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客食品(301116.SZ)
03-18 07:05
益客食品(301116.SZ):暂未直接与胖东来、山姆合作
03-03 07:30
益客食品(301116.SZ):暂未与胖东来合作
02-18 08:04
益客食品(301116.SZ):目前无蛋鸡养殖业务
01-27 07:50
益客食品(301116.SZ):与山东广明生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01-23 08:04
益客食品(301116.SZ):2024年度预盈0.9亿元-1.1亿元
01-17 09:03
益客食品(301116.SZ):3.32亿股首发前已发行股份将于1月22日解禁
01-16 09:08
益客食品(301116.SZ):目前公司熟食版块产品在小红书上有自营店
01-14 07:04
益客食品(301116.SZ):公司自营的微信小店刚刚起步
乌雅问玉
2024-12-20 02:33
桓纲
2024-12-12 03:11
Angelo Edison
2024-12-10 04:18
叶斯达克
2024-12-10 03:02
食品饮料板块强势回归,把握消费复苏预期升温下的投资机遇。
阿島
2024-12-05 07:11
【12.05A股收市】三大指数震荡微涨,Sora概念全天爆发
SuperZ
2024-12-05 00:13
2024-12-04 03:45
【12.04A股午评】指数早盘弱势震荡,人形机器人概念强势拉升
益客食品(301116.SZ)
03-18 07:05
益客食品(301116.SZ):暂未直接与胖东来、山姆合作
益客食品(301116.SZ)
03-03 07:30
益客食品(301116.SZ):暂未与胖东来合作
益客食品(301116.SZ)
02-18 08:04
益客食品(301116.SZ):目前无蛋鸡养殖业务
益客食品(301116.SZ)
01-27 07:50
益客食品(301116.SZ):与山东广明生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益客食品(301116.SZ)
01-23 08:04
益客食品(301116.SZ):2024年度预盈0.9亿元-1.1亿元
益客食品(301116.SZ)
01-17 09:03
益客食品(301116.SZ):3.32亿股首发前已发行股份将于1月22日解禁
益客食品(301116.SZ)
01-16 09:08
益客食品(301116.SZ):目前公司熟食版块产品在小红书上有自营店
益客食品(301116.SZ)
01-14 07:04
益客食品(301116.SZ):公司自营的微信小店刚刚起步
乌雅问玉
2024-12-20 02:33
桓纲
2024-12-12 03:11
Angelo Edison
2024-12-10 04:18
叶斯达克
2024-12-10 03:02
食品饮料板块强势回归,把握消费复苏预期升温下的投资机遇。
背后推动这一波行情的,是12月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消费成为扩大国内需求的核心抓手。招商证券指出,从行文顺序来讲,消费位于明年重点任务篇幅之首,明年消费政策值得期待。
另外国家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8.2%,较上月提升2.9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两个月稳步提升。
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消费者信心的增强,更预示着外出就餐、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增加,将直接带动餐饮、旅游、酒店等相关行业的收入增长。在此背景下,食品饮料板块作为与线下消费密切相关的领域,自然成为了市场的焦点。
预制菜概念的持续走高,更是为食品饮料板块增添了一抹亮色。
预制菜以其便捷性迎合了现代生活节奏,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这一趋势不仅利好上游的农产品种植、养殖企业,中游的食品加工企业,还惠及下游的冷链物流、销售平台等整个产业链。预制菜市场的蓬勃发展,不仅为相关企业提供了业绩增长的新动力,更为投资者开辟了新的投资渠道。
与此同时,乳饮板块也集体走高,显示出市场对乳制品消费的信心。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需求的日益增长,乳制品作为重要的营养来源,市场需求持续稳定。
此外,一些创新型乳制品以及高端乳制品的推出,更是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为乳制品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食品饮料板块的强势回归并非偶然。在消费复苏预期升温的背景下,食品饮料行业作为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其发展前景无疑更加广阔。
