已经不仅仅是单一的商贸往来和产品授权出海,而是更加注重全球化运营能力的打造。2023年,复星医药海外收入103亿元,占营收比例超25%。

在美国市场,复星医药仿制药自营队伍日益成熟,已与5 家大型分销商及16 家集中采购组织开展合作,推进制剂产品销售,同时,复星医药正在积极组建美国创新药团队,并开展斯鲁利单抗注射液(PD-1 抑制剂)的商业化筹备工作。

截至2023年末,复星医药已拥有一支约1000人的海外营销团队,目前在美国、印度和非洲建立了营销网络,同时还正在非洲科特迪瓦建设集药品研发、制造及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园区,未来将实现非洲本地化药品制造及供应。在中东、东南亚、中亚和拉美地区,复星医药也布局了全球营销和供应链,致力于打造“研、产、销”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

在全球抗疟疾领域,复星医药已累计向全球市场供应注射用青蒿琥酯超3.4亿支。截至2023年末,注射用青蒿琥酯已救治了超6800万名重症疟疾患者,其中大部分是5岁以下非洲儿童。仅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每年就有约2.58亿人受益于青蒿素类药物联合疗法。

用当地人的话来说,“如果没有这款来自中国的注射用青蒿琥酯,重症疟疾在非洲的死亡率几乎是100%”。而今,Fosun Pharma在非洲已是家喻户晓的存在。

位于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附近的集药品研发、制造及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复星医药科特迪瓦园区项目也正在建设中,未来将实现非洲本地化药品制造及供应,这在中国药企的全球化进程中将是又一个里程碑时刻。

在积极推进自主创新产品出海,打响中国创新药在海外品牌声誉的同时,复星医药还依托其全球化的创新力和产业理解力,将多款创新产品引入中国,并实现深度本土化,惠及更多中国患者。

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例,2017年,复星医药与全球医疗手术机器人领军企业美国直观医疗在中国组建合资公司直观复星,加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国产化的同时,带动了国内外科手术机器人产业上下游的蓬勃发展。2023年10月,首台国产达芬奇Xi系统(即胸腹腔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正式下线,2024年3月,Ion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成功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一步加速手术机器人本土化布局。值得一提的是,Ion系统使用的部分活检针已实现了国产化,现有产能可以满足全球70%的市场需求,真正实现“中国制造、共同研发、全球销售”。

今年6月,直观复星总部产业基地在上海启用,进一步加速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国产化进程。在市场需求、政策支持、技术进步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国产手术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综合看下来不难发现,复星医药作为中国领先的医药出海企业,从“走出去”到“全球化”,已逐步进入到了全球化战略布局、属地化精耕细作的新阶段。

4

未来,星辰大海

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在2024年中期会议上表示:

我们已经成为植根中国、能在全球布局运营的少有的有能力的中国企业之一……未来,复星将继续坚定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把全球化能力转变为持续的盈利增长。

这也是复星医药新一轮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说,创新是复星医药的底色,全球化运营能力则是复星医药腾飞的重要引擎!

中国企业的出海风潮愈发热烈,如何在海外生根,进而实现真正的全球化发展?率先国际化的医药创新力量,还在继续向世界的纵深挺进。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