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島
35分钟前
【04.01A股收市】沪指收涨0.38% ,可控核聚变概念爆发
财说知道
3小时前
A股午评:指数集体反弹,医药医疗股大放异彩
A股市场全面回暖:业绩确定性引领市场风格新趋势
4小时前
【04.01A股午评】指数早盘集体反弹, 医药医疗股全线大涨
冰糖炖雪梨
市场震荡中AI主线地位未改,关注后续催化与机会。
陈叔论投资
昨天 23:06
关税阴霾叠加!A股利好失效,阴面调整开启?
辉哥侃股
昨天 14:30
指数破位下跌,明天个股可望修复。
钩谷荟–期权时间
昨天 12:16
20250331 日历效应
千羽至远
昨天 12:09
经历连续调整,季线以3335.76收官,一轮大行情呼之欲出!
中中聊财经
昨天 10:18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算力租赁板块午后出现了明显反弹迹象
昨天 07:10
【03.31A股收市】沪指收跌0.46% ,算力板块午后集体反弹
茅道
昨天 07:03
昨天 03:39
【03.31A股午评】创业板指半日跌1.82% ,银行股逆市走高
晴格格与时俱进
昨天 01:15
本周A股市场观点
前天 23:29
利好消息重磅来袭,A股迎来新的增量资金!
阿島
35分钟前
【04.01A股收市】沪指收涨0.38% ,可控核聚变概念爆发
以下为收市内容:数尾盘走势分化,沪指红盘震荡,创指、深成指翻绿收跌。
截至收盘,沪指涨0.38%,报3348.44点,深成指跌0.01%,报10503.66点,创业板指跌0.09%,报2101.88点,科创50指数涨0.16%,报1024.38点。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11322.67亿元。
题材方面,医药生物行业爆发,CRO、创新药方向领涨;低空经济、光刻机、光伏、电力概念股涨幅居前;银行、家电板块回调,算力、机器人题材走弱。
$上证指数(SH000001)$ 、 $深证成指(SZ399001)$ 、 $创业板指(SZ399006)$
热点板块板块方面,可控核聚变板块强势,中洲特材 $中洲特材(SZ300963)$ 20cm涨停,合锻智能 $合锻智能(SH603011)$ 、兰石重装 $兰石重装(SH603169)$ 等涨停;
近期国内外在可控核聚变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3月底,中国科学院等机构联合宣布,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上实现了1.2亿度、101秒的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消息面上,近日," 玲龙一号 " 全球首堆首台主泵在哈尔滨完成各项检查,正式验收发运。位于海南昌江的 " 玲龙一号 " 示范工程是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
此外,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也在去年底首次实现核聚变点火,引发全球关注。
这些突破性进展为可控核聚变发电铺平了道路,有望在未来彻底改变全球能源格局。这标志着人类向清洁、安全、可持续的能源未来又迈进了一大步。多家A股上市公司纷纷布局相关领域,有望在未来分享行业发展红利。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可控核聚变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原材料、中游核心部件及下游应用三大环节。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氘、氚等燃料以及超导材料、高温合金等关键材料;中游核心部件包括磁体系统、加热系统、真空系统等;下游则是未来的核聚变发电站及其他衍生应用。目前产业链各环节都有相关上市公司布局。
医药医疗股延续涨势,CRO概念方向领涨,蔚蓝生物 $蔚蓝生物(SH603739)$ 、河化股份 $河化股份(SZ000953)$ 等盘中涨停;
光大证券指出,近期医药行情整体已显现见底回暖迹象。近期政策倾斜加老龄化提速,消费医疗复苏箭在弦上。消费医疗的复苏,也契合政策主线、受益于消费力复苏的方向,鱼跃医疗、固生堂等可关注。
湘财证券认为,国内创新药多元支付机制建设持续推进,2025年有望成为政策落地转折年,首先首版丙类医保目录年内推出,其次在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及近一步支持创新药政策新举措有望落地,全链条支持创新药政策持续深化。
光刻机板块走强,凯美特气 $凯美特气(SZ002549)$ 、旭光电子 $旭光电子(SH600353)$ 双双涨停;
华福证券最新观点认为,本届半导体展会亮点纷呈,其展现了我国半导体产业正通过自主创新打破“卡脖子”困境,并逐渐从“替代”走向“引领”。该机构认为国产设备厂商正通过技术差异化和产品平台化战略,重构全球半导体市场话语权。该机构认为或可关注国内核心半导体设备/材料/零部件/光刻机产业链供应商。
国盛证券表示,当前国产替代已从政策驱动转向能力驱动,在地缘转换背景下,本土半导体产业链建设持续加速,且行业从单一制程微缩转向架构创新,在本土化需求上升下,国产供应链上下游协同攻坚,由能用”切向好用”,产业动作频出,半导体国产替代深水区如光刻等赛道高度重视。
下跌方面,人形机器人板块午后走低,美力科技 $美力科技(SZ300611)$ 跌幅居前;贵金属板块持续回调,四川黄金 $四川黄金(SZ001337)$ 领跌;算力股走弱,新元科技 $新元科技(SZ300472)$ 、大位科技 $大位科技(SH600589)$ 跌幅居前。
盘面上,可控核聚变、CRO概念、重组蛋白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智谱AI、人形机器人板块跌幅居前。
【展望后市】中信建投研报指出,4月行业配置建议围绕两条主线进行,一条一季报较好的方向,包括电子、AI、风电、工程机械、有色、军工(分化)、创新药等,另一条考虑到海外的不确定性以及4月中下旬业绩风险,防御性板块继续推荐高股息方向的,银行、家电、运营商、电力等。中长期持续看好恒生科技、恒生消费等低估值有业绩的方向。此外,科技产业若有进一步突破,或带来行业配置新一轮的巨大投资机会。
【大行报告精选】德邦证券:IDC板块供需格局改善 AIDC开启行业新周期
德邦证券发布研报称,当前,在生成式AI浪潮下,智算需求的爆发或推动我国IDC行业景气度再次回升;行业向AIDC演技。AIDC建设技术行业门槛提升,需求爆发下有望加速行业出清。该行认为,IDC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改善,建议关注具备核心区域资源禀赋和绑定行业大客户的国内龙头IDC厂商及IDC关键产业链环节。
德邦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IDC向AIDC演进,智算需求或推动行业景气度回暖
数据中心作为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算力底座,具有空前重要的战略地位,堪称“数字经济发动机”。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稳定攀升,2023年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超810万标准机架,同比增长25%,算力总规模达230EFLOPS,位居全球第二。近些年,我国数据中心的快速供给也致使行业经历了短期的供给过剩。当前,在生成式AI浪潮下,智算需求的爆发或推动我国IDC行业景气度再次回升。
20-23年:新基建强供给&互联网监管弱需求,我国IDC短期供需失衡
一方面,2020年受新基建政策推动,IDC供给迎来短期投资热潮,市场供给激增的同时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2021年开启互联网反垄断严监管,公有云客户需求逐渐饱和以及互联网行业新需求尚未出现,IDC需求放缓。在行业供需短期失衡情况下,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以及机柜服务费双双出现下降的情况,供给过剩导致的价格战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供需变化。从一线城市的机柜服务费单价来看,自2020年起,上架率及服务费单价均呈现出逐步下滑的趋势。
