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ETF(SZ159806)
--
--
(--%)
今开 : --
最高 : --
成交量 : --
市盈率 : --
52周最高 : --
昨收 : --
最低 : --
成交额 : --
市值 : --
52周最低 : --
分时 日K 周K 月K
价格: 0 均价: 0 涨跌额: 0 涨跌幅: 0% 成交量: 0 成交额: 0
  • 操作:机会出现!加仓加仓加仓!我直接抄底5个方向

    操作:机会出现!加仓加仓加仓!我直接抄底5个方向
    56 11
  • 宝马和华为合作了……

    今天有一件大事值得关注:宝马这次和华为合作的是鸿蒙生态,相当于摸到了大腿,但却没抱住。不像奥迪,直接全部接入了华为的智驾系统,油车+智驾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很多人说,宝马怎么会抱华为大腿?这种坚持西方豪车燃油车的人,还活在过去,去查查问界M8和问界M9的销量就清楚了。

    我之前给大家分析过逻辑,国外大厂寻求高毛利,而国内大厂诉求的是市场份额,薄利多销。那么同样的价格,国产新能源车的“质价比”,要远高于西方燃油车。而且西方燃油车在国产供应链和规模效应的竞争下,基本没有任何胜算。

    最简单的就是,小米 su7 Urtra 的出现。法拉利跑车一套碳纤维组件就够买一台小米。但按照配置来讲,反而还不如小米……小米的碳纤维全部送,跟不要钱似的。小米不赚钱吗?还是这个东西真正的价格就没那么贵。

    极致的性价比,已经粉碎了品牌溢价。小米跑车的出现,导致整个燃油车跑车二手市场,溃不成军,感兴趣可以去查查价格。

    未来 BBA 的战略,只能继续做高端,然后拼命完善智驾、车机等体验系统,这样才能给喜欢油车的人,找补一个买车的理由。

    而低端价格的燃油车,趋势上将会一步步被吞噬下去,真正的节点,就是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那个时候才是燃油车噩梦的开始。

    你想动不动 1000-2000公里的续航,充电 10 分钟,续航新增800 公里,国家基建再大量铺设超充电桩,跟加油站数量等齐,那时候就是另一个世界了。

    虽然短期内,电车还有一些问题,但投资角度,看的是趋势,而不是现状。还是那句话,世界变化很快,遇到新事物,不要急于否定,而要先去寻找其价值。 $新能源车ETF(SH515030)$  $新能源车ETF(SZ159806)$ 
    ... 展开
    39 7
  • 操作:大幅下挫!把握低吸机会,我直接抄底3个方向!

    操作:大幅下挫!把握低吸机会,我直接抄底3个方向!
    87 0
  • 重磅利空!特朗普又搞事了,AI+概念集体重挫,大消费股全线爆发,内资净流出超873亿!

    今日A股市场全天探底回升,三大指数涨跌互现。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23%,深证成指跌0.26%,创业板指跌0.52%。两市个股跌多涨少,下跌个股超3100只;两市全天成交2.00万亿元,较上一日放量成交662亿元,内资主力资金净卖出873.1亿元;两市涨跌中位数为-0.39%。

    盘面上,食品饮料、旅游酒店、白酒等大消费股全天强势,一鸣食品、好想你等十余股涨停;固态电池、锂电池概念持续活跃,上海洗霸、光华科技、紫江企业等封板;AI一体机概念午后拉升,云从科技涨停;券商股尾盘拉升,中国银河涨停创历史新高。此外,银行、房地产及部分农业概念表现强势。

    跌幅方面,AI硬件概念大幅走低,算力、液冷服务器、铜缆高速连接、光模块等跌幅居前,云赛智联一度触及跌停,博创科技跌超10%;机器人概念进入分歧整理,万马股份涨停,盛通股份、众辰科技等跌逾9%;AI手机、AI眼镜、消费电子等概念集体下行;DeepSeek概念回调;AIGC、Sora、AI影视等AI应用概念亦表现不佳。此外,光伏、军工、半导体、汽车产业链等方向全线走低。


    图片来自于东财choice
    消息面上,1、AI行业出现多条利空消息:党媒经济日报发文,莫让AI成为操纵市场的工具;凤凰周刊刊文:我被AI骗了!AI越强大越容易说谎;2、锂电行业频现磷酸铁锂大单,头部企业确认产品涨价消息;3、蜜雪冰城上市在即,融资认购额达1.6万亿港元,创港股IPO新纪录。此外两会召开临近,市场期待出台消费刺激政策;4、同创伟业郑伟鹤表示,交易所昨天通知让抓紧报好企业,未盈利企业IPO也开闸。5、特朗普在首次内阁会议期间对记者表示,他希望中国来美国投资。

