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博医药(SZ301230)
--
--
(--%)
今开 : --
最高 : --
成交量 : --
市盈率 : --
52周最高 : --
昨收 : --
最低 : --
成交额 : --
市值 : --
52周最低 : --
分时 日K 周K 月K
价格: 0 均价: 0 涨跌额: 0 涨跌幅: 0% 成交量: 0 成交额: 0
  • 泓博医药(301230.SZ):未与华为开展AI医药研发方面的合作

    格隆汇3月25日丨泓博医药(301230.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未与华为开展AI医药研发方面的合作。
    9 0
  • 泓博医药(301230.SZ):拟参设合伙企业骊宸延和

    格隆汇3月10日丨泓博医药(301230.SZ)公布,公司为满足公司发展战略需要,与上海骊辕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骊宸元鼎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订《上海骊宸延和企业管理合伙企业
    9 0
  • $泓博医药(SZ301230)$ AI制药公司显著特征是皆拥有强大AI技术平台,通过和大型药企合作促进收入快速增长,较多为AI-Saas发展到AI-CRO,部分发展为AI-Biotech,涉及物理、化学、生物交叉领域,管线越靠后对专业要求越高,但价值明显增加
    6 0
  • 技术革新驱动医疗行业智能化发展,AI医疗概念7个关注点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推动医疗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AI医疗的进步不仅依赖于健全的数字医疗体系,还得益于深度学习和大模型的兴起,这些技术为疾病诊断、风险预测和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

    AI医疗的发展经历了从机器学习到深度学习,再到大模型时代的演变。

    近年来,生成式AI与传统AI的结合,为医疗服务带来了全新的优化和创新动力。

    生成式AI不仅能够分析现有数据,还能生成新数据,拓展智能交互和对话能力,使得医疗服务更加精准、自然和高效。

    在医学影像分析、手术辅助和疾病诊断等领域,AI的应用尤为突出,极大地推动了医疗服务的智能化、高效化和便捷化。

    AI医疗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医疗全流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健康管理、诊前诊中诊后服务、影像分析、药物研发和手术机器人等。AI技术的赋能,使得医疗机构能够提升效率、优化流程,并显著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随着全球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和医护资源的短缺,AI医疗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

    据《中国AI医疗产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AI医疗市场规模已达到973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1598亿元。

    在AI医疗的细分赛道中,AI影像、AI医疗机器人、AI赋能CDSS(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与病种质控以及AI健康管理等领域各具特点,展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AI影像领域因老龄化、医疗资源不均等导致的医生压力大而备受关注,

    在政策支持下,获证产品不断增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AI医疗机器人,尤其是手术机器人,虽然仍处于发展初期,但前景广阔,国内品牌竞争激烈,国产替代成为趋势。

    AI赋能CDSS与病种质控领域,通过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提升效率,形成多个系统,政策推动和商业化进程加快,市场前景广阔。

    AI健康管理虽然处于发展初期,但细分领域广泛,受政策支持,未来需求有望快速扩张。

    AI医疗概念7个关注点总结:

    1)AI 影像识别:联影医疗 $联影医疗(SH688271)$ 、万东医疗 $万东医疗(SH600055)$ 、东软集团 $东软集团(SH600718)$ 等。

    2)AI病理诊断:金域医学 $金域医学(SH603882)$ 、华大基因 $华大基因(SZ300676)$ 、迪安诊断 $迪安诊断(SZ300244)$ 等。

    3)AI 医疗系统:讯飞医疗 $讯飞医疗科技(HK02506)$ 、润达医疗 $润达医疗(SH603108)$ 等。

    4)AI 健康管理:美年健康 $美年健康(SZ002044)$ 、三诺生物 $三诺生物(SZ300298)$ 、乐心医疗 $乐心医疗(SZ300562)$ 、京东健康 $京东健康(HK06618)$ 、阿里健康 $阿里健康(HK00241)$ 等。

    5)AI 终端应用:美年健康、固生堂 $固生堂(HK02273)$ 、三博脑科 $三博脑科(SZ301293)$ 等。

    6)AI 制药:晶泰控股 $晶泰控股-P(HK02228)$ 、泓博医药 $泓博医药(SZ301230)$ 、成都先导 $成都先导(SH688222)$ 等。

    7)AI+Genomics:华大基因 $华大基因(SZ300676)$ 、华大智造 $华大智造(SH688114)$ 、康为世纪 $康为世纪(SH688426)$ 等。
    ... 展开
    加载失败
    74 0
  • 国内AI制药行业起步较晚,但追赶势头强劲,有望进入快速扩张期!