23年后:新增供给减缓&智算推动AIDC需求,我国IDC行业景气度有望再次提升
从供给看,根据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等数据,2022年我国IDC机柜数、投资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25%、-37.36%,增速同比下滑4.68pct、57.10pct,新增供给放缓。从需求看,参考海外数据中心2023年受益于智算中心需求提升,带来的IDC空置率下降和租赁价格走高。当前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或加速AI平权,推动AI大模型普及与AI应用行业渗透度的提升,重构产业创新范式带来算力需求的增长,智算中心作为承载算力服务的新基建有望开启新一轮成长周期,推动我国IDC行业景气度的再次回暖。根据科智咨询,2023年我国智算中心市场投资规模达879亿元,同比增长102%,2023-2028年CAGR预计为26.8%。
行业分析:AIDC建设技术行业门槛提升,需求爆发下有望加速行业出清,关注具备资源禀赋和客户优势的龙头IDC厂商
需求端:Deepseek推动云巨头重Capex,未来三年或增千亿AIDC市场。该行认为,DeepSeek系列模型以开源、低成本、高性价比等特征快速缩小中美大模型之间的差距,使得AI产业逻辑有望向国内迁移,或激发大型CSP到中小型企业的AI投资热情,更低成本部署复杂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助力AIDC需求的爆发。当年,国内互联网大厂或在逐步复制海外云巨头路线,未来加大AICapex投入,抢占市场先机。该行预计2025年国内云厂商(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字节)四大重要云厂商资本开支合计增速为70%,2026-2027年分别预计为35%、15%。在此基础上,2025-2027年我国互联网巨头有望新增AIDC市场分别为364、514、617亿元,三年合计将近1500亿元。
供给端:集约化、绿色化、高密化抬高行业门槛,龙头受益于行业出清。1)集约化:数据中心产业布局围绕“八大枢纽十大集群”集约化发展,整体向核心区域集中部署。同时,大模型竞争使得万卡集群成为行业标配,推动超大型数据中心快速增长,抬高数据中心行业进入门槛。2)绿色化:数据中心能耗占比高,各国政府积极推动数据中心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核心一级城市能耗管控更为严格,提高核心地区资源占位优势。3)高密化:智算中心的崛起正引领数据中心向更高密度和能效的方向转型,全球数据中心平均单机架功率已从2017年的5.6KW/机架提升至2023年的12.8KW/机架,超算、智算中心的单机柜功率甚至需要超过30KW。该行认为,数据中心为重资产行业,叠加集约化、绿色化、高密化趋势,行业门槛逐渐抬升,头部数据中心运营商凭借资源禀赋、客户优势和技术能力,市场份额逐渐集中。根据IDC,中国内地Top5服务商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49%提升到2023年的51%以上。
风险提示:AI技术迭代不及预期、云厂Capex不及预期、数据中心投产不及预期、数据中心上架率爬坡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 展开
财说知道
3小时前
A股午评:指数集体反弹,医药医疗股大放异彩
在热点板块方面,医药医疗股早盘表现尤为抢眼,其中CRO概念方向领涨。诚达药业和和元生物均以20cm涨停收盘,蔚蓝生物和昭衍新药等个股也盘中涨停。这一波医药医疗股的强势表现,主要得益于行业基本面的边际改善以及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
湘财证券指出,国内创新药多元支付机制建设正在持续推进,2025年有望成为政策落地转折年。随着首版丙类医保目录的推出以及支持创新药政策新举措的落地,全链条支持创新药政策将持续深化。这为医药医疗板块提供了强劲的政策支持。
从头部企业业绩预告来看,CXO行业已率先走出低谷。药明生物、康龙化成、凯莱英等龙头企业的业绩均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回暖以及国内创新药管线扩张,为CXO企业带来了持续订单增量,进一步推动了医药医疗板块的上涨。
此外,医药板块长期回调后形成的估值洼地正吸引资金回流。截至2025年1月,中证申万医药生物指数滚动市盈率仅30.83倍,处于近十年31.37%的分位水平,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政策面的积极信号也为医药医疗板块注入了强心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创新药目录”及“医保+商保”多元支付体系,商业健康险支付占比目标的大幅提升,预计将撬动万亿级市场。此外,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进一步优化了审评审批流程,加速了创新药及医疗器械上市进程。
从细分领域来看,创新药与医疗设备的景气度尤为突出。信达生物等企业在ADC及双抗管线的临床突破,推动了企业业绩的快速增长。同时,在医疗器械方面,设备更新政策及贴息贷款的落地推动了院内招采回暖,超声、CT、手术机器人等领域需求旺盛,机构预计2025年医疗设备板块或进入业绩高增长区间。
除了医药医疗板块外,油气、电力、军工电子等板块也表现出色。油气股集体拉升,通源石油涨超10%,受益于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大幅收涨的利好消息。电力板块反复活跃,绿电方向领涨,立新能源走出2连板,受益于国家推动绿电使用的政策导向。军工电子板块走强,国光电气、科思科技等个股涨超10%,受益于我国军费预算的稳健增长以及军工行业需求的恢复。
下跌方面,银行股早盘调整,重庆银行、建设银行等个股跌幅居前。贵金属板块陷入回调,四川黄金领跌。电商股走弱,跨境通跌停封板。这些板块的回调主要受到市场情绪、资金流动以及基本面等因素的影响。
展望后市,东方证券指出,股指仍会维持探底趋势,但大概率不会太深。市场对业绩确定性的要求逐渐提高,板块轮动依然围绕业绩展开。但从博弈角度来看,能吸引人气的板块无疑还是科技股。以TMT为例,此前拥挤度较高,但目前已有所回落,部分资金抄底在情理之中。因此,“科技+红利”是当下不错的投资策略。
今日A股市场集体反弹,医药医疗股全线大涨成为市场亮点。在政策红利、基本面改善以及资金回流的共同推动下,医药医疗板块有望继续保持强势表现。同时,油气、电力、军工电子等板块的轮动上涨也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把握结构性机会,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深证成指(SZ399001)$ ... 展开
财说知道
3小时前
A股市场全面回暖:业绩确定性引领市场风格新趋势
医药医疗板块无疑是当日的最大亮点,尤其是创新药领域,在政策面与基本面的双重利好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国务院国资委党委鼓励国有企业在生物医药等产业基础薄弱领域加大投入,以及集采政策优化、商保推动和AI技术的赋能,医疗健康产业相关上市公司的全年业绩预期呈现稳健修复向好的态势。诚达药业、创新医疗、南华生物等个股纷纷涨停,CRO概念、医疗服务等细分赛道也同步走强,为市场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与此同时,油气、光伏等周期板块也不甘示弱,接力上扬。国际原油价格的攀升为油气开采板块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而光伏板块则受益于分布式光伏政策的红利,行业抢装潮预期升温,组件价格企稳回升,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估值修复。此外,核电板块也在“玲龙一号”全球首堆首台主泵正式验收发运的利好消息推动下震荡走强,哈空调、兰石重装等个股涨停,展现了周期板块的强劲复苏势头。
