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日400万GMV仅靠2人团队,谁正在得物“四两拨千斤”?

让生意回归到产品和服务本身。

入驻得物首周,仅上新了3个SKU,就卖出了近30万的GMV。赵路(化名)自己都不敢相信,在得物上她抓住了“风口”。

作为主卖高端美妆的商家,只是偶尔做一些种草、写一些好物分享,就有可观的流量和动销。

“在得物,我们不需要做复杂的投流和推广,只要把产品和服务做到位,自然有用户购买。再也不用像其他平台那样,投入大量人力和资源去运营。”

在她眼中,运营的省心和低门槛是得物区别于其他平台的重要优势。即使今年情人节,他们在得物的GMV已经一举突破400万,背后的团队仍仅有她和合伙人两个人。

随着越来越多商家在得物取得成功,我们发现,如何四两拨千斤,抓住机遇,实现业绩飞跃,这些其实在得物都有清晰的答案。

近年来,传统电商平台激烈竞争的美妆赛道里,不少商家在得物找到自身成长的新可能。

护肤品类经销商沈秋(化名),就感叹得物经营对商家的友好。

之前,他们已经在淘宝、拼多多和抖音等多个平台有着丰富的电商经验。“我们了解到得物平台不需要复杂的运营,只需要上架卖货,遵循的是商品逻辑,而非店铺逻辑。对于我们这种有供应链优势的经销商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沈秋回忆道。

刚入驻的2021年,他们在得物平台上架了数百个SKU,通过运营的分析找到了自然之名酵母精华露这样的机会商品,最终有100个SKU成为爆款单品,总成交量达到1600万GMV。

如今,沈秋的团队也不过6人,经营着超过1000个SKU的商品。

另一个亮点在于,他们在得物平台的退货率仅有1%,远低于行业平均的15%。

对此,沈秋解释道:“得物平台的用户并不是泛流量的浏览,而是真实的消费者需求匹配到对应的货品。”相比其他平台,得物用户不是冲动型消费,像直播间那样的冲动购物在得物上几乎不存在,这使得退货率大大降低。

精准的人货匹配机制,不仅让沈秋能更加专注于产品和服务的提升,也为用户提供了更纯粹和高效的购物体验。

新锐美妆C咖的经历,也特别有代表性。

2021年10月入驻得物,C咖看中的正是这个平台独特的用户画像和高潜力市场。

其渠道高级经理吴跃强回忆道:“当时我们发现得物是一个非常年轻化的平台,用户大多是Z世代、95后,这部分人群追求新潮和品质,并且购买决策相对迅速,对新产品、新品牌的接受度要高得多。”C咖的产品线以小罐膜为主,这种个性化、高质量的产品正好契合得物用户的需求。

入驻后,吴跃强也立马感受到了年轻用户的不一样。

比如,得物平台上,年轻人间礼赠心智强,他们特别青睐有设计感的礼盒套装。这为C咖提供了新商机,尤其是在520、七夕等特殊节日,C咖专门上新了许多高颜值的礼盒产品,成功抓住用户,一经上架迅速售罄。

C咖在得物打造礼盒产品的成功经验,甚至反向影响了品牌的经营思路,将经验移植到其他平台经营上,带动了品牌的整体增长。

除了抓住礼赠场景的生意机会,C咖也从多方面调整货盘。其核心运营逻辑就是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得物用户的消费习惯,然后匹配相应的货品和社区内容。“举个例子,我们针对学生群体会主推性价比的套装,针对油痘肌人群则主推清痘组合产品。”

基于人群的精细化运营,让C咖得以事半功倍的在得物获得持续增长,用较少的运营成本撬动更大规模的市场。吴跃强透露,目前C咖在得物的运营团队人员极少,但23年GMV能做到数千万元,实现了700%的年同比增长。

可以说在得物,美妆商家的经营,真正回归到了产品和服务本身。

除了美妆这样天然与年轻人需求契合的品类,一些消费新趋势品类也在得物快速爆发。

比如,年轻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就让得物运动户外商家实现了“二次增长”。

以自行车品牌喜德盛为例,他们认为,“得物最大的优势,就是整体流量和资源更加集中,想在其他平台获取精准流量太难。”

喜德盛电商总监车云进一步解释:一方面,得物内容社区的平台属性更容易得到立体、精准的用户画像;另一方面,得物用户的搜索心智很强,商品可以精准推荐给搜索过自行车、户外体育,或者喜德盛具体车型型号的消费者,转化率非常高。

