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他奶暴跌12%!这恐怕只是个开始

快跑吧!

不出大家所料,周末“维他奶事件”发酵后。今日,维他奶国际开盘即迅速下跌,一度暴跌近15%,截至发稿跌至12%,股价现报25.9港元,成交额9.5亿港元,最新总市值276亿港元。

自2019年6月中旬达到46.4港元的股价高点以来,维他奶国际两年来持续阴跌超45%,几乎腰斩。

这说明,维他奶国际的大跌并不全是由于上周的“恐袭”事件,它本身的经营也存在很大问题。


1 拒不道歉?维他奶摊上大事了


消息面上,这两天维他奶屡次登上热搜,不过出的并不是什么好名。事情还要从7月1日的一起暴力事件说起。

7月1日晚22时左右,在香港铜锣湾崇光百货附近,一名当值警员被男子用刀突然袭击刺伤。该警员因此受到严重背伤,伤口深约10厘米,深及肺部。

该警员完成手术后,情况在7月2日上午由“危殆”转为“严重”,并没有生命危险。施暴男子却在袭击警员后当场逃跑并用刀插向自己心脏,最终不治身亡。

7月1日本是举国庆祝党成立100周年的好日子,同时也是香港回归24周年纪念日。选在这天实施暴力行动,实在是其心可株。

这次事件是否包含政治意味先不说,不容置疑的是,它一定是一起恐怖活动。在世界各国任何一个国家,刺杀警察都被称作恐怖主义活动。

因此,香港警方将这件事初步定性为“孤狼式本土恐怖袭击”。

事情就是这样,重点是,这名叫做梁健辉的恐怖分子被曝出的社会身份,是香港维他奶公司的采购部主任。

但这件事本身责任并不在维他奶公司,老老实实发通告道个歉,向受害警察表示一下慰问也就过去了。问题在于,警方都已然定性的一次恐怖袭击,维他奶公司偏偏要撞南墙。

看看这家公司的那些骚操作。先是在7月2日,该公司也算第一时间发出了一份内部通告。但看看这份通告上的措辞,看着实在让人义愤填膺。

这本来就是梁健辉本人发起的恐怖事件,被袭击的警察还躺在医院,通告却表示“沉重心情”,恶人殒命,有什么值得悼念?

并且,对这样一个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宁的恐怖分子和港独人士,不但没有对被袭击警察的丝毫道歉,还把事件形容为“一位同事于事件中不幸逝世”,并发出“最深切慰问”。

在某种意义上,这份内部通告已经代表了维他奶公司堂而皇之地支持恐怖主义和港独分子的倾向。

并且在舆论发酵后,维他奶官方微博于次日凌晨又发出了一则不疼不痒的正式声明。既未对上一份公告致歉或做出解释,又未与梁某划清界限,更未对受到伤害的警察表示慰问。

群情激愤之下,维他奶内地代言人龚俊、任嘉伦工作室纷纷宣布与维他奶终止合作。意识到事情严重性的维他奶发出了第二份声明,表示网传内部文件内容极其不当,承认该内容由旗下员工撰写并在内部转发,但未经过集团官方批复和发布。

然而吃瓜群众并没有这么好糊弄,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内部带编号的文件不经领导同意而私自发布,恐怕是不可能实现的。

并且到现状,维他奶公司依然没有公开表示对恐怖分子的批判,和对受伤警察的道歉。


2 堕落的豆奶神话


事实上,就算没有发生这样的恶性事件,维他奶公司无论在名声还是经营层面,都已经陷入了不小的危机。

从21 世纪初,维他奶进军中国内地并获得极大成功。在近十几年的发展中,扩张速度都很快,目前是中国液态包装豆奶的绝对龙头,市场份额 40.2%,遥遥领先于其他品牌。

从收入增速看,大陆地区近10年营收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26.1%。并且,维他奶的6成以上的收入来自内地。从这点来说,实在不理解该公司为何决定袒护一个疑似“港d”分子。

得益于在内地市场的巨大成功,也让其在资本市场收获了近十年来股价涨幅近20倍的巨大涨幅,一度被认为是被投资者看走眼的超级大牛股,甚至被外界赐予“港股小茅台”的名号。

但从19年中至今,维他奶国际累计跌幅超过45%,这与它增长乏力的业绩表现分不开:2020年,维他奶公司净利润负增长,这是该公司进入内地22年的首次,盈利能力已经下滑到2016年的水平。

并且,去年一月份,机构Valiant Varriors发布做空报告,直指维他奶涉嫌财务欺诈,虚报中国内地利润,持续做假账,编造增长神话等问题;三月发布盈利预警,显示公司2020财年利润整体下滑高达25%-35%。

维他奶品牌诞生80周年的这一年,着实不太好过。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维他奶公司的经营思路存在问题:虽然早就进入大陆市场,但一直未能打开北方市场。

商场如战场,不进则退。维他奶的主要产品柠檬茶面临着其他品牌的激烈竞争,豆奶业务又局限在华南市场,导致业绩增长乏力。

维他奶到了增长瓶颈的同时,还面临中国豆奶品牌遍地都是,竞争异常激烈的局面。维维、养元,乃至伊利、蒙牛等企业都有类似产品。

而维他奶的优势,自然在于老品牌建立起来的市场认知度和口碑。但在这一点上,维他奶也陷入了麻烦。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信息,2020年,维他奶旗下共有11批次产地均为中国香港的饮料产品被拒入境。原因是标签不合格和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泛酸钙”。

这还没完,在海关总署发布的2021年4月全国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中。我们又发现了

9批次维他奶旗下饮料被海关拒绝入境,原因同上。

再加上今年3月和1月,还有总共7批次维他奶饮料未能入境。才一个季度,在口岸监管环节检出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而未准入境的批次就超过了去年全年。

事实上,就算摆放在超市货架和冰柜里的维他奶,营养成分也着实堪忧。数据显示,人们需要喝12盒维他奶才能补充人体所需的60g蛋白质,但同时会摄入15g饱和脂肪和78g碳水化合物。

 

也就是说,维他奶含有大量糖分,对人体基本上没什么好处。再加上每年都有数以万吨的维他奶在口岸被销毁,看来这家公司从政治倾向到产品,问题都不小。


3 结语


近年来,维他奶急于拓展内地市场,因此不断赞助综艺打广告。但偏偏在这样的危急存亡之际,又爆出这样的丑闻。以后在内地的这6成收入恐怕要打个大大的折扣。

对维他奶来说,此时不要讲进军北方市场,能不能保住华南市场的基本盘,都还是个未知数。如果真发展到这一步,维他奶的商业逻辑恐怕会被颠覆。相应的,今天的股价暴跌,恐怕仅仅是个开始。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