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SZ000625)
--
--
(--%)
今开 : --
最高 : --
成交量 : --
市盈率 : --
52周最高 : --
昨收 : --
最低 : --
成交额 : --
市值 : --
52周最低 : --
分时 日K 周K 月K
价格: 0 均价: 0 涨跌额: 0 涨跌幅: 0% 成交量: 0 成交额: 0
  • $长安汽车(SZ000625)$ 今天长安汽车股价微跌至12.23元/股,市盈率在16倍左右,这个位置估值并不算高。消息面上,近日长安汽车公布 2025 年一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 341.61 亿元,同比下降 7.73%;但归母净利润达 13.53 亿元,同比增长 16.81%。
    38 0
  • 长安汽车(000625):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提升 新车周期开启有望推动业绩向上

      事件  公司发布2025 年一季报,公司Q1 实现营收341.6 亿元,同环比分别为-7.7%/-30.0%;归母净利润13.5 亿元,同环比分别为+16.8%/-63.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
    0 0
  • 长安汽车(000625)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 三大计划齐头并进

    投资要点 公司公告:公司披露2025 年一季报,2025Q1 实现营收341.61 亿元,同环比分别-7.7%/-30.0%,归母净利润13.5 亿元,同环比分别+16.8%/-63.8%,扣
    0 0
  • 净利下滑35.37%!长安汽车,为何“卖多赚少”?

    要说2025年哪家车企最受关注,长安汽车必定“榜上有名”。

    今年年初,长安汽车和东风汽车共同宣布进入重组,两家年销量百万级的车企将组成新的车企巨头。

    据相关报道显示,若长安汽车和东风汽车成功合并,仅从销量来看新组建公司将会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五大汽车集团,即便比亚迪也难望其项背。


    不过,虽然因和东风汽车的重组被推到聚光灯下,但光芒背后的长安汽车也陷入了经营困境之中。据长安汽车在4月11日披露的年报显示,2024年长安汽车实现营收1597.33亿,同比增长5.58%;实现净利润为73.21亿,同比降幅为35.37%,业绩“增收不增利”。

    从销量来看,过去的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表现亮眼,全年销量268.4万辆,创近七年来新高,同比增长5.1%,连续五年实现同比正增长。

    卖得多、赚得少
    对于长安汽车而言,陷入“卖得多、赚得少”的境地并不出奇。

    长安汽车的业务可以分为合资和自主两大阵型,在自主品牌中构建了长安、深蓝汽车、阿维塔三大品牌,其中长安品牌下构建长安引力、长安启源、长安凯程三大品牌序列,形成差异化自主品牌矩阵;而合资品牌则主要有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

    受比亚迪、吉利等车企崛起的影响,过去这些年长安汽车的合资品牌一直表现都不太好,盈利全靠自主品牌“扛大旗”。

    不过,来到2024年情况却截然相反:此前一直表现低迷的合资品牌长安福特,去年竟实现了20.9亿元的净利润,盈利水平明显提升。

    当然,净利润大增并不是长安福特表现有多好。据媒体分析,长安福特走量的还是几款老车型,新能源布局也尚未完善,但通过削减产能、关闭工厂,提升了产能利用率,最终起到降低成本的效果,再加上部分国产车型采取出口贸易返销方式,这也提高了长安福特的利润水平。

    相比于合资品牌的超预期表现,长安汽车的自主品牌就要弱得多了。上面的内容中提到,过去这些年长安汽车全靠自主品牌“扛大旗”,然而来到2024年自主品牌却成为“拖累”,尤其是新能源系自主品牌。据财报显示,2024年长安汽车旗下两大自主新能源品牌深蓝汽车与阿维塔双双处于亏损中,其中深蓝汽车2024年实现营收372.25亿元,净利润为-15.72亿元;阿维塔实现营收153.48亿元,净利润为-40.18亿元。

    过去几年,长安汽车为了提振新能源业务,不惜倾注大量资源扶持深蓝汽车与阿维塔,但这两大品牌显然距离“独立”仍有很远的距离。

    以阿维塔为例,虽然由长安汽车、华为和宁德时代联手打造,但阿维塔的表现却远不及预期,其2022及2023年分别亏损20.15亿和36.93亿,最近三年累计亏损达97.26亿。连年亏损令阿维塔背负着巨大的财务压力,2024年阿维塔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了70.54%。

