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测试了市面上主流的AI志愿填报工具,谁能抢张雪峰的饭碗?

阳光志愿意在教育平权,百度夸克抖音还是流量而非服务生意

image.png

俗话说得好,七分考,三分报。高考结束,报志愿成了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理想与现实、兴趣与就业、谁前谁后,孰轻孰重,成为了摆在所有考生和家长面前的一道难题。

 

而在上述这些每年都会遇到的共性难题之外,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新增8个省份实施新高考,全部采用“3+1+2”模式,在志愿设置和录取规则上出现较大调整,志愿填报变得颇为复杂。

 

也正是在如此“严峻”的报考形势之下,一年一度本就十分火爆的志愿填报服务在2024年中被推上了又一个巅峰。

 

其中,以张雪峰为例,其团队推出的17999元、11999元咨询套餐,不仅今年的份额已经售罄,甚至传言2026年所有省份名额都被家长们抢购一空,创下了三个小时进账两亿记录。

 image.png

 

也就在志愿报考团队赚的盆满钵满之时,人工智能技术在这一领域亦展现出其巨大潜力。各类AI志愿填报应用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开始在这一关键时刻为考生和家长提供辅助。

 

那么,当前市面上最主流的免费AI报考程序含金量几何?他们之间有哪些不同,各自又有哪些优点?是否真的“总有一款适合你”呢?

 

01

AI填报志愿国家队「阳光志愿」,平权价值大于满足个性化需求

 

今年6月17日,一款名为“阳光志愿”的系统首次上线,该系统由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推出,由于其拥有市面上各类AI报考志愿程序所没有的学信网与教育部相关资料,也被称为入场的国家队。

 

在使用权限上,阳光志愿也和市面上一般的平台不同,使用此平台的“志愿参考”功能(智能推荐志愿和专业倾向测试),需要提前注册学信网账号,使用学信网APP进行实人验证,因为该功能仅限2024年高考考生本人免费使用。

 

在具体操作上,只要是当年的考生,在依次输入所在省份、分数以及选科之后,相关智能推荐的志愿就出来了。

 

 image.png

在志愿推荐结果方面,阳光志愿的推荐院校与专业同市面上其他AI填报志愿的软件类似,都是按照学校与专业的录取平均分进行评定的。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区别于其他AI报考软件,阳光志愿系统不止会从“进口”考虑,系统还会以“出口”作为评判因素之一。

 

而“出口”的相关信息,则来自于学信网。

 

阳光志愿同学信网互通,基于200万份学信网调查与全国高校就业监测数据,展现高校及专业的满意度指标、各专业类的毕业去向以及职业发展情况。全系统采用图表和计分板等形式,将量化评分和录取数据直观呈现。体验下来,页面简洁,信息密度高,数据直观是最直接的感受。

 

 image.png

在毕业生对母校的真实评分之外,阳光志愿另一大优点在于其有着为当年考生“量身定做”志愿的思维。

 

系统会提供心理测评功能。主要分为兴趣、价值观、人格、学科倾向四大维度,通过选择题和评分题等形式完成答题,系统会自动分析考生的作答情况,根据测评结果,为考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志愿参考建议,结合其高考成绩和心理测评数据,按照“冲、稳、保”的原则进行智能推荐。

 image.png

 

跳出选志愿找专业本身,这种科学的心理测试也能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为未来的生活、学习、职业生涯打下基础,虽然这些测试大多都能在其他网站中进行,但阳光志愿也做到了整合测试、分析结果、统一输出。

 

不过,作为今年刚刚露面的“国家队”,阳光志愿也有不少缺点。其中最主要的缺点,是准确的可参考信息不足。

 

出于对所有高考生的信息与咨询服务关照,阳光志愿希望通过真实的毕业生及在读生信息为高考考生提供尽可能准确的信息。由于今年是阳光志愿系统上线的首年,所以在该系统的职业前景模块,许多专业的数据尚且不足,甚至几乎都是空着的。只有那些热门爆火或报名人数极多的基础类专业,才有可以参考的数据。

 image.png

其次,2024年高考改革仍在进行之中。由于许多地方采取新选课政策,数据变化较大,尤其是对于选取人数最多的物化考生来说,选考科目结构变化,导致许多主观冲高的目的无法体现在当届考试中。而对于不限选课组的来说,大部分排名会上涨,往期数据难以帮助高考生真正实现兜底的参考价值。

 

这样的缺点,在专业与学校被共同考量的阳光志愿系统中被放大。如果完全按照今年第一年上线的阳光志愿的推荐来报选大学与专业,有可能出现报考“滑铁卢”的出现。

 

