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大牛股,留下14万散户

风口上的资本盛宴

今年低空经济的腾飞,尤其是各地通过密集的政策加注,让A股投资者看到了这个万亿赛道的潜力,万丰奥威、中信海直、宗申动力、莱斯信息、金盾股份,仿佛去年的AI一样翻倍股频出。

其中布局了主机业务的万丰奥威,更是凭借低空经济、飞行汽车等概念炒作,股价从4.48元涨到最高18.88元,仅用短短几个月时间实现了4倍上涨。

然而股民看到了风口,而资本却看到了出路,大股东、高管,各种机构,都纷纷开始了逢高减持。

截至一季度末,公司股东人数达到18.73万户,跟去年年报相比,这一数字大涨了4倍。显然,大涨之后,这家公司已经彻底成为了“散户大本营”。


01 再蹭风口


低空经济概念的出现,让主营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产业和低空领域通航飞机制造产业的万丰奥威股价迎来了春天。

万丰奥威成立于2001年,一开始从事铝合金轮毂制造起家,以年产1800万套汽轮规模领跑行业,是宝马、奔驰、福特等一众知名车企的配套供应商。

铝合金材料在汽轮生产使用中较为广泛成熟,渗透率接近80%,且市场高度集中,2021年前五大制造商的份额合计87.2%,万丰奥威以10.6%排在第四。

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了车身轻量化的需求,镁合金是目前商用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资源丰富且容易回收再生,在汽车上大部分用于壳体和支架类零部件。国内单车镁用量相较其他成熟市场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万丰奥威于2015年收购了国外龙头镁瑞丁形成布局。

另外,经过不断地收购,万丰奥威形成了以“镁合金-铝合金-高强度钢”为核心的轻量化业务布局。2015年,扩大了版图后的万丰奥威业绩开始增厚。

还记得,2013到2015年的那波大牛市里,公司从最低8块钱,涨到了77块(不复权),股价足足翻了6倍。

营收端,2013-2022年万丰奥威营收复合增长率为15%。

然而,实际从2016年后,营收增长就开始向个位数收敛,以公司当时的市盈率,自然是要跌下来的。2019-2020年,疫情加剧了供应链成本,海外市场需求收缩,公司营收利润连续出现下滑。

转折,在那个时候开始出现。

2020年4月,万丰奥威收购了万丰飞机工业55%的股权,以此进军通航飞机制造领域。这是一家能具备整机设计研发,制造发动机的通航飞机制造商,在奥地利、加拿大、中国(青岛、新昌)都拥有飞机制造基地,在全球活塞类固定翼飞机的市场里可以排进前三(2022)。

根据公司2023年报披露,这家子公司净资产47.5个亿,去年营收达到26.7亿,净利润约5个亿,反映了飞机订单的增加,业务比重达到16.7%。

低空经济概念一经发酵便迅速成为市场焦点,3月份我们在《飞行汽车:下个万亿赛道?》展开过分析。

万丰奥威也紧跟风口,在今年2月初披露公告,宣布子公司将与合作方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在eVTOL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开展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研发、共建研发和生产设施、适航认证、产品销售。

于是公告一出,股价涨起来一发不可收拾。

多年低位徘徊的股价于2月6日启动,至3月29日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股价最高涨至17.31元,期间更是走出8个涨停,吸引了不少股民纷纷买入,直逼2017年的最高位,累计涨幅超过200%。

从股东户数和持仓成本来看,散户对股价并没有起到很大作用,但14万户的股东增量,持仓成本现已聚集在股价高位区域。

这表明追涨心态情绪浓烈,然而绷紧的神经不容出错,因为一不留神的一个骚操作,就可能吃到一个跌停板,股民最终还是为蹭概念而买了单。


02 出货良机


4月22日,万丰奥威股价封死在跌停板,封单金额高达4.75亿元。

就在前一周(4月19日),公司股价还应声涨停,两天股价就来回涨跌停,玩的就是心跳。

原因是,当时有小作文传出消息,这个战略合作方可能是特斯拉时,18号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要求公司回应进展,而公司当即非但没有澄清辟谣,转而来了一句“与合作方已共同组建项目团队,联动国内国外技术、运营、管理团队商讨商业计划、投资方案等......”