进入4月,A股市场即将迎来财报窗口期,业绩确定性成为了市场风格超额收益的主要抓手。中银证券指出,资金面和监管政策预期是影响微盘股波动的主因,而财报季业绩担忧和退市风险增加往往导致微盘股在四月易发生调整。因此,投资者应更加关注业绩稳定、成长性强的公司。
广发证券也表示,4月是A股一年当中“最交易基本面”的一个月,市场将从“炒预期”逐渐进入到对业绩的前瞻与验证阶段。这意味着,一季报的关注度将大幅提升,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上市公司的一季报表现,以把握市场的投资机会。
针对4月的行业配置,中信建投研报给出了两条主线建议。一是关注一季报表现较好的方向,包括电子、AI、风电、工程机械、有色、军工(分化)、创新药等。这些行业不仅业绩增长稳定,而且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市场潜力。二是考虑到海外的不确定性以及4月中下旬的业绩风险,推荐高股息方向的防御性板块,如银行、家电、运营商、电力等。这些板块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和较低的估值,能够为投资者提供较好的避险效果。
从中长期来看,恒生科技、恒生消费等低估值有业绩的方向仍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些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增长点。同时,如果科技产业能够进一步取得突破,或将为市场带来新一轮的巨大投资机会。
4月1日A股市场的全面回暖为投资者带来了诸多积极信号。在业绩确定性的引领下,市场风格正逐步向稳健、理性的方向发展。投资者应紧跟市场趋势,把握投资机会,以期在未来的市场中取得更好的收益。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 展开
阿島
4小时前
【04.01A股午评】指数早盘集体反弹, 医药医疗股全线大涨
$上证指数(SH000001)$ 、 $深证成指(SZ399001)$ 、 $创业板指(SZ399006)$
热点板块,板块方面,医药医疗股早盘强势,CRO概念方向领涨,诚达药业 $诚达药业(SZ301201)$ 、和元生物 $和元生物(SH688238)$ 20cm涨停,蔚蓝生物 $蔚蓝生物(SH603739)$ 、昭衍新药 $昭衍新药(SH603127)$ 等盘中涨停;
湘财证券认为,国内创新药多元支付机制建设持续推进,2025年有望成为政策落地转折年,首先首版丙类医保目录年内推出,其次在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及近一步支持创新药政策新举措有望落地,全链条支持创新药政策持续深化。
估值修复与业绩反转形成双重支撑
此轮医药板块上涨的核心动力来自行业基本面的边际改善。从头部企业业绩预告来看,CXO行业已率先走出低谷:药明生物预计2025年业绩加速增长,康龙化成2024年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20%,凯莱英全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约20%,博腾股份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大增38.9%。机构分析指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回暖叠加国内创新药管线扩张,为CXO企业带来持续订单增量。
值得注意的是,医药板块长期回调后形成的估值洼地正吸引资金回流。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中证申万医药生物指数滚动市盈率仅30.83倍,处于近十年31.37%的分位水平。
中信证券指出,得益于集采等政策优化向好、商保推动和AI赋能,板块有望迎来估值重估且催化预计将延续全年,医疗健康产业相关上市公司全年整体的收入、利润、现金流将稳健修复向好。其中收入端有望得到商保等增量支付拉动,利润端有望受益于集采政策等优化,现金流有望受益于医院回款向好、化债回款支持和生物医药融资环境触底回暖等因素。建议积极布局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机会,板块估值迎来价值重估,底部布局正当时。
政策红利不断结构性机会凸显
政策面的积极信号为行业注入强心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 “创新药目录” 及 “医保 + 商保” 多元支付体系,商业健康险支付占比目标从7.7%提升至2035年的44%,预计撬动万亿级市场。此外,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优化审评审批流程,加速创新药及医疗器械上市进程。
从细分领域来看,创新药与医疗设备的景气度尤为突出。信达生物凭借ADC(抗体偶联药物)及双抗管线的临床突破,2024年总收入同比增长51.8%,净利润首次转正;三生制药与药明合联则受益于ADC赛道热度。医疗器械方面,设备更新政策及贴息贷款落地推动院内招采回暖,超声、CT、手术机器人等领域需求旺盛,机构预计2025年医疗设备板块或进入业绩高增长区间。
3月31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就《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强化标准引领创新、加快发布医用外骨骼机器人等成像等设备相关标准、加快推进医用机器人等领域的基础、通用标准和方法标准等制修订工作、加强增材制造用医用材料等新型生物材料标准化研究。根据产业发展和监管需求,通过快速程序推动高端医疗器械急需标准立项。
华安证券认为,从技术角度看,得益于5G、AI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小型化、轻量化、模块化将成为手术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而且AI技术快速发展,也促进自主手术机器人更快速发展,在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减轻外科医生的工作负担。从商业化角度看,“设备+耗材+服务"模式跑通,直觉外科打造行业典范。随着设备装机增加,手术量稳健上升,客户持续购买耗材和服务,医院/生对设备的依赖度提升,同时通过软件和系统技术迭代优化使用体验,客户粘性得以长久保持。
油气股集体拉升,通源石油 $通源石油(SZ300164)$ 涨超10%,准油股份 $准油股份(SZ002207)$ 、潜能恒信 $潜能恒信(SZ300191)$ 等跟涨。
消息面上,昨晚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大幅收涨,WTI原油期货5月合约涨3.06%,布伦特原油期货5月合约涨1.51%。
电力板块反复活跃,绿电方向领涨,立新能源 $立新能源(SZ001258)$ 走出2连板,银星能源 $银星能源(SZ000862)$ 冲击涨停,
消息面上,3月31日,国新办就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介绍,今年底,我国要实现60%以上新增算力在国家枢纽节点集聚,新建大型数据中心使用绿电占比超过80%。
军工电子板块走强,国光电气 $国光电气(SH688776)$ 、科思科技 $科思科技(SH688788)$ 涨超10%领涨;
2025年3月5日,政府财政预算报告显示,2025年我国军费预算为1.78万亿,同比增长7.2%,增幅与去年持平,连续4年超过7%,延续稳健增长态势,充分体现了我国在复杂国际局势下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定力。
从基本面来看,近期军工行业出现明显变化,在“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倒逼下,需求恢复的预期和确定性较强。