无论是餐饮、旅游、酒店等线下消费相关的板块,还是预制菜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亦或是乳制品相关的上市公司,都将在这一波消费复苏的浪潮中受益。
对于投资者而言,食品饮料板块的强势回归无疑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然而市场波动是常态,投资需谨慎。在把握投资机会的同时,也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以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
润普食品 $润普食品(BJ836422)$ 、熊猫乳品 $熊猫乳品(SZ300898)$ ,益客食品 $益客食品(SZ301116)$ ,立高食品 $立高食品(SZ300973)$ ,盖世食品 $盖世食品(BJ836826)$ ,一致魔芋 $一致魔芋(BJ839273)$ 、骑士乳业 $骑士乳业(BJ832786)$ ... 展开
阿島
2024-12-05 07:11
【12.05A股收市】三大指数震荡微涨,Sora概念全天爆发
以下为收市内容:三大指数全天震荡,临近尾盘拉升微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13%,报3368.86点,深成指涨0.29%,报10634.49点,创业板指涨0.36%,报2221.46点,科创50指数涨0.25%,报1001.84点。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14986.2亿元。
$上证指数(SH000001)$ 、 $深证成指(SZ399001)$ 、 $创业板指(SZ399006)$
热点板块方面,Sora概念全天爆发,万兴科技 $万兴科技(SZ300624)$ 、福石控股 $福石控股(SZ300071)$ 双双20cm涨停;
消息面上,OpenAI宣布未来3周举行12场新品发布会,Sora和一款新推理模型将亮相。
华泰证券表示,AI应用持续迭代,25年有望加速落地。投资逻辑由“主题性趋势投资”向“产业兑现投资”转变,行业发展仍具备较大空间。
近期Sora概念备受市场关注。
11月15日,受字节跳动旗下即梦将在Sora发布前上线视频生成模型PixelDance消息的影响,Sora概念异动拉升,金财互联、天娱数科涨停。主力资金净流入Sora概念板块8.35亿元,其中天娱数科净流入3.00亿元,福石控股净流入2.57亿元。
11月20日,Sora概念再次震荡拉升,天娱数科涨停。当日,Sora概念和DRG-DIP概念领涨两市,带动互联网、ChatGPT概念、智谱AI等板块大幅上涨。华为Mate X6预约人数突破20万的消息也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
互联网板块:Sora作为一款强大的视频生成模型,其技术突破将直接利好互联网行业,尤其是在视频内容创作、传播和变现方面,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增长机会,从而推动互联网板块的整体发展。
AIGC概念板块:Sora的出现进一步印证了AIGC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潜力。作为AIGC领域的重要分支,视频生成的突破将带动AIGC相关技术和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刺激市场对AIGC概念的关注和投资。
传媒娱乐板块:Sora的强大功能将为传媒娱乐行业提供更高效、更具创意的视频内容生产工具,降低制作成本,提升内容质量,从而推动传媒娱乐板块的创新和发展。
ChatGPT概念板块:Sora与ChatGPT同属人工智能领域,Sora的成功将提升市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信心,带动ChatGPT等相关概念的市场热度。
脑机接口概念强势,爱朋医疗 $爱朋医疗(SZ300753)$ 20cm涨停,岩山科技 $岩山科技(SZ002195)$ 涨停封板;
消息面上,近日,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宣布,已获加拿大批准启动在该国的首次临床试验,开始招募受试者。
国内方面,11月29日—12月1日,第九届康博会在河南安阳召开。作为业内规模大、规格高、覆盖学科广的康复盛会,围绕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新兴的治疗理念展开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翔宇医疗 $翔宇医疗(SH688626)$ 首款脑机接口精神心理系列产品亮相,投资者积极进行样机体验,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张海峰教授进行个案解读。
