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设置3000万资金池,促进AI大模型产业发展

每年设置总金额不超过3000万元的模型优化补贴资金池,单个企业每年最高150万元。

6月18日,广州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广州市海珠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印发《广州市海珠区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实施细则》

屏幕截图 2024-06-20 162017.png

《细则》公布了新生产经营奖励、规模化发展奖励、示范发展奖励、产业载体支持奖励以及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创新补贴、团队和人才补贴等内容。

  • 大模型企业首次完成国家级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上线备案,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首次完成国家级境内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或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的,给予最高20万元一次性奖励。
  • 每年设置总金额不超过3000万元的模型优化补贴资金池,单个企业每年最高150万元。
  • 鼓励大模型企业围绕新型工业化、游戏、时尚、营销、交通、医疗、金融等领域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打造应用场景示范项目,经综合评价,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实际投入的30%给予奖励,最高500万元。

与此同时在人才和团队方面,依托“广聚英才”人才工程,支持企业引进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工智能高端团队。所需奖励金额纳入市科技部门预算安排,每年支持金额最高1500万元。

今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旨在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此外,根据广州市相关政策文件,本细则所奖励金额由广州市和海珠区按照1:1比例共同承担。其中单个大模型企业每年累计奖励金额最高1000万元,单个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每年累计奖励金额最高5000万元。

今年年初,OpenAI隆重发布了Sora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新的飞跃。

image.png

在备受瞩目的“新春第一会”上,海珠区特别提到了Sora的发布。2023年,海珠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已显著提升至19.2%,彰显了其强大的数字经济实力。

今年3月,《广州市支持海珠区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标志着海珠区迈向了打造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的征程。

该方案旨在到2026年,带动示范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0亿元,使其成为全国范围内领先的应用示范、政策引领和人才聚集高地。

这不仅是国内首个聚焦于行业大模型产业发展的方案,也展现了广州市对于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高度重视。

4月7日,琶洲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发布会在海珠琶洲盛大举行。会上,广州市正式支持海珠区建设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并揭牌成立了琶洲人工智能大模型合规指导服务中心。同时,还推介了《海珠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三年行动计划》,旨在推动海珠区的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近年来,琶洲地区已经聚集了近2000家泛人工智能企业,贡献了近900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率高达21.3%。这一“热带雨林式”的产业生态以龙头企业为引领,腰部企业为支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为海珠区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带来了连续三年的两位数增长,占海珠区GDP比重已达到15.4%。

在算力布局方面,海珠区早已有所准备。以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为核心,建设了琶洲算谷,并加快了算力中心、产业互联网平台等数字新基建的建设步伐。去年底,琶洲算谷·沙溪智算中心项目正式签约,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服务大模型的智算中心。

image.png

4月29日,“琶洲算谷·沙溪智算中心”运营发布及智算生态联盟成立仪式在中国电信广州云计算数据中心举办,正式对外运营100P算力。同时,海珠区还将加快琶洲实验室等算力设施的提质增容,推进建设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琶洲云节点,为企业开展大模型行业训练和应用创新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持。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