对于军工板块市值占比较高的航空领域,其“十四五”规划的执行率较高,多数公司实现了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此轮需求复苏的弹性可能有限,目前处于后续需求有预期,但尚未明确的阶段,计划落地后或对航空领域中上游需求有明显拉动。而对于导弹领域,其“十四五”规划的执行率较低,是过去两年需求压制较为严重的方向,目前航天、兵器领域的弹药类主机院所已陆续启动排产,需求恢复已处于传导中。
整体来看,军工行业整体处于订单恢复过程中,基本面有望向好。其中,航空领域资产相对优质,属于前期滞涨的板块权重,具有估值性价比,或存在复苏主线下的板块性机会;而导弹领域在此前需求被压制后得到释放,或产生超额收益机会,在板块复苏中有望体现出较高弹性。
下跌方面,银行股早盘调整,重庆银行 $重庆银行(SH601963)$ 、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SH601939)$ 跌幅居前;贵金属板块陷入回调,四川黄金 $四川黄金(SZ001337)$ 领跌;电商股走弱,跨境通 $跨境通(SZ002640)$ 跌停封板
盘面上,CRO概念、细胞免疫医疗、重组蛋白板块涨幅居前,银行、通信服务、智谱AI板块跌幅居前。
【展望后市】东方证券:股指仍维持探底趋势,板块轮动依然围绕业绩展开
东方证券指出,展望4月份行情,股指仍会维持探底趋势,但大概率不会太深,市场对业绩确定性的要求逐渐提高,板块轮动依然围绕业绩展开;但从博弈角度来看,能吸引人气的板块无疑还是科技股,以TMT为例,此前拥挤度高达45%,目前已回落到32%左右,昨日有部分资金抄底在情理之中,因此“科技+红利”是当下不错的投资策略。
【大行报告精选】中信证券:政策和业绩拐点趋势显现 医疗健康板块迎来价值重估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医疗健康产业较多子行业在2025Q1有望呈现出需求或业绩修复的趋势,相关上市公司从整体来看2025Q1业绩表现预期较为稳健。得益于集采等政策优化向好、商保推动和AI赋能,板块有望迎来估值重估且催化预计将延续全年。
中信证券判断医疗健康产业相关上市公司全年整体的收入、利润、现金流将稳健修复向好。其中收入端有望得到商保等增量支付拉动,利润端有望受益于集采政策等优化,现金流有望受益于医院回款向好、化债回款支持和生物医药融资环境触底回暖等因素。建议积极布局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机会,板块估值迎来价值重估,底部布局正当时。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25Q1有望呈现出需求或业绩修复的趋势,整体来看业绩表现预期较为稳健。
25Q1板块催化明显,其中创新药板块2025年以来有多项国际授权交易达成;CXO海外需求正在温和复苏,特别是CDMO;生命科学和上游需求边际修复;公立医院医疗设备招采情况明显复苏;高值耗材受益于院内诊疗稳健增长等。尤其是25Q1以来,集采等医保政策从多个维度展现出较为明显的向好转向,也为全年的高确定性增长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对重点覆盖的52家医药公司2025Q1业绩进行预测,其中预计仅有4家公司净利润可能出现同比负增长或发生亏损(部分药品板块公司采用收入增速指标)。
医疗健康产业全年展望:
得益于政策优化、商保推动和AI赋能,需求或业绩修复趋势或将延续全年,我们预计有望看到医疗健康产业整体的收入、利润、现金流修复向好。其中收入端有望得到商保增量支付拉动,利润端有望受益于集采政策等优化,现金流有望受益于医院回款向好、化债回款支持和生物医药融资环境触底回暖等因素。建议全面关注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机会,业绩和估值从全年角度来看,或有望迎来双击,现在布局正当时。
政策端:从全国两会发布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关注到几点优化,包括实施健康发展战略,集采有望优化,鼓励创新发展,提高医保管理和监管能力。
商保端:“穗新保”落地彰显广州市商保发展促进政策成效,后续全国其他省市政策落地值得进一步期待。我们预计未来商保端将以惠民保为抓手,逐步提升中高端医疗险渗透率,打通医疗险对医药行业支付的正向循环。
AI赋能:我们认为AI医疗有望带来医疗数据价值重估、医疗医药工业提效和赋能诊疗新业态的增长机会。
风险因素:
地缘政治摩擦加剧风险;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带量采购风险;一级市场生物制药企业融资热度下降风险;高值耗材降价力度和集采进度超预期风险;创新药临床研发失败风险;医疗服务医保政策风险;医疗事故风险;产业政策变化不及预期风险;医疗AI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商保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等。
投资策略:
医疗健康产业较多子行业在2025Q1有望呈现出需求或业绩修复的趋势,相关上市公司从整体来看2025Q1业绩表现预期较为稳健。得益于集采等政策优化向好、商保推动和AI赋能,板块有望迎来估值重估且催化预计将延续全年,我们判断医疗健康产业相关上市公司全年整体的收入、利润、现金流将稳健修复向好。其中收入端有望得到商保等增量支付拉动,利润端有望受益于集采政策等优化,现金流有望受益于医院回款向好、化债回款支持和生物医药融资环境触底回暖等因素。建议积极布局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机会,板块估值迎来价值重估,底部布局正当时。
... 展开
冰糖炖雪梨
4小时前
市场震荡中AI主线地位未改,关注后续催化与机会。
然而近期市场有所震荡,科技板块资金获利撤出,整体呈现整理态势。
尽管市场出现波动,分析来看,DeepSeek突破引领的产业趋势变化是本轮市场反弹的主导因素,当前这一基本面逻辑并未发生改变。
AI作为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其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虽然短期内市场或有震荡,但AI作为市场中长期主线的地位并未改变。
本轮科技调整的叙事与2023年7 - 10月美股纳斯达克调整的叙事类似,主要存在应用兑现偏慢、算力投资超前以及算力产业链业绩持续性的担忧。
但是应该看到,AI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的调整并不能掩盖其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科技主线调整过程中,估值较低的价值风格或迎来补涨,这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选择。
对于AI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耐心等待科技产业趋势再催化,延续结构牛行情。
基础层大模型的突破,可能是催化新一轮全面AI行情的因素。大模型作为AI技术的核心,其突破将带动整个AI产业链的发展,包括算力、算法、应用等各个环节。
一旦大模型取得重大突破,将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和投资热情,推动AI板块再次走强。
此外还可关注4月初外部风险落地后带来的交易性机会。
二季度最有潜力出催化的还是在端侧AI、国产算力和AI应用领域。端侧AI具有低延迟、高隐私性等优点,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端侧AI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
国产算力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国产算力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AI应用领域更是广泛,涵盖了医疗、金融、交通、教育等各个行业,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应用将不断深化,为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深证成指(SZ399001)$
... 展开
陈叔论投资
昨天 23:06
关税阴霾叠加!A股利好失效,阴面调整开启?