不过,作为刚刚起步的新工具,阳光志愿系统的搭建思路很好,拥有着学信网这个其他同类软件不具备的海量真实数据库。在此基础之上,它能够满足国内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的高考生的基础志愿填报的信息和咨询需求。

 

但和初出茅庐的新人一样,阳光志愿目前仍缺乏经验和更为细致化的信息与服务功能,还需要在未来几年中,进行更多的最新数据积累和毕业生反馈沉淀。

 

从长期来看,若能完成当前各个模块“画的饼”的话,阳光志愿的未来潜力很大,甚至有望成为最好用的AI填报志愿网站。

 

02

百度夸克的AI志愿填报工具,都在照本宣科?

 

而在国家队进场之外,市面上还有许多“民间玩家”。其中,百度与夸克依托于浏览器的天然流量和铺天盖地的宣传,也成为了人们提起AI填报志愿最先想到的地方。

 

先来说相似之处。

 

和市面上所有的AI填报程序一样,二者都是通过输入所在省份、分数、所选科目进行志愿填报,可以供用户选择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

 image.png

 

夸克会根据院校城市、院校类型、招生计划进行分类,而百度则是根据院校地域、院校类型进行分类:

 image.png

 

除此之外,二者也都支持用户通过录取概率、招生人数、读研率等方式排序:

 

说完了相似之处,再来谈谈二者各自的特色。

 

与夸克相比,百度AI填报有着额外的就业导向的筛选排序选择:

 image.png

而夸克在城市去向上进行了量化,考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有希望去哪里读书。

 

 image.png

此外,百度还拥有多轮对话的AI能力,这是夸克不具备的,用户可以随心询问想问的东西,查询想查的资料,而不需要再从其他入口寻找。

 image.png

 

百度夸克与阳光志愿相比,缺失点在于,缺少对考生性格这种主观因素的判断。

 

在过去的志愿填报的过程中,历来存在着一个核心的讨论点:究竟是应该以分数作为主导,追求尽可能高的录取几率,还是应该以考生的个人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为出发点来选择专业和学校?

 

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视,以人为核心的志愿填报方式,显然更加符合当代教育的理念。强调个性化发展,尊重考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更能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

 

百度和夸克这两大AI志愿填报工具,还面临着填报准确率不够高的问题。此外,百度和夸克的AI志愿填报工具也缺乏在两所或者多所高校之间提供建议的机制,给出的答案多是绝对数据,而非相对数据,在个性化选择时缺乏足够的参考力度。

 

事实上,市面上绝大多数的AI报考软件都有相似的问题。

 

以抖音志愿填报系统为例,坐拥最大流量的平台,今年6月上线“高考主会场”频道,建立在数据上的算法,本应成为该产品的重要支撑。但现实是,抖音的志愿填报系统同样受困于普遍存在的个性化服务缺失问题,且部分院校也还有数据更新不及时等现象。

 

这些志愿填报工具并非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百度为例,其AI高考志愿填报算法,会通过考生地区偏好,专业喜欢,职业方向等多维度个性化设置,网易有道领世也已经将大模型与智能填报结合。

 

但在当前阶段,AI的存在,仍远远无法代替专业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师的存在。

 

数据不会骗人,百度指数数据显示,过去30天,百度搜高考的流量同比下降了59%,移动端流量同比下降更明显,达到62%。在今年高考人数创下新高的1350万的背景下,这两项数据显然给AI填报志愿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至少在当前阶段,单纯靠机器预测的结果,还是无法让广大学生家长完全取信。

 

03

写在最后

 

除了志愿填报本身,在信息安全方面也可能存在疑虑。学生在使用AI服务中,会填写一些与个人相关的信息。如果软件开发商或者运营商获取个人信息后,将这些信息不当使用或者泄露,对学生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风险也让许多考生和家长望而却步,转而选择推荐更具体、更有针对性,也更加“看得见摸得着”的志愿规划师等真人服务。

 

尽管各大互联网与科技大厂使出浑身解数,推出了各种不同的AI志愿填报工具。但从我们的测试结果来看,只要AI无法解决真实感、个性化、信任感等问题,这类产品就仍然仅限参考。

 

站在目前的视角看,AI志愿填报工具们尤其是阳光志愿这样的全民免费的志愿填报工具,对于国内教育条件相差较大的整体教育环境而言,其教育平权的价值很大。但对于一些个性化需求较高的人群而言,张雪峰们存在的价值,仍是不可取代的。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