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哥看盘(8月3日:8月走势分析,牛市何时开始?)

投哥看盘(8月3日:8月走势分析,牛市何时开始?)

  公众号:大投机家

  我们平时文章一两句话,周末文章会全面分析。本周,我们本来预计周5附近会形成低点,2840-2850附近,部分仓位可以可以考虑低吸。由于预计8月是反弹不是翻转,所以不是半仓以上和重仓的仓位。今天周末文章,再来一个全面分析,8月分析,以及牛市何时开始。今天的文章都会给你答案,下面看图,还是先从大周期开始看,让大家了解我的分析逻辑:1.png

     图一,深指月线图。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两年来,股民很多都是亏损的,赔的远比赚的多。沪指也从最高3731,跌到年前最低26358.深指从16293跌到年前7683最低点。为何股市会跌?你看其他人分析,必定是一大堆理由,各种理由。在我看来,这些都是马后炮,涨完,跌完找的理由。而我给你讲的这些东西,是股市涨跌的底层逻辑。图中绿线就是这两年的下跌。为何会跌这么多?那你看前面红线他涨了多少?哪怕跌到年前最低点,沪深创三个指数,都没有将红线最低点跌破。这是股市涨跌的底层逻辑,他涨多了就要跌回去。然后开启下一波牛市。这个规律如果你只看月线,大周期上的分析不难发现,甚至不用学什么技术。你看我这张图。只有一条红线,一个红圈。一条绿线和一个绿圈。那么红圈最低点是深指7011点,沪指当时是2440点。到最高深指16293点,对应沪指3731点。有些人觉得:股市这么跌,房地产也不好,经济也不好,上面不急吗?他急也没用。正负村长都换了不是?但急也没用。你看本图红线结束后,并没有立刻开始绿线的下跌对不对?而是先走了一个红圈中的平台,一个盘顶的动作。那么对应的,现在绿线已经基本消化了红线的上涨,时间空间上都够。现在处于绿线的主跌段已经结束,目前是牛市前的盘底动作。2635-3174这段上涨的后期,3000点之后的时候,我文章说2635这波上涨是牛市盘底动作中的一段上,而不是牛市已经开始的第一段上。这就决定了我们3100-3200顶部区域减仓的策略。如果大牛市已经开启,是首选持股的。减仓也是部分仓位做做差价而已。现在就处于牛市盘底中。红圈是多长时间?红圈一共12根K线。绿圈如果也按12根K线 算的话,2025年2月5日。这只是大体的一个说法,具体我们要走着看。2635点,已经可以看做月线底部区域附近了。但第一,不代表一定就是最低点。第二,不代表马上就开始大牛市。本图的逻辑是不是很简单?

      图二,依然讲股市涨跌的底层逻辑。本图还是深指月线图。比上图多了蓝线,紫线和两条黄线和两个小黄泉而已。绿线这段下跌的中途,有两条黄线的反弹,但两条黄线都没有改变绿线的下跌趋势,而成为了绿线这段下跌中的中继反弹对不对?为什么两个小黄圈这里并没有启动红线这种牛市?而是反弹完了继续跌?那么你看图中的蓝线,蓝线一共4跟K线,蓝线的下跌有没有给红线的上涨消化完?红线涨了两年,明显蓝线这4根K线并没有将红线的上涨消化完对不对?时间,空间都明显不够。这才是两条黄线没有走出红线这种牛市,而是第二条黄线上涨结束后,又跌了一条紫线。那么现在呢?现在是不是绿线的下跌基本给红线上涨是消化掉了?这才是有下一波牛市的基础。而我们一直说的是2024年牛市底部构造的一年。底部构造结束后,后面会逐渐开始牛市。那么,你关注的高手是不是在第二条黄线的后期反复喊大牛市已经开始?再不信就晚了?然后一条绿线跌下来,各种找理由?每天给你说为何股市会一直跌?这就是典型的时候找理由的这种的。如果你能看懂本人这并不难的股市涨跌的底层逻辑,你会立刻将这些马后炮取关。因为你会觉得他们连最基本的涨跌逻辑都没弄清楚。天天胡说八道。有的时候,选择大于努力。你看股民都在研究什么?是不是这些:K线,量能,均线,主力意图(瞎猜)。消息面,政策面,热点主线这些东西?这么多年了始终如此?这改变了大多数股民亏钱的命运吗?显然没有!而我们的观点是大方向上,股民首先要参与牛市,熊市中只有一个月以上的反弹是值得参与的。其他小反弹,什么局部牛市之类的,随便玩玩就好,不玩也对。真正能让股民赚到钱的是牛市。就拿本图红线这个并不算太大的牛市来说吧。如果从最低点,到最高点,买指数基金能赚多少呢?510210(上证指数ETF)是从2.940张到最高5.072.159903(深成ETF)是从0767张到1.850.159915(创业板ETF)是从1.136张到3.463.有人会觉得,最多的创业也才涨了3倍。深指一倍多。沪指还远没到翻倍不是?这是指数基金ETF一波牛市最大可获利。这个利润都嫌慢的,那是天天被那些局部牛市,天天抓涨停的那些人洗脑成功了。洗脑的很彻底,才会觉得就高手就应该一个月翻倍,一年10倍的速度增长。而对股市多数亏损的事实看不见了。而天天传播这些思想的,起码绝大多数都是赚股民钱的哪一类。

