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忧参半!透过零食品牌结盟、降价,看量贩类零食发展挑战

零食赛道在近些年快消品市场中表现强劲,而近两年新兴零食赛道崛起,市场扩张明显。不少品牌凭借其高性价比、产品类型丰富等优势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这对于传统零售渠道来说,无疑会造成冲击,因此不少传统商超也推出自有零食店、一些知名零食品牌也选择降价

零食赛道在近些年快消品市场中表现强劲,而近两年新兴零食赛道崛起,市场扩张明显。不少品牌凭借其高性价比、产品类型丰富等优势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这对于传统零售渠道来说,无疑会造成冲击,因此不少传统商超也推出自有零食店、一些知名零食品牌也选择降价或入驻零食量贩店的方式来应对。

由于零食类市场较大,各类零食品牌量贩店涌出,行业内部竞争也开始出现,收购、合并等风潮来袭。但与此同时,内部竞争进一步加剧,各大品牌争相扩店想要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行业整体来看,整合风潮开始,市场洗牌仍在继续,未来量贩零食品牌可能会面临盈利挑战。

Section 1

行业开启整合潮

近两年,无论是乡镇还是城市商圈,一大批零食量贩店在市场中冒头,零食很忙、好想来、赵一鸣零食等品牌迅速发展,这类店几乎都是凭借价格及品类优势在市场中发展。随着量贩零食行业的快速发展,门店数量不断扩张,截至2023年底,门店数量已突破2万家,预计2024年将达到3万家。但与此同时,结盟合并、并购不断上演。

比如万辰生物宣布将旗下来优品、好想来、吖嘀吖嘀、陆小馋零售品牌正式合并,统一为“好想来品牌零食”,此后又收购了浙江宁波“老婆大人”品牌管理团队。湖南爱零食收购了贵州胡卫红和四川恐龙与泰迪、陕西零食泡泡。华南代表品牌零食舱战略整合广东连锁“零食么么”。零食很忙和赵一鸣此前也宣布战略合并,而且零食很忙还投资了河南王否否、陕西喜喜、恰货铺子等区域零食品牌。

量贩零食行业的竞争已经全面展开,各企业从规模数量、供应链建设以及区域覆盖上展开竞争。比如零食很忙品牌围绕天津、河北、石家庄、内蒙古等区域进行拉网式、地毯式盘点,开拓优质门店并投资5亿建设数字化总部供应链中心专业的供应链团队、高强度的物流配送网和高周转效率的现代化供应系统。赵一鸣零食从供应链源头开始创新,通过优化产品生产线、工艺革新、精益生产等措施推动整个产业链提质增效等等。

品牌之间的合并、整合也是为了迎合当前市场发展趋势。比如零食很忙和赵一鸣的合并,零食很忙从长沙起步,开创了量贩式零售的模式,赵一鸣零食作为赛道的加速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快发展。二者合作想要通过优势互补的方式,来谋求未来进一步的发展。

Section 2

打不过就加入?降价、入驻、推自有店

休闲零食行业迅速崛起了一个新业态--零食量贩店,有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量贩零食店门店数量突破2.2万家。零食量贩店已成为零食零售的新战场。这些零食量贩店通过精简、缩短供应链条等方式获得了更低的进货成本,此外在产品丰富度及新颖的购物体验等方面相比于传统商超和零食店更具备吸引力。

低价作为零食量贩店的吸引点之一,对传统零售渠道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大部分零食品牌、拥有门店的品牌商以及商超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023年国内零食上市企业的业绩正呈现下滑趋势,比如三只松鼠一季度营收约为19亿元,去年同期营收近31亿元,同比下降38.48%。良品铺子一季度营收约为23.8亿元,同比下降18.94%等。

为了应对冲击,零食品牌们纷纷调整战略,比如三只松鼠品牌已将旗下四款坚果产品引入零食很忙及赵一鸣零食全国所有门店,预计覆盖门店数七八千家。并且,三只松鼠计划逐步增加供货种类,并考虑将产品推广至其他品牌的零食量贩店。

此外,还有品牌在积极合作零食量贩渠道,如盐津铺子、卫龙、劲仔食品、甘源食品等零食品牌就入驻零食量贩渠道,洽洽食品也在尝试零食量贩渠道的合作和试销。在2022年,零食很忙就已经成为盐津铺子的第一大客户,甘源食品在业绩说明会上提到,2023年上半年零食折扣渠道已成为业绩新增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可见零食量贩渠道对零食品牌们的影响。

零食量贩店在零食零售市场异军突起也吸引了多方布局。中百仓储超市去年上半年开出了首家小百零食铺折扣店,随后家家悦集团推出新连锁零食品牌“悦记·好零食”,10月永辉宣布在门店中新增“正品折扣店”,三只松鼠去年6月也开出首批自有品牌社区零食店,前不久还宣布将开设五种全新店型的线下门店,良品铺子也在2022年推出新品牌零食顽家等。这些商超和零食品牌先后推出自有零食店,不仅是想要在当前零食市场发展大趋势下能够继续存活下去,也是对于零食集合店的看好。

