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报行情开启?港A汽车股走强,消费情绪回升,行业后市怎么走?

消费情绪有望回升?

今日,汽车板块在经历了价格战引起的悲观预期大跌后,港A两市汽车股板块迎来拉升

截止收盘,A股中集车辆涨超18%,长城汽车涨超7%,亚星客车、长安汽车涨潮3%。港股长城汽车涨超9%,华晨中国涨超4%,吉利汽车涨超3%,广汽集团、北京汽车、比亚迪股份等跟涨。

 

 消息面上,一季度报行情开启,中集车辆Q1净利润预增逾两倍,中国中车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5%至195%,长城汽车3月海外销量同比增长112%。

另一消息,2023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将于2023年4月18日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亮相,有机构指出,该展会有望带动车市修复。


出口数据大超预期,一季报行情开启


随着各大公司一季报密集发布,意味着一季度行情的开启,这对于4月个股的超额收益有着最强的指示意义。

车企方面,中集车辆近日发布公告,预计于2023一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18亿元至5.11亿元,同比增长303%至393%,环比22Q4增长64%至100%,超市场预期。

中国中车也发布公告,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2亿元-6.48亿元,同比增长165%-195%。

银轮股份昨晚披露的一季度业绩预告也显示,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亿元—1.3亿元,同比增长70.83%-85.0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1亿元—1.2亿元,同比增长198.06%-225.16%。

另外,一季度的出口数据可谓是大超市场预期,汽车作为其中最为其中价值量较大的工业品在出口增量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中汽协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汽车企业出口汽车99.4万辆,同比增长70.6%。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24.8万辆,同比增长110%。新能源市场中,中国品牌占有率稳步提升。

除了一季度车企业绩的预喜,近期汽车行业另一个关注焦点是,2023上海车展作为今年全球第一场A级车展,备受全球汽车行业瞩目。对于汽车消费来说,车展一直都是各大车企推出优惠政策,为消费者带来利好的重要机会。

据悉,此次车展将有30多款新车上市,或将公布预售价格,共吸引了1000余家企业积极参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此次车展对提振市场信心、推动汽车消费,为产业释放更多活力,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有着积极作用。

而在车市价格战背景下,相关智能化需求逐步加强,智能化配置提升或将成为差异化的着力点。

在智能汽车渗透率方面,根据高工智能汽车数据,1月份L2及以上渗透率为32.4%,其中L2+级别渗透率当前还维持低位,今年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产业链方面来看,大算力+大模型企业潜在空间正在扩大,应用层企业将迎来洗牌和集中度提升。汽车芯片环节国产替代能力逐步加强。此外,Omniverse将大幅度提高研发和生产效率,促进汽车工业数字化的同时,带动制造商降本增效,实现汽车制造的变革。

 

新一轮降价潮会到来吗?

 

近日,特斯拉的新一轮全球降价或许即将到来。根据特斯拉官网显示,目前,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分别在丹麦、美国和中国香港售价下调约9.1%、1.9%、14.7%。另外,Model S和Model X等部分车型的售价也有不同幅度的下降。

而随着锂矿价格回归理性,以及新能源汽车各大零部件形成规模效应的背景下,成本优势不再是特斯拉的专利,国产自主品牌有望迎来翻身仗。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价格战确实对消费者造成了一定心理影响,但相信影响会在4月底降低。随着5月各地车展开展,市场信心也会逐渐恢复。相信在5月,中国汽车市场会恢复到一个比较好的增长水平。

回顾3月份汽车销量,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称,3月零售偏弱,是由消费不旺和市场价格混乱带来的观望气氛加重等综合因素影响下的结果,也是因此,部分厂商不得不用更大力度的促销宣传,化解价格顾虑,实现持续销售。总体看,车型涨价是影响车市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其中碳酸锂等资源价格上涨是主要影响因素。

从政策层面来看,政府持续采取多举措推动汽车消费平稳增长,各地促销费政策的逐步理性推动。工信部近期表示,要分阶段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其中要加快推动5G、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关键软件等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全局带动效应。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一环,智能汽车产业支持政策有望逐步加强。

 

机构怎么看?

 

母庸置疑的是,后续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依旧广阔。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3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8.4万辆和245.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3%和9.7%。其中,新能源汽车在上年同期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市场占有率达到26.1%。整体来看,汽车市场国内有效需求尚未得到完全释放。

据高盛研究部数据显示,2035年电动汽车将占全球新车销量的一半左右,到2040年占比上升至61%。

中信证券认为,展望2023年二至四季度,淡季过后汽车消费在上海车展的带动下有望继续环比修复。尽管电动车领域的竞争加剧难以避免,但预计“降成本能力”强的企业将更容易在2023年的竞争环境下实现份额的提升。

展望后市,中国银河证券表示,在车企加大促销力度以主动去库的带动下,叠加去年同期上海疫情导致的全国低基数效应,3月车市同环比回暖。上海车展即将来临,一系列新车型将闪亮发布,有望带动消费情绪回升。需求复苏与供给充裕或将形成共振,有利于二季度车市在低基数背景下录得良好表现。

招商证券指出,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呈不断提升。3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105.2万辆,同比增长16.4%。市场占有率呈不断提升态势,市场份额达52.1%,上升3.7个百分点。3月销量回升低于预期,行业正处于被动去库存阶段,产业链普遍存在降价压力,企业底蕴、综合实力、降本能力将成为后续比拼的关键因素。整车方面,推荐综合实力强劲、订单较为充足的龙头企业。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