    图三,依然是讲股市涨跌的底层逻辑。依然是深指月线图,这次我们把视野放大。图中最左边590点是2005年,到现在19年。你就看这19年,是不是也是很简单的涨一条红线就要跌一条绿线?一波牛市过后跟着一波熊市?不就这么简单的规律吗?一波牛市,炒作起来,随着牛市的进行,赚钱效应越来越大。入市的股民越来越多,直到没有更多的人入场,牛市结束。然后开始熊市,消化掉上一波牛市的涨幅。上一波牛市高位买入的股民纷纷割肉,价格越来越低,成交量越来越少。股民悲观绝望中割肉,赎回基金,筹码交到主力的手里,然后再开始一波牛市的炒作。炒作到市场赚钱效应持续后,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股市赚钱这么简单,又是一批新韭菜入场。不就这么简单吗?你看本图,是不是20年就是涨涨跌跌?基本20年一个大平台震荡中?而在这个牛熊循环中。大多数的散户入场是在牛市中后期,也就是图中红线的后半段。绿线的后半段,熊市的中后期,末期是股民持续割肉离场的阶段。我这样说,并非是让大家去分析什么主力意图。作为一个散户,站在一个散户的角度去分析主力意图,这本来就很可笑!你不用分析主力在怎么想,怎么做。你只需要看懂散户怎么想,怎么做的就行了,而这明显就要容易的多。看数据:上半年,基金被赎回5000多亿!而去年跌破3053之后,就开始赎回,到跌破2863之后,赎回更多。基民赎回,就等于股民割肉,本质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股民在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是 一直在赎回,割肉的。好消息是,每一轮熊市的结束都要伴随着大量股民的割肉,赎回。股民割肉,赎回了,筹码较大有定价权的主力手里,才有发动一波牛市的基础。坏消息是,这个割肉,赎回还要有一段时间,并非说刚有人割肉就要开始牛市的。要有一段时间让他们割肉,赎回,筹码的交换要有一个过程。这里要注意,基金是跟散户归于一类的,而不是归于主力这类的。基金规模的大小,基金的钱是取决于购买这个基金的基民的,股民赎回他们必须卖,股民大量买入这个基金,他们钱多了必须要买,他们是归于散户一类的。而散户在市场上是没有定价权的。分析散户远比分析主力容易的多。而本人讲的这些都是股市涨跌的底层逻辑,而且很简单。你看明白了,对于散户这类来讲,完全就是降维打击。散户大多数目光短浅,不看重大周期上的分析,涨跌全靠看别人怎么说。以上三图是讲底层逻辑的。下面开始分析后市走势,以及牛市何时开始:

       图4,牛市何时开始?我们说2024年是牛市底部构造的一年,那么下半年怎么 走呢?首先,小红圈,2635这里,已经可以看做月线底部区域了。2635是不是最低点?这个问题我说过多次,不代表一定就是最低那个点,但已经有成为最低点的条件了。而且即便下破也不会太大。因为已经可以看做月线底部区域了,上一波牛市的上涨月线上已经基本消化完了,这是大的方向和逻辑。那么再来看绿线的下跌有没有完全消化掉红线的上涨?好像还差一些火候。蓝线是一周前预计8月要反弹的时候画的。8月预计会继续7月的反弹。这是因为绿线跌到小绿圈这里,已经偏离5,10,20周线。需要有一个周线上的反弹修复。但由于绿线没完全消化红线的上涨,所以目前的预判是8月反弹后还要再跌一段。然后到4季度到年底之间有望彻底跌完,再来红线这级别的一段上涨。而且这段上涨已经有可能要开始牛市了。上面的逻辑是不是很简单?大家都能看明白吧?这也是后市大概率的走法,那么还有一个小概率的走法,看下图分析。但是,如果不出意外,就按这个走法来。因为下图首先要以深指为分析基础,而多数时候沪深不同步是跟着沪指走的。

     图5,首先说本图的概率小!本图是深指周线图。与上图的沪指周线图结构不一样。红线只有一个半月,也就是六根K线,而黄圈形成了一个盘顶平台,然后绿线这一段下跌已经给红线上涨消化完了。绿线跌了7根K线,然后7月到现在看做一个盘底动作,对应黄圈中的盘顶。然后就会再走出来一条红线级别的蓝线。大约要到深指60周线以上,对应沪指3200附近。首先这个概率低。我们这里就说说分别的应对:首先本图,如果小概率按照本图走的话,注意本图蓝线这里绝不是买点,而是卖点!到时候,必定一群大V高喊牛市已经开启,再不入场就晚了,黄金10年之类的说法。到时候我们就减仓,高位卖给他们。相反,如果走的是上图沪指那种大概率的话,真就8月反弹后,继续震荡下跌到4季到年底之间,如何应对呢?不要怕!去年我一直说3700买,2700卖的货。这次2700如果再能到这附近,不要再卖了。那时候我们只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准备好加仓抄底了。而且仓位会是半仓以上到重仓。

      图5,沪指日线图。说说下周的分析和应对。下周首先考虑蓝线部分,蓝线部分下周一二将形成低点再度反弹,蓝线这种下周4,5将形成高点再度调整。第二,紫线部分:下周直接跌到周4,5,那么是个低点,我们可以再次部分仓位加仓抄底,具体看每日的分析。这次周三涨完,我们就说周4冲高不要再追了。短线节奏上,看平日一两句话的分析即可。

2.png3.png4.png5.png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