原本周天是出来四大国有银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通过定增引入财政部战略投资,总规模达5000亿元,是政府强化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为市场带来流动性预期,结果市场根本就没有认。
成交量方面三市场成交1.24万亿相较于周五是放量983亿,很显然这样的成交量还是非常难激起市场的投资欲望,不然市场就不会是一个普跌的情况了,只要成交量没有恢复1.5万亿的均值,市场就很难有操作的价值。
俗话说“步入阴面调整,利空都会无限放大,利好都会视而不见”用来形容周一的市场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如果不是尾盘维护市场稳定的力量出现,那么就不只是个股层面难看,指数层面也是一样难看。
板块方面
强势领涨的仍然还是贵金属,这个方向的上涨主要还是因为黄金不断创新高带动的,此前也说过黄金上涨通常都不是什么好事,预示着大家风险偏好极低,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还是因为关税的不确定性导致的悲观预期,现在市场都在等待关税落地的具体情况再做打算。
跌幅榜靠前的就是光伏,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商务部近日发布公告,认定中国向在越南设厂的光伏企业提供补贴,决定大幅提高从越南进口的中国光伏产品关税,部分企业综合税率飙升至363.84%,还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最终认定。
原本国内光伏上网迎来抢装潮,并且叠加涨价和行业规范的影响,是开始有了复苏的苗头,结果因关税影响,市场又再度悲观起来,后续只能先暂时看看了,下个月的业绩披露还是蛮重要的,如果向好市场大概率就会逐步认可。
应对策略
市场既然已经步入阴面的调整,那肯定不会短期就一下结束的,毕竟从1月反弹到现在都没有真正调整过,所以这里刚刚开始展开调整也是需要时间的,更何况4月份是年报季报密集披露的时候,这里面也会存在不少雷,自然还是多观望比较好。
最直观的就是看成交量,能不能持续的温和放量,并站上活跃性比较好的均值1.5万亿以上,达到了我们就可以稍微积极一点,没达到只能多耐心等待,通常市场这里调整大概率会以阴跌为主,抄底就很容易受伤。
未来我们还需要关注关税的问题是否会持续发酵,往良性方向发展就不说了,如果不是,那我们也要想好会不会出现18年的情况?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应对也比较容易,那就是以价值投资为主,买真正的好公司,未来如果真的不好,好公司必然会大幅度折价的,这个时候买他们会更有价值。
现在除了外围的因素,内在的因素也不少,量化是市场的主力军,散户根本没法玩,也卷不动,未来也只能往价值投资靠近。
短长期方向:电力、电池、智能驾驶、机器人产业链、自由现金流向好、高股息、高分红、还兼具成长性 (不盲目追高,警惕高股息变低股息的品种,等待回调企稳介入)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 展开
辉哥侃股
昨天 14:30
指数破位下跌,明天个股可望修复。
周一,A股果如预期大跌,三大指数再下一个台阶,明天上证指数将考验半年线,而个股已经连跌3个交易日,明天可望修复。想到今天跌,但没想到跌得这么狠!3月收官,给人印象深刻,要不是下午护盘资金出手,还不止跌这么多。
今天外围市场大跌,各大指数收绿,A股低开后震荡上行,跌幅明显收窄,10点后再度回落,午后探底回升,收盘超7成个股下跌,涨跌幅中位数-1.28%,全日成交1.22万亿元,环比放量逾9%,显然有资金趁低吸纳,抄底较明显。
盘面上,贵金属板块领涨,个股西部黄金涨停,算力概念股展开反弹;宏景科技、大位科技、杭钢股份等涨停;黄金股、机器人走势活跃,次新股逆势走强。电池股、深海科技进入调整,南方精工跌停3连板后,章盟主7200万翘板。
受外围市场影响,今天开盘延续分歧冰点情绪,资金却没有抢修复,杀跌拉起,午后又再回落,尾盘护盘资金出手,指数企稳出现修复,个股有所反抽,但各大指数未见底,既没有放量大长腿,又未见主力资金转出为入,指数或再跌。
盘后,科技股迎来利好,消息面上,将研究出台促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A股已经连续四个月最后一天大跌,不过每次月底砸完,月初第一天再跌就开始反弹,这次会不会延续这个规律,明天再跌一跌后天就反弹?拭目以待。
辉哥侃股原作,转发请注明出处!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 展开
钩谷荟–期权时间
昨天 12:16
20250331 日历效应
本周三,4月2日,是对岸川普增加关税的实施日。从外围黄金价格再创新高看,全球资本市场都是谨慎观望的。今日亚太股市大多是暴跌的,相比较大A完全强势。但随着风偏的走低,当前场内情绪,已基本走出科技预期和未来美好憧憬,转回估值回归经济基本面。从政策角度,央行上周连续2次提到择机降准降息,但择机就是没有时间表,于是场内情绪烦躁至逐渐失去向上共识。按近几年的4月月历效应走势参考,每年4月都是防御为主,这里有2-3月题材股爆发后的浮盈兑现和绩差股的估值修正,反正4月整体行情放低预期是明智的。尤其4月下旬,亏损股的业绩披露期,也需要提早避雷。从指数角度,后续关键看成交量变化,若两市量能能维持在1万亿上方,3300点是有强力支撑的。若下破万亿,那适度放宽区间,3250点是很好的再度布局时点。短期操作可继续观望等待,不见急跌,减少操作,今日早盘的急跌,午后就是不错的T0机会。从期权视角看,今日早盘所有标的认沽认购都有升波,但午后反抽即回落降波,也反映场内对连续杀跌没有共识,那后市,预计明后两天,应该有日线反弹机会,可择机埋伏虚值卖沽博弈,例如,300ETF,SP3900@4;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深证成指(SZ399001)$ $宁德时代(SZ300750)$ $工商银行(SH601398)$ $建设银行(SH601939)$ $邮储银行(SH601658)$ $交通银行(SH601328)$ $中国银行(SH601988)$ $中国石油(SH601857)$ $长海股份(SZ300196)$ $茶花股份(SH603615)$ $宗申动力(SZ001696)$ $隆鑫通用(SH603766)$ $春风动力(SH603129)$ $每日互动(SZ300766)$ ... 展开
千羽至远
昨天 12:09
经历连续调整,季线以3335.76收官,一轮大行情呼之欲出!
外盘方面,道指期货下跌约280点,纳指期货下跌约300点。美元指数报104左右,离岸人民币报7.259附近,50指数下跌0.19%报13309。
日内盘面简评:3大指数盘中一度深跌,下午2:00开始快速回升,收盘跌幅明显收窄。上证指数下跌0.46%,深成指下跌0.97%,创业板下跌1.15%。成交量,两市合计12216亿,相比上周五放大1026亿。板块方面,贵金属,半导体,算力,ai智能体略有表现,其它大部分板块继续大幅调整。
受美股周五大跌影响,今天a股出现低开低走,砸穿3340低点在预期中,最低3317,刚刚好回踩60日线。从回踩60日线(重要均线)和回撤(38.2%)幅度来看,基本到位。当然存在略破60日线,下探3289(50%回撤位)的可能性,这个是小概率。即使到3289,也就几十点空间,完全可以接受。
从月线来看,收在5月线上方,经历了连续6个月调整,成交量和macd非常强势健康,综合来看,月线阶段调整已经结束,等待长阳向上突破3674压力位。
季线方面,上季度上涨15.26点,本季度下跌16.01点,刚刚好把上季度涨幅回吐,似乎有一双无形的手在调控指数,尤其这个大级别的。macd即将金叉,成交量大幅放量向上,一轮超大行情呼之欲出。从历史看,从牛市启动后1-2季,都出现了800-900点上涨,下一个季度预计也会出现600-900点涨幅。这是大趋势的力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目前大部分人不相信!