    AI制药是将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及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制药领域各个环节, 进而优化新药研发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临床失败概率及研发成本。

    1.药物开发的痛点

    创新属性强带来的高风险是药物开发的痛点之一

    尽管科学家们对药物作用的靶点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药物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过程依然充满挑战,药物获得批准的成功率仍然相对较低。

    1)按研发阶段看:药物发现阶段的全球整体成功率为51.0%, 临床阶段的成功率为12.9%。

    2)按药物种类看:基因疗法、细胞疗法、RNA干扰技术等创新治疗方法的药物研发成功率在5.2%-17.3%之间。

    长周期、高成本是药物开发的痛点之二

    药物发现过程通常耗时7至10年,并且涉及高达6亿至8亿美元的投资;临床试验阶段通常需要6至12年的时间,并且可能涉及数十亿美元支出。成功通过临床试验的化合物随后将进入审批和生产阶段并进行商业化生产, 商业化过程通常需要1至2年的时间,并且涉及大约5千万美元的投资。

    成本与收益之间的不匹配对致力于创新药物研发的医药企业构成了较大的财务压力, 成为新药研发的痛点, 亟待引入新的生产力来加以改变。

    2.因此新药研发亟待变革性新模式, AI+新药研发应运而生。

    AI赋能新药开发,是指在规模化医药数据基础上, 运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参与药物开发各个环节,包括靶点发现、化合物合成、化合物筛选到患者招募、临床试验设计等,通过AI技术的运用有效解决传统新药研发痛点,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成功率,降低研发成本。

    根据DPI援引英矽智能数据, 通过AI技术能将ISM001分子发现时间由传统手段的2年降至11个月,总费用从4.14亿美元降低至20万美元,极大降低了新药研发负担。

    3.AI制药发展历程

    1)基础研究期(1990年-2021年)AI制药行业经历了从理论探索到初步应用的转变。
    2)初步拓展期(2013年-2017年)AI制药行业开始展现出更广泛的应用潜力。
    3)技术提升期(2018年-2019年)这一时期,AI制药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为行业的快速扩张奠定了基础。
    4)快速扩张期(2020年-至今)自2020年起,AI制药行业进入了快速扩张期。A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全流程和疾病诊断等领域,企业多元化发展且竞争日益激烈。


    4.AI制药市场规模预测

    受加速药物研发的需求增加、AI应用领域的拓展、配套政策的支持等多因素驱动,AI制药领域有望蓬勃发展。

    其中,全球市场方面,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的数据,全球AI制药市场规模从2021年的7.92亿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17.58亿美元,CAGR约为30.45%,预计2026年其市场规模将提升至29.94亿美元;

    国内市场方面,根据融资中国的数据,国内AI制药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0.67亿元开始增长至2024年的5.62亿元,CAGR高达53.01%。

    5.AI制药项目聚焦药品研发热门赛道,研发管线兑现值得期待。

    从分子结构上分析,AI药物发现项目覆盖小分子、抗体、疫苗等领域;从疾病类型上分析,根据头豹研究院的数据,全球范围内AI制药在癌症、精神、心血管、消化、呼吸领域的项目数量占比分别为29%、27%、13%、10%、8%,相关布局聚焦肿瘤和慢病等热门赛道。

    从治疗领域看,AI制药管线主要分布于肿瘤和免疫疾病领域,占比达到37%和21%,其次为神经性疾病、炎症和心脑血管。

    6.国内AI制药竞争格局

    国内AI制药行业起步较晚,但追赶势头强劲:国内AI+新药研发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2021年是国内AI+新药研发的创业高峰,截至2023年11月,中国AI制药公司已超过90家,头部企业包括英矽智能、晶泰科技、深势科技、冰洲石生物等。其中,英矽智能和晶泰科技已经提交了IPO申请。

