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基金规模腰斩,景顺长城刘彦春拒绝离开舒适圈

还要“坚守”多久?

作者/周艺

主编/苏淮

曾经千亿规模的网红基金经理,一个一个被拉下神坛。

继葛兰、蔡嵩松之后,景顺长城明星基金经理刘彦春也因旗下基金产品的巨额亏损,成为基民“黑名单”上的一员。wind数据显示,刘彦春目前管理6只基金,管理规模为453.54亿元,距其2021年第二季度1163.01亿元的规模高点已经下跌一半以上。

从业绩来看,2024年以来,刘彦春旗下6只基金的平均跌幅达到16.27%,无一飘红。反观过去两年被骂得更狠的张坤,今年的表现反倒出人意料,旗下“易方达亚洲精选”上涨了13.44%。

曾因“喝酒吃药”行情一飞冲天的刘彦春,在市场风格不断轮换的这几年里,仍然坚守曾经的主线,重仓股中A股五大“酒王”赫然在列——贵州茅台、五粮液、古今贡酒、泸州老窖和山西汾酒。迈瑞医疗则在刘彦春的5只产品中均位列第一大重仓股。且这几家公司的持有时间都有四五年。

显然,在“舒适圈”已经不舒适很久的情况下,刘彦春却并不打算离开。其管理产品中,前十大重仓股的市值占基金总净值的80%,集中度如此之高,意味着重仓股的表现决定了基金净值的走向。而刘彦春几乎就是在用大几百亿规模的筹码,赌这十家公司的市场表现。

01

路径依赖

刘彦春的投资生涯已经接近16年,但迄今为止,他也只在博时基金和景顺长城当过基金经理。

图源景顺长城公司官网

2008年,刘彦春接手了第一只产品——“博时新兴成长”。2008-2011年的任职回报是27.41%。

如果从穿越牛熊周期的时间来看,从2008年到2024年,A股最低探到1600点以下,也曾攀至5000点,牛熊转换了三四轮,刘彦春对市场应该已经非常熟悉了。

2019-2020年是最近的一次小牛市,其中消费行业的表现尤为亮眼。日常消费指数从2019年初的5600点,一路飘至2021年2月的18000点,指数增长幅度超200%。也就是在这一阶段,刘彦春登上“王位”。以其代表作“景顺长城新兴成长”为例,2019年的净值增长72.18%,2020年增长85.97%。

2015年中报期,是刘彦春刚刚接手景顺长城新兴成长不久,才开始建立自己的仓位。畜牧养殖龙头海大集团,就是他这个时候看中的。到了2016年开始慢慢加入酒企,传统制造业的标的虽然换了很多个,但对行业的认知是早早就建立起来的。

2019年时,刘彦春的持仓已经确定了三个方向:前十大重仓股中有传统制造业晨光股份和格力电器,酒企中有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和古今贡酒,畜牧养殖业中有海大集团和牧原股份。这些公司中,持有时间最短的古井贡酒,刘彦春当时也已经拿了两年,所以后期押中了“喝酒”行情,可以视作刘彦春长期持有研究下的业务回报。

但其实2019年的业绩中,刘彦春最值得称道的是押中了牧原股份。2017年牧原股份第一次进入了刘彦春的视野,2018年底开始在重仓股长驻,2020年第二季度抛掉,基本吃到了牧原股份涨势最猛的那段红利。wind数据显示,2019年初到2020年3月末,牧原股份上涨了325.42%。

这是一次迅速、优秀的低吸高抛交易,也带有择时的色彩。但之后的刘彦春基本抛弃了这个战略,后期“不择时”甚至逐渐成为了他的投资风格。

到了2020年,刘彦春的重仓股中,酒企已经变成了“老班底”;医药开始进入其“射程范围”,恒瑞医药、迈瑞医疗和药明康德三家知名的医疗抱团股进入重仓股范畴;免税龙头中国中免几度进出,也逐渐扎稳了脚跟。

从2023年中报起之后的每一期业绩披露,都能看到刘彦春的前十大重仓股开始大幅度飘绿,尤其是中国中免从2023年第一季度开始截至目前,已经下跌了90%,但依然没有被刘彦春放弃。

由于刘彦春的6只产品持仓大体一致,所以近三年的下跌幅度也差不多,基本都在40%左右。或许刘彦春对市场牛熊转换的熟悉,让他决定了“以不变应万变”的投资策略。但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最失望的一个动作。

02

机构跑路

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最近被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刘彦春持仓的传统和保守。因为从2021年开始可以看到,刘彦春的操作很少,持仓全是老面孔,重仓股仓位维持在75%以上。虽然会根据个股涨跌幅做一些持仓调整,但总体上,依然是待在原本的舒适区,没有向外拓展的迹象。尤其是对白酒的固守,毫无“新兴”的气象。

图源贵州茅台集团官网

观察刘彦春年报中的投资策略分析,其关注的大多是比较宏观的走势,对于能力覆盖范围的行业调研较少。比如在最新的2023年年报中,刘彦春对于投资组合的描述只有一句话:“2023 年全年组合相对稳定,商业模式、资源禀赋、发展潜力仍然是我们重点关注指标。” 

听这话的意思,刘彦春的持仓风格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都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一位基金行业人士对源媒汇隐晦提到,基金经理们的规模和名气到了一定的程度,选择持仓的自由度也会受到限制。“不是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也不是哪个跌的多就能马上抛的,市场情绪脆弱的时候,大资金的一举一动都要谨慎。”

基金经理手里的大资金要谨慎,所以不能随便动;机构手里的资金更重要,所以不能恋战;相比起来,似乎只有普通基民的钱“不值一提”。

刘彦春的规模是在2021年攀至顶峰的,达到1163亿。如今只剩不到一半的规模,这也是千亿基金经理们共同的“宿命”。规模的下滑与净值的下跌是“相辅相成”的,其中机构跑路已经成为行业的惯常操作。

景顺新兴成长的机构持有比例,已经从2020年中报披露的6.59%降至如今的0.69%,同期葛兰的机构持有比例也从6.4%降至0.52%。

看来散户不管在哪里,都是“高位扛鼎”的主力军。

2023年的年报还显示,刘彦春对新兴成长进行了减持,从之前的超100万份降低至10万-50万份,公司员工的持仓同样有此趋势变化。年报显示,2022年年底时,景顺长城的员工持有新兴成长的份额为292.16万份;经过一年的坚持,到2023年年底时,他们持有的份额已经降到了126.61万份。

但从另一只产品“景顺长城鼎益”的情况来看,员工和基金经理自身从2022年起都在进行增持,持有份额从2022年的33万份上涨到了2023年的104万份。

看来,在机构“出逃”后,刘彦春还保有公司内部的信任。不过这也与其公司管理层的身份有关。

2021年是刘彦春“风光”的最后一年,产品规模创下新高后。3月便升任景顺长城的副总经理,是“绩而优则仕”的一位代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刘彦春在2019年发了两只基金后,再没有发过任何一只产品,业绩高点也没有迎风而上。这一点,确实比行业中不少高位发行,并让年轻基金经理接盘的人更有“道德感”。

如今,刘彦春的投资风格,说好听点是坚持自己的投资框架,以不变应万变;说难听点,就是要“躺平”了,而他和基民们需要“坚守”多久,市场还没有给出答案。

针对刘彦春的重仓股、投资逻辑等基民关注的问题,源媒汇向景顺长城方面发去问询邮件,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