    今日市场窄幅震荡,沪指创出节后新高,两市成交额较昨日增加722亿,达2.01万亿元,量能依然很充沛。沪深300和A500继续震荡,科创板、创业板、微盘股指数小幅调整,北证50逆势飘红,行业表现上来看,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商贸零售涨幅居前,通信、计算机、综合金融跌幅居前。

    1、今天有一件大事值得关注:特朗普宣称要对欧盟征收25%的关税。一个月前他曾经宣布过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的关税延后一个月。他昨天又说这一个月基本上到期了还要征。所以25%的欧盟关税,加拿大和墨西哥10%的关税,一下子把美股又给拽崩了。对于美国全球股市来说,都不喜欢征关税,这是巨大的不确定性。

    另外他还打算推出一个新的移民政策,面向全世界有钱人,500万美元一张绿卡,给钱就发。只要卖1000万张,就能给美国政府创收50万亿美元。如果你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川普的所有行为看似荒诞不羁,但每一个动作其实都符合他的商人思维。

    关税也是因为他觉得这笔交易不对等,你占了他便宜他要重新谈价格。这种思维最终的结果就是在不违法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有钱能使鬼推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环境也的确更适合有钱人的生存。更进一步,所以美股的确是更适合长期投资的市场,很多东西都是制度和文化决定的!

    2、今天有一件大事值得关注:英伟达发布了截至今年一月底的2025财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期内营收达到393.31亿美元,同比增长78%,高于市场预期(382亿美元),也超过了该公司在上季度给出的业绩指引(375亿美元);净利润220.91亿美元,同样高于市场预期(209亿美元)。

    这样的业绩,足以为投资者们暂时服下一剂定心丸。再次让大家看到了整个AI产业,特别是AI上游的核心芯片产业的需求依然非常旺盛。不管是英伟达四季报,还是对于今年一季报的业绩展望都是超预期的。而且在会后的电话会议中,英伟达的财务官也说,未来英伟达的毛利率还可能会进一步上行。这是投资者对于英伟达最大的关注。

    不仅能赚钱而且能够以非常大的利润率赚取超额收益。在全世界来讲毛利率最高的英伟达历史当中应该是排在靠前的。但在我们大A股中也会有毛利率非常高的公司,比如茅台主要成分就是水、高粱米,然后价格居高不下。你能够拿到高高的毛利率,说明你足够牛。

    3、今天券商股尾盘拉升,中国银河涨停。昨天尾盘券商的合并传出来,券商也是快速拉升涨停,港股的中国银河涨超17%,中金公司更大涨19%。结果两大券商双双公告辟谣,未得到任何关于合并的书面或口头信息!看起来像在辟谣,但“未得到”这个词,还是有一些想象空间的。

    这两年券商的合并传闻从来没有断过,因为证监会要求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单一大股东最多只能控股一家券商,汇金旗下8家券商肯定要整合的。“打造券商航母”也是目标,券商合并是大势所趋。A股的尿性,有时候市场资金说你有就是有炒了一波再说。如果券商还能继续拉升,那么上证要发起3500的牛市突破了!当然如果市场不理会,博弈空间也就是不大了。

    4、今天AI和机器人板块震荡下挫。消息面上AI行业出现多条利空消息,不过国内和海外利好催化非常多,如深圳准备发布机器人专项支持政策,对开放应用场景,突破关键技术,构建专用数据集,提高规模化制造和应用能力等方面给予支持。机器人、AI和低空经济这三大产业有望成为地方政府2025年重点支持的方向,广东,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估计都会出台重磅支持政策。

    另外美国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发布了新一代VLA(视觉语言行动)模型Helix,在这个模型的控制下,机器人的运动协调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都大幅提升。Figure的机器人上半身有35个自由度,能够实现双机器人写作完成家庭任务,机器人还搭载了7B参与的端侧模型,仅需自然语言指令就能抓取上千种家居物品,完成分类摆放等复杂任务。

    总的来讲今天A股AI科技主线熄火,导致市场大面积回调。白酒、银行、房地产、红利等相对滞涨的板块逆势上涨。人工智能、机器人、金融科技、通信设备、智能汽车等AI方向全线回调,科技主线熄火,不意味着主线行情到头。涨多了,然会有短线回调压力。这时候考验的是自己当时为什么买这个。

