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英伟达再被指证券欺诈,黄仁勋逢高又卖超2亿

时隔9月再出手

日前,英伟达与其CEO黄仁勋的行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一方面,英伟达因涉及加密货币挖矿相关收入的披露问题而面临证券诉讼;另一方面,黄仁勋本人在公司股价高涨之际进行了大规模的股票减持。


时隔9个月,再大额套现


根据刊登在SEC官网上的文件显示,黄仁勋在6月13日至14日的短短两天内,通过市场交易卖出了24万股英伟达股票,总计套现约31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27亿元)

这一举动紧随英伟达股价的显著上涨,过去一个月内公司市值激增了5264亿美元。黄仁勋的减持价格区间为每股127.78美元至132.23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黄仁勋近期的首次减持。

实际上,他在今年3月已经启动了一项10b5-1规则交易计划,根据该计划,他将在未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出售不超过60万股的英伟达股票。

对于身价已经达到1250亿美元的黄仁勋来说,减持股票是他分享AI龙头暴涨收益的一种方式。

根据统计,他上一次实际出售公司股票是在去年9月14日,当时他按照每股4美元的价格行权买入29684股英伟达股票后抛出,平均售股价格为455.75美元,所得接近1350万美元。

而在上一次售股后,英伟达的股价在9个月里又翻了3倍。黄仁勋的减持行为,虽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但在投资者看来,可能会对市场情绪产生一定影响。


被指证券欺诈


另外,英伟达近日面临关键诉讼的敏感时期引起了市场的特别关注。

AI还没大火前,英伟达更多与加密货币挖矿市场紧密相连。因此2017年至2018年,比特币价格的极端波动对英伟达的业绩和股价产生了巨大影响。

当时,全球矿工对英伟达的高性能GPU显卡需求激增,这些显卡能高效地处理加密货币的计算任务。但随着2018年加密货币市场的崩溃,英伟达的股价遭受重创。

一些投资者认为英伟达在财务报告中未能充分透明地反映其收入中与挖矿相关的部分,这导致了市场的误解。2018年,瑞典的投资公司E. Ohman & Fonder AB代表英伟达的股东,对公司及其CEO黄仁勋提起诉讼,指控他们违反了《美国证券交易法》,在财务报告中淡化了挖矿活动对公司收入的贡献。

尽管该诉讼最初被地区法院驳回,但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后来以2比1的裁决恢复了诉讼。原告指出,英伟达在2018年的财报中未能达到预期,而黄仁勋错误地将此归咎于加密货币市场的低迷,这与公司之前的立场相悖。

2022年5月,英伟达与SEC达成和解,支付了550万美元,解决了关于其未能适当披露加密货币挖矿对游戏业务影响的指控。

随后,英伟达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上诉,希望撤销证券欺诈诉讼。最高法院已同意审理此案,而英伟达的股价在消息公布当天略有下跌。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