    相比于新能源系自主品牌,长安品牌旗下的长安引力、长安启源以及长安凯程三大品牌序列表现相对较好,其中长安引力2024年销量突破了121万辆,是长安汽车2024年销量的“主力军”。不过,长安引力主要以销售低价燃油车为主,像全年销量超22.8万辆的CS75系列,售价范围在7.19万至10.29万元;而销量超17.8万辆的逸动系列,长安逸动在叠加现金及补贴后售价4.79万至6.29万元。

    整体而言,长安汽车的困境源于其自主品牌——新能源自主品牌仍在亏损,主销燃油车为主的主力品牌虽然表现较好,但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也不得不低价卖车,而这就最终导致了长安汽车陷入“卖得多、赚得少”的境地。

    2025年压力不减
    面对竞争激烈的大环境,长安汽车能交出一份“增收不增利”的业绩已相当不易。

    不过,对于长安汽车而言这或许只是开始,进入2025年,长安汽车所面临的挑战恐怕会更加严峻。

    之所以这样讲,主要是基于长安汽车的销量结构来考虑。目前,长安汽车的销量“大头”来自燃油车,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总销量70.52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19.42万辆,占比为27.53%。要知道,过去的2024年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已经来到47.6%,长安汽车的新能源转型速度已经明显落后。

    而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新能源车已经成为行业的重要增长动力。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263.3万辆,同比增长47.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248.4万辆,同比增长47.6%;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14.9万辆,同比增长48.6%。仅3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7.7万辆和123.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3.9%和38.7%,同比分别增长47.9%和40.1%。但对于长安汽车而言,由于其以燃油车为主导,其很难享受到新能源的红利。

    另外,长安汽车的燃油车业务其实也暗藏危机。在上面的内容中提到,长安汽车的燃油车主要以低价车型为主,据财报显示,2020年定增募投项目中,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调整升级项目未达预计收益,其2024年实现效益2.79亿元,累计实现效益15.78亿元。该项目投放的新车型主要为CS75系列,以燃油车为主。长安汽车称,该项目未达预计收益的原因是2024年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传统燃油乘用车销量下滑,行业竞争加剧。

    从利润率来看,2024年长安汽车的利润率数据明显下滑,毛利率从2023年的17.26%下滑至14.94%,净利率则从2023年的6.28%下滑至3.82%。从具体产品来看,2024年长安汽车的汽车毛利率为14.94%,而在2023年该项数据为18.36%,2022年则为20.49%,可见数据呈逐年下滑的态势。

    综合上述分析,长安汽车的困境源于新能源转型缓慢,在新能源车“当道”的大背景下,仍倚重于燃油车的长安汽车不但难以享受新能源车快速增长的红利,还会陷入燃油车的价格战中,导致利润率持续下滑。过去,长安汽车其实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此前的“香格里拉计划”的目标之一是计划在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实现全谱系产品的电气化,但从现在来看,长安汽车想要实现当初立下的目标,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长安汽车(SZ000625)$ 
    ... 展开
    23 2
  • 长安汽车(000625):业绩符合预期 新能源产品周期强劲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5 年一季报:2025Q1 营业收入341.6 亿元,同比-7.7%,环比-30.0%;归母净利润13.5 亿元,同比+16.8%,环比-63.8%;扣非归母净利7.8 亿
    0 0
  • 长安汽车(000625):预计自主新能源品牌盈利改善 推进智能化及海外布局

    核心观点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2024 年营业收入1597.33 亿元,同比增长5.6%;归母净利润73.21 亿元,同比减少35.4%;扣非归母净利润25.87 亿元,同比减少31.6%。4 季度
    0 0
  • 长安汽车(000625):25Q1业绩稳健 新能源上量与出海驱动增长

      业绩稳健,Q1 通常为季节性低点  公司发布2025 年一季报,(1)营收:25Q1 实现营业总收入341.61 亿,同环比-7.73%/-29.96%;(2)毛利率:毛利率为13.86%,同环比
    0 0
  • 长安汽车(000625.SZ):一季度净利润13.53亿元 同比增长16.81%

    格隆汇4月25日丨长安汽车(000625.SZ)公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1.61亿元,同比下降7.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3亿元,同比增长16.81%;归属于上
    2 0
  • 长安汽车与快手达成战略合作

    格隆汇4月24日|日前,在2025上海车展上,长安汽车与快手就营销数智新基建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签署了《数智营销新基建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开启汽车数智化营销新里程。双方表示,长安汽车在营销数字化方面一直走在行业前沿,而快手拥有庞大用户流量,以及其从AI智能化营销到科学营销洞察的全域数字营销服务能力,能快速将流量转化为商机,双方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
    0
  • 长安汽车(000625):新能源与出海驱动增长 智能化布局稳步推进