    如果是冲着资金情绪而来,那差不多也该止盈了。如果是冲着AI上升的逻辑,显然这不会是终点。如果说,AI科技之前一路狂飙,不敢上车,那现在倒车回来,你敢上吗?至于A股整体板块轮转风格飘逸,毕竟国内资金跷跷板效应很明显,成长和价值基本水火不容,加上下周就要开会,市场稍微谨慎观望在情理之中。

    PS:以上就是今天A股市场的重磅消息和行情解读,最后烦请友友们顺手点个赞,给个鼓励支持,万分感谢!文中股票和基金仅做分析之用,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新能源车ETF(SH515030)$  $新能源车ETF(SZ159806)$  $特斯拉(USTSLA)$  $芯片ETF(SH512760)$  $芯片ETF(SZ159995)$ 
    ... 展开
    49 0
  • 操作:加仓加仓加仓!这些方向出现机会,我大幅加仓干!

    操作:加仓加仓加仓!这些方向出现机会,我大幅加仓干!
    41 0
  • 操作:决定了!加仓,加仓!今天我重点聚焦这七个方向,发车

    操作:决定了!加仓,加仓!今天我重点聚焦这七个方向,发车
    42 0
  • 调整接客 中国大门大打开 开放怀抱拥美资

    新修订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有了不同于之前的新办法。

    最大的两大看点是:

    1、将外国投资者的持股锁定期由不低于3年调整为不低于12个月。

    2、允许外国自然人实施战略投资。

    其他的看点是:

    1、外国投资者实施战略投资后不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则对其资产要求降低为实有资产总额不低于5000万美元或者管理的实有资产总额不低于3亿美元。

    2、除定向增发和协议转让两种方式,新增允许外国投资者以要约收购方式实施战略投资。

    3、对于以定向发行、要约收购方式实施的战略投资,允许以境外非上市公司股权实施跨境换股。

    以上措施,说明中国再次放宽了外国投资者入市,对外宣告将会以更开放的心态欢迎外国资本,投资、控股、收购都可以。

    这有利于外国资本更容易进入A股投资,能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

    外国投资者参与后,有助于上市公司引进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对公司的经营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外国投资者参与后,有利于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推动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今后,我们可能会看到,外国自然人会持有A股上市公司,外国投资者会持有A股上市公司,外国自然人、投资者会控股A股上市公司。

    就像腾讯,第一大股东是南非报业集团‌,其在在2001年以3200万美元的价格从李泽楷、腾讯创始人团队以及IDG资本手中收购了腾讯46.5%的股权,并在腾讯上市后继续持有并逐步减持,目前持有腾讯约31.1%的股权‌。

    就像阿里,2007年在香港上市,成为了中国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互联网公司。此时,马云持有公司约13.4%的股份,软银持有公司约23.4%的股份‌。

    现在看到的互联网平台公司:美团、京东、百度、滴滴、拼多多等,里面看不到国资,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外面的风险投资财团,或者是腾讯、阿里等国内的风险投资财团。

    他们这些上市公司绝大部分都是在境外、海外上市,海外的、民间的风投财团随着他们的发展崛起是赚的盆满钵满,富得流油。

    新能源的股东结构要比平台经济股东结构好点,但AI人工智能、智造等领域随着新办法的实施,会诞生一批类似这样的在境内、国内上市的股东结构的上市公司。

    不管是平台经济、新能源、还是AI人工智能、智造,都会是国内外、境内外风投财团、政府、社会、企业、老百姓多方共赢。 $腾讯控股(HK00700)$  $阿里巴巴(USBABA)$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USBBAAY)$  $百度(USBIDU)$  $滴滴(USDIDI)$  $拼多多(USPDD)$  $美团(USMPNGY)$  $软银(ADR)(USSFTBY)$  $新能源50ETF(SH516270)$  $新能源车(SZ399417)$  $新能源车电池ETF(SZ159775)$  $新能源车ETF(SH515030)$  $新能源车ETF(SZ159806)$  $新能源车ETF基金(SH516660)$  $光伏30ETF(SH560980)$  $光伏50ETF(SH516880)$  $光伏50ETF(SZ159864)$  $光伏ETF(SH515790)$  $光伏ETF(SZ159857)$  $光伏ETF基金(SZ159863)$  $比亚迪(SZ002594)$  $比亚迪股份(HK01211)$  $宁德时代(SZ300750)$  $宁德时代(SZ300750)$  $隆基绿能(SH601012)$  $阳光电源(SZ300274)$  $AI50(SZ399284)$  $人工智能50ETF(SH517800)$  $人工智能AIETF(SH515070)$  $人工智能ETF(SZ159819)$  $人工智能ETF(SH515980)$  $人工智能主题(HKHSAIT)$  $人工智能主题净(HKHSAITN)$  $人工智能主题全(HKHSAITT)$  $A都会人工智能(HK03413)$  $AI人工智能ETF(SH512930)$  $港股通人工智能(HKHSSCAI)$  $港股通人工智能净(HKHSSCAIN)$  $港股通人工智能全(HKHSSCAIT)$  $Rogers人工智能全球宏观ETF(USBIKR)$ 
    ... 展开
    52 3
  • 操作:开始贪婪!加仓,加仓!五个方向同时进攻!发车了

