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会议有哪些新信号?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兴业研究,作者:胡晓莉等

扩内需政策重心转向消费

事件:

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点评:


一、形势判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会议肯定今年以来的经济工作,认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相比4月会议“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增多”表述,本次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除了外部环境变化外,当前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还包括“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面对转型阵痛,会议要求“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第二季度GDP同比回落至4.7%,在此背景下,会议指出“下半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很重”,要求“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并强调“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二、宏观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对于宏观政策,会议要求,“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加快全面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举措,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

货币政策方面,本次会议指出,“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7月22日央行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和LPR报价10bp,7月25日MLF和存款利率亦迎来下调,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并稳定银行净息差。此外,月内二次操作或意在淡化MLF的政策利率色彩,并为银行提供中长期流动性。下半年MLF到期量逐月上升,其中第四季度到期量较大,届时或通过降准为市场补充流动性。

相比4月会议,本次会议提及“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陆股通数据显示,6-7月北向资金连续2个月净流出,人民币贬值压力下需关注股汇联动。不过,美联储降息将近,客观上有利于汇率稳定。海外经济体转向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扩大,今年仍有降息空间。

财政政策方面,地方债发行节奏与使用进度均有望加快,关注超长期特别国债投向领域。会议强调,“要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更大力度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

一是专项债发行有望加快。2024年上半年,受前期留存资金及审批进度等因素影响,地方债发行节奏整体偏慢,提前批额度尚未发完。截至7月末,一般债、专项债发行进度分别为51.5%、44.5%,分别较2023年历史同期低14、21个百分点,处于偏低水平。结合政治局会议要求,宏观政策“要加强逆周期调节”,新增专项债发行或将提速。从政府性基金支出来看,由于土地收入的持续拖累,截至6月末支出进度29.6%,显著低于2023年同期。若专项债发行使用提速,对于政府性基金支出将有一定的拉动。

二是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2024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发改环资〔2024〕1104号),提出“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统筹考虑不同领域特点,降低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申报门槛,不再设置‘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亿元’要求,支持中小企业设备更新”。可见,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的使用范围扩容,对于中小企业和消费的支持力度上升。


三、内需政策:以提振消费为重点


消费方面,会议提出,“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养老、育幼、家政等消费”。与4月会议相比,新增了“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的提法,表明扩内需的政策重心转向消费。

第一,会议提出,“更大力度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7月25日,发改委和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支持更新换新政策,其中将乘用车购置补贴标准提高一倍,并明确了家电产品换新的补贴细则,有利于提振大宗商品消费。

第二,会议要求,“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消费能力方面,2023年第一季度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速低于疫情前水平,居民收入增速放缓拖累居民消费能力。消费倾向方面,第二季度全国居民消费倾向录得68.5%,不及2021年同期,修复水平较第一季度回落,就业和收入预期走弱导致居民消费倾向边际回落。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以及惠民生政策的推出,可有效修复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第三,会议要求“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同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服务消费占比较低。截至2022年,数据可得的20个OECD经济体中,家庭部门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均值为54.0%,其中美国服务消费占比高达65.6%,日韩占比分别为58.3%和56.3%。根据统计局数据,疫情前我国服务消费占比约为53%;疫情期间有所下降,回落至不足50%;2022年,占比恢复至52%左右,仍未及疫情前水平。6月13日,发改委等五部门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提出培育餐饮消费、文旅体育消费、健康养老托育消费等新场景,有望成为消费扩容的新增长点。

投资方面,会议要求“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扩大有效投资”。2024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3.9%,但主要受到大型项目和设备工器具购置拉动,同期民间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仅为0.1%,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将扩大有效投资。


四、房地产:积极支持收储、做好保交房工作


在房地产政策方面,会议强调,“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策,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进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

会议强调,“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517”新政之后,商品房销售有所回暖,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跌幅小幅收窄至19.0%,6-7月14城二手房成交面积均值同比转正。销售磨底的同时,库存压力仍在。中指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有数据的109个城市平均出清周期为36.9个月,中位数为29.2个月,仍显著高于自然资源部提到的18个月库存水平。政府收储对于降低商品房库存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收益不匹配、供需不匹配等制约着存量房收储的进度。为有效支持收储工作,可以加大政策性金融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存量房收储的支持力度,以提高企业收储的积极性。

此外,会议强调,“进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2021年下半年房地产调整以来,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中现房占比持续走高,从2021年7月的不足10%提升至2024年3月的27.3%,表明购房者对于期房的信心下行。今年4-6月,现房销售面积占比有企稳态势,表明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保交房等一系列政策托底下,居民对期房信心有所修复。


五、产业政策:壮大新兴、未来产业发展


从产业发展来看,本次会议强调,“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要求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根据2023年8月工信部等四部门出台的《关于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的通知》(工信部联科〔2023〕118号),提出形成“8+9”的新产业标准化重点领域。一是围绕新兴八大产业,要求“全面推进新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八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环保产业、民用航空产业、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二是围绕九大未来产业,要求“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标准研究”。九大未来产业包括: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