      1、营收创新高,销量稳健增长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97.33 亿元,同比增长5.58%,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汽车销量268.4 万辆,同比增长5.1%,创近七年新高,连续五年实现同比
    0 0
  • 长安汽车朱华荣:未来汽车将是可进化的汽车机器人

    格隆汇4月23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今日在2025上海车展上表示,未来五年,长安汽车将坚持 BEV、REEV、PHEV、HEV、ICE五大动力路线,面向全球推出 45 款全新产品,其中, 新能源37款。此外,朱华荣指出,长安预判,未来汽⻋就是“可进化的智能汽⻋机器人”, 因此长安将汽⻋解构为 L1-L6 六层架构。
    0
  • 汽车行业迎来多重利好,关注上海车展发展新契机:

    在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一系列积极动态正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上海车展更是让市场充满期待,有望成为行业预期上修的关键窗口期。

    4月23日 - 5月2日,上海车展将盛大举行。

    此次车展上,各主机厂标配智驾车型如百花齐放般密集发布。

    自主品牌凭借技术上的不断突破与上攻,正积极重塑品牌力。

    在智能驾驶领域,各车企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力求在这一前沿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智驾车型的大量涌现,不仅展示了汽车行业的科技创新成果,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智能、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

    随着这些智驾车型的发布,市场对汽车行业的预期有望得到上修,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我国乘用车及商用车出口美国较少,在此背景下,具备全球产能布局的车企和汽零企业展现出强大的风险分散能力。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布局生产基地,这些企业能够有效降低单一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保障供应链的稳定。

    同时,全球产能布局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贴近当地市场,满足不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具备全球产能布局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4月16日,工信部装备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的软件和在线升级工作推进会。

    会议强调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规范营销宣传和OTA升级管理。通过规范宣传,避免企业过度夸大智能网联汽车功能,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强化技术约束和测试管理,确保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一系列举措将推动行业从“营销驱动”转向“安全优先”,有助于行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智能网联汽车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乘用车板块正进入车展新车密集发布期,行业也随之进入旺季,需求持续改善。

    4月16日,鸿蒙智行发布年度重磅车型,其中问界M8 72小时大定突破44000台,享界S9增程72小时大定突破5200台,市场反馈火爆。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消费者对华为汽车品牌的认可,也预示着交付量将环比大幅提升,有望持续修复华为汽车景气度预期。

    此外,4月15日,2025款小鹏X9在香港上市,“加量不加价”推出4款配置。公司自研的大算力图灵芯片将于二季度上车,近期推出的720亿参数的世界基座模型有望推动智驾能力从L3走向L4。

    4月18日,地平线推出基于J6P芯片的HSD软硬一体智驾系统,并宣布首度搭载HSD的奇瑞星途将于9月实现量产交付。

    今年智驾平权大趋势下,大算力SoC市场快速扩容,国产SoC有望通过本轮自主新车强周期加强替代。这些新车的发布和技术的突破,将进一步激发市场需求,推动乘用车市场的繁荣发展。

    比亚迪$比亚迪(SZ002594)$ 、长安汽车$长安汽车(SZ000625)$ 、长城汽车$长城汽车(SH601633)$ 、零跑汽车$零跑汽车(HK09863)$ 、赛力斯$赛力斯(SH601127)$ 、江淮汽车$江淮汽车(SH600418)$ 、广汽集团$广汽集团(SH601238)$
    ... 展开
    61 15
  • $山西汾酒(SH600809)$格力不起,海尔美的很难,格力海外空白,其他家电空白这是想象空间,两个空间都能长出有两个格力。成不成是一回事。$长城汽车(SH601633)$$长安汽车(SZ000625)$
    48 0
  • 阿维塔06上市,起步价仅20.99万元

    即刻起,用户可通过阿维塔App及小程序进行选购。
    49 0
  • 长安汽车辟谣:重组事项目前尚在筹划阶段,细节暂未披露

    格隆汇4月18日|长安汽车不实信息举报中心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近日,公司发现有关阿维塔与华为合作相关的谣言被有组织地扩散,现严正辟谣澄清如下:长安汽车控股股东兵装集团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目前尚在筹划阶段,关于重组细节暂未披露,请一切以官方公告为准。阿维塔与华为是最亲密的战略合作伙伴,所谓“抛弃华为“、”淡化华为标签“等信息完全失实,纯属编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