这下可把投资者高兴坏了,第二天不出意料,直接涨停。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正当外界都以为它和特斯拉组建了eVTOL的合资公司时,公司又在4月19日当天火速辟谣,对和特斯拉合作的谣言予以澄清。

这种明显存在误导性陈述,导致股价出现大幅波动,自然没能逃掉交易所的监管函。

在股价攀升的过程中,机构并未在其中扮演太大的角色,反倒是游资,对这家公司颇为用心。4月龙虎榜几次大涨大跌,游资都在收集筹码,一步步将散户带上山顶。

中信证券西安朱雀大街营业部更是多次买入万丰奥威累计近2.3亿元。其中在4月11日买入5291.83元,4月19日买入1.1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4月11日买入当天万丰奥威股价跌停。

爱蹭概念的公司身上通常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散户把这家公司看成风口上的金猪,机构却将其看成出货良机。

抓住这波机会逢高减持的,不是大股东或者公司高管,而是险资。

持有公司股票8年之久,持股超1.8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8.87%的公司二股东百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年人寿”)想要高位减持了。

百年人寿是在2015年三季度携资金进入公司。当时公告披露,百年人寿于2015年8月以16.39元/股-16.53元/股价格买入1983.26万股,又在2015年9月以13.38元/股-30.11元/股价格买入2307.83万。

但中间百年人寿并未在公司股价的前一个高位2017年时减持,并一直持有至今,中间经历增持和送转股直至目前占公司总股本比例8.87%,算下来被套住将近10年。

公告上说,百年人寿将从3月31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一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900万股,目前公司的股价也是近几年的高位。

彼时正值低空经济概念被二级市场爆炒之际,这一减持计划也备受市场关注。

百年人寿在本次减持前持股8.87%,减持后持股比例为8.44%。4月24日至4月29日,百年人寿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了这900万股股份,减持均价为14.88元/股,合计套现约1.34亿元。

与之相似的是,同一时期,北向资金也在一路减持。

2022年,万丰奥威业绩回暖,北向资金从2022年二季度开始精准抄底,仅2022年第二季度,持仓从一季度末的2579.62万股增加到二季度末的4901.43万股,整个二季度,万丰奥威跟随大盘有着不错的涨幅。

然而到了2023年三季度,北向资金开始大手笔持续减持万丰奥威,持股数量从2023年6月30日的9760.64万,一路降到2024年一季度末的1569.83万股,持股比例从当时的4.56%降到了0.8%。

相比已经有大量产业化进展的亿航智能,自始至终,万丰奥威的确是一只被风口经济拱起来的概念股。缺少信息帮助判断的散户大多痴迷于这段走势,错过了多少个涨停板,但心有不甘,待得久一些或许总能等得到?

但高处空气稀薄,已经挤满了人,只要一点风吹草动,都能给人惊出一身冷汗!


03 14万散户何去何从


蹭概念拉股价的手法,在A股已经一点不稀奇了。

去年底,短剧概念风头正盛,思美传媒在深交所互动易上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自称“抖音超市现阶段由本公司代运营”,后被抖音辟谣暴露,此举被市场认为是蹭热点炒作,公司股价随后三天累计重挫25%,公司及其董秘也遭到监管单位立案和处罚。

去年9月,苏大维格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关于光刻机的提问时误导投资者,使投资者认为其能生产芯片光刻机,对市场造成恶劣影响。江苏证监局对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对相关负责人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

这几年,看起来很性感的概念层出不穷,AI、元宇宙、光伏新技术、钠离子电池……不少上市公司都存在靠着在互动平台中蹭市场热点概念短期内拉高股价,成为原始股东套现离场的快速通道,减持都未必挡得住股价上涨,有一股“说你是你就是”的执念。

蹭热点的公告并没有太高的信息质量,而且还可能构成虚假陈述,如果通过非法定信披渠道发布“蹭热点”信息,就可能构成证券法中“利用虚假或者不确定的重大信息,诱导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的违法行为。

然而这些恰恰击中了投资者的软肋,市场炒作热点的特征就是升温快、易传染,只要新的题材有直观好理解,抓人眼球等特点,就容易形成交易中的“羊群跟风”效应。

而且,像万丰奥威这般大量资金集中涌入的标杆龙头股,短时间就能快速推动股价上涨,做局的人正是利用这两个特点,将前期吸入的筹码悉数转移给了散户投资者,最后受损的还是散户。

当下监管的关注问询与处罚从快从严,对“蹭热点”、“炒概念”等乱象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虽然难以完全抑制市场炒作行为,投资者理应更关注信息质量,学会识别一些操纵股价的手法,把投资的核心逻辑紧扣在公司业绩增长潜力上。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