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中国生物医药注入“涌泉活水”?

时间进入2024年,由政策、资本、人才、早期研发项目共同组成“涌泉活水”,中国生物医药的源头创新正在进入最好的时代。

时间进入2024年,由政策、资本、人才、早期研发项目共同组成“涌泉活水”,中国生物医药的源头创新正在进入最好的时代。

政策层面,顶层设计指向新质生产力、硬核科技,生物医药科研成果转化成地方产业升级新方向;资本层面,多元投资主体进入市场,“募投管退”全链条得到优化;新药研发层面,新药前沿技术接轨国际,FIC/BIC产品层出不穷。同时,年初至今的多笔并购/BD更是为中国整个创新药行业增添信心。

不过,看到外部环境复苏信号频传的同时,也要思考新药研发与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际问题:诞生一款新药需要“10年+10亿美元”,新药研发成本与效率难题待解;医保控费压力仍存,创新研发与未来回报之间平衡困局仍然难破;政策、资本、人才、科研项目之间如何有效衔接,盘活源头创新的系统生态仍然只见雏形……

过去几年,政策引领,资本支持,科研人才坚持不懈,行业各方上下求索、戮力同行,为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中国的创新药产业升级、行业革新共绘蓝图。

“中国整个生物医药行业都在加速向注重差异化和源头创新的2.0、3.0时代迈进。”Cytiva 中国科研与诊疗产品总监翟建华表示,思拓凡作为跨国型生命科学支持企业,持续以先进的产品,专业的技术,丰富的平台构建经验,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赋能科研成果转化生态圈,助力中国生物医药源头创新勃发。

01

核心产品+专业服务赋能药物全生命周期

在翟建华看来,Biacore作为分子互作领域的领先产品,已经成为行业中药物研发到生产的首要选择。同时,在2019年GE医疗生命科学的生物制药部被丹纳赫收购,Biacore技术领先性与集团资源形成组合,“1+1>2”的效应更是让Biacore始终贴合客户需求,走在行业最前沿。

回顾药物研发的历史,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研究对于靶向新药的成本控制和提升研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Biacore发明之前,传统分子互作检测技术往往受限于准确性不高、耗时长、局限性大、成本高昂的缺点。

而以Biacore为代表的新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能够实时、非标记对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进行综合性的表征,提供全面的分子互作信息,具有高灵敏性、高通量、高亲和力以及操作简便的特点。因此,Biacore作为首个将SPR技术商业化并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的产品,被业界认为是分子互作领域的一次技术革命。

现如今,1990年发明的Biacore已经广泛应用于药物靶点发现,高通量筛选,药物设计改造,亲和力动力学表征和免疫原性的检测,以及药物生产过程中浓度监测,批次活性检测。“Biacore是一个综合性设备,应用范围覆盖药物发现、筛选到生产以及质控的全生命周期。”翟建华表示。

Biacore能够始终保持在分子互作领域的领先地位,也源于产品系列不断推陈出新,并且每一次迭代都与时下技术发展的热点和趋势紧密结合。这也与思拓凡始终“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息息相关。翟建华告诉E药经理人,思拓凡每2~3年就会根据客户的反馈与需求推出新的产品型号。

例如随着药物研发逐渐走向精准化,研发者对筛选及表征的要求逐渐提高,大型科研平台对样品处理量及数据质量也有了更高的目标。Biacore的8K和8K+系列产品应运而生。Biacore 8K和8K+作为高通量高质量的互作检测设备,可同时放置1536或4608个样品,实现超过60或72小时无人值守,每小时筛选数百个样品,并且每个样品的筛选成本不到1块钱。

截至目前,Biacore从最初的Biacore 1000迭代多次, 包括Biacore 3000,Biacore 4000,Biacore T系列,X系列,以及上述8K系列等。

Biacore的专业水准、多样功能,以及从客户需求出发的迭代策略,不仅让其成为制药研发企业、科研院所的刚需,Biacore所提供的数据还被越来越多期刊认可为直接证据。以Biacore为代表的SPR技术,还成为先后被中美日药典明文收录的药物检测“金标准”。

据悉,全球应用Biacore技术发表的文献已有6.5万篇,Biacore也助力全球超过100款新药获批上市。在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初期,清华大学张林琦教授团队就利用Biacore全面解析了新冠病毒入侵机制。此后,Biacore还助力了首款新冠中和抗体、首款重组蛋白新冠疫苗的研发。

在Biacore问世的三十多年间,还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数据,思拓凡以此为基础组建了一只兼具丰富经验与高超技术的服务团队。在翟建华看来,这也是思拓凡能够长期保持优势地位的原因所在。借助过往的经验与数据,思拓凡的服务团队能够与客户共同探讨研发难点、需求与解决方案。

6月初,思拓凡就在苏州举办了一场Biacore产品用户会,期间,思拓凡邀请来自制药企业、CRO/CDMO公司等多元主体围绕SPR技术的应用,结合现行法规政策、市场准入要点,共同探讨了新药研发和生产工艺的难点与解决方案。

02

全方位助力科研成果转化

2023年9月,投资超1亿元的Cytiva中国科创中心正式开幕,汇聚生物制药人才培训、新型疗法孵化、智能制造与服务、诊断技术开发、一次性技术研发、验证服务、定制工程八大功能,全面提升在华研发与创新能力。

这1亿元重磅投资的背后,实际上是思拓凡看到中国创新药产学研实力的“升级”。

“国内创新药研发正在加速向具有差异化和源头创新特征的2.0、3.0时代迈进。”翟建华表示,在行业层面,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到2030年将超过2万亿元;在人才层面,过去多年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科学家归国,并培养了一批本土创新人才;在政策层面,鼓励创新医药的产学研转化也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产业升级的机会之一。

