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高股息”+“中特估”策略正成为港股的新核心资产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 戴清策略研究 作者: 戴清

投资者持股时长不同如何影响股息分红税率?

近期,国内稳增长政策接连推出:降印花税、收紧IPO节奏、规范减持行为以及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等措施提振资本市场。港股市场也在讨论提振流动性的政策,国泰君安前期复盘了印花税的影响,本期将重点梳理港股红利税的起源、收税标准以及与A股进行对比,目前港股收税后的股息率仍较有吸引力。

摘要

  • 国内经济底部确认,海外流动性环境边际偏紧,高股息策略相对跑赢。美联储议息会议放鹰,Q4仍可能加息,市场预期2024年降息时点推迟至Q3后,导致近期海外市场波动加大。期间港股的股息率较高的行业如电信、银行和能源表现最好。当前股息率最高行业是能源(8.2%)、运输(8.1%)、银行(6.8%)、资本货物(6.2%)、公用事业(5.6%)和电信(5.4%)。目前,港股高股息品种涨幅较大,是否还具备吸引力,本文重点对比A/H股的税后股息率。

  • 港股上市公司注册地不同如何影响内地个人投资者股息分红税率?1)对H股来说,内地个人投资者(包括基金公司)通过港股通投资H股取得的股息红利须扣20%的个人所得税;2)对非H股(包括红筹股、中国香港本地或海外企业股等)来说,通常按照20%的税率代扣个人所得税;其中,对未计提10%企业所得税的红筹股股息分红,个人投资者需扣28%所得税(派息公司预扣10%,代持公司中国结算再代扣20%);已计提企业所得税则扣除20%所得税。

  • 对中国香港或海外账户的投资者来说,股息分红税有什么区别?中国香港或海外账户的个人投资者持有H股所获得的股息分红需缴纳10%分红税。投资非H股的中国香港或海外账户的个人投资者,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扣缴个人所得税;除了未计提10%企业所得税的红筹股所派发的股息分红,投资者需缴纳10%股息分红税。

  • 投资者持股时长不同如何影响股息分红税率?港股个人投资者持股时长不影响股息分红税率;而对A股个人投资者而言,持有期在1个月内、1个月~1年以内和超过1年的个人所得分别按20%、10%和0%收取。对港股通内地企业投资者而言,股息红利所得将转让所得和分红所得一并计入企业收入中,缴纳企业所得税,但对于企业持有H股满12个月的,免征企业所得税。对A股机构投资者而言,均按正常的企业所得税收取。(详情看正文及相关图表)

  • 个人投资者从实际情况来看,港股与A股税后股息率哪个更高?若投资者持股时常超过1个月但不满1年,横向对比港股和A股市场的税后股息率,港股市场的股息分红税率往往更高,即使考虑港股在税后的股息率也普遍高于A股相同标的。而纵向历史表现来看,以中国石油和中国移动等企业为例,港股税后股息率也在多数情况下高于A股税后股息率。风险因素:1)国内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2)美联储超预期收紧。

正文


1.受海外流动性预期扰动,高股息指数跑赢大盘


国内经济底部确认,海外流动性环境边际偏紧,高股息指数跑赢恒指。过去两周(9月7至9月22日),国内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消费、投资和生产等回暖。同时,中国央行于9月14日宣布降准25个基点,有助于支持实体经济继续转好态势。海外方面,流动性环境边际收紧,美联储预期2023年仍有可能加息,2024年降息预期幅度减小。过去两周,中证港股通红利指数和恒生港股通高股息指数和分别累计上涨1.05%和上涨0.01%,跑赢大盘。其中,电信服务、银行和能源表现最好。

从基准出发,港股高股息指数成分大多是来自电信服务、公用事业、能源、材料、银行、房地产、资本货物和运输等行业。港股市场有多个代表高股息股票的指数,国泰君安选取中证港股通红利指数和恒生港股通高股息指数作为基准,分析它们的成分股行业分布。截至20236月,中证港股通红利指数成分股中,占比最高的是银行、能源、运输、材料和电信服务等;恒生港股通港股通成分股所属行业占比最高的是银行,房地产、能源、公用事业、材料和资本货物等。

分行业来看,过去两周高股息行业中电信服务、银行和能源表现最好。过去两周,大部分高股息行业跑赢大盘,录得正收益。其中,表现最好的5个行业是电信服务、银行、能源、公用事业和资本货物;而房地产行业指数拖累。


2.目前能源、运输和电信服务等行业股息率较高


从股息率来看,多数行业的股息率超过5%,有较高的吸引力。港股行业股息率历史分位数位于85%以上行行业有:资本货物(6.2%)、公用事业(5.6%)、银行(6.8%)、食品饮料(3.0%)、运输(8.1%)和能源(8.2%)。行业股息率最高的行业是:能源(8.2%)、运输(8.1%)、银行(6.8%)、资本货物(6.2%)、公用事业(5.6%)和电信服务(5.4%)。


3.关于港股分红税的10问10答


Q1:回溯历史,港股通分红税是何时起征的?