    操作:开始贪婪!加仓,加仓!五个方向同时进攻!发车了
    120 0
  • 9.12操作:加仓加仓!决定了,今天重点聚焦这几个方向,发车

    9.12操作:加仓加仓!决定了,今天重点聚焦这几个方向,发车
    11 0
  • $新能源车ETF(SZ159806)$ 比亚迪和宁德都是涨的,你是跌的,你到底买了啥啊
    9 0
  • 新能源震荡,加仓布局机会?提个醒!

    新能源震荡,加仓布局机会?提个醒!
    10 0
  • 直播嘉宾:麻绎文 国泰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直播时间:2024年3月26日摘要:近期汽车板块出现了一些反弹的行情,$汽车ETF(SH516110)$ 在经历了今年1到2月份市场比较快速的杀跌之后,近期的底部反弹幅度也是达到了20%以上。这也反映了投资者对于车市复苏有一定的预期,另外也是在小米汽车即将发布的背景之下,相关的产业链,包括给小米SU 7提供了热管理、空气悬架、智能座舱、内外饰件等等各方面零部件的供应商也受到了一定的催化。从长期来看,我们觉得更加需要关注的是两个趋势:一个是汽车新能源化的趋势,另一个是汽车智能化的趋势。过去两年新能源车板块经历了大幅度的调整,这里面主要的因素也是产业链供需格局的恶化, 我们看到像碳酸锂现货的价格也是从前期的9.6万元的低点一路反弹,近期也是达到了11万元左右的水平,这里面也是反映出了供需格局的改善。从汽车销量的情况上来看,3月份的汽车零售市场差不多是在165万辆左右的水平,同比增长3.7%,增速也反映了一定的修复迹象。另外,预计3月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是能够达到75万辆,同比增长37.1%,环比增长93%,渗透率达到45%。这一方面反映了汽车销量经历了前期春节期间的淡季之后有所修复,另外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新车型在 3 月份密集推出,包括新车型的正式交付和产能爬坡。另外,当前市场还存在着价格战,在短期确实对汽车的销量有一定的抑制,但是后续随着汽车价格战稳定之后,再叠加汽车价格比较高的性价比之后,汽车销量还是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回暖。今年汽车行业也面临了一个比较重大的变革,生成式AI有望带来自动驾驶技术升级加速。首先,生成式AI或大模型的认知推理能力能够帮助自动驾驶算法高效处理和训练数据集,使得系统具备自主的数据挖掘、处理的能力,带来数据处理效率上的提升,并降低成本。第二,大模型技术能够加速和帮助自动驾驶算法的升级和迭代。第三块是仿真系统,大模型有望能够去构建和真实驾驶场景相关的仿真模拟测试场景,使智能驾驶的模型和技术能够在这些仿真场景中进行训练。从长期来看,像汽车的新能源化、智能化还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明确的趋势,我们觉得还是可以去重点关注汽车产链,包括像新能车和智能汽车板块的一些投资机会。从投资标的来看,可以关注像汽车ETF(516110)、$新能源车ETF(SZ159806)$$智能汽车ETF(SZ159889)$ 。正文:一、如何看待小米汽车上市?麻绎文: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于汽车行业的一些投资观点,特别是在当前时间点,我们也知道小米的首款汽车,小米SU 7在3月28号正式发售。小米汽车的关注度也是非常高的,相比于以往其他车厂商的车型,小米在新车型发售之前,引发了大家各类的讨论,我觉得相对来说比较罕见的,这背后也反映了小米作为一个消费电子领域较为成功的厂商,经过十多年的时间来布局汽车领域,到最终正式发布,受到了大家很多的关注。我们回顾一下小米汽车的造车过程,可以追溯到2013年,当时小米的雷军就已经两次拜访过马斯克,学习新能源汽车制造的经验。此后,小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包括人才储备、产能建设、销售渠道,以及技术研发等等,各方面都经历了比较长时间的投入,包括资金和时间上的投入,前期的成本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巨大的。除此之外,我们也看到小米在前期投资布局了很多新能源车、自动驾驶等相关企业,像三电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公司。这对于小米最终的汽车车型,也就是SU 7的布局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从小米汽车最新的情况来看,去年年底,雷军发布了五大智能电动车的核心技术。到了今年3月28号,小米的SU 7也将正式发售,我们觉得可以持续关注小米的汽车上市之后的销量情况。从小米自身的情况来看,其在 2023 年 9 月已经完工了一期车厂的主体建设,二期预计在 2025 年完工。两期自建车厂位于北京亦庄,总产能可能达到 30 万辆。