培育钻石概念延续涨势,惠丰钻石 $惠丰钻石(BJ839725)$ 30cm涨停,沃尔德 $沃尔德(SH688028)$ 20cm涨停;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近期国家加强对人造金刚石相关产品和技术的出口限制,凸显其战略属性,基本面角度看,培育钻石的市场在逐步扩大且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其中在芯片衬底、热沉、电子封装、光学窗口等领域的应用潜力有望带给行业新的活力,看好远期需求,建议关注培育钻石龙头力量钻石。
食品加工制造板块延续调整,桂发祥 $桂发祥(SZ002820)$ 跌停封板;养殖股集体走低,益客食品 $益客食品(SZ301116)$ 跌幅居前;油气股走弱,中油工程 $中油工程(SH600339)$ 领跌。
总体来看,个股涨多跌少,上涨个股超3800只。 盘面上,Sora概念、培育钻石、脑机接口板块涨幅居前,食品加工制造、养鸡、油气开采板块跌幅居前。
【展望后市】华泰证券:建议沿着业绩改善、政策利好以及低估值高赔率等相对确定性方向布局
华泰证券认为,当前宏观能见度低,不确定性环境下,建议把握估值提供的确定性,沿着业绩改善、政策利好以及低估值高赔率等相对确定性方向布局,比如降息及减税利好的美股传统经济板块,国内政策对冲下的内需与自主可控以及估值大幅回调的港股等,并把握资产价格极致演绎后局部反转的交易性机会,如中债、黄金、铜等。
【大行报告精选】海通证券:“科技+并购”主线成为市场关注重点 关注半导体企业四条并购逻辑
海通证券发布研报称,“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一些列监管政策频出,“科技+并购”主线成为市场关注重点。上市公司有望通过并购实现外延扩张,增强主营业务,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从产业演进角度,“硬科技”领域的并购重组将推动产业链整合,有利于提升行业集中度,促进创新技术的发展。关注半导体企业并购的四条逻辑。
海通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在当前IPO节奏放缓的背景下,并购重组为科技企业提供了新的上市渠道,这一趋势值得投资者关注。
受IPO市场的阶段性收紧影响,部分拟IPO企业考虑转向并购赛道,从而使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上升。在本轮科创板IPO节奏放缓的背景下,并购重组为部分一级市场投资者提供了合理的退出渠道,而优质半导体企业将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快速上市,从而整合产业链资源、提升市场竞争力。
24年9月,“并购六条”发布后,半导体指数显著跑赢大盘,半导体产业上市公司将积极进行并购重组,加强产业链协同效应及平台型企业快速成长,并购市场升温亦将激发半导体行业二级市场投资热情。
半导体产业并购逻辑一:设备企业并购扩充产品线并获得更多利基、创新性技术。
半导体产业并购主要分为三种类型:(1)并购产业链上游,打通供应链;(2)扩充产品线并获得更多利基、创新性技术及团队,加速成为平台型企业;(3)跨行业并购。
半导体设备赛道符合第二种并购逻辑,通过对全球前五大半导体设备公司的发展历史进行复盘,要驱动半导体设备公司不断发展、成长,需要把握住技术变革的机会,不断创新,拓展产品线、满足不同领域的客户需求,通过并购,获得更多利基、创新性技术。当前国内半导体设备上市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不断增长,但仍然和海外半导体设备公司相比规模尚小,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
国内半导体设备的优秀公司在面对国内下游晶圆厂的建厂需求时,既要不断满足客户端的个性化需求、又需要更具创新力的技术发展;与此同时,如果能借助投资收购实现更多产品线的补齐,为客户提供更为完整的终端工艺应用解决方案,能够使优秀的本土半导体设备公司穿越周期、不断成长为“中国的 AMAT”、“中国的 KLA”。
半导体产业并购逻辑二:材料企业并购实现工艺know-how持续精进。
半导体材料细分品类众多,外延并购拓宽业务范围为企业做大的合理路径,此外,半导体材料行业关键领域国产化率仍需突破,外延并购有利于打造平台化企业合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硅片在半导体材料中市场占比较高(2022年占比33%),行业头部企业可在同一品类下进行扩张,补充现有客户对其他细分领域的需求,例如向300mm硅片拓展、补齐轻掺及重掺硅片产品线等;而湿化学品、光刻胶、气体等半导体材料,内部细分产品众多,化学品亦具备一定工艺互通性,外延并购对团队及工艺know-how进行补足,有利于公司横向扩展并持续精进工艺及良率。
