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范式戴文渊:我的世界只有自我目标,没有杂音

坚持自我,就是最好的选择

近日,“AI 大神”、第四范式公司创始人、CEO 戴文渊做客格隆汇高端访谈《格隆博士会客厅》。

在访谈过程中,戴文渊详细地讲述了他选择上海交大的原因、在ACM班学习的经历以及对高考学子选学校和专业的建议。

戴文渊表示,在专业选择方面他没想过热门或者冷门,未来是否有前途,就只是在于自己是否喜欢,因为兴趣是最好的动力。

学位只是世俗的东西,对于那些从本科就开始不走寻常路的学生来说可能不那么重要。

自己想学什么,和别人让你学什么,是有本质的区别。最好的选择就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自己不是天选之子,坚定信念学习计算机专业

 

翻开他的求学和创业经历可以发现,都非常巧合地集中聚焦在了AI这个领域,同时他在中国的AI领域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神一样的存在。

被问到智商是多少,戴文渊表示,实际上并没有没测过。

自我感觉智商可能不是最高的,因为在求学的经历中见过很多高智商的人,我觉得我的智商无论如何都无法跟他们匹敌,无论付出多少的努力都达不到他们那样的水平,应该是处于较高水平,但绝对不是什么天选之子。

高一时,戴文渊在就获得全国信息学奥赛的银牌,也因此拿到了保送清华和上海交大的资格。

但因为不能选专业,戴文渊果断放弃清华,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并就读于ACM班,因为他从小时就坚定了自己以后要学计算机方向。

在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学习有计算机兴趣小组。那时候的计算机对于戴文渊来说就像是游戏机,每天都沉浸在其中。他没有想过哪个专业热门或者冷门,专业未来是否有前途,就只是觉得自己特别喜欢,因为兴趣是最好的动力。


不走寻常路

 

上海交大的ACM班,成立于2002年,被称为“神仙班”,可以说是中国计算机界的黄埔军校,定位于培养计算机领域世界最一流的科学家。

戴文渊介绍,当时ACM班的班主任是俞勇,他希望学校能支持他去办这样的一个班,但是在那个时候若提这样的方案,绝大多数的学校都不会支持,因为这听上去好像是不可思议的。

2002年很多中国的教授都没有见过世界上最好的论文,所以有人如果提出说中国高校能培养出世界上最一流的科学家,这是不会有人相信的。

俞勇教授当时打了一个擦边球,因为在2002年上海交大拿了一次叫ACM ICPC的世界冠军,所以他和学校说要做一个ACM班。

学校以为是要组织一个竞赛班,但实际上在俞勇教授获得了资源后,请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希望培养这些学生去成为就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

戴文渊回忆,班里上到班主任下到学生,在当时的那个环境里是不能走寻常路的。

对于班级的师资力量,他们当时从外面请了很多老师,甚至需要把学生送到其他能培养出来的地方去。这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思维模式的改变。

很有意思一点在于,班级里相当大比例的学生离开班级的方式不是毕业,而是退学。包括戴文渊,在博士阶段选择退学离开。

至于为何退学,戴文渊表示,大家一直以来都会在坚持对着某一个目标去努力,但在为目标去努力的过程中需要去另一个地方,而这个地方与学位产生了矛盾。如果坚持读完这个学位,可能就会错失一些机会。

学位,其实只是世俗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不那么重要,特别是那些从本科就开始不走寻常路的学生。

 

寄语高考学子:坚持自我,就是最好的选择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关于莘莘学子将如何选学校或者专业,戴文渊表示,他几乎从来不给人一些方向性的建议,带着这样的想法其实已经站在功利的角度思考问题。

比如说选择人工智能,是因为自己认为人工智能特别有价值,这是你毕生的理想?还是因为选择人工智能有前途?如果是后者的话,往往不会成功。

自己想学什么,和别人让你学什么,有本质区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以及基于这个特点之上所喜欢的事,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因为坚持自我,就是最好的选择,就是最大的成功。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