    国内布局AI制药的企业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1)制药企业:如恒瑞医药$恒瑞医药(SH600276)$ ,2021年引进了Iktos的AI从头药物设计软件,搭建了“恒瑞-灵枢”AIDD&CADD平台,支持靶点发现、小分子、大分子、细胞工程等研发场景。
     
    2) CXO企业:如药明康德$药明康德(SH603259)$ 、成都先导、泓博医药$泓博医药(SZ301230)$ 等,利用其在研发服务中积累的海量数据,通过自研或引进的AI技术平台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服务。 

    3)专门从事AI制药业务的企业:如英矽智能、晶泰科技等,基于自主开发的人工智能技术药物研发平台,为下游企业提供平台软件服务和药物开发服务。
     
    4)互联网科技公司:如华为云,基于云计算架构与前沿AI算法打造了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赋能全流程的AI药物设计。
    ... 展开
    加载失败
    加载失败
    加载失败
    56 3
  • $泓博医药(SZ301230)$

    华安证券表示,AI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药物研发方面的应用,正在成为推动创新药发展的重要力量。

    该行指出,AI通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加速药物研发过程,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

    国内一些领先药企已经接入DeepSeek模型,利用AI技术提升其研发效率,加速靶点发现,这不仅有助于缩短新药上市时间,还能提高新药的成功率,为创新药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

    国金证券表示,贯彻AI医药+创新药2025年医药投资两大主线。

    AI方面,诊断影像设备、药物设计研发、互联网医疗与大健康等领域持续受到市场关注,可积极围绕三大应用领域龙头企业展开布局。

    湘财证券也指出,AI 赋能各个产业开启智能化加速转型,AI+医药迎来全面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链优化投资机遇。

    AI+制药正重塑制药产业链各个环节,AI+药物发现、 AI+临床研究、 AI+药物生产、 AI+商业化显著改变产业现有运行模式,从短期降低成本有望发展至长期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 展开
    46 0
  • 泓博医药(301230.SZ):公司未与DeepSeek建立业务合作关系

    格隆汇2月21日丨泓博医药(301230.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未与DeepSeek建立业务合作关系。
    3 0
  • 险滩越急桨越稳,$上海电气(SH601727)$$泓博医药(SZ301230)$$杭钢股份(SH600126)$成功是无畏者的勋章
    32 0
  • 21 0
  • 险滩越急桨越稳,$上海电气(SH601727)$$泓博医药(SZ301230)$$杭钢股份(SH600126)$成功是无畏者的勋章
    5 0
  • AI医疗


    华为将发布基于华为DCS AI解决方案打造的瑞金病理模型;
    京东健康旗下AI医生智能体产品完成内测
    相关名单:
    泓博医药、安必平、思创医惠、嘉和美康、乐心医疗、塞力医疗、麦迪科技
    $嘉和美康(SH688246)$
    $泓博医药(SZ301230)$
    $思创医惠(SZ300078)$
    ... 展开
    48 0
  • 32 0
  • 4 0
  • 统一回复粉丝问题:医疗行业搭上AI概念,部分个股暴涨,技术上极度超买。板块指数60分钟量能递减,显示有回调需求,请注意短期风险,长期投资可以无视。不要喷,就像我先前提示DeepSeek有巨大风险一样,某些人是群起而攻之,结果还不是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安必平(SH688393)$$泓博医药(SZ301230)$$祥生医疗(SH688358)$
    31 0
  • 统一回复粉丝问题:医疗行业搭上AI概念,部分个股暴涨,技术上极度超买。板块指数60分钟量能递减,显示有回调需求,请注意短期风险,长期投资可以无视。不要喷,就像我先前提示DeepSeek有巨大风险一样,某些人是群起而攻之,结果还不是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安必平(SH688393)$$泓博医药(SZ301230)$$祥生医疗(SH688358)$
    2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