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A股涨幅榜TOP50:正丹股份涨超3倍,低空经济乘势“起飞”

2024年上半年,共有799只个股收红,其中涨幅最大的是正丹股份(300641.SZ),上半年累计上涨373.13%;万丰奥威、宇通客车、新易盛、嘉益股份等个股也实现翻倍。

2024年上半年顺利收官,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走势,上证指数围绕3000点展开反复争夺。截至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6月28日),上证指数累计下跌0.25%,深证成指累计下跌7.1%,创业板指累计下跌10.99%。

iFinD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共有799只个股收红,其中正丹股份累计上涨373.13%,成为上半年的“涨幅王”;万丰奥威、宇通客车、新易盛、嘉益股份等个股也实现翻倍。此外,有4532只个股最终收绿,跌幅最大的是ST长康(002435.SZ),上半年累计下跌90.65%,ST股密集出现在跌幅榜上。

0c1ad5f0de12ad310c7877709ab683fb.jpg

低空经济“起飞”;化工股涌现“超级丹”

从上半年的涨幅榜来看,正丹股份、万丰奥威、宇通客车、新易盛、嘉益股份、金盾股份、山推股份、沃尔核材、新集能源、中信海直等个股位居前十名。

0f60c87d55ea28d180ce5a9b6f2fab9a.jpg

其中,正丹股份(300641.SZ)以373.13%的涨幅成为上半年A股市场的“王者”。正丹股份在今年2月7日触及历史低点2.81元/股后,股价一路高歌猛进。从低点拉升至6月中旬,该股累计涨幅高达767.52%。因其喜人的涨势,正丹股份被市场称为上半年的“超级丹”。

作为TMA行业龙头之一,正丹股份股价的暴涨或与其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有关。根据百川盈孚的数据,5月初TMA的主流成交参考价格已经涨至34000元/吨至37000元/吨的高位。而在几个月以前,该产品价格还徘徊在较低的位置。产品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了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这也正是市场追捧正丹股份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丹股份是一家特种精细化工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高端环保新材料和特种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该公司在我国甚至全球TMA市场都占据着领先地位。根据公司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正丹股份实现营收5.18亿元,同比增长28.8%;归母净利润为5899万元,同比增长412.94%。

排在涨幅榜第二名的是万丰奥威(002085.SZ),上半年累计上涨176.41%。随着低空经济概念的兴起,万丰奥威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该股在今年1月跌至4.33元/股后触底反弹,股价经历震荡后在2月正式启动,随后一波凌厉的拉升,到5月中旬上涨至本轮的高点18.73元/股,期间累计涨幅达到299.32%。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我国将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万丰奥威是一家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国际化企业,公司重点聚焦汽车轻量化和低空经济领域。该公司参与建设了浙江省5.5平方公里的“万丰航空特色小镇”,打造国家级通航产业示范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低空经济实现腾飞,尤其是各地通过密集的政策加码,让A股投资者看到了这个万亿赛道的潜力。万丰奥威、中信海直、宗申动力、莱斯信息、金盾股份等牛股不断涌现,仿佛去年的AI板块翻倍股频出。

排在涨幅榜第三名的是宇通客车(600066.SH),上半年累计上涨119.57%。宇通客车是中国客车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产品主要面向公交、客运、旅游、校车及专用出行等细分市场。

此前几年,宇通客车的营业收入持续走低。宇通客车股价的大幅上涨,或与其海外业务实现快速增长有关。2023年,宇通客车在海外实现销售收入104.06亿元,远高于2022年的56亿元。国内市场饱和后,宇通客车拓展海外市场成效显著,这也让市场对其刮目相看。

除此以外,排在涨幅榜前列的新易盛、沃尔核材、工业富联、中际旭创等个股均涉及AI算力概念,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这类个股备受关注。嘉益股份、山推股份则成为上半年涨幅榜的潜力“黑马”。

ST股风险集中释放

从上半年的跌幅榜来看,ST长康、三盛退、太安退、ST聆达、*ST龙津、*ST人乐、ST百利、ST元成、*ST中程、ST新纶等个股排在前列。

6f40559c016d6a930b26913bbdcfb4df.jpg

其中,ST长康(002435.SZ)以90.65%的跌幅不幸成为上半年跌幅最大的个股。近期,ST长康连收34个一字跌停并锁定退市。

ST长康是长江润发集团旗下唯一一家上市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电梯导轨等机械产品的销售业务。

截至6月21日收盘,ST长康股价定格在0.49元/股,这是其股价连续第14个交易日低于1元,已锁定面值退市。而之前爆出的控股股东违规占用公司36.25亿元资金,则是ST长康退市的“导火索”。

根据相关规定,ST长康只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占用资产的清收,就可以免除因资金占用而退市。但从锁定面值退市的结果来看,资本市场并没有留给ST长康纠错的时间。

排在跌幅榜第二名的是三盛退(300282.SZ),上半年累计下跌90.23%。6月20日,*ST三盛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交易所下发的终止上市决定。

据了解,*ST三盛因2022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自2023年5月4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而2023年年报则缺席至今。由于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触及了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排在跌幅榜第三名的是太安退(002433.SZ),上半年累计下跌87.76%。该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中药材种植加工及销售、医药电商等业务。6月5日,*ST太安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将于6月14日进入退市整理期。

值得注意的是,ST股密集出现在上半年的跌幅榜单上,这类个股的风险需要投资者给予高度重视。在此前的每周涨跌榜文章中,览富财经网曾多次提醒ST个股的风险。如今看来,ST股确实是上半年A股市场的最大“雷区”。后续仍需投资者保持高度警惕。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