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圈地”再升级,天坛生物13亿元“买入”跨国药企资产

得血站者得天下,已经是血浆站数量第一的天坛生物,再下一城。

得血站者得天下,已经是血浆站数量第一的天坛生物,再下一城。

撰文 | Kathy

8月30日晚,天坛生物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拟以1.85亿美元总金额收购CSL BEHRING ASIA PACIFIC LIMITED有限公司,简称“CSL亚太”)全资子公司武汉中原瑞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其中,股权收购对价1.38亿美元,剩余款项由成都蓉生向中原瑞德提供借款,用于偿还CSL亚太对中原瑞德的股东借款。

图丨企业公告

具体来看,武汉中原瑞德拥有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和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等13个产品文号,在产产品主要有人血白蛋白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中原瑞德在湖北省设置有5家浆站,均为全资,均已取得《单采血浆许可证》并正常执业采浆,2023年共采集血浆112.37吨。

值得注意的是,武汉中原瑞德原是人福医药集团旗下的血液制品的企业,彼时拥有四个血浆采集中心和一个血制品加工工厂,2017年,杰特贝林以3.5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武汉中原瑞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80%的股权,2018年6月20日,再以1.02亿美元收购剩余20%股权。也就是说,杰特贝林在当年共花了4.57亿美元,才持有了中原瑞德100%的股权。

对于血液制品企业来说,采血浆站的数量和采浆量直接决定血制品产量,这继而直接关乎企业发展。由此,“浆站”越发成为兵家必抢之地。

上世纪80年代,杰特贝林首次将进口人血白蛋白产品引入中国,目前是国内市场该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在CSL的2017年年度报告中显示,当年收购武汉中原瑞德的主要目的为加强在中国血制品市场进行战略性业务布局,只有通过收购中原瑞德等中国本土企业才能获得这种准入。

此次天坛生物的交易完成后,将新增一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新增5个在营单采血浆站。

对于目前浆站数量稳居国内第一,且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超百家浆站数血液制品企业的天坛生物来说,“大鱼吃小鱼”的并购并不陌生。2022年,天坛生物收购了山东泰邦持有的西安回天血液制品有限责任公司35%股权。收购完成后,天坛生物向西安回天现金增资不超过14674.30万元,于是持有西安回天63.6962%股权。

此次收购武汉中原瑞德,天坛生物不仅新增了浆站数量,而且也进一步布局血液制品业务,拓展血浆资源,从而提升企业规模和综合实力。

更进一步来说,血制品行业越来越成为国资之间竞争的舞台。

一直以来,我国对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实行总量控制,2001年过后未再批准设立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并受到政策的强监管。例如在我国,用于生产血制品的原料血浆都是通过依法设立的单采血浆站进行采集,而单采血浆站由省级卫健委审批开设,由血制品企业负责管理,是血制品企业的独家资源。因此,血制品企业也颇受国资的青睐。

从目前趋势来看,不仅是三大医药央企悉数进入到了血液制品领域,行业存量企业之间的整合大幕也已经拉开。

不论是前两年民资血液制品企业如博雅生物被华润医药收购,转身变成国资背景,并开始持续加大浆站建设;国药集团入主卫光生物;派林生物也由陕煤集团接手……还是香港绿十字将成为博雅生物全资子公司,以及此次天坛生物收购CSL资产,国资正在成为这个领域中十分活跃的角色。

血液制品行业为何如此受国资青睐?

业内人士分析,资源稀缺和现金流稳定是血制品行业受青睐的根本逻辑,血制品行业具备资源属性,壁垒较高,盈利能力较好。正因政府在血液制品企业准入上设置了高门槛,具有投资建设和研发创新能力,且质量管控严格、血浆综合利用率高的集团化公司在未来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对于当前血液制品行业发展受限来说,国资入主也更有利于行业资源整合,提升浆站获批能力。

继博雅收购绿十字后,此次天坛生物再开并购外资血制品企业的大门,在行业看来,未来国资主导,以稀缺性、高壁垒、高防御性著称的血液制品行业,主旋律依然是并购整合,未来该赛道集中度也会更加明显。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