上证指数30分钟走势来看,macd底背离,走势先看反弹,上方先关注3340-3350区域压力,其次是3380-3400。
大盘综合评分:3.5分(满分为10分,5.5分及格),短线操作难度评分:-30分(满分为100分,60分及格),市场状态:中期处于强市中,短期偏向调整。两市涨跌比1267:3864,涨跌停比34:35,下跌和跌停家数极多,操作策略:中期进攻,短期观望。
附图是上证指数30分钟,日月季线图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 展开
中中聊财经
昨天 10:18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算力租赁板块午后出现了明显反弹迹象
一、板块分析:
1、贵金属板块
贵金属板块成为今日市场的亮点之一,受益于国际金价的持续走强,现货黄金价格突破了3100美元/盎司大关。在避险需求上升以及全球货币政策预期变化的背景下,贵金属相关股票表现亮眼,整体板块涨幅居前。这表明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投资者对贵金属这类避险资产的兴趣增强。
2、算力租赁与银行板块
算力租赁板块午后出现了明显的反弹迹象,反映了市场对于科技基础设施投资价值的认可。此外,银行板块同样逆市走强,得益于财政部计划向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注资的消息刺激,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3、次新股
次新股板块也表现出色,多只个股涨停或大涨。新上市的公司往往具有较高的成长性预期,因此在大盘承压时,资金可能会倾向于寻求这些潜在高增长机会。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次新股波动性较大,风险相对较高。
4、光伏及化工概念股
相比之下,光伏和化工概念股则遭遇重挫,尤其是前者受到行业内部竞争加剧、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而后者可能是因为原材料价格波动或环保压力加大所致。这两个领域的下跌拖累了整个市场的表现,并且反映出当前部分传统产业面临的挑战。
5、其他热点
电力改革持续推进,虚拟电厂建设加速推进的消息带动了相关电力股的表现。随着电改进一步深化与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虚拟电厂作为能源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未来有望打开盈利空间并完善商业模式,迎来发展提速期。
二、消息面影响
从消息面上看,国内外多个因素共同作用于今天的市场走势。湖南省财政厅宣布拟于二季度发行巨额地方政府债券,旨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大规模逆回购操作,以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至50.5%,显示制造业景气度有所改善,但并未能有效提振股市信心。另外,国际市场方面,日本股市大幅下挫,亦对A股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溢出效应。
三、总结
尽管有局部热点支撑,但受制于宏观经济环境复杂性和内外部不确定性的双重夹击,A股市场短期内或将维持震荡整理态势。
温馨提示:本观点不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自主思考 ... 展开
阿島
昨天 07:10
【03.31A股收市】沪指收跌0.46% ,算力板块午后集体反弹
以下为收市内容: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下跌,
截至收盘,沪指跌0.46%,深成指跌0.97%,创业板指跌1.15%,北证50指数跌2.71%。全市场成交额12433亿元,较上日放量983亿元。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下跌。
广发证券指出,年末年初“炒预期”的阶段情绪退潮,市场进入去伪求真窗口期过去5年的数据显示,4月是A股一年当中“最交易基本面”的一个月,二三季度也是“景气投资”最为有效的时间窗口。
这意味着,下一阶段,市场将从年末年初的“炒预期”,逐渐进入到对于业绩的前瞻与验证,A股一季报的关注度随之抬升。我们对于经济周期类资产的判断:顺周期能起到搭台作用,但是缺乏弹性。
$上证指数(SH000001)$ 、 $深证成指(SZ399001)$ 、 $创业板指(SZ399006)$
板块方面,贵金属、银行、次新股、汽车整车等板块涨幅居前,机器人、影视、海南、光伏等板块跌幅居前。
盘面上,黄金股涨幅居前,恒星科技 $恒星科技(SZ002132)$ 、西部黄金 $西部黄金(SH601069)$ 涨停。
消息面上,避险情绪推动黄金价格再创新高,现货黄金站上3100美元/盎司,日内涨0.37%。有媒体报道称,特朗普政府考虑实施更广泛、更高的关税计划。
算力板块午后回流,大位科技 $大位科技(SH600589)$ 、宏景科技 $宏景科技(SZ301396)$ 、杭钢股份 $杭钢股份(SH600126)$ 、恒润股份 $恒润股份(SH603985)$ 涨停。
消息面上,中关村论坛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平行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会上表示要激活数据要素新动能,发挥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京津冀晋蒙算力供给走廊。
次新股涨幅居前,次新股走强,C华业涨 $C华业(SZ301616)$ 超20%,新铝时代 $新铝时代(SZ301613)$ 20CM涨停。
资料显示,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塑料成型设备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片包括塑料成型设备的螺杆、机筒、哥林柱及相关配件。
银行股逆市走强,江阴银行 $江阴银行(SZ002807)$ 、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SH601939)$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SH601988)$ 涨幅居前。
消息面上,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发布公告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引入财政部战略投资,总金额5000亿元。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此次财政部注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是国家的主动布局。若按照8倍乘数效应进行计算,5000多亿注资约可撬动4万亿信贷增量,有助于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
电力股拉升,韶能股份 $韶能股份(SZ000601)$ 、立新能源 $立新能源(SZ001258)$ 涨停。
消息上,电力改革持续深化,多地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建设,后续支持政策有望陆续出台。华金证券此前发布的研报显示,随着电改进一步深化与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虚拟电厂作为能源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可缓解极端天气下电力供需矛盾、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促进分布式新能源并网消纳,在电力市场化的持续推进下,有望打开盈利空间并完善商业模式,迎来发展提速期。
化工概念股领跌,中毅达 $中毅达(SH600610)$ 、红宝丽 $红宝丽(SZ002165)$ 跌停,金牛化工 $金牛化工(SH600722)$ 、江天化学 $江天化学(SZ300927)$ 跌超5%,光伏概念股跌幅居前,钧达股份 $钧达股份(SZ002865)$ 跌停。
【展望后市】中银证券:财报季重视业绩确定性
中银证券指出,2025年开年工业企业利润延续改善势头,工业企业库存持续回升,先导指标营收及PPI均处于弱修复,显示主动补库周期仍在延续。市场等待特朗普新关税政策的落地,预计本次关税落地大概率对于A股的冲击有限。总体来看,短期A股或进入震荡调整阶段,业绩确定性将会成为4月市场风格超额收益主要抓手。AI产业链产业趋势仍在演绎,整体景气度稳中向好,适度回调反而是较优上车机会,近期AI端侧尤其值得关注,另外短期建议关注部分景气向好且有较强估值性价比的行业,包括新兴消费、猪周期、医药、家电等。
【大行报告精选】东兴证券:国有行注资方案落地 补充资本促长期稳健发展
东兴证券发布研报称,3月30日,建行、中行、交行、邮储四家国有大行发布定增方案,合计拟募集资金5200亿,其中财政部认购5000亿。本次财政部向四家国有大行注资5000亿,定价介于市价和每股净资本之间,实现溢价发行,彰显财政部对大型商业银行的坚定信心和大力支持。尽管短期对股息率等财务指标有所摊薄,但长期来看将提升大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夯实抵御风险的屏障,有助于增强长期可持续盈利能力。全年来看,在积极宏观政策推动下,银行经营基本面有望保持稳健;险资等中长线资金配置确定性较强,建议关注银行板块配置价值。
东兴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事件:3月30日,建行、中行、交行、邮储四家国有大行发布定增方案,合计拟募集资金5200亿,其中财政部认购5000亿。本次增资将进一步夯实大行核心一级资本,提升支持实体经济能力,从月初两会明确注资总规模到各行注资方案公布间隔不久,预计相关监管审批将较快落地。
