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女孩到大科学家,万蕊雪靠的是什么?

从普通女孩到大科学家,万蕊雪靠的是什么?

28f4fecf0146423293e4374df357a8b4_noop.webp.jpg

来源|中访网

作者|一杭工作室

近段时间,一个名为#28岁女生获评年度青年科学家奖项#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广泛关注。恰逢当前正处于志愿填报期间,家长们看到如此优秀的万蕊雪,都忍不住代入自己的孩子,“如果我家孩子也能这么有出息就好了。”

据介绍,万蕊雪在20岁之前的学生经历和大多数人一样。出生在河南郑州一个双职工家庭,沿着普通学生的成长路径读书、升学,在国内完成了所有学历教育。从一个普通女孩成长为大科学家,她靠的是什么?

普通女孩何以成为大科学家?

小时候的万蕊雪,看起来和其他女生并没有差别,与大众眼里的形象不一样,她并不是个“天才”。在她的自述中,万蕊雪发现自己一开始总是因为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表现在学习成绩上就是“成绩不太好”。

步入大学之后,她也并没有立刻“如鱼得水”,从此开始“逆袭新剧本”,她说,当时感觉自己到处碰壁:上课听不懂,班委评不上,去社团也不知道能做什么。截至这里应该就是大多数普通学生的“剧本”,但万蕊雪没有止步于此,而是悄悄地进行了改变。

大学期间,她学的是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专业,希望通过学习海洋生物学了解更多生命规律,为自己的医学梦想奠定基础。在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后,她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拿来学习医学、生物学知识,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毕业时,她同时获得了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士学位和生物学专业的学士学位。看来,学霸总是“低调”的。

从中山大学本科毕业后,万蕊雪正式开启了“狂飙”剧本。她直博进入清华大学医学院,拜在施一公门下。2015年,万蕊雪国际权威刊物《科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了两篇关于剪接体结构研究的论文:《3.6埃的酵母剪接体结构》和《前体信使RNA剪接的结构基础》,首次揭示了剪接体的三维结构与RNA剪接过程的分子机理,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杰克·肖斯德克都对其给予了很高评价。

2016年,万蕊雪入选中国科协“未来女科学家计划”;2018年,获《科学》杂志以及全球多家顶级科研机构联合颁发的世界青年科学家奖;2019年10月,万蕊雪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2022年11月,她又荣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师从施一公,万蕊雪遇到了自己的“伯乐”

步入清华大学后,万蕊雪便跟随着施一公团队进行对剪接体的研究。她十分感谢施一公老师,把她带入结构生物学大门,让她一位本科毕业不久的学生,也能在重要的课题中被委以重任。

据介绍,施一公研究组一直致力于剪接体的研究。自2008年施一公在清华大学引入冷冻电镜、又在2014年将冷冻电镜装配到世界顶级水平之后,解析剪接体结构的难题,变成了如何提取高质量的酵母剪接体样本。

万蕊雪在研究课题后,尝试了一种新方法——内源纯化,在这个过程中,要辅以对酵母细胞的基因组进行基因编辑,但她成功拿到了酵母剪接体样本,并为接下来两篇《科学》论文的研究成果奠定了基础。

不难发现,万蕊雪能有如今的成就,离不开恩师施一公的指引。作为一匹千里马,她遇到了自己的伯乐。

施一公教授,是名满天下的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原清华大学教授,美国常青藤名校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曾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为提升我国生命科学研究水平,他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待遇,为清华大学的学科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不仅是万蕊雪的伯乐,也想发掘更多的“千里马”。为了培养高端科研人才,他主动辞去了别人羡慕的清华大学副校长职位,创办了西湖大学。

如今,万蕊雪依旧跟随着恩师的步伐。2020年4月,万蕊雪加入西湖大学,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开始了独立的科研生涯。不变的是,她依然保持着当年的劲儿,她认为:“做科研这个事情只要一直坚持,用心去做,肯定会进步。”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