半导体产业并购逻辑三:模拟IC企业并购实现业务纵深发展、补强产品线。
由于模拟行业自身产品迭代较慢、生命周期长、路径依赖特征不强、需要长期积累经验及下游应用场景繁复等高门槛特征,叠加头部厂商通过持续并购拓展产品线,行业市场格局相对稳定,Top10厂商市场份额占比呈现波动上升走势,强者愈强趋势显著。
从国际头部厂商TI、ADI的发展史来看,除内生成长外,外延并购也是模拟芯片企业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途。相较于海外龙头,我国模拟芯片企业整体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但受益于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发展迅速。
模拟IC设计企业进行并购主要关注以下逻辑:1)业务的协同性,能够助推公司主营产品的横向拓展和市场业务的纵深发展,继续补强业务,扩大产品目录;2)市场及客户资源的互补性,例如能够补充现有客户对其他细分领域的需求;3)产品研发及闭环能力,例如标的团队具备一定的销售规模和研发建设能力,产品有一定的差异化竞争力。
半导体产业并购逻辑四:大股东整合科技属性资产。
除了从同一细分子行业业务领域进行横纵向拓张外,同一大股东控股企业整合、或地方国资收购国资参股企业,将硬科技属性资产进行纳入,亦为半导体产业并购的逻辑之一。
风险提示:半导体周期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下游建厂进度缓慢;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中低端产品领域竞争激烈;核心人才流失的风险;并购整合进度不及预期等。
... 展开
SuperZ
2024-12-05 00:13
【核心要点】
1、广东加速农产品和预制菜出海的受益方向:
▪️ 预制菜生产加工: 具备出口资质和海外布局的预制菜企业,有望通过“共享工厂”模式降低海外运营成本;
▪️ 冷链物流: 预制菜出口增长对冷链运输、海外仓储的需求将显著提升,具备跨境冷链物流能力的企业有望获取更多业务机会。
▪️ 食品安全检测: 预制菜出口须符合严格的国际标准,食品安全检测服务商的订单量有望随之增加。
2、【益客食品】:加速向消费导向型转变、合作推动产品品牌出海
▪️#全球第二大肉鸭供应商、加速向消费导向型转变。公司业务覆盖种禽、养殖、屠宰、调理品、熟食、羽绒等全产业链;24年肉鸭养殖规模约3.5亿只,食品产能3+万吨,客户覆盖海底捞、周黑鸭等。公司后续重点发力食品板块,由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重构价值创造逻辑以提升利润率水平。
▪️#携手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合作推动产品品牌出海。公司与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达成战略合作,综合运用大陆、香港两地的资源优势,共同推动益客食品的品牌出海与技术创新,打造国际化运行实体。具体包括:①创立“益客CMA+联合创新研发中心”;②共建第三方食品食品检测实验室;③建立国家级食品检测中心,推动食品安全质量标准制订。
▪️#战略合作樱桃谷育种、加速强链补链计划。①公司规划5年内肉鸭屠宰突破5.5亿只,其中自养20%、委托饲养60%、公司+农户20%。②公司与北京首农旗下的樱桃谷合作,共建祖代种鸭育种基地,提高新品种选育成功率,通过上游种禽环节强链补链,赋能下游养殖、食品加工、羽绒制品等环节
$益客食品(SZ301116)$
... 展开
阿島
2024-12-04 03:45
【12.04A股午评】指数早盘弱势震荡,人形机器人概念强势拉升
$上证指数(SH000001)$ 、 $深证成指(SZ399001)$ 、 $创业板指(SZ399006)$
热点板块方面,人形机器人概念早盘强势拉升,埃夫特 $埃夫特(SH688165)$ 20cm涨停,奋达科技 $奋达科技(SZ002681)$ 、柯力传感 $柯力传感(SH603662)$ 等盘中涨停;
国元证券研报指出,11月28日晚,特斯拉机器人团队更新Optimus最新进展,视频中主要展示在远程操作下demo机两次空手接网球,主要对应的是灵巧手的更新。特斯拉Optimus工程师MilanKovac表示目前新手/前臂系统拥有双倍的自由度,其中手上有22个自由度,手腕/前臂上有3个自由度,且表示未来主要优化方向在于触觉感应集成的拓展以及前臂重量的减轻。伴随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的持续优化,人形机器人量产在望。建议关注:五洲新春、绿的谐波、柯力传感等。