对于经销商和品牌来说,这自然有很强的吸引力。

“更直观一点说,得物站内推广远远要比站外推流带来的销量高。因此我们再也不用去操心如何在站外种草引流,只要把精细化的运营工作做扎实就可以了。”

如今,喜德盛在得物的增速远超大盘。截至6 月份,其全盘增速约为 1.5 倍,得物则有7、8倍之多,整体爆发系数高达20倍。

究其原因,得物上直接面对的是最具有消费力的年轻群体,由于客群精准、消费力高,最畅销的是品牌旗下4000元左右的AD350品类。

商家现在的关注点反而在如何“保供应”上,也算是甜蜜的烦恼。

另一个例子是羽毛球装备品牌川崎。

川崎经销商广州健道认为,“得物平台的内容社区体系,让商家能够通过高质量的种草,用设计概念和价值理念打动年轻人群。”

以其推出的极光7羽毛球拍为例,这款产品通过引入年轻人喜爱的设计元素——镭射光效果和动感配色,迅速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的关注。再通过“遇见光、追逐光、成为光”的内容价值加持和博主种草,成功在得物平台打爆。

目前,在川崎经销商经营的6个平台中,得物极光7的销售额就占到近4成。

足以见得,优质内容在得物可以立竿见影反哺产品销售。

其中的奥妙也不难理解,要注重内容的升级,就要让用户能够停留在内容上,并通过内容对品牌和产品产生认知。这样做,除了直接提升转化率,更重要的是帮助商家提升静默下单率,并降低售后率、退货率。

“像短视频平台,很多用户都是冲动消费,对产品也没有太多了解,所以退货率很高。而得物有了前置内容的铺垫,实现种草效果以外,用户的退货率也要低得多”。

广州健道透露,如今在得物上,川崎的退货率仅在3%左右,比其他平台要低一半甚至更多。因此,整体运营、售后团队没有太大的压力,即便他们今年定下了一年8000万元的目标,也仅配备了3位运营人员。

在得物,户外运动的商家,通过内容社区和电商场景的无缝对接,实现了更高效的商业转化,并且,是在运营成本和退货率极低的情况下实现的。

从新锐品牌到成熟品牌,得物为各类商家提供了成长土壤。

伊利作为成熟乳饮品牌,也在得物找到了与年轻用户沟通的方式,同样在得物做得“风生水起”。

入驻得物后,伊利迅速根据用户反馈和市场数据调整了货盘。其相关负责人坦言,“90后、00后用户,他们的消费习惯和传统电商平台还真有着比较大的差异。”

和其他平台相比,伊利发现得物用户有两个很不一样的点:

一是对饮品的偏好要高于纯奶。相对于常规口味,有差异化口味的风味奶更受年轻人欢迎。

针对此,伊利上架了百款多种风味、包装和规格的产品,以满足更多年轻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活动期销量是平时的3倍多,其中,菠萝风味酸奶冲向销量TOP3。

二是对IP的偏好要高于标品。简单来说,就是年轻人更在乎产品之外的情感附加值,IP联名款、礼盒款更容易得到他们的青睐。

迪士尼IP热度在得物站内居高不下,伊利就推出全新包装的迪士尼公主联名牛奶,作为得物渠道主推品;在情人节礼赠节点,为得物独家定制了草莓熊乳酸菌礼盒套装;线条小狗受年轻人喜爱,就在得物首发了线条小狗IP与优酸乳的联名产品……

“首发之后,我们发现大量用户会自发在得物社区进行晒单、分享,甚至很快溢出到微博等其他平台,其他的电商平台也想要这款产品,可以说是掀起了一股旋风。”

得物内容社区的种草,影响外溢其他平台,又进一步带动了品牌销售增长。

“在我们看来,无论是产品的首发,还是测款和孵化爆品,得物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平台优势。”

可以说,得物以其年轻用户聚集、“内容+电商”打通、精准流量分发、高效转化,为商家提供了一个高效、聚焦、低成本、低门槛的运营环境。

无论是像C咖这样的新锐品牌,还是像伊利这样的成熟品牌,都能在得物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实现快速增长。

总结这些商家的成功案例,不难发现一些共性:一是要抓住得物年轻用户属性,精准匹配产品和营销策略;二是要充分利用平台精准的流量和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转化率;三是要注重内容建设和社区互动,增强与用户的互动和粘性。

随着得物越来越多赛道商家实现爆发增长,相信会有更多商家将得物作为新增长渠道和捕捉新消费动向的阵地,从而收获生意、拉高增长的天花板。

我们也了解到,像美妆个护、运动户外、3C数码家电、服饰、食品饮料等类目,在得物还有很大空间、生意机会多。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