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醉了,珍酒李渡“醒”了

读懂珍酒李渡的商业智慧和投资价值

01众人皆醉,它独“醒”


去年4月27日,珍酒李渡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持续创下多项记录:

2017年以来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白酒企业;

白酒行业“酱酒第二股”,顺势拿下“港股白酒第一股”的名号,填补空白;

IPO夺得了港交所2023年新股发行集资规模第一名。

此外,珍酒李渡的稀缺性还体现在:作为一家产销酱香型为主的白酒公司,其坐拥珍酒、李渡、湘窖以及开口笑四大白酒品牌,且其产品涵盖高端、次高端及中端价格带,自上而下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布局,即使放在同业内横向比较,也是较为罕见的。

珍酒李渡在香港的上市成功,无疑是带着光环的。

它的出现,加速了港股市场生态的转变,为其注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从市场表现来看,珍酒李渡的股价表现也确实跑赢了大市,起到了引领作用。

今年以来,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开局均承受较大的考验,恰如黎明前的黑暗,难免遭到多方质疑和争议,特别是市场里类似珍酒李渡这样带着某种传奇色彩上市的“光环”企业,对其“敲打”的力度更是猛如潮水,背后目的或在于考验投资者的耐性和信心。

不但如此,一些质疑的帽子还扣到了港交所的融资能力身上,认为珍酒李渡在去年夺得港交所年度IPO募集冠军,侧面反映出港交所融资能力的衰退。然而,这真的是事实吗?

首先明确一点,股市的融资能力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市场行情、投资者情绪等。因此,港交所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的募集金额变化,并不能简单粗暴地解读为融资能力的衰退,这只是市场在牛熊波动中表现出的一种正常现象。

其次,珍酒李渡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并夺得年度IPO募集冠军,反而能够证明港交所的融资能力和其作为优质上市地的吸引力。

尽管珍酒李渡的IPO募集金额在21年无法排进前十,但在2023年却能够脱颖而出,这恰恰表现出集团在宏观经济压力下依旧保持韧性增势的实力,任市场如何变幻,港交所对于不断涌现的优质企业依旧具有持续吸引力。

“江山代有人才出”,时移势易,投资者不能刻舟求剑,我们更加应该看到的是结构上的转变和成功,至少珍酒李渡上市这一成功的案例,能够为港交所的白酒股板块填补空白,也为港股消费股增添了新的活力。

从这一点来看,作为基本面优秀、成长能力持续释放的珍酒李渡,它在港股的出现,反而有望成为港股市场逐步走出困顿的“活力舒醒剂”。

在许多企业破格尝试突破重围、开辟副业求生存之际,珍酒李渡作为一家优秀的白酒上市企业,活力四射,深耕本行,稳扎稳打,一丝不苟酿美酒,颇有“众人皆醉它独醒”之感。


02读懂珍酒李渡的商业智慧和投资价值


对于酱香型白酒,市面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即“离了茅台镇酿不出茅台酒”,这并非商业常识,仅仅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性现象。

茅台镇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传统的酿酒工艺,共同塑造了茅台酒独特的品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离开了茅台镇就无法酿造出高品质的酱香型白酒。

珍酒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用自己的实力和品质证明了这一点。

1975年,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中试)项目在遵义市北郊石子铺正式启动,历经9个周期、63轮次、3000多次分析试验,最终有了超出想象的成果。专家组在1985年试制酒鉴定会上盲评茅台95.2分,珍酒则凭借93.2分鉴定成功,朝着行业头部品牌无限靠拢。

1988年,贵州珍酒在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荣获国家质量奖优质奖。值得注意的是,第五届全国评酒会是影响酒企时间最长、名酒效应最大的一届评酒会,也是全国参加企业最多、产品最多、竞争最激烈的一届评酒会。彼时的贵州省酱酒企业仅有茅台、珍酒、习酒获奖,因此,贵州茅台、贵州习酒、贵州珍酒也成为贵州三大酱香白酒品牌。同年,经外交部礼宾司、经贸部交际司、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等单位认可,珍酒成为国宴用酒。

此后,珍酒还频频获得业内高度认可。比如,2011年,旗舰品牌珍酒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15年以来,珍酒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中十六次荣获金奖、大金奖,其中核心大单品珍酒·珍三十成功斩获第22届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最高奖项大金奖,并获评了该赛事特别奖——杰出品质贡献奖。