定增规模及参与方:财政部合计认购5000亿,中国烟草、中国移动、中国船舶合计认购200亿
建行、中行拟定增规模分别为1050亿、1650亿,全部由财政部认购,完成后财政部持股比例由0%提升至4.33%、8.48%。交行拟定增规模为1200亿,其中财政部认购1124亿,中国烟草、双维投资(中国烟草全资子公司)分别认购45.8亿、30亿;完成后财政部持股比例由23.88%提升至34.80%,成为交行控股股东。邮储定增规模为1300亿,其中财政部认购1,175.80亿,主要股东中国移动、中国船舶将分别认购78.54亿、45.66亿;定增完成后财政部持股比例将由0%提升至15.54%,成为邮储第二大股东。
定价介于市价和每股净资本之间,实现溢价发行
本次建行、中行、交行、邮储定增定价分别为9.27、6.05、8.71、6.32元/股,定价介于市价和每股净资本之间,较前20个交易日a股股票均价实现了溢价发行。对应2024年末每股净资产分别为0.73、0.74、0.67、0.76倍PB。本次发行是国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政策,溢价发行彰显了财政部对大型商业银行的坚定信心和大力支持。
短期摊薄股息,长期有助于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可持续性
本次定增完成后,建行、中行、交行、邮储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分别提升0.48pct、0.86pct、1.27pct、1.51pct至14.96%、13.06%、11.51%、11.07%。短期内,由于股本与净资产规模增加,将摊薄ROE、股息率等财务指标。
静态测算对建行、中行、交行、邮储ROE的摊薄分别有0.34pct、0.62pct、1.05pct、1.41pct;A股股息率分别摊薄0.2pct、0.37pct、0.86pct、0.86pct至4.49%、3.95%、4.65%、4.16%;H股股息率分别摊薄0.34pct、0.6pct、0.51pct、0.98pct至6.18%、5.13%、5.35%、4.72%。长期来看,本次注资将提升大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夯实抵御风险的屏障,有助于增强长期可持续盈利能力。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实体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导致信贷增速大幅下滑;政策力度和实施效果不及预期,导致风险抬升资产质量大幅恶化等。
... 展开
茅道
昨天 07:03
阿島
昨天 03:39
【03.31A股午评】创业板指半日跌1.82% ,银行股逆市走高
国泰君安指出,预期上修缺乏新动力,前期交易表达比较充分,不确定性因素有所增多,下一阶段股市进入震荡整固。眼下重要的是守正,四月是股市最关注增长表现的月份。政策扩容发力,地方推进积极性高,看好两重两新受益板块。可关注产业趋势明朗,订单兑现度高的科技成长。低PB资产端看好受益供给端优化或新需求拉动涨价的周期行业。自由稳定现金流主题短期将重回视野,回避中小市值。
$上证指数(SH000001)$ 、 $深证成指(SZ399001)$ 、 $创业板指(SZ399006)$
热点板块,银行股逆市走高,江阴银行 $江阴银行(SZ002807)$ 涨近5%,上海银行 $上海银行(SH601229)$ 、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SH601939)$ 、农业银行 $农业银行(SH601288)$ 、浦发银行 $浦发银行(SH600000)$ 等涨幅居前。
3月30日晚间,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分别发布了最新公告。其中,中国银行获财政部战略投资,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650亿元;建设银行拟引入财政部战略投资,募资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50亿元;交通银行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200亿元,其中财政部拟认购金额为1124.2亿元;邮储银行拟向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定增募资,其中财政部拟认购金额为1175.8亿元。据悉,上述募资均用于补充各行核心一级资本。
分析指出, 财政部牵头四大行超5000亿元定增落地,将直接强化国有大行资本充足率。通过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显著提升银行风险抵御能力,增强其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尤其对基建、绿色金融等长期信贷投放形成支撑。此外,财政部认购还释放了政策信号,既稳定了国有资本主导地位,又将平衡中小股东利益,缓解市场对银行股估值压力。“资本补充潮”或带动金融板块估值修复,并为券商投行业务、资管机构提供增量空间;而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强化,也将进一步巩固金融体系稳定性。
招商证券发布研报表示,对于大行而言,虽然注资有一次性股息摊薄影响,但政策层悉心安排,通过溢价梯度去平衡规模和摊薄的影响,而且摊薄后大行股息率仍明显高于AH股市场平均水平,注资后拉长看动态股息率更可持续,长期配置价值依旧。
汽车整车板块活跃,安凯客车 $安凯客车(SZ000868)$ 涨停,东风股份 $东风股份(SH600006)$ 、中通客车 $中通客车(SZ000957)$ 、一汽解放 $一汽解放(SZ000800)$ 、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SZ000625)$ 等跟涨。
消息面上,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对整车央企进行战略性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同时,国资委还启动实施了央企产业焕新,新能源汽车布局发展行动方案,以整车产品为突破口和核心载体,发力布局动力电池、汽车芯片、智能驾驶体系等。
电力板块逆势拉升,韶能股份 $韶能股份(SZ000601)$ 涨停,江苏新能 $江苏新能(SH603693)$ 、龙源电力 $龙源电力(SZ001289)$ 、明星电力 $明星电力(SH600101)$ 、华电国际 $华电国际(SH600027)$ 、甘肃能源 $甘肃能源(SZ000791)$ 等涨幅靠前。
消息面上,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2月全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交易数据。2025年2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2.56亿个,同比增长5.44倍。
国盛证券指出,当前电力板块已调整较多,建议关注市场风格切换与基本面支撑共振,重视电力板块布局机会。
黄金概念逆市走强,恒星科技 $恒星科技(SZ002132)$ 涨停,西部黄金 $西部黄金(SH601069)$ 、赤峰黄金 $赤峰黄金(SH600988)$ 、四川黄金 $四川黄金(SZ001337)$ 、晓程科技 $晓程科技(SZ300139)$ 、山东黄金 $山东黄金(SH600547)$ 等跟涨。
消息面上,避险情绪推动黄金价格再创新高,有媒体报道称,特朗普政府考虑实施更广泛、更高的关税计划。
周一亚市早盘,随着特朗普政府即将推出新一轮关税政策,黄金高开,每盎司价格突破3093美元,超过上周五创下的历史高点。
下跌方面,机器人概念股大幅走低,南方精工 $南方精工(SZ002553)$ 连续3个交易日跌停,汉威科技 $汉威科技(SZ300007)$ 、恒工精密 $恒工精密(SZ301261)$ 、精锻科技 $精锻科技(SZ300258)$ 跌超10%,东港股份 $东港股份(SZ002117)$ 、星光农机 $星光农机(SH603789)$ 跌停。
消息面上,知名投资人,金沙江创投朱啸虎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并表示目前看不到具身智能或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商业化潜力。
【展望后市】
中信证券:关税“风暴”后的市场演绎
中信证券指出,4月初关税“风暴”即将落地,中国可能受影响最大,但准备也最充分;控供给、保需求,二季度国内政策发力方向越发清晰。关税“风暴”落地后,预计A股回暖、港股休整、美股修复。从业绩层面来看,核心资产已体现出极强的经营韧性,左侧布局的契机已经成熟;从流动性层面来看,活跃资金明显退潮,产业主题需要催化及时间来蓄势。配置上,延续科技点火、供给侧发力和消费补短板的思路。
【大行报告精选】广发证券:AI赋能智能驾驶 高阶智驾体验拐点或已经来临
广发证券发布研报称,随电动化渗透走向深水区,智能化有望带来新一轮颠覆式变革。前瞻跟踪、判断各智驾能力及潜力成为识别整车Winner愈发重要的议题。AI技术快速迭代与赋能下,高阶智驾体验拐点或已经来临,中国品牌车企在智能化赋能下有望继续实现跨越式发展。依照此单一变量下建议关注乘用车整车、零部件链条上、技术服务。
广发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技术方案是在收敛还是扩散?
在过去研究中,该行持续在思考技术路径是否固化以及其影响下的格局变化,该行认为当前随着AI发展和算力快速提升,端到端方案上限显著提高,路径选择或开始趋于收敛。未来智驾竞争或主要集中在算法领先性、数据闭环能力和云端算力资源。长周期下人才流动可能导致算法能力趋同,但短期算法能力及迭代速度仍是各车企智驾体验差异的主要来源,算法或将仍是未来1-2年内跟踪的重要变量,因此报告第二部分着重介绍算法迭代路径及当前车企布局;重点关注智驾算法路径变迁及车企当前算法进展。
如何相对客观地评价智驾水平差异?