2024年1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科〔2024〕12号),对未来产业进行了任务部署。提出“2025年,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发展,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规模稳步提升……2027年,未来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得到普遍应用,重点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培育一批生态主导型领军企业,构建未来产业和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成为世界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

从营商环境来看,会议强调,“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2021年下半年以来,工业产能利用率呈现波动回落态势。产能利用率下降加剧企业竞争压力,2022年10月以来PPI同比持续为负。为了促进市场良性竞争、稳定价格预期,需要通过行业自律等手段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其中,会议特别强调“要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指成功跨越创业死亡谷后,商业模式得到市场认可,进入高速成长阶段的创新型企业;起始年收入不低于500万人民币,且连续3年增长率不低于50%。独角兽企业指成立时间不超过十年,获得过私募投资,最新一轮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企业。[1]根据《2023胡润全球未来独角兽》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球瞪羚企业共有688家;中国以218家瞪羚企业排名第二,2022年增加47家,是增量最多的国家。[2]不过,我国独角兽企业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23年中国独角兽数量虽以316家在全球位居第二,但过去一年新增仅15家,同期美国增加179家。在此背景下,会议突出强调对瞪羚企业与独角兽企业的支持要“有力有效”。


六、对外开放:制造业、服务业开放双抓手


与4月政治局会议相比,此次政治局会议增加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相关表述,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制造业方面,提出“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这也与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要求一致。

服务业方面,会议提出,“推出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举措,试点地区有望由当前的11个地区进一步扩围。2015年,北京成为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2020年9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正式由“试点”升级为“示范区”。北京在科学技术、互联网和信息、文化教育、金融、商务和旅游、健康医疗等领域,逐步扩大向各类资本开放,降低或取消外资股权比例限制、部分或全部放宽经营资质和经营范围限制。20214月,试点首次扩围,天津、上海、海南、重庆4地加入,形成“1+4”格局。2023年1月,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第二次扩围,由“1+4”到“1+10”,沈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成都获批开展试点,标志着全国范围内试点单位增至11个。[3]

从开放领域来看,服务业开放既涉及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也涉及各类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改革创新、发挥地方首创精神,能够在工作中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对全国服务业开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4]


七、防风险:加快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


 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方面,化债节奏有望加快。会议提出“要完善和落实地方一揽子化债方案创造条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其中,较2024年4月的政治局会议,“创造条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是新提法。当前对存量债务进行重组、置换,降低存量债务偿还压力或是主要的选择方式之一。未来,或考虑创新化债方式,在额度调配上注重化解债务风险。

从债务风险角度来看,地方债务付息支出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偿债压力逐渐增加,2023年一般债、专项债付息支出占对应预算支出的比例分别为2.1%、7.6%。从可用的置换化债空间来看,一是2023年末下达的特殊再融资债券额度基本使用完毕,以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进行化债的方式空间较小。2024年第二季度地方特殊再融资债券显著缩量,自2023年10月至今,已发行约1.5万亿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较多的地区为内蒙古、辽宁、吉林、重庆、广西、安徽等地,超过500亿元。二是除中央下达的特殊再融资债券额度外,历史留存空间较为有限。截至2023年末,全国地方债限额内历史剩余额度剩余1.4万亿元,其中,一般债、专项债分别剩余0.7、0.7万亿元,同时,不同地区的剩余空间差异较大,10个省份剩余额度低于100亿元。

从地方债发债披露情况来看,自2023年10月起,部分省份新增债券发行前未披露“一案两书”,共计约35只新增债券,发行规模合计约3301亿元。

 在资产市场方面,会议强调,“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防风险、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下一步,将从提升对投资者的服务和回报、严格规范融资行为、强化持续监管、加强投资者保护四方面做好工作。提升对投资者的服务和回报上,主要包括完善权益投资、改革行业综合费率、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等。严格规范融资行为上,主要包括深化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强化信息披露要求,健全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等。强化持续监管上,主要包括加强上市公司监管,严格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要求,强化交易环节监管与中介机构监管等。加强投资者保护上,主要包括健全投资者赔偿救济机制,落实好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加强投资者教育等。[5]

[1]资料来源:南京人民政府网,《什么是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拟上市企业?对这类企业,我市有哪方面政策支持?》(2018-09-18)【2024-07-30】

[2]资料来源:上海证券报,《<2023胡润全球未来独角兽>发布 中国以218家瞪羚企业排名第二》(2023-04-27)【2024-07-30】

[3]资料来源:人民政府网,《从“1+4”到“1+10”,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再次扩围——服务业开放引擎更强劲》(2023-01-03)【2024-07-30】

[4]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务部召开新增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专题新闻发布会》(2021-04-23)【2024-07-30】

[5]资料来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