微信图片_20240611091135.png

Section 3

互抢加盟商、争相拓店,内部竞争加剧

在零食量贩店遍地开花后,新竞争模式也开始出现,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零食集合店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报告》指出,零食集合店竞争趋向白热化,各品牌“跑马圈地”式的兼并和收购行为日益增多,门店数量不断增长,截至2023年10月,中国零食集合店门店数量已经突破2.2万家。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内部竞争在不断加剧,还出现了量贩零食品牌抢市场、抢加盟商的现象。据了解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两大品牌将在7500家门店基础上于2024年筹开6000家新店,并宣布未来半年将投入10亿进军北方市场。零食有鸣如今门店数量也已突破2000家,并保持每月超100家门店的开店速度,并计划到2026年开店规模突破1.6万家。万辰集团未来投入约12亿元,重点布局在南方市场等等。不少品牌都在争相拓展市场,以寻求进一步发展。

同时还出现了品牌之间互抢加盟商的戏码,据笔者查询,此前一则落款为零食很忙的《关于近期某竞争品牌恶意联系我方加盟商行为通告》显示,零食很忙指责竞品挖自己墙脚——“某想来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我方加盟商机密的个人电话信息,以开出诱人条件的名义引导我方加盟店翻牌变更为某想来品牌”。

也有不少自称来优品的加盟商在社交媒体上联合发布声明称,零食很忙集团让其翻牌做赵一鸣品牌。双方互抢加盟商翻牌的动作在市场中并不可取。就目前来看,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市场份额的争夺将更加白热化,但对于企业来说,还需要在产品品质把控及创新上下功夫,做好供应链,把握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心理,制定更为精准的营销策略等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Section 4

行业进入洗牌期,但还未定型

从无序到有序,是各行各业的自然规律,食品零售业也不例外,对于零食量贩店来说,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商品重叠率高等问题突出,入局门槛并不算高,因此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自然而然的要进入下一轮并购、洗牌、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过程。

2023年6月底,万辰生物门店数量为1920家,处于零食折扣店第一梯队的零食很忙、赵一鸣门店数量分别在3000家、2000家以上。2023年9月,万辰宣布旗下四大量贩零食品牌合并,合并后门店总数合计超3300家,跻身头部品牌之列。但随后11月,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整合后合计约6500家的规模,一举超越万辰集团,截至2024年4月30日,其旗下门店总数已经突破9000家,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万店目标。

对于零食量贩店而言,合并、结盟是一个相对省心的发展路径,创立于2011年的万辰集团在2022年8月才首次进入量贩零食赛道,其创立的量贩零食品牌“陆小馋”成为转型的敲门砖,此后通过合并、入股的方式跻身量贩零食头部阵营。2023年中期该公司量贩零食业务的营收占比达到87.91%,成为核心主业。

就目前来看,量贩零食行业虽有多家品牌进行战略投资或并购,旨在迅速扩大市场和竞争优势。但零食量贩店行业整合潮才刚刚开打,洗牌在持续,竞争格局还未定型,部分中小企业可能会被市场所淘汰,中小企业的减少,或许会引导行业稳定有序发展。

Section 5

品牌、加盟商均面临盈利挑战

近两年,量贩零食店凭借较丰富的商品、较低的价格以及新颖的购物体验无论是在乡镇还是在城市都席卷了大街小巷。而量贩类零食本身就属于“快消品”,提升市场份额对于量贩零食品牌来说较为重要,所以近两年量贩式零食品牌之间开始整合。而在经历收购、并购潮后,有业内人士认为,业内会上演一场价格大战。

由于量贩零食品牌在刚开始是凭借其供应链带来的低价优势扩展市场,而随着入局品牌增加,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为了抢占市场,各品牌以低价吸引消费者,掀起“折扣战”,折扣从8.8折逐渐扩大至6.8折、6.2.折、5.8折、4.9折,以牺牲利润空间为前提进行扩张。

根据万辰集团发布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收为49亿元,同比增长1264.75%;净利润为-5655.56万元,同比下降250.67%。量贩零食业务前三季度累计营收45.07亿元,亏损1.21亿元,也并未赚到钱。有数据显示,零食很忙毛利率在18%左右,而几家上市的休闲零食品牌们毛利率均在25%以上,甚至超过40%。

为加快占领市场份额,多数量贩零食品牌都开放了加盟,大量的加盟店铺涌进市场,这也就导致市场过于饱和,未来市场或许迎来闭店风险,一些零食量贩加盟店不赚钱、倒闭的新闻的并不少。比如网红零食门店“a1零食研究所”关闭了80%的线下门店等。

目前无论是品牌还是加盟商都面临着盈利方面的问题。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零食量贩店发展起来,但其目前的利润较低,是否能持续盈利是个问题,此外,品牌方需要解决加盟商的利益问题,避免因品牌间的竞争而逼退加盟商。

认知&浅评:零食量贩店在近两年发展火热,席卷了城市乡镇的大街小巷。随着该行业的快速发展,不少品牌之间开始整合发展,竞争进入新阶段。在新的市场竞争阶段,各品牌争相扩店、互抢加盟商等内部竞争加剧,尤其是第一梯队的品牌争相发展,拓展市场。各品牌想要拓展市场就需要通过增加店铺数量,而大量店铺的涌入,其竞争重点可能想价格上转移,因此对于品牌和加盟商来说,可能在盈利上不尽人意。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