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们二季度一直强调“价值派抱团”这个概念

凡是趋势,皆是抱团!


当然,也有一些领导比较困惑:高股息其实在此之前涨了很久,为何今年二季度开始去强调“价值派抱团”这个概念。在这里,我想再次解释一下:

1、什么是“抱团”?这个词可以作中性理解,就是主导资金定价。当然,对于过去几年在A股经历“茅指数”、“宁组合”、“微盘股指数”之后,其实这个词颇有些负面色彩,意味着这个阶段开始进入到非理性定价阶段,甚至到泡沫定价阶段。

2、“抱团”阶段什么市场特征?就像2020年逐渐进入泡沫化的茅指数,那说一句坏话都不得行:你说估值贵就是没格局。面对不断攀升创新高的股价,不吃就吃亏,捏着鼻子也要吃。这点与眼下的长电、神华与四大行如出一辙。同时,就是定价逻辑扩散,各种类比“茅”层出不穷,人人都想当“茅”。

3“抱团”定价后的估值上限在哪里?当我们将抱团与非理性定价甚至泡沫化定价绑定,那么这个问题就没法分析。估值上限是由增量资金决定的,并非能够推算出来。有人在2020年中就嫌弃茅台很贵,有人现在也嫌弃长电不便宜。

4、价值派资金怎么也会抱团?抱不抱团是人性的问题,不是投资理念的问题。抱团人群中央是真价值派,往外层走可能越来越多价值投机派。

5、“抱团”一般持续多久?历史复盘,我们发现A股市场主导资金的抱团周期大致为3年左右。从2019-2021年是公募价值成长派的主导周期,最终催生出“茅指数”:从2021年到2023年是量化私募资金的主导周期,最终催生出“微盘股指数”。在此,我们注意到公募绝对收益价值派资金的崛起始于2022年年中,至今已持续约两年。

6、“抱团”定价趋势何种条件下会被终结?逻辑上,就两个条件:

1、以房地产软着陆为前提,国内彻底告别通胀低迷的状态,定价叙事终结日本化倾向:

2、以消费革命的爆发为标志,海外以AI为代表的科技生产力明确迎来大爆发。 考虑到当前两大终结条件并不满足且价值派抱团才2年而平均周期为三年,我们认为很难在今年下半年瓦解,我们要做好包含高股息在内的相关领域泡沫化的定价准备。如何面对,还是那句话:人只能赚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