与大部分同行不同的是,珍酒李渡并没有局限于酱香赛道,而是采用多元化布局手法,基本实现对白酒主流市场的大范围覆盖。

珍酒李渡旗下的珍酒、李渡、湘窖以及开口笑四个白酒品牌,分别主打酱香、兼香型以及浓香型。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浓香型、酱香型和兼香型白酒的合计市占率约为74%。

得益于多品牌、多品类产品矩阵加持,珍酒李渡享受到了中国白酒市场持续增长的红利,并实现了稳健增长。

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收从23.99亿元增长到了58.56亿元,复合增速达到56.24%,2023年上半年在整体消费环境弱复苏背景下,公司营收取得了14.96%的同比增长。

利润端更加明显地展示了公司的成长底色。2020年至2022年,公司净利润从5.2亿元增长到了10.3亿元,复合增速达到40.74%;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经调整同比增长22%达到8.03亿元。

盈利能力边际增长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公司产品结构的高端化。

首先,珍酒作为公司的旗舰品牌,主打次高端及以上酱香型白酒,2022年营收占比达到65%,是公司主要增长引擎。其中,次高端及以上级别的珍酒产品占珍酒总收入的比重从2021年55.1%增长至2022年68.4%。

其次,李渡作为第二增长引擎,与主流的每瓶100元至600元左右兼香型白酒产品形成了差异化竞争,瞄准的是次高端及以上价格带,2022年,李渡次高端及以上产品收入占比达到76.7%。

最后,外购基酒其实是白酒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一种策略。这并不意味着产品品质有问题,而是企业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通过外购基酒来满足市场需求,扩大生产规模。这种策略在许多企业中都很常见,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常会采取的正常手段。

当然,想要更好地独立自主发展、提升盈利能力并推进高端化战略实施,依赖外购基酒并非长远之计,公司很早便意识到这一情况并积极做出调整。2009年以来,珍酒累计投入上百亿元用于增产扩能,2023年酿季,珍酒投产达4万吨,优质基酒储存达6.5万吨,规模稳居贵州前三。

从招股书来看,公司还拟以上市融资约55%的资金用于未来五年的生产设施建设。到“十五五”末,预期将实现10万吨产能,40万吨优质基酒储存。正如其公告资料所言,随着产能的增加,珍酒李渡可以逐渐提升基酒产量,为高品质战略奠定基础。

所以,无论是边际变化还是长期规划,都足以打消市场对于珍酒李渡外购依赖的疑虑了。

当然,珍酒李渡的成功,同样离不开“品牌+渠道”共同打造的核心竞争力。

品牌方面,随着公司“强品牌”战略的持续推进,珍酒旗下各系列产品线的品牌价值不断攀升。2023年,贵州珍酒持续以品牌价值212.81亿元蝉联《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位列榜单中国酱香白酒第三位,并荣获第四届贵州省省长质量奖提名奖,国家级“绿色工厂”等称号;李渡则依托元代酒窖,通过“总舵(酒厂)—分舵(知味轩)—小舵(名烟名酒店)”的多重架构,打造了差异化沉浸式体验,进而打通高端消费圈层。

渠道方面,珍酒李渡的经销商数量从2021年的3613家提升至2022年的6618家,并在2023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6898家。

从产品、品牌、渠道三大要素来看,珍酒李渡的核心竞争力在向上生长。


03结语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连同这数千年文化底蕴,都刻在了国人的基因里,这一点是亘古不变的。

白酒作为我国独有的酒种,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和深厚的社会基础,着眼于长期,白酒长期投资的成功要件依然是存在的。

根据《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到2025年,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8000亿元;预计2026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市场空间巨大,发展机遇不少。

随着国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提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使得他们对白酒品牌文化的认知、产品质量的了解都在逐步提升。所以,向中高端化,向优质品牌、产品集中的趋势不断被夯实和巩固。

珍酒李渡坚持为消费者带来优质“好酒”,继承和发展中国酒文化,既做好了新时代赋予的课题,也在无形之中抓住行业不断向前升级发展的主航道、主逻辑。

因此,顺势而为的它,走在正确道路上的它,才会越走越坚持,越坚持越“清醒”。或许,这就是珍酒李渡,能够不断突围而出的奥秘之一。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