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提天然气价格改革,城燃公司获市场化定价重大机遇!

特别是类似中国燃气这类头部城燃公司,既拥有广泛的燃气业务布局,也有着较高的居民业务占比,修复弹性相对更高,是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受益者。

近几年,随着全球天然气价格上涨,上游气源成本压力充分转移到产业链下游,但地方政府出于本位考虑,往往对居民气价实施强管控,不允许本地城燃公司根据市场价格波动及成本上升对居民终端销售价格进行相应调整,这种不合理的价格干预不仅为城燃公司带来沉重负担,也不利于中国天然气行业健康发展。

据悉,2022年,长沙、武汉、上海当地城燃公司分别亏损达到4亿元、10亿元和29亿元,背后的共同原因是居民气价倒挂,虽然工商业的气价较高,但仍然无法弥补居民端带来的巨额亏损。

2023年6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上下游顺价政策,要求全国地方政府采纳并执行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意在推动终端销售价格与上游采购成本联动。但机制的采纳和落地并不顺利,有的地区虽已建立气价联动机制,但没有实际落地。

比如,地方政府如果不允许城燃公司根据市场价格波动进行顺价,那就应该出资补贴,否则城燃公司就会背负高买低卖,“做越多、亏越多”的压力。但在目前宏观经济形势下,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往往难以通过补贴的方式弥补城燃公司的损失。

与此同时,居民用气价格由于受到地方政府的管制和不合理干预,导致长期以来被低价销售,甚至经常出现城燃公司售气价格低于购气成本的怪相,俗称“气价倒挂”。城燃公司不得不用工商业高气价来补贴居民供气的亏损,这种现象一方面提高了工商业用户的用气成本,抑制了用气需求,不利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城燃企业带来“重负”,造成市场失灵,久而久之便产生了不少供气安全与保供风险。

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源和核心是要进行市场化改革、价格改革,而居民用气价格牵制着价格改革的整体进程,只有实现了居民气价格的顺价销售,才能让城燃企业摆脱财政补贴,减少分类气价的交叉补贴。

7月2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此次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推进公用事业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健全监管体制机制,并强调了要“优化居民阶梯气价制度”。

可见,公用事业的“独立运营”需要通过气价的市场化调整,归还城燃公司合理的盈利水平,摆脱财政补贴,而“优化居民阶梯气价制度”则有助于缩小工商业和居民之间的交叉补贴,给工商业减负,同时完善和优化定价机制,促进居民价格的市场化联动。

这不仅为天然气产业机制改革确立了积极基调,也为整个城燃板块长期价值修复带来了新契机。

改革带来的多重利好

为了进一步确保价格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落实,《决定》中还明确提及,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机制,防止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这相当于给之前地方政府对居民气价的管控行为定了调,也为后续完善顺价机制打下了基础。

价格改革不是为了增加居民负担,而是为了理顺天然气价格,建立科学的价格形成机制,既能改善营商环境,又能保障居民生活,实现多方共赢。

实际上,居民的天然气费用压力并不大。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24年3月36个大中城市服务收费平均价格表》,今年3月民用管道天然气(第一档)的价格为2.74元/立方米,同比仅增长2.6%,相较于2019年3月,涨幅也仅有1.5%。

根据天风证券统计,在全国目前已明确价格调整幅度的地区中,基础居民气价上调的平均金额为0.26元/立方米。按照一般三口之家每天生活用气0.5m3计算,基础居民气价上调后,每户每月增加燃气消费支出为3.9元,对应每年增加仅仅46.8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计算,居民气价上涨增加的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不到万分之四。

调价对于居民来说压力并不大,反而能够显著减轻工商业企业盈利压力,为企业释放出盈利空间,同时可推动燃气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燃气服务、安全水平提质升级,一举多得。

对于城燃公司而言,此次改革除了价格机制理顺带来毛差修复的预期之外,还有两点值得重视。

首先,《决定》中提到要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和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法律法规体系,这对政府履责提出了要求,有助于解决建设后回款难的问题,从法律层面保障公用事业企业现金流稳定。

比如河北等北方气代煤重点地区倒挂补贴拨付难等问题一直存在。据河北省统计,2022年全省倒挂金额约95亿元。叠加之前年份累计气价倒挂补贴金额应在百亿元以上,理应由当地政府补贴给相关气代煤燃气企业。在新政策指引下,这些补贴欠款,未来有望逐步回到城燃企业的账上。

其次,《决定》中也明确提及要优化油气管网运行调度机制,这既能保障城燃公司的充足气源,又能通过统一调度优化运行来降低成本,为城燃公司燃气业务提供更友好的经营环境。

此外,《决定》也明确要求推进公用事业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健全监管体制机制。这意味着城市燃气公司可在合理的监管下获得市场化定价的机会,而非依靠政府补贴弥补价格干预带来的运营损失。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跨区域性的城燃公司可凭借规模效应实现成本优势,进而从高效的资源调度中获益。

结语

《决定》传递出来的改革信号足够清晰,即消除地方改革阻力,让市场会成为天然气产业链未来发展的主导因素,推动市场化改革进程加速。

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这为城燃公司未来估值和利润修复带来了持续驱动力,特别是类似中国燃气这类头部城燃公司,既拥有广泛的燃气业务布局,也有着较高的居民业务占比,修复弹性相对更高,是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受益者。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