与新势力车企相比,小米在过去 10 年里,研发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增强。根据小米最新的财报数据,2022 年公司在智能电动汽车创新方面的投入达到 31 亿元,而到 2023 年前三季度,这一投入已经达到 42 亿元,同比增长 130%。这里面也是说明了,小米把智能电动汽车看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未来发展趋势和业务线条,也会带来产业链非常明显的长期投资机会。接下来,我们就给大家具体来看小米汽车SU 7这款汽车自身的技术特点,包括产品的一些特点和优势。首先,是雷军在去年下半年年底提到小米汽车的五大核心技术,当时小米也正式发布了它的摩德纳平台架构,公布了五大核心的技术的最新进展,这里面包括了它的小米超级电机、小米自研的CTB一体化的电池技术、小米的超级大压铸,以及小米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和小米的智能座舱。这五大核心技术,从核心参数来看,相比于同类的车厂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例如,以它的超级电机为例,它自研的V6和V6S电机已经实现量产上车。另外,它更新一代的V8S预计将在2025年上车。从电机参数来看,V6的最高转速可达21000转,而V8S的最高转速则超过27000转,功率密度高于特斯拉Model S、保时捷Taycan等同类车型。这种性能的突破主要得益于其材料、结构和散热等方面的创新。另外,一体化压铸的技术,从长期来看,是大势所趋的技术。从小米自己的一体化压铸的技术来看,可以使全铝车身的成本下降 73%,能够接近钢制车身的成本。相比于以往的冲压加焊接工艺,它的一体化压铸技术能够实现轻量化、高效率和低成本等优势。我们认为,这一技术相比其他整车厂商仍具有一定优势。从长期来看,一体化压铸是一个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小米在这方面走在各大车厂相对领先的地位。第三点是它的 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它的电池体积效率能够达到 77.8%,也处于全球领先的水平,它的电池空间利用率相对较高。另外它和宁德时代共同研发的 800 伏小米电池包,它理论上续航里程能够达到 1200 公里以上。这块大家去观察同类车型,比如新势力或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型,它的续航里程也是比较长的。我们在使用新能源车时,续航里程是消费者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从实际产品力角度上来看,由于小米SU7的续航里程更长,我们觉得相比同类的车型也会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除了刚刚提到这几点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小米也是提出了三项智能驾驶技术的创新。比如说通过自适应变焦的BEV技术、道路大模型,以及超分辨率的占用网络技术,构建自己相对来说比较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除此之外,从它的硬件配备的情况上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到小米确实在智能驾驶这块的投入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大的,它搭载两颗Orin的高算力的芯片,综合算力能够达到508TOPS的水平。另外,它的感知系统配备了1颗激光雷达、11颗高清摄像头、3颗毫米波雷达和12颗的超声波雷达等等。它的感知系统配备的情况,也是在行业比较领先的配置水平。从小米它自身的成长的预期来看,它认为自己能够在 2024 年达到一梯队的智能驾驶的水平。从长期来看,我们也可以去憧憬它的自动驾驶技术的提升。另外,从它的智能座舱的情况来看,小米的澎湃 OS 实现了上车的实际落地的情况,它的车机系统能够实现五屏联动的效果。它的车载澎湃 OS 系统搭载了高通骁龙 8295 芯片,包括超精中控屏、HUD 抬头显示、1.1 英寸翻转仪表屏和两个后排拓展屏,能够实现座舱的五屏联动技术。所以,小米实际使用体验效果,相比于其他智能驾驶的汽车,它的体验效果可能也会具备更多的优势。我们看小米自身的澎湃OS,在上车的技术的加持之下,它车机的启动速度是能够达到1.49秒,反应的效率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快的。综合来看,不管是从它的新能源电池、电机,包括它的一体化压铸等等的一些轻量化、长续航等等的实际驾驶效果,包括它的智能驾驶的使用体验、技术等等,小米SU 7这款车型的产品力还是具备一定的优势。