智驾体验拐点将是消费者将智驾视为购车核心关注点、付费愿意大幅提升的时刻,其标志着从技术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达到拐点后,车企有望凭借智驾领先获取超额销量、利润增长及资本市场估值溢价;因而智驾体验跟踪及拐点识别尤为重要。经过实践探索,该行认为将评价的准绳交给消费者仍是最佳选择,通过消费者动态付费及使用意愿跟踪客观衡量车企智能驾驶体验,以减少主观偏差,或能够为投资决策提供一个更加客观的视角。
智驾体验如何跟踪?
1.付费意愿:付费率是衡量技术成熟度、市场接受度的核心指标。选取鸿蒙智行/理想/小鹏为样本,据交强险,鸿蒙/理想/小鹏智驾版销量占比中枢分别为85%/46%/40%;消费者有选择权车型中智驾版销量占比中枢分别为55%/45%/54%。将其放入“广发汽车相应竞品组合”分析可得,24年以来智驾车型市占率有较明显提升,其竞争力较车企总体表现更佳。2.使用意愿:使用率(单车每百公里使用智驾公里数)是衡量实用性和接受度的直观指标。据测算,随时间推移智驾使用率持续提升:24Q4特斯拉北美FSD使用率为31.1%;24Q4鸿蒙智行全场景/城市/高速使用率分别为29.1%/21.1%/41.8%;截至25年2月中旬,理想汽车全场景使用率为22.6%,截至24年11月底,城市/高速智驾使用率分别为6.1%/16.2%。
风险提示: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等。
... 展开
晴格格与时俱进
昨天 01:15
本周A股市场观点
陈叔论投资
前天 23:29
利好消息重磅来袭,A股迎来新的增量资金!
市场自打创出本轮反弹新高3439点以来,目前已经是周线级别两连阴了,历经了上周一周的横盘震荡,在周五终于打破这样一个平衡开始下跌,结果周末就迎来消息面的重磅利好,A股影响几何呢?这里都一一详细说明。
重磅消息面
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齐齐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形式募集资金,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四家银行的募资总额分别为不超过人民币1050亿元、1650亿元、1200亿元、1300亿元。
其中,财政部将以现金方式认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全部新发行股份,并包揽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超过九成的新发行股份,合计出资规模达5000亿元。且公告均明确,财政部以现金方式认购。
此次四大国有银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通过定增引入财政部战略投资,总规模达5000亿元,是政府强化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举措,可从以下角度分析其影响:
政策背景与目的
补充核心一级资本:银行需满足巴塞尔协议III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尤其在当前经济承压、不良贷款潜在风险上升的背景下,补充资本能增强银行抗风险能力,支持信贷投放(尤其是对基建、制造业、小微企业等关键领域)。
特别国债资金支持:5000亿元资金来源于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特别国债,体现国家对金融安全的重视,属于“财政+金融”协同发力稳经济的政策延续。
市场影响:短期中性偏利好,长期明确利好
对银行股利好:直接缓解资本压力,提升信贷扩张能力,增强盈利预期;财政部作为战略投资者传递政策背书信号,稳定市场信心。
潜在利空:定增可能稀释每股收益(EPS),但国有大行估值已处低位,且财政资金入场或降低市场对再融资的担忧。
对市场流动性:5000亿元来自特别国债,而非市场抽水,对A股流动性冲击有限。
利好方向
大金融板块:银行股直接受益于资本补充,尤其是国有大行(工行、农行未在此次名单中,但后续可能跟进);中小银行若获类似支持也将受益。其次是保险、券商,金融体系稳定性提升,间接利好资产端配置。
基建与稳增长相关:银行资本充足后,信贷投放可能向基建、绿色能源、高端制造等政策支持领域倾斜,相关产业链(如建筑、建材、绿电光伏、电力设备等)受益。
高股息策略:国有大行股息率稳定,财政增持强化其“类债”属性,吸引长期资金配置。
总而言之此次定增是系统性利好,核心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并支持实体经济,短期或提振市场对银行板块的信心,长期则需观察资金落地后的信贷投放效果。
除此之外证监会也发布增加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作为IPO优先配售对象的利好,以及科创综指场外指数增强基金集体发售,这意味着又一批增量资金来了。
市场方面
貌似最近周一到周五市场都不会很好,尤其是这里平盘也近一周的时间了,终究在周五还是打破了这一平衡的格局,整个市场也是迎来了普跌的走势,如果不是尾盘资金护盘,拉那么一下,市场也将更难看。
从分时图上来看,全天就是一个单边下跌的走势,黄线和白线在早上分化还不是很大,开盘一个小时后分化就开始加大,然后又缩小,给人的感觉就是有人在这里做高抛低吸。
成交量方面,三市成交1.15万亿,相较于前一天还缩量718亿,也就说前一天的放量是一个假象,所以成交量起不来,也就意味着市场的投资热情不足,这个时候参与操作肯定是赢面比较低的,只能多耐心等待。
板块方面
领涨的板块是贵金属,这还是源于全球范围内不安定的因素导致的,黄金一而再再而三的继续创新高,受此影响相关的黄金概念股都出现了上涨。
往往黄金的异动都不是什么好事,都是预示着风险偏好的下降,自然股票市场也很难好起来。
其次就是影视院线涨幅靠前,消息面上3月27日,猫眼娱乐(股票代号:01896.HK)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公告。公告显示,2024年猫眼娱乐上映电影数量及票房表现保持行业前列,主宣发影片的票房覆盖率再创新高,项目储备丰富。现场娱乐业务增长超行业大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因为此预期市场又再表现了一下,但是这种上涨是很难持续的,毕竟电影行业你很难说爆款的电影是一个常态,这都是偶然性的,所以这很难形成一门持续盈利的生意,自然持续性很堪忧。
最后就是领跌的就是化工板块,其实也完全可以理解,毕竟不是迎来超级周期,只是短期涨价引发的提价预期,如果不是惨到极致是很难在库存上产生变化的,尤其是现在工业这么发达,上库存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应对策略
如果说9月24日股市爆发的行情是基于对未来增量资金的预期,那么这些消息面的影响就意味着增量资金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准备进入了,至少短期内市场的悲观预期是可以得以缓解的。
不过毕竟还是准备入场的阶段,短期悲观预期改善一下,是否能够重拾升势还是得看成交量的变化,毕竟成交量才是代表大家的投资热情,能够恢复到1.5万亿以上的水平,并且呈现持续温和放量的状态,那么市场就可以高看,否则就仍然还需要谨慎。
接下来也比较简单就是重点观察成交量的变化就好了,如果本周借利好消息,周一高开高走没有冲高回落,成交量还能够恢复到1.5万亿以上,并且还能持续维持,那么市场就有的做,不然就还要小心。
同时我们也要清楚这样的利好肯定是直接利好上证50或者沪深300这样的权重的,对于小票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
短长期方向:光伏、电力、电池、智能驾驶、机器人产业链、自由现金流向好、高股息、高分红、还兼具成长性 (不盲目追高,警惕高股息变低股息的品种,等待回调企稳介入)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