但如今天时、地利、人和兼具的国内创新药行业,仍然需要一份“粘合剂”,将产业各方的力量汇聚一堂,牵手地方产业园区与科学家、高校科研人员;匹配科学家项目转化需求与支持性政策;将散落各地的科研成果促成平台;助力资本与优质项目衔接……

思拓凡在2023年底发布的《全球生物制药弹性指数》也显示,中国的生物制药弹性指数与全球相比,供应链弹性、制造敏捷性两个指标均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但人才储备、研发生态系统、政策法规支持三个指标却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而提升这三个指标,不仅需要从其本身出发,增强三者的之间的匹配关系同等重要。在翟建华看来,思拓凡就扮演着在生态系统中为各方赋能的角色。

2023年,思拓凡与颇尔生命科学业务合并就是这样一个契机。合并后,颇尔生命科学的生物技术产品组合归属进思拓凡生物工艺业务,由此形成贯穿药物研发上下游的产品、技术、服务和创新整体解决方案。

基于此,思拓凡也形成了在赋能科研成果转化上的独到之处:从平台搭建、平台项目放大生产、平台运营优化,到人才培养、生态构建等全方位支持创新转化。思拓凡还传承丹纳赫集团闻名全球的DBS(丹纳赫商业系统)文化,为创新项目从寻找市场到上市提供策略助力。

被誉为生物制药界的“黄埔军校”的Fast Trak也是其中的一环。团队囊括专注于细胞培养、层析、过滤、生物药品生产领域以及CMC申报方面的专家,不仅为制药企业提供工艺开发、新药临床报批生产平台和早期临床样品生产的服务,还附加人才培训服务。翟建华告诉E药经理人,Fast Trak中国位列Fast Trak全球三大技术中心,获得Fast Trak提供的培训已经成为很多客户选择思拓凡产品和服务的重要考量之一。

当思拓凡将政策、资本、人才与研发项目之间相互串联,指向源头创新、基础研究的新药研发生态系统也应运而生。这也是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共识所在,新药研发是一条“长征路”,需要资本与政策支持的长期维系,生态圈的打造将是粘合各方的关键。对此,思拓凡已经相继推出Think Big和 Think Early两个创新孵化项目,为高校、科研院所、投资基金、产业园区以及制药企业各方深入合作提供平台,推动融合发展新局面。

03

“创新本土化”新战略

时间来到2024年,当新质生产力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一项,意味着中国的创新药行业也正在走向新周期。

无论是伴随行业走过30年的“金标准”Biacore,还是背后赋能中国创新药的思拓凡,对其来说,回答如何在新周期保持优势,持续释放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工业4.0和新质生产力都在强调更高端、更智能的工业制造。”翟建华表示,思拓凡接下来的任务是如何紧跟生物制药行业的新思维、新需求,通过平台化、智能化、数据化,助力行业升级。

针对细胞和基因疗法等新兴技术领域的个体化特性,思拓凡所独有的FlexFactory一次性灵活工厂、Kubio模块化工厂等一次性技术及自动化平台的应用,能真正实现端到端一站式解决方案,提高生产的效率与安全性。

其次对于智能化,翟建华认为,这意味着生物工艺开发和生产制造方式的双重跃升。一方面智能化将整合单机控制系统的信息孤岛,通过自动化的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则是基于思拓凡所积累的行业大数据,助力智慧、智能、智造。

对于生物医药行业整体来说,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应用已经覆盖到全产业链,思拓凡的智能软件,将从源头改变药物发现到药品流通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全面提速。

而与产业升级同等重要的,还有供应链安全。在过去几年,新冠疫情大流行与地缘政治问题为生物制药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供应链安全就是其中之一,实现本土化供应是全球各个国家/地区长期关注的重点议题。

深耕多年,“本土化”已经上升为思拓凡在中国的关键战略之一。翟建华表示,在新周期伊始的2024年,中国的生物医药创新生态加速向源头创新迈进,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经历着重构,思拓凡的“本土化”战略也发生了升级。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创新本土化、商业本土化和供应链/制造本土化。

在商业本土化和供应链/制造本土化方面,中国创新药生态内涵的升级,越来越多“小而美”的角色加入,因此创新药研发对成本控制和研发效率要求也随之增加。

“需求越多,机会越多。”翟建华告诉E药经理人,思拓凡不仅打造了超过1000人的专业团队服务中国客户,还在北京和浙江设立了两个耗材生产基地,在上海设置物流中心,在全国设置多个仓库,从而保障思拓凡产品供应与服务的及时性。此外,思拓凡还在加速进口产品向中国制造转化,并通过合作伙伴的提升在全产业链解决方案的支持能力。

从时间到空间,思拓凡正在全方位支持供应链本土化。

“创新本土化”则是思拓凡在2024年最大的转变,这也是思拓凡配合丹纳赫集团倡导的“创新中国2.0”战略所做出的调整。

例如思拓凡在加入丹纳赫后,相继在广州生物岛设立思拓凡&颇尔办公室,在重庆两江新区设立丹纳赫西部创新中心,以位于上海张江的中国科创中心为轴心,以北京昌平、广州生物岛、重庆两江新区为基点,将思拓凡的生物医药人才培养、创新孵化、产品研发、客户服务、技术支持等业务,辐射全国。

当被问及思拓凡是如何在中国市场保持优势地位时,翟建华直言,思拓凡的产品做到了极致的专业,成为各个细分赛道的“金标准”;思拓凡的服务与合作更加“接地气”,始终帮助客户解决切实的问题。未来,思拓凡还将继续升级产品与服务,赋能科研成果转化,深入践行本土化战略,与中国创新药行业同频共振,为人类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