小米的这款SU 7新能源汽车会在3月28号正式上市销售,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去判断它的销量情况,包括它对产业的带动,包括它所在的价格段汽车销量情况如何。小米SU 7是一款定位于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它的同类车型,可以参考特斯拉 Model 3、比亚迪汉 EV、小鹏 P7 ,以及智界 S7、极客 001 等。而对于燃油车型,它可能对标宝马 3 系等。总体上来看,它所在的价格段目前还未正式发布销售价格,我们认为它的竞品价格大概在 25 到 30 万以及 30 到 40 万之间的部分车型。从小米自身的配置、车型以及定价情况来看,我们预计它最终每个月销量可能能够达到5000到10000辆的水平,这是它上市之后的初始情况。随着产品得到大家的认可,以及后续车型的逐步推出,我们觉得它的销量有望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另外,大家可能还会关注到它的SU 7车型,外观确实相对来说比较亮眼,采用了溜背的造型,包括无边后视镜等设计,能够较为有效地降低风阻。它的风阻系数在同类车型来看,相对来说也是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参考同类的车厂来看,我们觉得小米它自身在消费电子领域也是布局了很多年,从最开始的布局了偏低端的智能手机,这几年小米也是发布了一系列像三、四千元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之后,它的产品也是逐步得到了自身的消费群体的认可。后续我们觉得随着像小米SU 7的车型发布,或者说它的智能电动汽车也好,它也会从一个相对来说偏C级的轿车,有希望去往一些更加高端化的车型去走。它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消费群体,包括它的粉丝群体也好,也有希望去给它的汽车销量带来一定的拉动作用。综合各方因素来看,我觉得还是可以去期待3月28号小米SU 7车型正式发布的情况。特别是它的定价,我们觉得可能对它后续汽车销量会有一定的前瞻性作用。从投资的角度上来看,近期我们也看到汽车板块出现了一些反弹的行情,包括我们去看汽车ETF (516110)标的,在经历了今年1到2月份市场比较快速的杀跌之后,汽车ETF近期的底部反弹幅度也是达到了20%以上。这块也反映了投资者对于车市复苏有一定的预期,另外也是在小米汽车即将发布的背景之下,相关的产业链,包括给小米SU 7提供了包括热管理、空气悬架、智能座舱、内外饰件等等各方面零部件的供应商也受到了一定的催化。随着小米SU 7的正式发布,我们觉得它的销量预期还是会有一个上行的趋势。所以这块我们觉得还是可以去关注我们的汽车ETF(516110),这里面包含了很多零部件厂商,也是能够切入到小米SU 7的供应链里面来。二、长期需关注汽车两大趋势:新能源化、智能化从长期来看,我们觉得更加需要关注的是两个趋势:一个是汽车新能源化的趋势,另一个是汽车智能化的趋势。在当前汽车大盘销量相对来说已经日趋稳定的情况之下,新能源化和智能化从长期来看还是非常重要的变革趋势。首先从新能源汽车的角度上来看,大家看市场上像新能源车相关的 ETF 标的或者指数行情,过去两年也是经历了比较大的大幅度的调整,这里面主要的因素也是产业链供需格局的恶化,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我们去从产业的角度上来看,新能源车的上游包括像上游包括锂、钴等等有色金属的电池原材料;中游主要是三电系统,特别是核心的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当中占据了比较大的比例;下游主要是整车、充电桩等等。总体上来看,过去两年的上游的锂、钴资源,包括像中游的电池制造厂商都面临着供需格局恶化的情况。以电池的碳酸锂的价格为例,大家回想一下,也是基本上从过去的这五六十万的高点,一路回落像到去年10 万元每吨以下的水平,锂矿资源的公司去年业绩也是比较惨淡的。从市场行情表现上来看,特别是像锂、钴资源相关的一些公司,包括像中游的电池公司,面临供需格局恶化的环境之后,上市公司股价层面很多都是腰斩的跌幅。今年的情况来看,以碳酸锂为例, 也是跌到了很多的厂商的成本价附近。后续来看,我们觉得部分的锂矿资源的厂商可能会逐步退出生产,整体产能还是有一定缩减的空间。我们看到像碳酸锂现货的价格也是从前期的9.6万元的低点一路反弹,近期也是达到了11万元左右的水平,这里面也是反映出了供需格局的改善。从需求端来看,像3月份电池以及电池的一些原材料的排产也是环比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此之前,由于厂商的悲观预期,各环节的企业库存水平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低。短期由于下游需求的提振,带来了企业扩大了采购量,所以大家看到锂矿的价格也出现了上涨。另外在春节期间,部分企业出现了停产检修的情况,叠加某些地区锂、钴生产的环保管理要求更加严格,导致短期内锂矿的供给出现了相对收紧的趋势。