半导体板块高开高走,博通集成 $博通集成(SH603068)$ 、大为股份 $大为股份(SZ002213)$ 双双涨停;
消息面上,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3日晚间陆续发布声明,建议谨慎采购美国芯片。
食品加工制造板块活跃,益客食品 $益客食品(SZ301116)$ 20cm涨停,佳隆股份 $佳隆股份(SZ002495)$ 、味知香 $味知香(SH605089)$ 等涨停;
开源证券表示,从估值角度来看,经过前期回调,食品饮料已步入合理布局区间,企业估值普遍位于近年来较低水平。预计2025年随着宏观经济逐步改善,行业估值可能企稳回升,同时板块仍需回归业绩增长主线,建议把握确定性原则。
小金属、超硬材料概念开盘大涨,云南锗业 $云南锗业(SZ002428)$ 、罗平锌电 $罗平锌电(SZ002114)$ 、黄河旋风 $黄河旋风(SH600172)$ 竞价涨停;
消息面上,12月3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决定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的出口管制,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
文化传媒板块集体调整,凡拓数创 $凡拓数创(SZ301313)$ 跌超9%;
光伏设备板块早盘走低,沐邦高科 $沐邦高科(SH603398)$ 盘中跌停;海南本地股陷入回调,康芝药业 $康芝药业(SZ300086)$ 下跌。
总体来看,个股跌多涨少,下跌个股超3500只。
盘面上,人形机器人、半导体、自动化设备板块涨幅居前,影视院线、海南、文化传媒板块跌幅居前。
【展望后市】中信证券:四行业协会发声呼吁芯片国产化 风向引领作用显著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4年12月3日,中国半导体/汽车工业/互联网/通信企业四大行业协会集体发布声明,针对美国对华采取出口限制表示坚决反对,认为美国相关芯片产品不再安全、不再可靠,呼吁积极使用内外资企业在华生产制造的芯片。研报认为,四大行业协会的呼吁具有风向引领作用,后续其他行业也有望跟进,国内半导体产业整体国产化节奏有望进一步加快,此外制造环节也有望受益。
【大行报告精选】天风证券:5000亿央企专项债拉动投资 央企加杠杆空间充足
天风证券发布研报称,央企加杠杆拉动投资,推动经济增长,能够有效弥补当前地方化债下投资不足的问题。全国范围内共有央企98家,其中集团层面有过发债行为的央企72家,集团全口径范围内有过发债行为的央企84家。央企加杠杆空间充足。部分央企子公司收益不错,建议积极关注;此外,部分央企发行了超长久期信用债,可以考虑作为信用拉久期的选择,择机参与。
天风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经国务院批准及国资委安排,中国国新和中国诚通将发行3000亿和2000亿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11月27日发行首期共500亿,引发市场关注。
央企发债情况如何?
全国范围内共有央企98家,其中集团层面有过发债行为的央企72家,集团全口径范围内有过发债行为的央企84家。
①截至11月末,央企本部存量信用债规模为1.98万亿,占存量信用债的比例为6.84%;集团全口径范围内存量信用债规模为4.97万亿,占存量信用债的比例为17.12%。
②从一级发行上来看,央企经营情况好,信用资质高,发债成本相对较低,同时随着近一年来融资环境的改善,央企发债期限逐渐拉长。
③存续债券方面,95%的央企债估值在1.75%-2.5%之间,剩余期限1年以内和1-3年的占比合计超过8成。
央企加杠杆的历史情况?
回顾历史,央企有息债务与GDP增速以及社融增速的走势,呈现一定的反向关系。在社融增速回落明显的年份,央企债务增速都有一定程度提高,呈现出一定的托底经济的作用。近两年,央企总资产、总负债及有息债务整体增速逐步下滑,有提高债务增速的空间。
此次,国新、诚通发行5000亿稳增长专项债,如果剩余部分全部2025年发行,预计将拉动央企有息负债增速回升2.5个百分点。
央企加杠杆怎么看?
①央企加杠杆拉动投资,推动经济增长,能够有效弥补当前地方化债下投资不足的问题。此外,央企加杠杆而非地方国企加杠杆可以有效减少**务风险的累积;从发行效率的角度来看,央企发债成本更低;此外,央企市场化运营能力相对更强,有助于新兴产业发展。
②央企加杠杆空间充足。截至2024年6月末,98家央企资产负债率平均值在61.5%左右。若保守以60%为上限,测算资产负债率尚未达到60%的主体发债空间,加总得到整体债务空间为5.53万亿;若以65%为上限,总体债务空间为10.71万亿。
央企债怎么看?
部分央企子公司收益不错,建议积极关注;此外,部分央企发行了超长久期信用债,可以考虑作为信用拉久期的选择,择机参与。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或有遗漏;政策超预期;信用风险事件超预期。
... 展开