沪港通和深港通股息分红所得税分别自2014年11月和2016年12月起执行至今。2014年10月3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证监会发布关于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当中提及的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投资中国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的股息红利所得税方案自2014年11月17日起执行。2016年11月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证监会发布关于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补充通过深港通投资中国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的股息红利所得税方案。

Q2:对于内地个人投资者而言,港股H股的股息分红税是多少?

不同性质的港股企业,股息分红税有不同的收取方式。一般将港股企业分为几类,包括H股、红筹股和其他。其中,对H股(注册地在内地的中资企业股票)来说,内地个人投资者(包括基金公司)通过港股通投资港交所上市H股取得的股息红利,H股公司按照20%的税率代扣个人所得税。

Q3:港股红筹股的股息分红税是多少?

对港股红筹股而言,个人投资者股息分红税率取决于企业是否已计提企业所得税。对未计提10%企业所得税的红筹股股息分红,投资者需扣除28%个人所得税(派息公司会预扣10%,代持公司中国结算再代扣20%),例如中国移动等;已计提企业所得税则扣除20%个人所得税。

Q4:H股类别中,非红筹股的股息分红税是多少?

对港股非H股非红筹股而言,同样征收20%股息分红税。取得的股息红利,通常由中国结算公司按照20%的税率代扣个人所得税。中国内地居民个人来自境外的股息收入需自行申报并缴纳20%所得税。

Q5:对于中国香港或海外账户的投资者来说,股息分红税有什么区别?

中国香港或海外账户的个人投资者持有H股所获得的股息分红需缴纳10%分红税。投资非H股的中国香港或海外账户的个人投资者,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扣缴个人所得税;除了未计提10%企业所得税的红筹股股息分红,投资者需缴纳10%股息分红税。

Q6:对于企业投资者而言,港股上市公司注册地不同如何影响股息分红税?

中国内地企业投资者方面,主要与持有H股的时长有关。对内地企业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港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计入其收入总额,依法计征企业所得税。其中,内地居民企业连续持有H股满12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依法免征企业所得税,保险公司适用这条规则,投资港股高股息品种有较大优势,但公募基金并不适合。

Q7:在A股,持股时长不同如何影响股息分红税?

1)个人投资者持有股票时间超过1年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2)持有股票时间在1个月以上1年以内的,需缴10%的股息分红税;3)持有股票时间在1个月以内的,需缴20%的股息分红税。持有时间自买进之日计算,分红时派发时不扣税,直到卖出股票时根据持有股票时间收税,税款直接被扣除。4)对企业投资者则依法计征企业所得税。

Q8A/H对比,如持股不满一年,港股和A股税后股息率哪个更高?

对内地个人港股通投资者而言,港股股息分红收益需缴20%的股息分红税。而A股持有时间不满1个月也需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持有时长超过1个月但不满1年的所得税率为10%,低于港股税率。对企业投资者来说,均需缴纳企业所得税。由于同一标的,港股股息率通常更高,因此港股税后股息率也通常高于A股税后股息率。

Q9A/H对比,若持股一年以上,港股和A股税后股息率哪个更高?

对内地个人港股通投资者而言,港股股息分红收益需缴20%的股息分红税,而A股持有时长超过1年的所得税率为0%,低于港股税率,但半数以上的港股税后股息率也高于A股税后股息率。对企业投资者来说,除了投资H股可免征企业所得税外,其他均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港股税后股息率也通常高于A股税后股息率。

Q10:从实际表现来看,港股和A股的税后股息率,哪个更高?

国泰君安922日为截面,在投资者持股时长超过1年的情况下,横向对比港股和A股市场的税后股息率。不仅港股市场的股息分红税率更高,港股在税后股息率也普遍高于A股的相同标的。纵向历史表现来看,以中国石油和中国移动等企业为例,港股税后股息率也在多数情况下高于A股税后股息率。因此,港股的税后股息率通常高于A股。


4. 中长期国泰君安认为“高股息”+“中特估”策略正成为港股的新“核心资产”


高股息策略能在不确定的宏观环境中,收获稳定超额收益。从历史经验来看,高股息策略在震荡市和弱市中相对更加有效,源于其确定的股息分红、低估值、低股价波动的特点。相对A股,港股高股息品种有更大优势,税后股息率相对A股更高,从PE/ROE性价比的角度来看空间也更高;在港股市场中,与其他行业相比,高股息品种的外资风险敞口更低,相对更加稳定。

未来,若国内房地产受到政策支持,高股息策略有望再添动力,并跑赢大盘。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虽然本轮房地产政策力度低于2016年的“棚改货币化”,但从方向和行业比较角度,未来若国内房地产行业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作为高股息代表之一的地产链等顺周期行业有望迎来较佳的表现,或拉动高股息策略跑赢大盘。

5. 风险提示

1)国内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2)美联储超预期收紧。


注:本文来自国泰君安于2023年9月24日发布的《【国君戴清|港股】港股分红税的起源、方式和影响——港股往事之二》,分析师:戴清S0880522090007;黄凯鸿BNJ746;王一凡S0880123030019

本公众订阅号(ID: 624692)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海外策略研究团队依法设立并运营的自媒体公众订阅号。本团队负责人 戴清 具备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执业资格,资格证书编号为S0880522090007。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