在供需格局叠加的情况之下,碳酸锂价格的上涨也是反映了产业链迎来了一个底部基本面修复的趋势。从汽车销量的情况上来看,3月份的汽车零售市场差不多是在165万辆左右的水平,同比增长3.7%,增速也反映了一定的修复迹象。但是如果我们去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相对来说就会更加亮眼,预计3月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是能够达到75万辆,同比增长37.1%,环比增长93%,渗透率达到45%。相比汽车市场3.7%的同比增速,新能源汽车的同比增速达到37%。3月份,我们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的向上的销量修复会更加明显。这一方面反映了汽车销量经历了前期春节期间的淡季之后有所修复,另外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新车型在 3 月份密集推出,包括新车型的正式交付和产能爬坡。我们看到比亚迪的荣耀版系列车型、2024 款极客 001 以及理想 MEGA 等新车型,在 3 月份实现了顺利的交付和销量攀升,使得新能源车销量在 3 月份呈现亮眼的数据。另外,3月份很多车厂也陆续发布了自己的降价计划,部分车型的降价幅度较大,这使得部分消费者有一定的观望情绪。我们可以参考2023年汽车价格战的情况,去年汽车的价格战主要是由于燃油车排放标准的切换,导致了部分的燃油车车厂有清库存的需求。所以在去年上半年,出现了一轮汽车价格战的行情。价格战在短期确实对汽车的销量有一定的抑制,但是后续随着汽车价格战稳定之后,再叠加整体比较高的性价比之后,汽车销量还是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回暖。从今年的维度来看,虽然短期汽车降价的幅度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大的,部分消费者也出现了观望情绪,后续随着汽车价格体系逐步稳定,我们觉得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包括它的渗透率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这块我们觉得还是可以去值得期待的。政策层面来看,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面也是五次提及了汽车消费的情况,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要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我们知道像新能源汽车,它作为一个相对来说价值量比较大的消费品,它的更新换代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拉动消费的复苏。所以在这块,我们看到在今年两会之后,各地也在陆续推出自己的一系列汽车消费的优惠措施,政策的落地也是有希望去支撑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提升。另外,在政策层面来看,像今年的两会之后,我们看到国资委也提到了明确三家央企新能源汽车业务将单独考核,这里面也是反映了国资委或者说央国企层面也是把汽车的新能源化看作了未来长期的发展趋势。国家的产业层面来看,新能源汽车也是我们国家在汽车产业弯道超车非常重要的机会。在传统的燃油车领域,国内的一些车企竞争力相比海外的一些车厂,包括一些合资厂商,还是有一定劣势。但是,进入到新能源汽车时代,国内在三电系统的布局都是比较早的,特别是在电池等关键技术领域,国内头部厂商的在全球市占率相对也是比较高,技术储备也是较为领先的。因此,这一块也是我们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逻辑,扶持汽车产业链中相对来说价值量比较大的各个细分环节,带动国内产业链升级的趋势。从长期来看,汽车的新能源化仍有较大渗透率上的提升空间,包括像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以及锂电产业链还是有很大的成本以及技术上的优势,后续也有望通过在海外建厂来提升自己的出海的能力和水平。当前我们觉得新能源车面临的问题可能还是在供给端的过剩,包括我们看到产业链的价格,比如说像碳酸锂的价格还是在一个历史低位的附近,这块也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于供给过剩的悲观预期。后续我们觉得随着价格持续处在低位,叠加行业再融资政策逐步收紧,像部分企业资金端的压力可能会逐步显现,也会逐步退出这个行业,行业也可能会进入到一个加速出清的阶段,这将带来产业链供需格局的逐步优化。从指数的估值情况上来看,新能源车ETF(159806)跟踪的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的PE估值当前也处于历史低位,基本上在历史10%分位以下,后续我们觉得一旦供给端扩张放缓,产业链的竞争格局优化,新能源车板块还是有比较大的估值修复弹性,感兴趣的投资者还是可以去考虑做一些底部的逢低分批布局,可以关注新能源车ETF(159806)。除了汽车的新能源化,我们觉得还要重视汽车的智能化趋势。首先,我们从小米自身的情况来看,它自身也是全栈自研了智能驾驶的算法,从长期来看,它的目标也是希望能够实现像L4比较高阶的自动驾驶,它也是整合了像集团自身,包括人工智能实验室、小爱团队以及手机相机部门等等多个部门,去研发它的智能驾驶的技术,这也体现了小米对于自动驾驶的重视。另外,我们看到像小米在车机互联领域也是申请了很多的专利。截至2023年11月的统计数据来看,小米的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获授的专利也是超过700项,其中较多也是应用在智能汽车的座舱领域,包括语音唤醒、智能降噪、穿戴设备与车辆互联、按照用户使用习惯来提前唤醒车辆、方向盘生物特征检测等等这样一系列与智能驾驶相关的专利,也是反映前期研发的成果。我们觉得由于在消费电子领域,特别是手机领域,小米公司对于其用户还是有比较深刻的使用体验,包括偏好上的理解,随着SU 7逐步上市之后,小米对于用户对智能电动汽车的使用体验,和别的新能源车厂来相比,可能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从智能汽车行业趋势来看,我觉得今年也面临了一个比较重大的变革,生成式AI有望带来自动驾驶技术升级加速。像刚刚结束的英伟达GTC大会,除了发布了两款Blackwell架构的最新算力芯片,大家关注比较高的还有英伟达发布的Drive Thor车载计算平台。我们看到像比亚迪、小鹏等国内车企,都已经宣布与英伟达加强基于车载计算平台的合作,来助力高阶自动驾驶的落地。预计最早在明年生产的车辆当中就能够落地车载的计算平台。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带来自动驾驶技术的提升:首先在数据处理层面,自动驾驶的数据体量呈现指数级增长,生成式AI或大模型的认知推理能力能够帮助自动驾驶算法高效处理和训练数据集,使得系统具备自主的数据挖掘、处理的能力,带来数据处理效率上的提升,并降低成本。第二,大模型技术能够加速和帮助自动驾驶算法的升级和迭代。长期来看,AI大模型可以通过知识蒸馏等等方式赋能小模型,全面提升小模型感知的能力。从算法角度来看,自动驾驶技术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第三块是仿真系统,我们知道现在的生成式 AI 技术能够实现包括文生图、文生视频,甚至最新还能实现文生音乐等能力。从和自动驾驶结合的角度来看,大模型也能够去构建和真实驾驶场景相关的仿真模拟测试场景,使智能驾驶的模型和技术能够在这些仿真场景中进行训练。我们认为未来AI的发展能够使自动驾驶算法更加泛化,来应对各种实际驾驶场景。我们知道以往的自动驾驶算法的实际训练是基于真实的驾驶路况去做的算法训练,未来随着大模型的发展,像一些仿真场景能够加快自动驾驶的训练。综合以上各个方面因素,我们认为在数据处理、算法迭代、仿真模拟等等各个方面,大模型能够赋能自动驾驶技术的升级,长期来看可以引导高阶自动驾驶的实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变革趋势,我们可以关注相关自动驾驶标的,如智能汽车ETF(159889)。总结来看,随着小米SU 7的正式上市发布及销售,我们觉得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包括智能驾驶的迭代升级都会迎来加速,特别是像小米自身产链的一些零部件上市公司,还是会受益于小米汽车的放量。从长期来看,像汽车的新能源化、智能化还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明确的趋势,我们觉得还是可以去重点关注汽车产链,包括像新能车和智能汽车板块的一些投资机会。从投资标的来看,可以关注汽车ETF(516110)、新能源车ETF(159806)和智能汽车ETF(159889)。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展开
    4 0
  • $新能源车ETF(SZ159806)$ 大涨的时候一定要问自己“这里是不是阶段性的顶?”。居安思危,投资的首要目的是获利,顶点利润不落袋,以后再追忆当年辉煌,有什么用呢?
    2 0
  • $新能源车ETF(SZ159806)$ 徐没有想到的是,9月份ma­te60发布带来巨大流量直接把同时期发布的新问界m7带火了,一下子把问界从一个在排行榜几十名开外的边缘品牌带到了第一的位置。这种情况对于徐志军当时和朱荣谈的这个合资的模式包括价格就产生了压力,所以传言说双方谈不拢是很有可能的
    2 0
  • $新能源车ETF(SZ159806)$ 只能说汽车行业太卷了,能不急嘛,今年别说80万了,纯销量能卖40万就谢天谢地了,本身就是玩增程的,市场被问界全拿走了…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